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JIAN  

2008-03-08

19947次

3人

5个

1个

17人

2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见才东考证于2018年。微信15973558203,添加好友需注说明。Q群80731517

概述:见姓得姓方式是以字辈取成姓氏。见姓出自大明朝皇家朱姓。见氏的第一代始祖为见庶人(朱见葆+朱见真),1457年生。见庶人为明朝景泰皇帝(朱祁钰)的两个儿子(在燕王府字辈为:见);因为明英宗和景泰兄弟两个之间有恩怨,英宗未对见庶人封王,并将其户口上到建庶人(建文帝的嫡次子,朱文圭)名下。先姓建,后来改姓见。朱文圭的直系子孙继续用建。

见姓起源考•铁证•解读兴旺谱

(版权所有人见才东,未经允许,不得应用于学术、刊印发行)

一、知识点补充

1、皇明朱姓取名规则:中间是字辈,最后个字取自五行,父子相生,生生不息。

2、人名解释,宪宗朱见深(“深”与“琛”,在中原官话中音同为chen)是景泰八年(天顺元年)才改名字的,原名朱见濬;吉王是在景泰七年出生的,用名朱见浚;现在的“濬”通“浚”,有人将他们两个人的名字搞混,认为七弟用了大哥的名字,其实没这回事。按:这个改名的原因之一为了迎合下边这个家谱;另一个是英宗为自己失皇位进行的粉饰说辞(大儿子命中克我,可祖宗定的皇位继承制度是只传嫡长;所以我立他做太子,让我皇弟来培养辅佐他……因为他以前的名字克我;所以现在给他改个名字)。

3、燕王府辈世: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4、预备知识 读本章节前需要补充知识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

二、解读兴旺谱

山东桓台县唐山镇兴旺村,有见氏一族繁衍;本文称该支所用字辈表为“兴旺谱”。见氏兴旺谱刻在石碑上,定谱有42字、41世,各次修谱时未加字;因此兴旺谱是从定谱后就未增删的老谱。令人奇怪的是,见氏兴旺一支,仅有字辈谱,族内并无传说。

葆真  永齐璲宝现,仲魁载文福.光琛学清日,圣田之大道.

      修立祖术远,功同在宪章.若先守纯正,乃可延庆长.

我因看到谱上后20字,句意通顺,含义清晰,才去尝试解读全谱;经几个月的反复思考,终解读出全谱含义。

本谱世中包含了见姓起源的秘密。解读本谱前请先预备知识:<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

分句解读如下:1、初世祖的字辈葆真。明英宗叫朱祁镇,第三个字为镇,五行为金。葆为草字头=草民,有个民间保命的意思;葆真这个名字既要保他英宗名字里的真,草木又受他的金克;显然是我为君你为臣,我还要克制着你。

英宗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止上边这些。葆真一词来自宣德的文章《古琴赞》中“含和葆真”。附加的含义是“老弟无礼,兄弟应该和睦”,琴的用料是枯桐,并不是吉兆,英宗也不希望老弟的后人,人丁兴旺。

2、永齐璲宝现,解读一:永远齐心,那将传为佳话;解读二:永齐燧-宝现,靖难战火,允文跑了,永乐得了宝座(齐,是文字长两腿,指允文出逃;繁体字不是这样写,宋体字基本接近现代写法,简体齐字明朝应该有了);解读三:永齐,随宝现,我封你个平肩王,你能不能把玉玺交上来;解读四:璲宝现,那么跟随宝贝(斜玉旁)出的是什么?刚好是见。有玉,有见,这里暗指出见姓出自玉(并且朱祁钰的儿子辈是见,前边的永乐为一世,到见刚好是五世,并且齐与高字头都一样)。要是按一、二和四解读,那么本谱是英宗定;要是按三解读,本谱是朱棣定。

3、仲魁载文福  解读仲魁:仲是老二的意思,魁是魁首老大意思,仲魁组合一起是说老二做了皇帝,建文皇帝和景泰皇帝都符合,但是一个鬼字是有丑化的嫌疑;还有魁字的中间是厶,刚好又是允字头。解读载文福:载是运载搬动少不了走之旁(),与后边的文合起来就是个这字,这福就是折福。这五辈句意两解,其一:允文,你好吗;其二:老二起鬼心思做皇帝、折福。

4、光琛学清日 解读:明亮的美玉学太阳, 琛字这里又出现了玉,英宗的儿子成化皇帝叫朱见深(深在凤阳方言中音同琛);光琛还可以解读为月亮,日月合为明;光琛解读为“白玉石”又是个“碧”字;清日,景泰的景字可拆成京日,清日就是指景泰。这五辈句意有三解,要和后边一起综合解读。

