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  

2008-03-09

24309次

1人

1个

10个

51人

0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①姓苑:商时有多父鼎,多姓始此。

②寰宇记:汉时有多军之后。唐时坦丘郡六姓,一曰多姓。

③姓氏考略:云南省夷姓亦有多姓,系剁姓所改。

④千家姓:丹阳族。

 

附记:关于多氏来历的考证

 

  据姓氏资料显示,多姓在商时有多父鼎,多姓始此。汉时有多军之后。唐时坦丘郡六姓,一曰多姓。云南省夷姓亦有多姓,系剁姓所改。郡望为丹阳郡。在姓氏人数中排名第920名。

    从现有资料看,多姓始发于中原地带,后迁至秦中(也就是陕西),又至东越(现福建、广东地区)、江苏无锡,后迁居地不详,在元朝初年从大都迁甘肃灵台,后有一支从灵台迁陕西渭南、明朝初年,渭南支迁河北阜城,后从阜城支又分迁到河南清丰、山东冠县、河北霸州一部。现全国多姓分布较广,人数较多的地区还有河南淅川、甘肃民勤、内蒙阿拉善等地。北京、天津、黑龙江也有分布。

    家谱有《多氏家乘》,清代多景祺等编,清道光九年(1829)多氏自厚堂家刊本,共四册。现存于中央民族学院( 注:谱初修於清顺治间,为七世祖多嘉桢等修)。现家谱分为两册,第一册为民国二年以前五修合成本,后一册为二OO二年阜城多氏后人修订。

  关于商代多父鼎,据姓氏专家考证,出自商代多父鼎主人的后代。多父鼎是一件器具,其主人拥有这个多父鼎后,便将其后代的姓氏改成姓多,多姓也就由此而来。

    据资料显示:在春秋战国时期,在秦国内有一支姓氏为多氏,秦末年,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部分秦人的后代(含多氏一支)为躲避战乱四处迁徙,一支向南随吴、越国人的后代迁到东南沿海的东越国一带(今福建、广东地区),史称吴越人。

    关于多氏在东越国一带曾较繁荣的记载还见于《秦汉魏晋南北朝蛮、越、溪、俚诸族姓氏》资料中,在东越国较大的姓氏有:丁氏,吕氏,傜氏,华氏,革氏,吴氏,建氏,多氏,驺(邹)氏等。

  关于汉代多军,我查了一些资料,《史记》及《汉书》载,原系汉武帝时东越国一名将军,在武帝元封元年,反抗汉朝时,汉武帝派兵讨伐,多军弃军投降汉朝,被封为无锡候。(背景资料附后)

  多军做为无锡侯,自然到了江苏无锡,成为当地最高首领。到了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多军的儿子多卯追随赵王起兵反叛,被罢去封号,后来多卯又自动返回封地,没有被继续追究责任,但由于封号已无,无锡做为候国的地位也就被废除,复置无锡县。而无锡一带,离三国和隋唐时期丹阳郡(南京)属地很近,加之古代地域大小不清,郡望之说又兴起于南北朝到唐代,所以多氏丹阳郡可认为是多军之后。

    关于多氏记载的还见于中国大陆向日本的移民中。在日本历史上有过4次移民高潮,其中大举迁入日本的汉族移民,最著名的是秦人集团和汉人集团。汉人集团的首领史称阿知使主(又做阿智使主),阿知使主自称汉灵帝后裔,《续日本纪》说是曾孙,大约公元4世纪左右,三国归晋后,阿知使主及后代为避战乱,迁居朝鲜半岛南部,再渡海至日本。 据9世纪中叶的《阪上系图》,阿知使主带来的汉人共分7姓,即段姓、李姓、郭姓、朱姓、多姓、皂姓、高姓。阿知使主向当时的日本应神天皇奏言:“臣入朝之时,本乡人民往往离散,今闻偏在高丽、百济、新罗等国,望请遣使唤来。”应神天皇依奏遣使招引,于是“其人民男女,举落随使尽来”。汉人集团主要聚居在大和国桧隅郡(奈良),后来因为“人众巨多,居地隘狭”,以“村主”为单位渐次迁居摄津、参河、近江、播磨、阿波诸国。阿知使主之子都加使主刘贺都,雄略天皇时受赐“直”姓,史籍也称“东汉直”或“倭汉直”,负责管理各地的汉人。不过现在在日本的汉人都已不再有汉姓,但从日本一些史籍资料中,可以查出这些人后来的去向,只是难度太大了。

