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  

2008-03-09

22587次

1人

1个

3个

6人

0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1996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书名为《中华姓氏大辞典》中介绍:耳姓,來源春秋时楚国老聃,姓李名耳,一名重耳,其后以名为氏。分布在明时杭州,今河南巩县、北京均有此姓。明朝人,耳元明,山东即墨人,任抚州卫知事。
    据《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老子,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外字桞,身长八尺八寸,黄色美眉,长耳大目,广额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有双柱,耳有三门,足蹈二五,手把十文。周时人,李母八十一年而生。”又玄妙内篇云:“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又云:“玄妙玉女梦流星入口而有娠,七十二年而生老子。”又上元经云:“李母昼夜见五色珠,大如弹丸,自天下,因吞之,即有娠。”张君相云:“老子者是号,非名。老,考也。子,孳也。考教觽理,达成圣孳,乃孳生万理,善化济物无遗也。”耳公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堪称中国古代思想先哲第一人。
   另据袁义达教授以他20多年的经验和查阅过大量资料,他推测在现有中华二千多姓氏资料中,耳姓可能是李姓的后代,是李姓的另一个分支:“据《通志》记载,老子名李耳,也可以这样理解耳姓是李耳即老子的后代。李耳的故居在今河南鹿邑县。”由此,推测耳姓的故乡可能是在河南鹿邑县(今河南鹿邑县东地处该省东部与安徽省亳州市接壤)。李耳生于春秋末年即公元前604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耳公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史记载不知所终。
  又据《康熙字典》,其中有关“耳”字的解释有多个出处,【史記·六国表】此与以耳食何异。【论语】女得人焉耳乎。【朱注】耳耳,柔从也。又爵名。【疏】斝,爵名,以玉爲之,旁有耳,若今之杯,故名耳。又姓。【正字通】明洪熙中有耳元明。又人名。老子名李耳。又地名。【前汉·武帝纪】罢儋耳真番郡。【注】师古曰:儋耳,本南越地,真番,本朝鮮地,皆武帝所置也。
  每个中国人从上辈那里继承的“硬件”不外乎一是体质相貌,再一个就是姓氏。这在每个人一生中,相伴相随、极少能改变。中国是个讲究“根源”的国度,现在的乡村坊间,姓氏宗祠几乎是最受尊敬和最受重视的地方,人们要寻根,几乎都能在老家的宗祠中找到自己家族的“源头”。因此耳姓人寻根问祖实在令人感佩。限于时间和资料,笔者从现有资料和多年对姓氏的研究分析认为:
  李耳后裔比例最大。理由一:古时家族常以居地、官职、崇拜物等作为姓氏,以资感恩和纪念。因理改李,以报达木子度饥救命之恩而改为李字,故李耳后人崇拜李耳身大耳,又名耳,睿智圣哲,取耳字示纪念,实不为谬。理由二:现河南巩县、周口等地仍有耳姓后裔。河南为中华姓氏发祥地,百分之七十八的姓源于此,故李姓源于此,耳姓从之。理由三:溯古至今,以耳命名的人物不多,且著名人物当所李耳,故以名为姓实为景仰志念,合乎情理。

 

标签:    er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耳姓社区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耳氏家族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查看更多讨论帖>>
点击 回复 标题 作者 最后回复 回复时间
3135 8 耳姓人在中国 220.186.218.* 493466495 2012-08-22 16:23
2407 6 我叫尔洪琪、天津杨柳青,谈对耳性来源的见解 117.9.84.* 111.164.171.* 2010-09-15 22:07
1562 1 天下耳姓有十数万绝大部分和尔姓是同一祖先 117.9.84.* 111.164.160.* 2010-01-14 23:42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