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慿公传略
慿,会稽人。父乐,祖实,曾祖孚,高祖知章。性慈惠,学寿兼至。唐会昌四年,以著作郎的资格,离京长安,出仕为江西吉安府永新令,时年五十岁。出发前夕,学省县府之友集于春东亭送别,相与赋诗。独有李远最后到来。写篇文章《送贺公憑出宰永新序》,作为赠行。(《序》存于《江西通志稿》,贺氏谱中亦多引载,今录载于后。)憑公不负李勉师友的期望,到任后,惠政宜民,永新吏民感载,五年任期满,例当更代。永新民多怀其惠德,扣马勒环,遮道挽留。府宰也具文详请继任。当时藩镇割据,公慨世道之不行,遂许与邑民相依附。弃官,以良方山水之胜为家,古名官人屋(今良坊村)。年八十三卒,葬永新秋山之阴,良方黎巷口。邑人封树为基,子孙绕墓而居。是为良方之开基祖。爰引老谱中的赞语如下;
猗欤鼻祖,肇迹唐室,乐易近民,知仁十宅。
家传孝义,志在忠节,历世廿二,积年七百。
贵至五品,富则万石,子孙盈首,海桑屡易。
揪梧远近,雨露之泽,云汉昭回,燕许之笔。
经穷致用,金散复得,何以保之,惟清与白。
慿公,生于唐德宗李适八壬申(792),卒于唐僖李儇乾符二年乙未(875)。子;泰,有传列后。
为纪念慿公,后裔就在江西莲花县良坊镇良坊坊村建有“唐贺侯祠”,迄今已有一千年历史,虽历经风雨,屡次修葺,却依然原貌。前为高三层的楼房,斗拱飞檐,巍峨壮观,足为江山增色,人物添采。诸多子孙岁祀不绝。后起俊秀,追幕前贤,必当更有所奋发作为。
附录唐李远《送贺公憑出宰永新序》
会稽贺慿,以著作郎出宰永新。其行也,其行似有不怪者,一时,学省县府之友咸共语之,举杜甫诗曰:“樽前失诗酒,塞上得国宝。”乃相与赋诗,送别春东亭。
陇西李远独后至,举杯而前曰:“子毋以邑小,支国万里而难至。古者公侯之地方百里,自秦以来,大县且倍而过之,小县亦不下十一而有余。汉晋以士之宰,教其凿井耕田,养生送死而无憾,岁赋其租,以供军国,且以赏士之直,非以荣禄之也。特养其谦以教民众,士既得民社之寄,则早作夜止,使讼平赋均,老弱无怀诈暴憎,斯无愧于取直,而不负其所寄矣。今永新之为邑也,辟在江南西道。吾闻牛僧儒之言,与荆楚为邻,其地有崇山叠嶂,平田沃野,又有寒泉清流以灌溉之。其君子好义而尚文,其小人力耕而喜斗,而其俗信巫鬼,悲歌激烈,呜呜鸣鼓角,鸡小以祈年,有屈宁文遗风焉,今子往而宰之,勿以险远难治而自贻俨戚也。以乐易近人,均其赋,息其争,因其利而役之则无怨。以文王之政而教之,使知礼让,则尊君亲上,养老慈幼悉之而劝于为善,自无怀诈暴憎之习矣!然后手挥五弦歌于堂上。乐其志于高山流水间,一动一静,居仁由义,暤暤熙熙。同登寿域矣!吾属宪府考绩黜陟之事,等子三载而来归报政绩也。勉之,行无怠!”
唐会昌四年壬戌(844)七月乙未日
(录自《江西通志稿》各老谱本均有转载)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贺慿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贺慿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查看更多讨论帖>> | ||||||||||||||
贺慿的讨论吧最新话题![]()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