    唐代坦丘郡六姓,一姓为多,到底是怎么回事,坦丘郡在什么地方,姓多的为什么能成为六大姓之一,其资料还没有查到。在《旧唐书》、《新唐书》中均无坦丘郡记载,但查到有一地叫顿丘郡,始建于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置,治所在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下领4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南清丰、濮阳、内黄、南乐、范县等地,在北齐时废。查不出在唐朝时与多姓关系,今天在河南清丰县的多姓为明朝时从河北阜城迁去的。

  宋代多岳,号东普,清朝纪晓岚任总纂,吴仁臣撰写的《十国春秋》第53卷专门辟有《多岳传》,他是后蜀天彭人(宋朝前期的成都市天彭人),后蜀皇帝多次派人劝他为官,但他坚辞不受,而是在普州设教,教书育人,门徒众多,普州第一位进士牟衮(宋太宗端拱元年(988)进士,累官至翰林学士。)便是他的门生,宋代名士费德厚写了一首《多岳先生祠》,其词为:“天荒初破起乡风,东普声名日愈隆。回想国人矜式处,先生功倍蜀文翁”,算是对他的评价吧。

  至于后来什么时间多氏后人迁到甘肃灵台县,后来又有一支到了陕西渭南,中间过程暂无考证。但从家谱上可以得到佐证。

  多宏安(即多弘安,在清康熙年间先后任广东省灵山县知县、奉天府承德县知县、陕西延安府同知兼靖边郡丞、山吁河务郡承、江南淮安府同知、临安知府靳大司马、江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淮阳道)在族兄多象谦(字尊光,号怀凌,敕赠文林郎,内翰林国史院庶吉士,其文章为一代文坛领军人物)与夫人倪孺人合墓时,为之作铭,在碑文上有如是几句:“我家得姓受氏源远流长,自汉封候以来,宗族实繁于秦中,若在埠昌(阜城),则从初迁始祖上溯,以建我兄弟,仅八世。”而在汉代多姓封候者仅多军一人,可见渭南多氏是从汉代无锡、丹阳郡迁过去的。至于什么时候,现不得考证。

  关于在陕西渭南的情况,从原来多家祠堂记述可以得知,陕西多家可以追溯的始祖为多彦礼及妻姚氏,其以下有十人名讳,分别是多才兴、当伯道,蛮达达、天仲名、毛彦才、多道明、虎得林、多远、都文秀、多复礼。其中有一半的人不再姓多,改姓他姓,原因不详,但蛮达达、都文秀等人,可推断是在元朝期间,与当权的蒙人关系密切,被赐姓蒙姓。另灵台记载,贵祖以下有六人名讳不知详情,其中一人名多七,按当时军队的花名册,他在明洪武四年,因为四丁抽一的政策,被抽充为城都府右卫军,后来,改调到顺天府武功右卫巾帽局。另有三十二人,只存名讳,不知世系,只知其中一人叫高经,住在西安三桥镇,现在这个地方仍然存在,在西安市西北,西宝高速公路入口处。

  在灵台县多氏家谱上,其它只存名讳,不知世系的还有六十人,其中一人名多珩,当过夏邑训导。在可以勉强考查出世系的人中,可排出一到十三世,第一世为从善,曾当过寿官;二世宣,是个生员;五世多岩,任寿官;六世多玉,任城都教授;七世多学,任城都经历;八世多允中,任新乐知县,八世多建中,任兰州教授;九世多名臣,任崞县县丞;九世多宗臣、多盖臣,是庠生,多侨臣,是武生;十世多大受,号敬修,任(名+隹)州教授;十世多大任,号元贵,任占化县知县;十世多大祚,号永锡,任南宫县县丞;十一世多秉枢,是个拔贡生。

  在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先祖多贵的夫人王氏率四子从陕西渭南迁河间府阜城县建桥屯三甲籍,开始了当今《多氏家乘》记述的时代。