5、圣田之大道  (俗语大道朝天,各走一边)田字抽掉两边是王,当然还能抽成下字。本句解读为圣王(周公旦辅成王,千古佳话;英宗的儿子用了成化年号,也是对景泰主政的肯定)。这两句十辈世合起来解读,其一:陛下圣明;其二:培养辅佐琛儿,琛儿继承明大统,你就是周公再世。

6、修立祖述远  解读一:休离族叔远,你不要和老叔起异心;解读二:修立祖述远,你要站在祖宗这边,你要站在祖庭这边,你要为老祖宗的社稷考虑。后边这个解读更靠谱:你要为老祖宗的社稷考虑。

7、功同在宪章  解读:宪章,法律与典章,引申为为秩序与统治。这五辈句意:维护好祖宗留下的江山,你我都有功劳。

8、若先守纯正,乃可延庆长。如果你先守着纯正之心,你就能万事大吉了

三、兴旺谱的制定背景

英宗夺门复辟后,待老弟景泰得子后才杀他;该子干系重大,身份未暴光于朝堂,所以也未封王;英宗把他户口上到建庶人名下。

兴旺谱就是英宗朱祁镇为景泰朱祁钰的儿子制定的。朱元璋给各支才定20字,朱祁镇定的这个谱显然不仅仅是定谱,老哥对弟弟的爱恨交织,赞扬与批评同在,最后两句又充满惋惜。抒情与叙事,20字显然不够用;所以才出现本谱42字,41世。另外前20字用的非常机巧,以英宗的智商,并不能完全胜任;后文从李贤对见庶人一事知晓的详细程度看,李贤也参与了该谱的制定。

结合历史背景,我们回头再整体解读下兴旺谱的含义:你我永远齐心,岂不是传为美谈{首句仍然是多解,这里不赘述}。老二起鬼心思做皇帝,折福。培养辅佐琛儿继承大统,你就是周公再世。废立太子,不遵祖讯;维护好祖宗的江山,也有你的功劳呀。如果你不起私心,你不就万事大吉了。

四、见氏得姓谱系

朱元璋(洪武)(太祖)--朱棣(永乐)(成祖)--朱高炽(洪熙)(仁宗)--朱瞻基(宣德)(宣宗)--朱祁钰(景泰)(代宗)--见庶人

见氏起源考•密码•鬼才李贤

 一、李贤的简历

李贤,字原德,(140911日-1467119日),邓州人。宣德八年(1433年),李贤登进士第,授吏部验封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土木之变”时,李贤脱难回京。景泰二年(1451年),上正本十策,受代宗赏识,升任兵部右侍郎,转户部侍郎,次年又迁吏部右侍郎。英宗复辟后,迁翰林学士,入内阁,升吏部尚书。天顺五年(1461年),加太子太保。天顺八年(1464年),英宗病重,召李贤委以托孤重任。宪宗即位,晋升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知经筵事。

    官职:六部的部长叫尚书,下边的副职初任叫郎中、两年期的叫尚书郎、三年期的叫侍郎;侍郎属于正三品。

    李贤逃回时是郎中,受景泰赏识升侍郎,这次是破格提拔。虽然其后在景泰朝未再升官,但其调任处处反应在最急缺的岗位上;京城保卫战时任兵部侍郎,发展生产时任户部侍郎,考察干部时任吏部侍郎;可见李贤深得景泰器重与信赖。

、李贤的风评

李贤是个什么人?清四库全书里这么评价:然自郎署结知景帝,超擢侍郎,而所著书顾谓景帝为荒淫。今观此录,於景帝一则曰荒淫失度,再则曰流於荒淫,毁诋颇为失实。史之所讥,盖即指此。

  李贤有点无底线,李贤的发迹是经太监引荐(在贴吧里看到,再找时找不到了)。英宗复位后,就大骂景泰来讨好英宗。按:我觉得这是必须的,否则都象那些忠孝节义之臣:杀的杀、贬的贬,那就远离朝堂了;与其说他是墙头草,不如说他是精明的政治家;他在一堆小人中引导混球英宗做了很多符合正能量的事。李贤不简单!

