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XIA  

2008-03-05

252577次

4人

4个

58个

4107人

194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一、姓氏源流 

1人鱼&露西亚。 

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尧便赐禹以妫为姓。后来,禹治理了水患,指导百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还领兵平定了三苗之乱,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了表彰他的丰功伟绩,舜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县东),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他。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400多年,共传13代,16王。后因夏帝桀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夏王族便以国为氏,称为夏氏。 

2、出自姒姓。 

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为杞侯。至简公时,被楚国所灭。简公之弟佗(本妫姓)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复姓),其后裔以夏为姓,称夏氏。 

3、出自妫姓。 

以王父字为氏。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建立陈国,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传至第16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有夏氏。  

4、改赐姓或其他。 

台湾土著哈也湾氏改姓夏;明时元人齐噜台被赐名夏贵;土家、蒙古、回、满等族有夏姓。 

5、得姓始祖:夏启。 

相传帝禹死后,其子启打破禅让制而即位,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四百年,共传十三代,十六王,末帝夏桀暴虐无道,国人怨恨,而此时黄帝子姓后裔商汤却因仁德,深受拥戴。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夏王族便以国为氏,称为夏姓。夏启因开国君主之位,而被奉为夏姓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夏氏因得姓很早,故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替,散居尤为广泛。 

夏姓发源于今河南、安徽省境。大致上,秦及秦代以前,夏姓主要在中原生息繁衍,并迁往陕西、山东、安徽、山西、河北等地。如夏征舒传至4世孙夏区夫仕陈(今属河南)为大夫,裔孙夏御寇仕齐(今山东东部)为大夫。秦始皇时尤御医夏无且(大致出自陕西夏氏)。秦汉之际,有代(今河北西北部、山西中部与北部等地)相夏说;安徽夏氏出自随王桀逃至南巢一部分夏王族的后裔。 

魏晋南北朝以前,夏姓还主要活跃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特别是中原一带。 

夏姓南迁始于汉代,如西汉时有夏黄公,为鄞人(今浙江宁波市);东汉有夏方,为九江人(今属江西[东汉时的九江并非现在的江西省九江,据有关资料认为主要包括今安徽寿县等地;另一说夏方为浙江永兴人。
])。大举南迁则为魏晋之际,浙江夏姓此期最为昌盛,故有夏姓会稽郡望之说,始祖为西晋高士夏统,此郡亦为夏姓发展史上最大望族。这一时期,北方夏姓因战乱动荡流离,相对南方,发展低迷。 

唐时政清民和,夏姓处于一个萌生勃发时期。北方夏姓重振家园,发展壮大,南方在前代基础之上,更加繁衍旺达。 

唐朝、宋朝及之后的夏氏迁移概况:据各地夏氏谱牒记载[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初步综合百余部家谱考证],主要由浙江迁江西、苏州等地,江西迁湖南、湖北的黄岗与麻城、安徽等地,苏州迁苏北、安徽等地,河南回迁浙江东部,浙东迁广东,湖广(湖南、湖北)迁重庆、四川、陕南,江西、安徽迁福建、台湾,湖北的黄岗与麻城迁河南南部,江苏、重庆、四川迁贵州、云南;山西迁山东、苏北,苏北、四川迁山东,江西、山东迁东北三省。 



宋代以后,荣载史册的夏姓名人比比皆是。北宋有参知政事夏竦,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夏诚,龙阳(今湖南汉寿)人;南宋有画家夏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元代有画家夏迪等。明代有夏允彝,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画家夏昶,今江苏昆山人;宰相夏言,江西人。另外,明初有山西大槐树夏姓分迁于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清代名人有小说家夏敬渠,江苏人;史学家夏燮,安徽人。此外,清末有闽、粤等地夏姓渡海入台,后辗转新加坡等地者。 