  关于河南清丰县多氏的来历,据《清丰多氏家乘》载,是在阜城的三世一支(失讳),在明朝中叶,因当时亡早,由一位老太太带着两个儿子,由当时的河间府阜城县建桥屯逃亡到大名府清丰县城东南四十五里的一个地方,称之为多家新庄。但由于这一支没有做好续家谱的工作,第一至五世的名字全部无法考证,后人也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后来在康熙二十年,有一位阜城县叫多登龙的庠生在山左其村教书,与多家新庄相邻,发现这儿有一批姓多的人,十分惊异,于是考查这个村庄的祖坟墓地,按上面的记述进行推理,得于确认多登龙与多家新庄的七世宗人同辈份,雍正四年二月,由宗长中书公多鹿卿开始续修家谱,由于前五世失讳,只好从第五世续起,并由七世宗人多世琬(庠生)作序。

  冠县东大近村多氏来历,据家谱载,其始祖为清丰县三世第五门一支,因当时亡早,始祖妣率二子从清丰迁到冠县城东北二十里大近村。也就是说冠县一世始祖为清丰县的三世、阜城县的五世,从这儿来讲,现清丰县的二十二世,为阜城县的第二十四世,是冠县的第二十世。

  现阜城县多氏已经繁衍至第二十五世,河南清丰县至第二十二世(从阜城论为第二十四世),冠县至第二十六世(从阜城论为第三十世)。当然,这一切,都是从明永乐七年(1409年)阜城始祖多贵妣王氏率四子从陕西渭南迁至河间府阜城县建桥屯三甲民籍算起。

  在甘肃省灵台县境内多数乡镇,现在还生活着多氏众多子孙,人数愈万,以独店镇最多,这儿也是多氏祖上聚居地,据说这儿的多氏祖先是在元朝初年,有两个姓多的兄弟,从元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迁过去的,甘肃的环县也有少量多姓分布,是近代从灵台县迁过去的;在甘肃省民勤县、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旗也分布着多氏后代,他们称是在清朝年间从山西迁过去的,非陕西多氏直接迁移,人数也相对较多。

   现多姓集中分布于河北阜城县、霸州市、河南清丰县、淅川县、山东冠县,北京市海淀区、天津市、甘肃省灵台县、环县、民勤县、内蒙古阿拉善盟、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地。

 

               二OO五年十一月二日  多剑华考证于保定

 

多氏历史名人:

 

  1、多弘安(即宏安),字君修,别号畏庵。排行第三。生于明天启三年(1623)六月初十日卯时,卒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八月初四日申时,享年八十岁。妻何氏,比多弘安小两岁,享年七十三岁。

  多弘安,生来聪明伶俐,才能过人,到二十岁时,就居于同龄人之首。他以古今德业为己任,受到当地名士何老先生的器重,并将女儿嫁给他。

  顺治五年(1648),多弘安受业于学宪朱公,康熙六年(1667)在科举考试中成绩突出,十一月,并在廷试中被康熙钦点为第一名,派到广东灵山县当知县。他在钦点状元后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对上任后的作为进行了反思,感到责任重大。在上任之前,他将村里学校进行了修葺,还做了其它很多善事。

  康熙七年(1668),多弘安因业绩突出,又被升为位置重要的奉天府承德县县令。承德在当时属于比较难治理的地方,因在一辈子脚下,各种恶势力比较多,仗着关系胡作非为。他为了分别好坏,进行轻重合适的处理,费了很多脑筋。后来,康熙皇帝谒拜东陵,巡狩东北各省,并考查各地官员的政绩,多弘安受到的评价最高,并因为抓获了辽阳的重大逃犯篆获有功,升任陕西延安靖边郡丞,负责陇西一带防务。在任期间,他为了保住这块战乱比较多(蒙古葛尔旦部常常儿南下滋扰)的地方的平安,在内部部署了重兵,在外死死控制住险隘,这些,在当时的情况下,不是文武兼备、处事冷静的人是不能办到的。他协同在当地镇守的将军一起,认真地清算军饷,杜绝克扣军饷的事情发生,士兵们对此很是赞赏,纷纷传颂多弘安的好处。

  任职期间,弘安的母亲去世,按当时规矩,不管官多大,双亲去世,必须卸任回家办理丧事,守孝三年,他也不例外。三年后(1677),守孝期满,他补为山吁河务郡承,就是管理河务的官职。他与河宪靳大司马一起,殚精竭虑,仔细筹划,加固堤防,加高河堰,以约束淮河泛滥,挡住黄河的灾害,并且下力疏通了运河,建了有用的闸口,将河中的淤泥流沙进行清理,使水流顺畅,让河埠头进行办料,让员役们栽上柳树,巩固堤防,各种问题都消灭了。康熙十八年(1679),康熙南巡,视查河务。询问河宪,河宪回忆起当时加固河堤的情况,记得多弘安是河间府人氏(当时阜城属河间辖地),曾经当过辽东令,功勋卓著。康熙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将他由当时的淮郡升为临安知府靳大司马,并以河工任务重,催钱粮比较难为由,留他以郡守的职务监理河务事宜。