  先说他那本被诟病的书:如果李贤不贬损景泰且大抒其丰功伟绩,那这个不符合政治正确;轻则书遭禁毁,重则举家获罪。正因为贬景泰,李贤才得到英宗/成化的支持,其书稿得以大范围刊印、传流。他参与编修明实录,自己又写个《天顺日录》,内容还多有重复,为啥?就是留密码。此书为我们研究见姓起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三、给景泰后人“见氏一族”留下密码

释建庶事件的两个史料如下:

《明实录》丙辰,释建文君子孙,安置凤阳。敕太监雷春等曰:朕眷念宗室至亲,虽在不原亦令得所。今遣太监吴昱管送吴庶人及其母杨氏等共一十八名口,前去凤阳居住,每月令所司支与食米二十五石、柴三十斤、木炭三百斤;听于军民之家自择婚配;其亲戚许相往来;其余闲杂之人并各王府不许往来;交通若因衣服、饮食之类许出街市交易买卖。差出内使鲁博、黄父住、刘敬、潘成、赵玉、韦州就与庶人看守门户、出入使令尔。(雷)春等须要照顾防闲,令其安分守法。亦宜以礼优待,毋得忽慢。庶副朕眷念宗室之意。又敕在廷文武群臣曰:朕恭应天命,复承祖宗大统,夙夜忧勤,欲使天下群生咸德其所。而况宗室至亲者哉?爰念建庶人等自幼为前人所累,拘幽至今五十余年。悯此遗孤,特从宽贷用,是厚加赏赉。遣人送至凤阳居住,月给廪饩以安其生。仍听婚姻以续其后,庶副朕眷念亲亲之意。

《天顺日录》:上复位之后,因思建庶人辈无辜淹禁将五、六十年,意欲宽之。一日,谓贤曰:「亲亲之意,实所不忍。」贤即对曰:「陛下此一念,天地鬼神实临之,太祖在天之灵实临之,尧、舜存心不过如此。」上遂决。即日白太后,许之。左右或以为不可,上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左右闻之,皆愧服不能止。乃遣中官於凤阳造房屋。毕日,上召贤曰:「今可送去。」敕军衞有司供给柴米,一应噐用悉令其完具,以安其生。听其婚娶,以续其后。自在出入给与阍者二十人、婢妾十数人。遣太监牛玉入禁谕其意,建庶人闻之,且悲且喜,不意圣恩如此。时庶人年五十六、七矣。吴庶人已殁,尚有庶母姐■〈女孕〉、老妇五六人,有年八十以上者。庶人入禁时方二岁,出见牛马亦不识。上召贤,谓:「可发旨意。」贤谓:「此非细事,宜谕文武百官。」上曰:「然。」次日宣毕,人人感叹,以为帝王美事。既而,又有浅见者以利害之言沮之,上不听。

李贤按语:成祖登极初,谓建文自焚,尝葬以天子之礼,无贬黜之文。天顺初,英庙又悯建文子庶人之无辜,释其囚而听其婚娶,出入自在。今日推祖宗之心,加以諡号,使得比诸景皇帝,固无不可也。 

同时代的其他庶人婚配问题,多半委托给王府代管、或者有司操办了;送给建庶人太监,这事查遍明初的庶人待遇,也仅此一例;这事件让人奇怪。对比两个史料越看明实录的问题越大,后仔细推敲李贤的日录,发现李贤记录的东西非常靠谱,而且以密码的形式。日录恰好能更正、补充明实录。他这段话去标点后301字,信息量巨大;我们一一解密。

1、老妇有年八十以上者…出见牛;这个老妇“八十”岁既罗嗦又和主题不搭调,可是下边有个牛;八与牛就是“朱”的拆解,洪武爷小时候有个“八个小孩一头牛,日月同行照九州”这么个“朱明”桥段;这里是在说朱姓里出了个见姓

2、老妇在八卦中代表老阴,那么老阴对应的是少阳,就是说有小男孩;从那个<女孕>上可以看出有小男孩。

3、末尾的那个‘真’字。一层意思是说英宗自己以为;另一层意思用的是反语,说英宗前边做了太多龌龊事,还沾沾自喜。

4、李贤在按语里由建文谥号生硬地牵扯到景泰,但天顺朝确实没给标哥一系上谥号。这个暗示就更明显:景泰后人与建庶人有关。

5、人口里的秘密  明实录里说是吴庶家18人,那个段落有点混;其实说的是两家的总人口。利用日录中的人口参考计算:20个太监(是公务员,从神宫监领薪俸,)不记入总人口,吴庶人家有6人;两个娃娃属于安排在次年出生上户口的,算不得数;剩下的可以确定有12个女子,恰好是2个妃子和10个婢女的配置。

6、太祖震怒 《天顺日录》里这段没废话,就连这句“陛下此一念,天地鬼神实临之,太祖在天之灵实临之,尧、舜存心不过如此”,你以为李贤在拍马屁,其实另有所指;就是要给太祖一个交代。啥交代?因为太祖发怒了。《明实录》(天顺元年下元节/十月十五/该日祭水神)乙巳日辰时南京西北方地震有声。

