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主邹延

2016-04-16

1345次

1人

1个

0个

0人


吧主: [申请吧主]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原创】        

                   实有史证   不可旁移                                                     

    邹姓源于孔,孔子乃本家

                            邹延欣  整编

 

 东周周定王时(公元前606-585年),鲁国昌平大夫孔叔梁纥受封于邹城(今山东泗水县南60里,但非原有邹国所在地),配氏生九女而无一男,妾生一男,取名孟皮,自幼足疾。忧心后嗣难盛,遂另立同宗孔正樨次子孔曼父为嫡嗣(的唯一嗣子),要其到邹城官宅与孟皮同居,并命他们用食邑“邹”为姓,改孔为邹。由此邹曼父成为华夏邹姓始祖。后告老还乡,续娶氏,生子仲尼(即孔子),仍袭姓孔。

由是可见,邹曼父乃邹姓始祖,实与孔子谊属同父异母之兄弟也。

据《礼记》记载:孔子少孤(生母颜氏早卒),不知父墓所在,乃问于氏(即邹曼父的生母,安葬时,氏曾送殡登垅)。后孔子将生母氏迁葬于曲阜之东防山(即位于今山东泰安市区27公里),与生父合葬一起。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邹曼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盖实录也。”

 我认为上述来源之说,绝非冒认,妄自附入,故乱统绪,实有参证,不可旁移。对照我国历代纪元,我认真仔细考算过,自华夏五帝始代黄帝起(公元前2550--前2140),邹氏开姓始祖邹曼父为纪元第48代;孔氏开姓始祖孔父嘉为纪元第42代(即孔姓早于邹姓六代)。邹氏开姓后,源远流长,绵绵瓜瓞,初期繁衍于原居住地鲁国,后北迁齐国(均属山东)。战国及汉代初期,邹姓枝荣叶茂。至晋代,邹姓宗枝衍派,绵延不已,从山东至河北、河南等地,尤以河南邹坊为一大聚落。后因戎胡异族扰乱,土族世家南迁大江南北,多聚居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开疆辟土,安土乐居。其中后裔河南范阳支系辗转入闽(入闽邹姓始祖邹勇夫定居福建邵武府泰宁县)。南宋25岁状元邹应龙(纪元第108代、邹姓60世)之后裔支系,从福建泰宁县迁至广东大埔邹坑;后裔邹文所(纪元第113代、邹姓66世)从邹坑迁至梅县程乡白沙坪龙文堡(即记为梅县邹姓一世),十世邹奇辉(纪元第122代)由梅县龙跃塘迁往南口赤水村,成为赤水邹姓开基祖。当今赤水邹姓辈份“邹延X”为纪元第132代、邹姓第85世;目前最幼辈份子孙起名“邹X寿”为纪元第135代、邹姓第88世。

综上所述,我的故乡广东省梅县南口镇赤水村之邹姓,其迁徙先后,龙脉由来,概而括之,结论即为:

山东(泗水)—- 河南(荥阳)—- 江西(乐安)—- 福建(泰宁)—- 广东(大埔—梅县)。


在《百家姓》一书史料中,“邹”姓虽排序列为第67位,虽非大姓氏家,但源远流长,人才辈出。本博主怀着”饮水思源”的情思和“寻根问祖“的意愿,编著了有关邹氏史料的系列诗文。兹择录其一组拙诗如下:

            (一)

读罢我家族谱文,几多世系几多分。

应知曼父方为祖,食邑邹城播子孙。


            (二)

文明始祖开华夏,姓氏千家万代公。

族谱今朝方识认,原来邹孔脉相同。


            (三)

先灵已去后生来,又踏江山放眼开。

莫道邹家我姓少,相传代代出人才。

       

     ----- 摘自紫烟楼楼主邹延欣诗集《紫烟楼吟草

-----------------------------------------------------------------------------------                 

【注】 本文参考了台北市邹氏宗亲会出版《邹氏族谱》整编 。

标签: 邹延欣   邹孔同源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主邹延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主邹延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