总之,唐宋以后,夏姓支脉延伸更广,且以江南一带为繁衍望地。经过长期繁衍,使得夏姓的分布中心,移向了江南地区。广布于今安徽、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福建、和广东、广西等省,今日夏姓分布以江苏、浙江为多,这两省夏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夏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 

夏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九。 


三、郡望堂号  

【堂号】  

“会稽堂”:据考因大禹葬会稽郡(今浙江绍兴)禹陵,少康中兴后,派庶子无余到禹陵,奉守禹祀。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会稽”为堂号,这是夏姓人使用最广泛的堂号,参见郡望[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 。 

“平水堂”:夏禹治水13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水患终于被治平,舜把帝位让给了他。 

“秘书堂”:秘书堂夏氏始祖,派名光庭,讳远,号三斗,唐肃宗上元间(公元760-761年)举进士第授秘书郎。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始祖官职为堂名,称“秘书堂”。夏光庭(夏远)九世孙即为北宋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参知政事夏竦(详见历史名人,江西省德安县水务局 夏卫兵)。 

“正德堂”:明正德年间(1506-1521)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为明武宗皇后,夏儒成为国丈,被明武宗封为庆阴伯。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明武宗年号“正德”为堂名,称“正德堂”。兴化夏氏家族即以“正德堂”为本族徽号。  


“遗爱堂”出自唐人夏鲁奇忠贞守节,以死报国之事。前人事迹,激励后人,代代相仿,万年永垂。

 

此外,夏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明德堂”、“尚忠堂”、“务本堂”、“源远堂”、“思孝堂”、“聚奎堂”、 “鹤来堂”、“怡怡堂”[以下由堂号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补充]“孝恩堂”、“德远堂”、“孝思堂”、“永存堂”、“三余堂”、“六凰堂”、“登茅堂”、“集庆堂”、“彝叙堂”、“龙耳堂”、“崇本堂”、“敦本堂”、“淳叙堂”、“敦睦堂”、“敬承堂”、“光裕堂”、“衍庆堂”、“报本堂”、“汇泉堂”、“植本堂”、“笃厚堂”、“墨庄堂”、“清廉堂”等。



【郡望】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于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西汉时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分(仅天目山、淳安县以西小部分地区除外)及福建全省。此支夏氏,为西晋高士夏统之族所在。 此郡夏姓在受姓以后代有名人,载入史籍。如秦代夏无且,是秦始皇的侍医;西汉阴城内史夏宽,东汉夏馥,字子治,与张俭、范滂齐名,泰山都尉、学者夏恭、晋代孝子夏统,皆系会稽郡夏氏家族杰出人物。[据考因大禹葬会稽郡(今浙江绍兴)禹陵,太康中兴后,派庶子无余到禹陵,奉守禹祀。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会稽”为郡望,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 。 

谯 郡:东汉建安末年从沛郡分一部分设置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毫县)。[据考此郡主要为夏侯氏郡望,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 。 

高阳郡:东汉桓帝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晋泰始初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南)。北魏改为郡,移治高阳。[据考此郡主要为夏侯氏郡望,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 。  

鲁 郡:西汉初改薛郡置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据考此郡主要为夏侯氏郡望,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 。  



四、历史名人  

夏禹(大禹):夏代开国的君主。颛顼之孙,姓姒氏,号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而开君主世袭之制。亦称为夏后氏。禹是中国人所知的一位治水英雄,他为治水三过家门不入。贵为天子,保持本色,亲近百姓,为民谋利,是帝国君主制度下的君主典范。 

夏 育:卫国名震遐迩的勇士,据说他力举千钧,能生拔牛尾。 

夏无且:在荆轲谋刺秦王之时的侍医,由于"以药囊捉荆轲",而名登《史记》的“刺客传”。 

夏贺良(?—前5):西汉重平(今河北吴桥南)人。甘忠可弟子。哀帝时,任待诏,谓汉家气运已衰,需改元易号。哀帝采其建议,以建平二年(前5)为太初元将元年,自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借此欺骗人民,企图挽救西汉垂危的统治。不久以“反道惑众”罪,被杀。  
夏 勤:东汉人,历仕京宛二县令、零陵(今属湖南)太守、司徒等职,以才干见称。 