补•驿马传书:北京到南京的距离,现在地图上的自驾路线1010公里。这个古代的道路有点曲折,我们把这个距离放大1.5倍,约1500公里。明代驿马沿袭旧制,唐代(唐1=0.9里)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再快要日行300,最快要求日驰500里。(500*0.9=225Km),即225公里/日。那么信息从南京到北京最快差不多是7天。

7、英宗惶恐;南京发生地震的消息,英宗在北京最早在廿三日收到。恩?!下元节,水官解厄;该节日也是皇家按惯例祭祀祖先的日子。是日,南京的洪武爷不高兴了。英宗要反思:我哪里没做好?解厄=解除困厄,好像老弟一家还被自己关着;大概也许是老弟去告了自己一状;所以太祖发脾气了。

所以立即安排老弟一家的去处(安排见庶人上户口到建庶人家)。从时间上看,英宗在廿三日接到消息立刻(李贤文中轻描淡写的用到:一日即日毕日…,显得时间很紧迫)找李贤谋划,丙辰(十月廿六日)颁发圣旨。先遣牛玉打前站宣旨,让建庶一家外迁腾挪地方(十月廿六日,这个时节并不适合新建房子;《野记》:广安宫住不下建庶一家,外迁杂处民间);后派吴昱管送景泰的两宫妃子及吴庶人家去凤阳。虽然名分上是庶人,可是保留的却是妃子的派头、安置的是中都广安宫;英宗也不怕人起疑心(赐庶人太监仅此一例,给的婢女也多到让人生疑),就怕太祖动怒,收了自己去。

  “释建庶”时那(两)个孩子还在哺乳期;因为景泰生儿的消息要保密,不可能请乳母;所以这两个妃子因哺育孩儿躲过殉葬;太祖震怒之下,英宗的政策也宽大了很多,让她俩也随见庶迁往凤阳了。

四、李贤的作用  

李贤宰相如此鬼才,又深知见庶人内幕,那么李贤也应该参与了见庶人的安置和兴旺谱的制定。 李贤建议这么处置景泰的孩子也是为了政局稳定,也算是好事一件吧。庶人的待遇虽比王爷相差甚远,但饮食与穿戴还算充足;新买的6个婢女,毕竟能给初代见庶人开枝散叶一定助力;见氏一族在明末也未受到屠戮。以上诸多优点,我们还是要感谢李贤;也不枉景泰与李贤君臣相知一场。

见氏起源考•辅证•不老传说

一、“见”——这个姓氏不古老                

  见氏起源中有下文: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大岘山,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古代涀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第三个渊源:源于兵器鋧,古代军队中皆专设有“掷鋧卒”,即标枪手。按:这三个源流不知它最初的出处,也不知谁放到网上的;我把它放到百度百科词条之后,这个说法就遍及网络。可这个说法不成立,因为战国时期的姓氏,传到现在的就算是小姓也有几十上百万人。我们的人口没这么多,连个可怜的零头都没有,全国大概8000人,去掉蹇姓简化(这支是见姓的另一个起源,该支一直蹇与见通用)的那一波,人口更少。我们来估算嫡传代数(1人生2子,取最后3代人的总和等于8000人),大约是12代。考虑灾害的减员和部分次代的单传影响,我们把上边的12代给他翻倍也就是24左右,大概就是600年传承。前推到1418=2018-600)年,是明朝初期;看起来我们的姓氏和战国无关,应该在明朝中寻找答案。

二、“建庶人”与“见庶人”混为一谈

太和见氏,为见义之后  族内流传:见姓的得姓始祖是见庶人。见治新(1967年生)说他当年读书的时候,听见纪宾老祖如是说。共同听说此事的还有:见治功、见茂林、见洪方。见治新还提示见庶人可能是建庶人之误。见庶人与建庶人同音不同字,其实要弄错个字不容易,应该有意为之。可是要查见姓起源,是绕不开这个建庶人。

建庶人的追查,最终让我找出了真相:景泰有儿子,被上了假户口。

从见庶人出生算起(1457年生,后文中考证),嫡长传后应该有多少世?2018-1457=561年,561/25=22.4,应该是嫡传到23世。(考证成文在2018年底)

