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罗又伦

2020-11-27

1103次

1人

1个

0个

0人


吧主: [申请吧主]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罗友伦,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南口瑶上人,出生于1912年2月4日,原名罗又伦,别号思扬。1927年,他考入黄埔军校,编入第7期预科大队。1928年,进入南京本校,就读于骑兵科,毕业后,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教导第2师排长、中队长。之后又报考陆军大学,学习指挥作战。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留校担任兵学教官。抗战爆发后,罗友伦主动要求进入第一线作战部队,接受第5军军长杜聿明之邀,调到第5军担任参谋处长。进入第五军之后,罗友伦先后参与了昆仑关之战桂南会战,之后又跟随部队开赴昆明,担任第5军副参谋长、代理参谋长,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在第5军担任参谋长期间,为了提高军队战力,罗友伦将所有机械化部队集中,设立汽车团、战车团,归参谋处统一指挥,在提高机动性的同时,也增强了战力。作为杜聿明将军的重要参谋,罗友伦参与了同古保卫战、腊戌保卫战等一些重大战役的参谋决策工作。据罗友伦访谈录中介绍,在同古保卫战中,蒋介石曾命令200师死守同古,牺牲到最后,以表示国民革命军的精神。但因救援部队相隔百里之远,所以只能在撤退与死守之间做选择。罗友伦认为,假如死守,就会眼睁睁地看着200师被敌人包围、歼灭。那时第5军有三个师,如果有一师被敌人吃掉,只剩两个师,士气一定受挫,而且坐视不救,有损指挥道德。因此罗友伦力主撤退。但撤退是违抗最高统帅的命令,可能受军法审判,罗友伦和军长杜聿明、最高统帅部参谋团团长林蔚反复讨论了几个小时,始终没有结论。时至深夜,罗友伦说:“假如不立即下令撤退,就再也没有撤退的机会了,如此一来,一定会完全被敌人包围歼灭。”于是他动手拟好了命令,请杜、林签字,他们都不肯签,罗友伦只好先签名以示负责。最后军长杜聿明被他说服,也签了字。在一夜之间,200师循着铁索桥渡过河川撤退,粉碎了敌人企图四面包围攻击,全歼200师的图谋。
1942年4月,由于日军占领腊戌,第5军军部和所属的新22师、第96师主力于4月26日黄昏由皎克西乘汽车、火车向曼德勒转移,全部撤至伊洛瓦底江以西以北地区,此后第5军直属部队、第200师、第96师、第66军的新38师徒步轮流掩护撤退。5月8日上午,日军攻占密支那,杜聿明按蒋介石的命令向国内撤退。5月9日,由于在杰沙(又译为卡萨)发现日军,并且新38师先到杰沙掩护的只有一个团,而新38师、新22师主力至少需要一天半才可以从前线撤下,杜聿明认为日军有可能从南北包围将远征军歼灭,从而下令第93师在右翼掩护,并且在孟拱附近占领掩护阵地,同时命令各部队分路回国,自寻生路。杜聿明亲率军部进入了缅北原始森林。
在穿越野人山的过程中,罗友伦和第5军经历了极为痛苦和漫长的“死亡之旅”。由于命令仓促,准备工作极其不充分,连地图都没有,士兵在热带还穿着棉袄,下雨时连雨衣也没有。在原始森林中,没有食物,没有补给,缺医少药,许多士兵都倒在了路边。罗友伦在回忆录中写到,“从缅北到印度,我们在绝地中行军,一路上遭遇饥饿、疾病、虫害,死在途中的有8000多人,沿途都是白骨。我们带了1万多人,到了印度只剩下3000多人,而带着的160匹马,全死在路上。甚至因为伤口发炎,缺医少药,我本人也差点牺牲在回国的路上。直到从一个牺牲的士兵身上找到消炎药,我才幸运地活了下来。”谈到这段经历,罗友伦感叹道,“我们之所以能够活下来,就是依靠求生存的意志和力量。在第5军中有很多的黄埔毕业生,他们是远征军的中坚。正是由于他们在黄埔军校中受到的教育和熏陶,以及接受的种种严格的军事训练,塑造了他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道德品格,激励着他们奋勇向前、不畏牺牲。在黄埔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他们最后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并最终获得了胜利”。到达印度蓝伽后,罗友伦积极补充兵员,换装美式装备,整训部队,加强丛林战训练,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了远征军的战力,为反攻缅北积蓄了力量。
因为在抗战中的赫赫功绩,罗友伦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抗战胜利勋章。抗战后期,罗友伦将军曾参与创办了青年军,并担任了第207师师长、青年军第6军军长,后因病到美国治疗。1950年到台湾后,罗友伦被任命为复办的凤山军校暨陆军军官学校首任校长,也是黄埔军校第四任校长。在复办凤山军校期间,罗友伦力主接续大陆黄埔军校的期数,自1951年开始招第24期生,随后的24至26期黄埔生都毕业于罗友伦将军任上。任校长期间,罗友伦大力传承黄埔精神,延续黄埔情缘,开展黄埔校史教育,并积极筹备军校新制方案,将学制从2年转为4年,并以美国西点军校为蓝本,重新规划军事教育和学年教育。之后,罗友伦又调任“宪兵司令”,“海军陆战队司令”,“国防部总政战部主任”、“联勤总司令”。1994年8月,罗友伦将军在台北病逝,享年82岁。
标签: 罗又伦   罗友伦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罗又伦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罗又伦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