夏 恭:东汉光武帝时备受人敬仰的学者。依据史籍记载夏恭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易学教授,曾经教授生徒达100余人,可谓桃李满天下。  

夏黄公:鄞(今属浙江省宁波)人,西汉隐士。曾避秦匿商山中,为“四皓”之一。 

夏侯玄:三国时魏国大臣。精玄理,为玄学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四聪”之一。  

夏 瞻:晋代杰出画家,工于人物、神像。其作品被载入《历代名画记》及《图书集成》等书中。 

夏承皓(956—1004):北宋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人。夏光庭(夏远)八世孙,派名嘉灵,字承皓,又字灵石,号素葊。生于后周世宗显德丙辰三年(公元956年)。北宋真宗太平兴国初(即公元976年-983年)上平晋策,补右禁卫。宋真宗景德甲辰元年(即公元1004年)契丹内寇,公由间道发兵,夜与契丹遇于河朔,力战虏骑,卒于阵,褒赠崇仪使。以子竦贵赠封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魏国公。北宋仁宗天圣癸亥元年(公元1023年)奉诏招魂,御葬河南汴梁祥府县东,敕建旌忠香火院。北宋仁宗庆历间(公元1041-1048年)复奉敕建芙蓉祠于长庆里(今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长庆村小白水东南)以祀。事实详《宋史》、《江西省志》、《九江府志》、《德安县志》及秘书堂《夏氏宗谱》。(江西省德安县水务局 夏卫兵 稿) 

夏竦(985—1051): 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文学家。北宋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人。夏承皓次子,派名文乔,字子乔,行(hang)第十。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长庆村人,生于北宋太宗雍熙乙酉二年(公元985年)。太宗至道丙申年(公元996年)拜进士姚铉为师,为水赋,姚铉认为“可教矣”;北宋真宗景德甲辰年(即公元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景德乙巳年举贤良方正,擢光禄寺丞,通判台州(今浙江省天台县),赋“国清寺”、“石梁”、“琼台双阙铭”等诗词;真宗大中祥符庚戌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知邓州,又徙襄州(今湖北省襄樊市),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北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今安徽省寿县),又徙安州(今湖北省安陆县),再知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勒令巫觋(男巫)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己巳年官参知政事;天圣辛未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今山东省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丁亥年(公元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仁宗皇祐己丑年进郑国公;仁宗皇祐辛卯年(即公元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雨,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9月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赐谥“文庄”,御葬河南许州阳翟县三封乡洪长源(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境内),建有旌贤院。夏竦以文学起家,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为文章,典雅藻丽;治军尤严,敢诛杀,对疾病死丧者,则抚循甚至。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事实详《宋史》、《江西省志》、《九江府志》、《德安县志》及秘书堂《夏氏宗谱·文庄公年谱》。(江西省德安县水务局 夏卫兵 2003年8月稿) 
夏安期(1008—?):北宋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人。夏竦长子,行十二,派名仁清,字安期,又字清卿。生于北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8年],官居河南许州。召赐进士出身,累擢龙图阁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进枢密直学士,赠司空。北宋仁宗致和二年出知延州,以疾卒,诏遣中使,获其丧以归,赐祭葬,赠资政大夫,葬同父茔。事实详《宋史》、江西省志、九江府志、德安县志及秘书堂《夏氏宗谱》。(江西省德安县水务局 夏卫兵 稿) 

夏执中:宜春(今江西省宜春)温汤人,父夏协,姊为孝宗后。宋代节度使,以贤扬名。据传朝廷举庆礼,人皆争献珍奇,执中独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进之。[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据有关资料]  