见氏兴旺谱,已传到(立字辈)第23世,与上边两处计算符合。

三、我们都是铸剑师--邵家屯祖传故事

    见瑞德根据幼时所听长辈言,于2010年写出这么个家族流传的故事;收录在《山东费县姓氏溯源》P62。见氏始祖相传为炎帝后代,为神农之后。在楚汉相争之时,祖先打造的兵器因锋利而闻名,故竞相得之。“项庄舞剑”的剑乃我先祖打造,故有名气。因技艺精湛,被刘邦封为“剑利侯”。后人也因先祖感到荣耀,故其姓为“剑”。当时战乱不休,逞强为胜,各强大诸侯都以重金聘请我祖为其打造兵器。各路诸侯因争霸而互相残杀,而利剑伤人严重,又多伤及无辜、甚至血流成河,百姓遭难。我祖决定不再制造杀人的利剑,一心从事农业生产;但是他们的好心并未得到诸侯的欢心,诸侯反而以残杀追捕相迫,凡姓剑者见到就杀。我祖先逃亡太原,务农植桑,不再铸剑。为了避难逃命,先祖就被迫改姓,改姓“建”,以后又改姓“见”。因此剑姓越来越少,现在更少见到。受祖训影响不再打造兵器;读书、经商、坐官、务农。

按:这个故事传了500多年,经过那么多代人,虽然走样了不少,但是要点都还在。

分析:这个故事漏洞多

1、项庄的那把剑,因鸿门宴的故事才出名。

2、那把剑没染刘邦的血,锋利从何说起;那么刘邦封的剑利侯就更扯。另外姓氏在汉初基本稳定,新增姓氏很少。

3、在古代军阵上,剑属于用料多、收效低的鸡肋,它没那么重要。

从这三点看,这个传说也是祖先们为了保命编出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不仅仅为了保命,它还携带了足量的密码。

解密:1、去掉故事中的那个假帽子,前边的故事就剩个“铸剑师”这么个梗了。“铸剑师”=“朱建氏/朱见氏”;后边我族改姓“建”,又改姓“见”。不断的改姓倒是符合实际情况:见庶人上户口到建庶人家,自然是要先姓建的。

2、“项庄舞剑”=“鸿门宴”=双龙会/抢皇位,符合这个的历史事件有:大宋赵家兄弟的斧声烛影,大明朱家兄弟的夺门之变

3、那个诸侯迫害,也比较符合明末起义军迫害皇室子孙的实际情况。

  原来先祖给我们一直留着密码;有漏洞的故事帽子,最能引发人的思考,引导后人找寻真相。

四、姓氏起源为何众说纷纭

见姓为什么这么多起源故事,因为本宗姓氏出自明皇室;还因为太祖的禄养政策,诸王子皇孙相当富有,一致遭人嫉恨。明末,皇室子孙的身份很危险:在农民起义军的眼里,他们是必杀的肥羊;在大清蛮夫眼里,朱家子孙是前朝余孽。所以为活命,先祖编个好故事骗过查户口的。故事讲得太生动,时间久远了,后世子孙也都信了。

五、建庶人在《野记》中的身影

建庶人亲属初居中都广安宫。正统时,有司奏人众不能容,应稍展大其居或徙他地。上命悉放出,听杂居民间。遂皆出,壮强者不能名六畜。时命既下,或言仍宜稍拘制之,上曰:“本吾一家。”又举宋太祖言:“有天命者,任自为之。”群臣不敢复言,惟仰圣度之如天也。

这个纪录用的时间不严谨,这也正符合传说的特点。英宗用了正统和天顺两个年号。人们称呼英宗治下发生的事情可以用英宗时期,也可以用正统或天顺两年号中的一个;但是正统朝的事情你不能描述成天顺朝。释建庶一事发生在天顺朝,经过若干次的耳朵-嘴巴、嘴巴-耳朵的传递后,再说出来就变成正统朝发生释建庶一事了。

野记中的建庶人是正牌的,是建文帝的嫡次子朱文圭后人。建庶人移出杂居民间,也与灵宝建氏谱上所记相同;长房旁记了东门二字,二房旁记了西门,并且他们被安排的职业是帮神宫监看田产。天顺初,广安宫迁出两房建庶人,让见庶人入住。

见氏起源•寻找老祖母

既然见庶人的父亲是朱祁钰,那么我们挖掘一下他母亲的身份。

一、景泰的后妃们

汪皇后1427年―1506年),结发妻,景泰三年(1452年)因反对废黜朱见深太子之位并改立朱见济为太子之事而触怒景泰帝,被废。英宗复位后被重新认可为朱祁钰的正室,复称郕王妃,得到孙太后、钱皇后和朱见深的照顾,明武宗时追封为“贞惠安和景皇后”。 

