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
鬻熊后人、
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
蔡襄、
苏轼、
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
校书郎、书画博士、
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
襄阳,后曾定居
润州(今江苏
镇江)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
篆、
隶、
楷、
行、
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1] 北京大学教授、
引碑入草开创者的
李志敏评价:“米芾谓‘
草书不入晋人格,徒成下品’,此乃割地为牢,自欺欺人。元章草书之所以未见新意,正在不能突破古人藩篱也”。
[2] 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
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
[1]宋
仁宗皇祐辛卯三
米芾拜石图(明代 陈洪绶) 年(1051年),米芾出生。
[3] 米芾是七、八岁时开始学习书法、启蒙老师是襄阳书家罗让。
[4-6] 宋仁宗
嘉祐五年(1060年),米芾年十岁,写碑刻,临
周越、
苏轼字帖,人谓有
李邕笔法。
宋
治平四年(1067年),米芾随从母亲阎氏离乡来到京都
汴梁侍奉
英宗高皇后。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
宋神宗继位,因不忘米芾母亲阎氏的乳褓旧情,恩赐米芾为
秘书省校字郎,负责当时校对,订正讹误。
宋神宗
熙宁三年庚戌(1070年),由秘书省
校书郎改
临桂尉。
[7-8] 神宗熙宁八年乙卯(1075年)十月,上半年任临桂县、含光县尉,十月后任职长沙,至宋神宗元丰五年壬戌(1082年)。
宋神宗
元丰五年(1082)三月,米芾来黄州访
苏轼。“米芾、董钺、
绵竹道士
杨世昌等来访
雪堂。”
[9-10] 这年,米芾潜心魏晋,以晋人书风为指归,寻访了不少晋人法帖,连其书斋也取名为“
宝晋斋”。今传
王献之墨迹《
中秋帖》,据说就是他的临本,形神精妙至极。米芾一生转益多师,在晚年所书《自叙》中也有这样记载
[11] 。米芾以书法名世,他的成就完全来自后天的苦练。米芾每天临池不辍,史料记载:“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
米芾苏州石刻像(2张)
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
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
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钟(繇)、索(靖)也,可永勉之。”米芾作书十分认真,自己说:“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
[12] 。
元祐二年(1087年),迁居镇江丹徒。米芾诗《题子敬范新妇唐摹帖三首》,六月或七月,
苏轼等十六人于
王晋卿西园晏集。
李伯时绘《
西园雅集图》,米芾作《西园雅集图记》。
元祐四年(1089年),米芾在扬州。时年五十四岁的苏轼,四月出京,六月往扬州访米芾,七月初三日到杭州,《
东坡全集》卷75有《米黻石钟山砚铭》一首。
[17] 元祐七年壬申(1092年),任雍丘知县。
[3] [18-21] 元祐九年甲戌(通常称为绍圣元年,1094年),由雍丘县令改监中
岳祠(嵩山)。
[22] 宋元符二年乙卯(1099年),由涟水军使改任
蔡河拨发运。
米芾彩像 [23] 崇宁五年丙戌(1106年),为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米芾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米芾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