夏 圭:谱南宋杰出的画家。早年工人物画,后以山水画著称。并与马远同时,号称“马夏”。画风洒脱,糅合李唐、范宽与米芾的画法,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构图多作半边或一角之景,时称“夏半边”。 

夏贵(1197—1279):南宋安丰(今安徽寿县西南)人,字用和。少长兵间。端平元年(1234),随赵范攻洛阳,作战英勇。嘉熙三年(1239),率军解寿春之围,颇立战功。赵范督师两淮,又奉命援高邮,救扬州。以功知怀远军兼河南招抚使。历知庐州、重庆府,宣抚两淮,为当时勇将。景炎元年(1276),以淮西降元,官至行省左丞。  
夏 迪:元代著名画家,善山水竹石,尤精于绘松。 

夏 言:江西省贵溪人,夏鼎之子。明嘉靖年间作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旋首辅执政,两度为相,被江西同乡严嵩所害。 

夏旭(?—1434):明初江西永丰人。一作九旭。宣德八年(1433),江西濒江八府久雨成灾,漂没民田。次年又遭旱蝗。夏旭率饥民数千人,据大盘山起义,自称都督。同年十月,官军袭破山寨,被俘杀害。  
夏 寅: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明代学者,官至浙江参政。其“君子三惜”说被传为名言。 

夏 昶:据江苏夏氏谱记载,为南宋初浙江绍兴上虞夏荣后裔[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等据有关资料]。昆山(今江苏省昆山)人,明代著名画家。他不仅善绘画,而且善书能诗;其诗词清丽,书工正楷,其画擅长写竹石,当时推为第一,有传"仲昭一个竹,江南十锭金"。宋代以后,是夏姓在文学领域里最为光辉的时期。  

夏原吉:湖广湘阴(今属湖南省岳阳市)人,明朝大臣,为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户部尚书,主持财政27年,支应无误,在详定赋役,清仓场,广屯种,修水利等方面均有政绩。  

夏崇文:湘阴人(今属湖南省岳阳市),夏原吉之孙。明成华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少卿,曾向皇上陈述时务五事,解其利弊,具有超前意识。[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据有关资料]  
夏时:明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以正。永乐进士。授永科给事中。洪熙元年(1425)力言行钞法之弊。宣德初命署尚宝司丞兼理吏、礼、兵、刑四科给事中,覈后湖黄册,升江西按察司佥事。正统初上疏请清理冤狱,逮治赃官,迁参议。正统十二年(1447)起擢广西左布政使。前后上十余疏,时人壮其敢言。致仕卒。  
夏完淳:上海松江人,南明抗清义士。生而早慧,十四岁随父加入抗清斗争。所著被辑为《夏完淳集》。 

夏敬渠:江苏省江阴人,清代小说家。一生好游,足遍四方。崇信程朱理学。著有小说《野叟曝言》。 

夏 燮:安徽省当涂人,清代史学家。其不满清政府卖国行径,强烈抗议外敌入侵,赞赏国人反抗精神,著有《中西纪事》一书。 

夏丐尊:据浙江上虞《桂林夏氏宗谱》记载,为南宋初浙江绍兴上虞夏荣后裔[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等据有关资料]。浙江省上虞人,著名文学家,作品甚丰,有《生活与文学》、《平屋杂文》等,又有译著《社会主义与进化论》等。 

夏寿康(1872—1923):湖北黄冈[今为武汉市新洲区]人,夏光庭(夏远)九世孙夏竦的后裔,字受之,号仲膺。清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宣统元年(1909)湖北谘议局成立,充副议长。辛亥革命时,任湖北都督府参议。民国成立后,任湖北省内务司司长、民政长和国务院铨叙局局长等职。1913年被袁世凯指派为政治会议议员。次年任肃政厅肃政使。1917年升平政院院长。1920年任湖北省省长,旅辞职。晚年笃信佛教。  
 