  康熙二十一年(1682),奉康熙特旨,升任淮阳道。弘安任河漕时,严以律己,船工等人都受到了恩惠,做到了不让一个因公事停留,他治理河务,对河工们赏罚分明,注重鼓舞士气,五年间河流没有发生任何祸患。

  康熙二十四年(1685),他由淮阳道升任安徽按察司。他检查各种案件,秉公了结。所辖七郡三州没有一个冤狱。戊辰年,楚地皖城发生叛乱,多弘安处置得当,无不惧怕他的威严,怀念他的恩德。

  康熙二十八年(1689),他升任江西布政司护理总河部院印,于是钱粮解费、各郡邑的馈赠一文不取,洪都一带的士绅都称他有古大夫之风。无奈的是,他与当事者意见不一致,导致了仕途的终结。

  宏安生有四子:时瑗(拔贡生候补主政)、时珍(丁卯科解元,内阁中书)、时存(贡生,候选县丞)、时琦(陕州知州)。

  另《清史稿-列传七十二》载

  多弘安,字君修,直隶阜城人。顺治五年,选拔贡生。康熙初,授广东灵山知县。兵后荒残,居无衙舍。弘安请免积年逋赋,招抚流移,捐给牛种,民得安耕稼。葺城垣,创学宫,缮官廨,捕除盗贼,灵山大治,士民刊石纪其绩。七年,迁奉天承德知县。旗、民抗法者,送部惩治,皆慑服。十年,擢陕西延安靖边同知。十六年,补江南淮安山盱河务同知。时高堰长堤溃决,淮水注宝应、高邮,不复出清口敌黄。黄水直注里河,运道淤浅,复随淮入堰,无由会清口下云梯关入海,近海口尽淤垫。弘安与河督靳辅筹策筑高堰,束淮敌黄,治烂泥浅诸故道,导清水入里河,运道乃通。修筑两岸及河口清江大闸,与淮工相表里。清河达云梯关数百里,葭苇榛芜,壅塞故道。用以水攻沙法,塞周桥、高涧诸闸,使清淮无旁泄,蓄全力攻积沙。十七年,大雨,淮盛涨,与黄并入海。治淮、治黄、治运,并收成效。十九年,擢淮安知府。二十年,擢淮扬道。二十四年,擢安徽按察使。时方议浚下河、治高堰。弘安入觐,疏陈:“高堰宜急治,无论下河开浚与否。治堰法,砌石先安地钉,湖底水深,费帑甚繁。如用板若扫,水势荡掣,尤易摧残。惟密钉排椿,内实以碎石,庶可敌风浪,省金钱。十馀年后,黄河刷深,则湖、河水俱卑,高堰既固,下河亦渐就理。”二十八年,迁江西布政使,乞归。后值黄、运两河溃溢,起用弘安。会病卒,祀灵山名宦。

  另《清史稿-列传六十二中》:傅腊塔,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黄旗人。自笔帖式授内阁中书,迁侍读。康熙 十九年,授山东道御史,有声台中。二十五年,出为陕西布政使。二十六年,擢左 副都御史,迁工部侍郎。二十七年,偕侍郎多奇往云南按提督万正色与总兵王珍互 讦事。谳实,正色、珍俱论罪有差。调吏部,授两江总督。陛辞,上谕曰:“尔当 洁己奉公,督两江无如于成龙者,尔效之可矣!”傅腊塔至官,清弊政,斥贪墨, 谳狱尤明慎。赣县民诉知县刘瀚芳私徵银米十馀万,并蠹役不法。傅腊塔因劾布政 使多弘安、按察使吴延贵、赣南道锺有德於吏役婪赃不速勘,复从轻拟,曲为庇护, 弘安、延贵、有德并坐罢。

  2、多嘉祯。字启明。据《隐逸传》及《纪功免差碑记》和《多氏家乘》记载,他是多宏安的叔叔。天姿聪颖,文武全才,对经商、政治时务、星象学、兵法、占卜都有比较深的研究。可是他不愿出仕为官,而乐于在乡野田间为生,教书育人。