杭皇后  景泰帝侧室,即位后封为贵妃,后册为皇后,景泰七年(1456年)崩,谥“肃孝皇后”。英宗时废皇后谥号,毁其陵墓。明代只承认汪氏为景泰正室,无一朝承认杭氏。

唐贵妃,唐云燕(1438~1457),藕塘(今江西南丰县紫霄镇藕塘村;村有九十九口池塘相连,如节节白藕,故得名“藕塘”)鼻祖鲤公之孙唐兴所生,貌美善歌舞。唐云燕母亲甘氏,南丰白舍镇甘坊村人,长相美貌,心灵手巧、能歌善舞,为培养富有文化内涵的女儿唐云燕奠定了深厚的教育基础。唐云燕选进宫时,只有其母甘氏族人相送,唐氏族人未前往随送。据说是因为不知祸福,害怕其间存在的风险而避之。    这个厉害关系连下边的人都清楚,看来景泰的皇权斗争是相当激烈了。唐妃在景泰五年入宫(可以判断出其他几个妃子也在该年选秀进宫),景泰七年(1456年)封"皇贵妃",是有史可查的第一位皇贵妃,宠冠后宫。景泰死,被逼殉葬。按:杭皇后自杀后,后宫少个女主人;景泰封她做皇贵妃,也是希望她能把后宫管理起来。可是初如皇宫天真的小姑娘,怎么斗的过汪废后?她没能把控好景泰的饮食(被有心人投毒了),最终落个殉葬的命运。

李惜儿  复辟后,英宗诬蔑其为歌伎,并命娘家人带回。这个李惜儿在正月就放了。

李贤妃  谥“恭靖贤妃”,然后就生平不祥了;还有位孙姓妃子,名号未见于史料,推测为端庄贤妃(英庙三块碑)

恭靖的名头有几人:仁宗高炽庙里有个恭静充妃,恭敬贤妃李氏。那么这个恭靖贤妃,最后的下场在哪里。搜了下,她又在这里出现了<宛署杂记> 18章 力役 ***英庙恭靖贤妃四名,端庄贤妃四名,荣思贤妃二名****

英庙三块碑  我们梳理一下。英宗攻击老弟时,说他薄情(对老婆不好);那么金山(西为金,北京跤外西边的山,皇家的乱葬岗。景泰及诸多帝妃葬此)上断然没埋英宗的妃子。这个荣思贤妃是吴太后,景泰养母,英宗没让她去宣德面前与老娘争宠;按规范应该记录成“宣庙荣思贤妃”。可是问题来了,景泰到光朝才有庙号,景泰的妃子墓葬不好冠名;所以景泰妃子和母妃都冠了“英庙”;这么记载也是官署有意为之吧。那么恭靖贤妃和端庄贤妃都应该是景泰的妃子,并且她们未殉葬景泰,后死于景泰。根据宣德朝惯例(生子后封妃)看,她俩都是未封妃;但是生子后皇帝换了人也没能封成。

事情到这里好像进展不得。因为李惜儿的名声不好,原本不想和她攀亲戚;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二、与李惜儿相关的史料

《明英宗实录附景泰实录》景泰六年四月戊寅(初三):“增御花房。”

《明英宗实录附景泰实录》景泰七年七月乙酉(十八):“命伶人李安为锦衣卫百户。安姊惜儿自教坊司入侍得幸,故有是命。” 

《明英宗实录附景泰实录》景泰七年十一月,升锦衣卫百户李安孙震俱为副千户仍旧带俸。 

《明英宗实录》天顺元年正月丁亥(二十二):“钟鼓司内官陈义、教坊司左司乐晋荣伏诛。初景泰中,荣谄事义,义承旨选妓女李惜儿等先后进入宫中,至于是教坊司言其事。上曰:‘奸邪小人,逢迎以图富贵乃如此!司礼监其即释妓女给其亲。荣、义等下锦衣卫拷讯之。’具伏逆伏诛。”

《明英宗实录》天顺元年二月乙未(初一):“皇太后制谕宗室、亲王及中外文武群臣:‘……毁奉天傍殿建宫以居妖妓’”。

三、葆真的出生 

设置几个时间点,李安受封在1456818日(七月十八,A点),景泰被囚在1457211日(正月十七,B点),李惜儿出宫在1457216日(正月廿二C点),景泰死在1457314日(二月十九,D点)。AC=7个月,CD=1个月。补:【中医把脉看怀孕】40天左右会反映在脉搏上。男孩可以被把出得早,因为怀男孩时上静脉更早探知,但是女孩可能稍晚一些。