夏曾佑(1863—1924):浙江杭州人,字穗生,号别士、穗铆、碎佛。光绪进士。授礼部主事。与梁启超、谭嗣同相契。能诗,精佛学。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天津与严复等创办《国闻报》,宣传新学,鼓吹变法。后致力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用章节体编著《最新中国学中国历史教科书》,重版时改名《中国古代史》,是近代中国尝试用进化论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部著作。民国时,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后调任京师图书馆馆长。  
  
夏超(1882—1926):浙江青田人,字定侯。浙江武备学堂毕业。光复会会员。辛亥革命后,任浙江警察督练公所主办、杭州警察局局长、浙江省省会警察厅厅长。1915年冬,护国军兴,他联络浙江反袁势力,密谋驱逐拥袁的浙江将军朱瑞等人。次年攻占将军署,浙江独立。署理钱塘道尹。不久任浙江全省警务处处长。1924年被北洋政府任命为浙江省长。1926年,在广东国民革命政府策动下起义,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军长兼浙江民政长。旋被孙传芳所部击败,在逃跑途中被俘虏。   
 
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湖南衡阳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生。1919年在衡阳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1年入湖南自修大学学习。1924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并负责农委工作。1925年兼任省委组织部长、农民部长和长沙地委书记。极力主张武装农民。在推动湖南农民运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926年12月,主持召开了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1927年春,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兼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6月,调回湖南,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中共“八七”会议后,在湖南积极参加组织秋收起义。10月,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1928年初,调到中共湖北省委工作。同年2月,在汉口被国民党逮捕。3月20日英勇就义。临刑前写了壮烈诗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  

夏云杰(1903—1936):山东沂水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活动,曾组织汤原反日游击队。历任中共汤原中心县委书记、汤原反日游击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军长、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委员。后在松花江下游丁大干遭日伪军伏击牺牲。   

夏曦(1896—1936):又名隆梓,字伯蔓。湖南益阳(今桃江)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领导人之一。早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1919年,加入新民学会。曾参加湖南学生联合会领导第一师范学生“救国十人团”,开展抵制日货运动。旋与毛泽东等组织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参加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学习、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参加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受到列宁的接见。1922年回国后,在湖南自修大学任教员。1922年至1923年,任湖南学联干事部主任,主编《湖南学生联合会周刊》。1924年,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后改为湖南省委)委员。曾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曾在益阳、宁乡等地组织农民军。后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被派往湘西根据地,任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书记,积极推行王明的“左”倾昌险主义政策,使革命力量受到极大损失,红三军被迫退出湘鄂西根据地。后对错误有所认识。1935年冬,任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在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36年2月,在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于贵州毕节县七星关牺牲。[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据有关资料]   
 
夏之栩(1906—1987):浙江海宁人。女。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妇女部部长。1929年赴苏联莫斯科劳动大学学习。1932年回国。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江局组织部交通科科长、中央组织部秘书处处长。建国后,历任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部长、轻工业部办公厅主任、食品工业部部长助理、轻工业部副部长。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中顾委委员,第一、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夏之栩的母亲黄友梅被周恩来誉为“革命的母亲,大家的娘娘”。夏之栩的丈夫为赵世炎。[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据有关资料]  
夏世厚(1912—19??):河南固始人,当为夏光庭(夏远)九世孙夏竦的后裔。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二十五军交通队队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新四军第五师团长。1946年中原突围时,在平汉路柳林车站和郧县南化塘战斗中,带领突击队冲杀,两战皆捷。后任鄂豫陕军区分区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纵队副旅长。建国后,历任湖北军区分区司令员,湖北省农林厅厅长、副省长,中共湖北省委常委,湖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中顾委委员。[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据有关资料]  

夏征农(1904- ):江西新建镇坊(镇坊今属江西丰城)人,夏光庭(夏远)40世孙。金陵大学肄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左联。曾任新四军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中共苏中四地委宣传部部长、苏中公学校长、苏中建设大学副校长、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中共山东省委、济南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部长,复旦大学党委书记,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社联、文联主席,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辞海》主编。是中顾委委员。[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据有关资料]  