  明崇祯年间,曾两度降圣旨,三次派人,请他出来当官,乡里都非常羡慕,但都被他坚辞不受。后来,崇祯皇帝派使臣何腾蛟前来再三敦请,他才答应前往京都廷见,并向崇祯献了三条策略,都切中时弊,皇上当面让他当大司寇,他还是力辞。据说,明朝二百多年间,以处士身份,这样应天子诏的,只有两位,另一位叫吴兴弼,可是吴兴弼没有建下什么功勋,由此可见,多嘉祯建言三条国策,是有很大业绩的,但明朝气数已尽,无论是谁也难以挽救了。

  清世祖章皇帝,即顺治皇帝建立清朝后,革故鼎新,休养生息,久经战乱的百姓人心思定。但这时,天下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仍有人趁火打劫,拉起队伍,到处烧杀抢夺、滋扰百姓,参与其中的人也大多是鼠偷狗盗之辈。顺治六年,在任邱县的一个土生土长的盗寇,从东北方向向建桥进犯。多嘉祯受乡亲拥戴,他把乡里年轻人组织起来,进行操练,在村边挖下壕沟,设下埋伏,凡闯过沟的贼人一律斩杀,杀死贼人首领多人,救回多名妇女,贼人恐惧建桥,于是插木为界,表示永不犯境。县令听闻后,又请他到县里共同谋划军机防务,贼人也就不敢再打阜城的主意。后来邻县的男女百姓都跑到阜城躲避灾祸,因此,救活了万余人。事后,人们评论,阜城能够保全,虽然有县官的威德,但主要还是有赖于多嘉祯的努力。后来,朝廷发兵剿灭了匪军,县令张昌祚复查户口,安发论功,写成了较为详细的奏折,上报朝廷。但多嘉祯尽力推功,不愿让写上自己的名字。阜城的军民众口同声,要求报答多嘉祯。县令张昌祚根据众人的建议,经反复研究,最后确定:从此后免除建桥里一应杂派官差徭役。进士刘争光将这段事情撰写成文,立碑刻于建桥永宁寺中,以示后人。后来,在乾隆二十三年,一位姓杨的县令到阜城任职,不知此事,让建桥的百姓服差役,多世宗人多时芬在庙中找到此碑,但经过一百多年,字迹风化,模糊难辩,于是又组织族人对碑文进行重刻,并向县令进行了说明,县令于是又继续免除建桥人的差役,又过了七十多年,即同治五年,换成了许县令,又让服差役,于是又重新刻了一次碑,说明此事,继续保持建桥人原来的待遇。

  多嘉祯过世后,后来又发生了多次兵祸或天灾,但建桥都幸免于难,都说是他的保佑,由于他排行第三,于是尊称他为多三神仙。文革前,多氏家祠还余有两间厢房,正房缺,门前有两颗槐树,院内有一石碑,上面刻有“多公七世嘉祯,晓兵法,精太乙奇门”字迹。家乡至今还流传他幼年得天书,学会了许多法术,如土遁、请神、移物等,还会腾云驾雾。有一次老母亲做好一锅粘糕后,他带着飞往江南,送给当按察使的哥哥多嘉遇,哥哥吃时,窝头还是热的。

  3、多嘉遇,康熙年间,官到江南布政使。

  4、多汝梓,候选布政使经历。

  5、多承华,号谨光,八世,山东齐东县知县,明末年,齐山县城陷,战死。

  6、多泽厚,任浙江宣平县知县,调余姚县知县,江南兴化县知县,四川涪州知州。

  7、多世宾,号孚庵,同治二年,流寇宋景师犯境,战死,其夫人庄孺人撞瓮而殉。

  8、多英斌,诰授奉政大夫,著《庆雅轩诗集》文稿。

标签:    duo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多姓社区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多氏家族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查看更多讨论帖>>
点击 回复 标题 作者 最后回复 回复时间
882 0 求证祖籍 2494229666 2494229666 2013-06-21 22:13
2326 0 河南淅川多氏家传 dsqxzf dsqxzf 2012-08-28 10:12
1064 1 多姓社区 221.223.252.* king多 2012-04-06 20:38
749 1 多家庄 king多 2012-04-06 20:36
709 0 多家昌盛 多家庄 多家庄 2012-02-12 12:38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