景泰盼子心切,可能对妃子们半月一把脉;那么李安受封前,李惜儿已怀孕,最大时间是55天。用这个时间往后推:李氏出宫到景泰死刚好一个月,这个一个月正好是她的预产期。  正月廿二也是于谦问斩的日子,这个能证明英宗得位正确的重大事件,居然安排了放逐李氏这样的小节目;这个安排是用焦点事件吸引眼球,好掩盖逐李惜儿出宫的小事情;可见李惜儿并未出宫,只是被软禁了;李氏真的是要快生了,时间不等人。

葆真的生辰(1457丁丑年),从八字上来说应该生在丁某日(日干比肩年干,父命不长),这个预产月里有3.8丁未,2.26丁酉,2.16丁亥。参考景泰命造的12长生,年干戊死在酉,日干壬死在卯;所以葆真的日支应该取酉,来给老爹催命。葆真一出生,英宗就放手杀景泰;这样没有负罪感,也有脸见老爹了。逻辑是:我给老弟留了后!那要是这孩子夭折了呢?老弟的在天之灵怎么不保佑他呢,这能怨我吗?!如果葆真是女娃,那么景泰接下来的命运将是被关在南宫造人。所以葆真的生日选丁酉日,既葆真生辰1457226日(二月初三,丁丑、癸卯、丁酉,E点)。AE==222天。282-222=60天,李安受封(例如:仁宗封郭琮、宣德封吕俊,都是妃子怀孕时封娘家人。这是惯例;另外册妃花费高达10万两,皇帝家也是不见儿子不册封)百户时李惜儿已着床60天,已怀孕75天;孕期反应在40天后到90天,时间上全部吻合。

四、双面一体•李惜儿

这个李惜儿有点问题。皇帝的女人,归宿无非是冷宫、尼姑庵和道姑观,死后仍然是入葬帝陵或者皇家的乱葬岗;绝对没有休书一封、扫地出门的道理。妃子殉葬,本是为了保全皇家的体面;否则就像战国时嫪毐训话始皇帝“过来喊爸爸”,那不成了大笑话。  

实录里的漏洞一,遣返未用驿站系统;而是释给其亲。说明李氏因怀孕太显肚子,这件事要保密,还是让她娘家人来。

漏洞二,英宗从211日复位。216日驱李氏,杀陈义、晋荣。杀人的理由是:逢迎以图富贵,好像这个罪,不至死!收了他们乌纱帽、赶出官场就是。但是这二人从审判、定罪到处死才用了一天时间,连个死刑复合都没有;这叫死无对证,或者也叫借你人头一用。目的是给那几位捏造歌伎身份。杀掉那两个背锅侠的原因还有:哥在南宫喝秋风,你在这里歌舞升平,把乐部领导和歌部领导全砍了。

争议实录里说她是倡,哥哥是伶,反正皇家修的史,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二月初一的皇太后发声,还是在为驱逐李惜儿背书造势。但是实录中,其他地方并无拆屋纪录,太后在说谎,或者她已经不自由了。景泰六年的增御花房也不是为李氏;景泰的真爱是唐妃,要不唐氏怎么能成为第一皇贵妃。

矛盾  太祖担心外戚强大欺压皇权,规定皇室子女听婚于军民之家。景泰是个守规矩的人,从后文分析,也能看出他一片苦心和很强的原则性。绝不可能弄一波妓女来充实后宫;那么李家绝对是落魄的军户。

双面一体•恭靖贤妃

  李惜儿当时属于未封妃,按惯例生子后才给妃号。但是她在英宗一系列的作弊下已经出宫了。皇帝的女人最终还是要埋在皇家。那个恭靖李贤妃未在殉葬名录上,李贤妃仅出现在《明谥纪汇编》里“恭靖”谥号下记载为:“景皇帝贤妃李氏【景泰】”。一个女人只有前半生,另一个女人只有坟头;那么这两个人应该是同一个人。

见葆真身份隐秘,不可能使用奶妈,是亲娘哺乳;天顺释建庶时(14571112日),见葆真已9个月大,仍在哺乳期。此时李惜儿错过了殉葬,不可能马上杀;还有个孙家出身的孙妃也还活着。

这两位命好的娘娘呢,带着英宗定下的辈世谱和景泰遗孤(见庶人)去了凤阳广安宫了;再进西山陵寝时,才有谥号;恭靖,恭恭敬敬的,这个名号怎么听都像丫鬟。远不如孙妃的端庄好听。

五、谁生的葆真

  在李安受封千户时还有个孙震受封,类比上边的分析,得知怀孕的还可能有个孙妃;那个英庙三碑中还有个端庄贤妃记录更少,想必应该就是这位孙妃了。端庄的封号要比恭靖好听多了。谁生的葆真,这两妃中的一个! 还是猜这个李贤妃:因为李安的提拔节奏感很强,后来发配充军戍边去了。

葆真在宫中长到9个月大,根据宗室制度惯例,名字是由皇帝(英宗)来取。英宗做的工作更多,他给葆真取名、定姓、编字辈谱,还帮他上户口。英宗废尽心机的掩盖见庶人的身份,一条龙服务,点个赞吧!虽然英宗做了不少坏事。

六、见葆真是两个人么?