夏鼐(1910年2月7日—1985年6月19日),原名作铭,浙江温州人,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1934年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获文学士学位。1935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获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1940年在埃及开罗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1941—1942年在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任专门委员。1943一1949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49年秋-1950年9月任浙江大学教 授。1950年9月起至1982年任中国科学院(1977年以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



附1:少数民族中的夏姓 

回族中的夏姓 

据说取自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从西方来泉州定居,后应聘主持清真寺教务的夏不鲁罕丁名字的首音。当时,夏不鲁罕丁被人们推崇为“摄思廉(伊斯兰教)夏(长老)。”故又说,回族中的夏姓是从夏不鲁罕丁的教务等称“夏”而来。另,明永乐年间来中国的苏禄东王守墓人夏乃马当,在当地生息繁衍,遂成了山东德州北营夏姓回民之先祖。在江苏镇江,有《明德堂夏姓》。夏姓“原有老谱,清咸丰年间,在原籍扬州被毁,民国五年(1916年),由镇江、南京始祖中医师子衡公重纂,序文中有我族自前明人关以来定居扬州,堂开明德,已有五百年光景,历传三十世之谱的记载。1983年,镇江后裔(夏)容光在此基础上,建立活页新谱,并在排辈十字后加添二十字。”(《镇江回回》)夏姓回族以西北居多。 

土家族中的夏姓 

湖南湘西土家族中有夏姓,如湖南龙山人、十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夏家骏。[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 。 

蒙古族中的夏姓 

明朝时有蒙古人改姓汉姓夏。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蒙古族中有夏姓,如:内蒙古准格尔旗人、十界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夏日,九界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佛教协会会长夏立宛。[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 。 

满族中的夏姓 

清朝初满洲八旗中有夏姓,满族的夏姓其先出自汉人,入旗满化成为满族一员,到清末民初,旗人纷纷汉化融入汉族,夏姓旗人同样也回归了汉族,但其族人中已经混合了满族的血液。辽宁省沈阳市等地满族中有夏姓[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 。 

锡伯族中的夏姓 

锡伯族夏氏历史与满族夏氏相似。辽宁省沈阳市、新疆等地锡伯族中有夏姓[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 。 

侗族中的夏姓 

贵州省玉屏县等地侗族中有夏姓[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 。 



附2:【夏姓宗祠通用对联】 

〖夏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会稽世泽; 

大臣家风。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夏姓的郡望“会稽”,借郡望表述对夏禹的崇拜。下联典指并歌颂了夏姓的远祖夏原吉历事明代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主管财政二十七年,“为政能得大礼,有古大臣风”。 



名列四皓; 

望并三宗。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隐士夏黄公,字少通,鄞人。避秦匿商山中,为“四皓”之一。隐居夏里,故号夏黄公。下联典指汉代名人夏馥,字子治,圉人。桓帝时初举直言,不就。名为中官所惮。 



名联四皓; 

望并三宗。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末汉初鄞县人夏黄公,避秦末战乱,与东园公、绮里季、甪(Lù 音路)里先生一起隐居在商山,称“商山四皓”。下联典指东汉圉人夏馥,字子治,桓帝初年举直言,他不去。虽然不与当时的官员打交道,但名声却为专权的宦官所惧怕,与范滂、张俭等人同被诬告,不得已逃奔他乡,改变姓名,为人佣工。 



真宰相器 

有大臣风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大臣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少年时聪明好学,通晓经史、诸子、律历及佛老,文章典雅藻丽。历官光禄寺丞、礼部郎中、邓州知州、知制诰、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仁宗时任宰相,封英国公。善于结交。著有《文庄集》等。下联典指明代湖广湘阴人夏原吉,字维喆,洪武年间入太学,太祖用为户部主事,成祖时官尚书。永乐年间,赴苏、松治水,疏浚吴淞江等,卓有成效。后因上谏而下狱,仁宗即位后复官,历任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户部尚书,主持财政二十七年,从没出过差错。有《夏忠靖集》。 



