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从网上查一下宜姓的来源,没想到我却成了宜姓修订第一人.宜姓来自哪里?不得而知.但江苏镇江在周朝的诸侯王为宜候,是不是与他有关呢?从网上我还看到东周的第一位皇帝叫宜臼,在位51年.看来我们宜姓来自周朝,还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我家家谱记载最早的宜姓为清朝宜永贵 二品 巡抚 宜永贵之子宜思孝 宜思敬 其孙 宜廷辅
现在家族聚集在辽宁省境内沈阳 抚顺等地
我为他的第十三代玄孙 宜贵遥
雍正曾任命不识字的宜兆熊为总督,并对他很赏识,称他“一字不识,但操守尚优,心术亦正,蔼然有忠爱之诚”。宜兆熊曾任职史部尚书
姓名: | (明–清)宜永貴 | |||||||||||||||||||||||||||||||||||||||||||||||||||
中曆生卒: | ?-康熙6年 | |||||||||||||||||||||||||||||||||||||||||||||||||||
西曆生卒: | ?-1667 | |||||||||||||||||||||||||||||||||||||||||||||||||||
籍貫: | 遼陽都指揮使司 (今名:遼寧省遼陽市(123.2,41.3)) GIS | |||||||||||||||||||||||||||||||||||||||||||||||||||
傳略: |
| |||||||||||||||||||||||||||||||||||||||||||||||||||
出身: | [不詳] | |||||||||||||||||||||||||||||||||||||||||||||||||||
職銜: |
| |||||||||||||||||||||||||||||||||||||||||||||||||||
關連: | 宜思孝(子) ; 宜廷輔(孫) ; 宜兆熊(曾孫) |
姓名: (清)宜兆熊 中曆生卒: ?-雍正9年 西曆生卒: ?-1731 傳略: 引文 出處 國史大臣列傳正編卷一百三之卷一百四宜兆熊列傳宜兆熊漢軍… 清國史館傳稿 ,5621號 陳曾則擬宜兆熊列傳宜兆熊漢軍… 清史館傳稿 ,7059A號 出身: [不詳] 職銜: 職銜 任期 出處 三等男 康熙22年-康熙25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21號 二等男 康熙25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21號 佐領 康熙40年-康熙41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21號 參領 康熙41年-康熙57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21號 鑲白旗漢軍副都統 康熙57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21號 正藍旗漢軍都統 康熙57年-康熙61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102267號 廂白旗漢軍都統 康熙61年-雍正1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102267號 福州將軍(鑲白旗漢軍都統署) 康熙61年-雍正1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21號 福建福州將軍(實授) 雍正1年-雍正4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21號 閩浙總督(福建福州將軍署) 雍正3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21號 湖廣總督 雍正4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21號 直隸總督(署) 雍正4年-雍正6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120341號 吏部尚書 雍正5年-雍正6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120341號 關連: 宜永貴(曾祖父); 宜思孝(祖父); 宜廷輔(父); 宜成祚(子) ; 宜宗孔(子) ; 宜榮祖(子)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宜姓社区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宜氏家族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查看更多讨论帖>> | ||||||||||||||||||||||||||||||||||||||
![]()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