应该是,朱见葆+朱见真,或者“见葆+”。桓台兴旺谱上第一世的字辈记的是葆真,而没有说初祖叫见葆真;这又提出个挑战性问题。

人口变动 明英宗实录里说两家18人。成化实录:成化三年1467年重阳节南京司礼监太监覃包等奏,建庶人、吴庶人自天顺初安置凤阳;其带来帐幔鞾履岁久敝尽;又其人口一十八名,岁给布缣绵絮;后死亡者五人因减给;而今所买女奴六人俱无衣布应用;宜量为修补以广恩待之意。事下工部请,仍命包等勘议给赐,从之。

成化三年的“今买女奴六人这个时候见庶人十周岁了,再过几年就要开枝散叶了。这六个丫头应该是钱后的赏赐,或者是她命人买来,或者景泰两宫妃子自行采买;)但总算是功德一件,这六个丫头给老见家的开枝散叶很大助力。

钱皇后在成化四年病逝,那么在成化三年,她应该疾病缠身;所以及早的给大侄子见葆+见真安排未来的婚事。见氏该当感谢钱后。

明制,王爷是一正妃,二侧妃;皇上是三宫六院。那这六个老婆要是给一个大侄子,有点违制;并且是变相的承认有六院?所以六个老婆对应的是两个大侄子。那就是说,端庄孙贤妃也为景泰添了个儿子。这个还对应景泰七年,年尾两家舅子都封了千户。

所以结论为:葆真辈是两个人,为见葆和见真。


家谱:近来网上搜集整理各处家谱,但都有不同程度的毁坏。与此根谱可以序上来的是白马庄谱和邵家屯谱。既见吉、见成、见义三兄弟传后的谱牒可以序进来。1952凤堂修谱从见义到详字辈少了四辈人。只有白马谱较准确。谱上见叟在兴旺谱中为宝字辈。其他族群文革中丢失谱,已序不上来。另桓台见家村定宏字辈为24世,所定太靠后,也不对。各说法计算参照:兴旺谱已传到立字辈23世(葆真为1世);立字辈为朱元璋的26(23+3)世孙(朱高炽为元璋的第一世孙);立字辈景泰的22(23-1)世孙。



见群力 山西临汾钢铁公司设计规划处副处长。炼铁工程师。1952年11月生,山东桓台人。1977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钢冶系。见群力从事高炉部分的设计工作20余年,成绩显著。曾参与了临钢炼钢工程的设计和设计管理以及石灰窑、炉衬、化铁炉、钢渣处理等工程的设计工作。主要参加设计项目有:100m3高炉的设计、220m3高炉的设计、300m3高炉的设计,使临钢的炼铁工业得到很快发展,由过去年产20万吨生铁到1996年的52万吨生铁,各项技术指标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是1995年220m3高炉扩容为300m3高炉,并应用了国内同类高炉较先进技术,如液压炉顶、液压泥炮、炭砖炉衬、高炉全部采用微机控制,修改了布袋除尘器,高炉投产一个月,指标即达到要求。高炉煤气使用布袋除尘器代替传统的湿式除尘,该项技术最初只在55m3以下的高炉上使用。是临钢首次在国内将该项技术运用于100m3高炉,冶金厅曾于1981年召开鉴定会。1985年冶金部在临钢召开100m3高炉布袋除尘器现场会,之后逐渐推广到300m3级的高炉,为中国300m3高炉的推广应用做出了贡献。1996年发表了《煤气布袋除尘技术在小高炉上的应用》一文。协助了地方一些乡镇企业建起8m3、15m3、30m3等不同容积的小高炉,为社会建设发挥了很大作用.

见海晖 安徽阜阳疾控中心

标签:    jian   见姓起源   见姓   景泰   朱祁钰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见姓社区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见氏家族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查看更多讨论帖>>
点击 回复 标题 作者 最后回复 回复时间
956 4 见瑞江 jainshenzhen rui462556210 2011-08-02 17:09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