涂山启瑞; 

梁国授徒。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相传禹娶涂山氏,嗣受舜禅,国号夏,后裔遂以夏为氏。下联典指汉·夏恭习韩诗,以《易》学教授生徒千余人。 



赋传流水; 

源溯涂山。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夏姓宗祠“平水堂”联。全联典出夏禹治水13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典故。 



一人有庆; 

万寿无疆。 

——宋·夏执中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宋代节度使夏执中书献孝宗联。夏执中字子权,宜春人。姐为孝宗后,累官奉国军节度使。朝廷举庆人,人们争献珍奇,执中独大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以进,人益贤之。 

---------------------------------------------------------------- 

〖夏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夏卿一个竹; 

西凉十锭金。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代画家夏景(1388-1470),官至太常侍卿,擅画墨竹,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誉。 



崇文陈五事; 

正夫贵三惜。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成化进士夏崇文,字廷章,湘阴人。官吏部主事,条上时务五呈,会诏陈利弊,又书陈五事,时论皆韪之。官至太仆少卿。下联典指明代学者夏寅,字正夫,松江华亭人。正统进士,累官浙江参政。尝言:“君子有三可惜;此身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败坏人格),三可惜。”时以为名言。 



云覆瑶坛净; 

苔生丹灶闲。 

——唐·夏方庆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夏方庆《谢真人仙驾还旧山》诗联句。夏方庆,贞元中进士。 

----------------------------------------------------------------- 

〖夏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五经开国文臣首 

七世同居孝友家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安徽省庐江县夏家墩夏氏宗祠联。上联典指东汉九江人夏勤,字伯宗,传樊氏《公羊春秋》学,历官京、宛二县令,零陵(今属湖南省)太守,安帝时官至司徒,以才干见称。  



泉流东海千层浪; 

日照南山万树荣。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夏日寿庆联,可作夏姓寿庆联。 



野叟曝言留名远; 

江山佳胜惠世长。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小说家敬渠,字懋修,号二铭,江阴人。崇信程朱理学,有小说《野叟曝言》。下联典指南宋画家夏圭,字禹玉,钱塘人。宁宗时画院待诏。工画人物,尤擅山水。为“南宋四家”之一。存世作品有《江山佳胜》。 



节义清廉羡中执; 

文章台阁爱英风。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节度使夏执中,字子权,宜春人。姐为孝宗后,累官奉国军节度使。朝廷举庆人,人们争献珍奇,执中独大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以进,人益贤之。下联典指宋代名士夏英公的事典。 

----------------------------------------------------------------- 

〖夏姓宗祠八言通用联〗 

盘簇五辛,家迎万福; 

觞称九酝,户纳千祥。 

——夏承焘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当代“一代词宗”夏承焘(1900-1986)教授撰书的春联。 

......秉文之德,学斯可立,仕必登朝,克诚其职,孝有忠良......是我现在知道的安徽巢湖庐江这边的辈分.


标签:    xia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夏姓社区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夏氏家族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查看更多讨论帖>>
点击 回复 标题 作者 最后回复 回复时间
329 0 河南省郑州夏庄村是哪一支有知道的吗 夏志伟 夏志伟 2022-04-07 10:57
425 0 寻根问祖 123710 123710 2021-12-22 21:54
1670 3 我是辽宁辽阳的夏氏,寻根问祖 夏广文 公益馆管理员 2020-09-18 16:24
909 0 贵州仁怀夏氏 15225803691 15225803691 2019-09-17 09:56
2014 2 云南香格里拉夏氏 夏氏族谱 夏氏族谱 2019-04-16 09:51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