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刁 波
职称:教授
通信地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
邮编: 100191
联系电话:13611102221
邮箱地址:diaobo@buaa.edu.cn
个人简历
主要学历: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奥地利BOKU,wein获博士学位; 哈工大博士后
主要工作经历:曾任哈尔滨工工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建筑工程系副主任;香港理工大学副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导。
教授课程
研究生课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建筑结构健康诊治、混凝土结构实验等
本科生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楼盖设计、毕业设计等
主要研究领域
1. 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模型与结构累积损伤;
2. 复杂环境下建筑、机场跑道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低温性能;
3.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
4. 混凝土结构应急加固措施与安全评估;
代表性论著
1. 著书 “Nonlinear Analysis of Concrete Analysis”,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 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累积损伤分析及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3. Strength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with arbitrary cross-section under bieccentric loading,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2
4. Application of return mapping technique to multiple hardening concrete model,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v9 n3 2000, 215-226
5. Computer analysis of arbitrary reinforced concrete cross-section under bieccentric load,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1
代表性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基金:综合环境下受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效性能试验研究;
2、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基于BIM技术的结构耐久性评估软件系统研究;
3、主持北京市基金: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累积损伤分析;
3、主要参加国家基金:复杂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模型;
5、其他:混凝土结构应急加固方法与安全评估。
获得的主要荣誉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七届“我爱我师——我心中最爱戴的老师”,获授业解惑奖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3、国家人防科技进步三等奖,普通地下室临战前应急加固措施研究
4、建设部优秀人防科技成果二等奖:防空及一般地下室临战应急加固
5、黑龙江省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钢筋混凝土套迭梁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刁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工程学院教授
论文:混凝土结构碳化寿命预测模型分析
混凝土碳化及钢筋锈蚀预测模型对比验证
不同加载角L形柱的试验及截面承载力分析
RC异形柱框架反复加载试验及数值模拟
分散式配筋梁异形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混合侵蚀与冻融环境下混凝土力学性能劣化试验
高强约束混凝土Z形柱的截面延性
斜向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L形截面柱抗震性能试验及损伤分析
不规则截面钢筋混凝土梁柱单元模型及应用
树脂混凝土快速修复异形柱框架试验研究
L形柱结构附加扭转试验及剪扭承载力分析
钢筋混凝土截面损伤分析与检测
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累积损伤分析及试验研究
基于等参元理论的钢筋混凝土任意截面的刚度计算
用截面高斯积分法研究L形柱轴压比限值
基于能量方法的分段曲线混凝土损伤模型
基于正交设计的L形截面损伤敏感因素分析
轻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
钢筋混凝土Z形柱正截面承载力与延性
双向压弯钢筋混凝土柱的侧向承载力性能分析
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
IFC标准在PKPM结构软件中的实现
德国建筑标准体系研究
浅论工程建设标准信息化建设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压弯钢筋混凝土柱侧向承载力的预测
应急加固砖柱受力性能试验分析及设计
异形柱轴压比限值的简化计算方法
钢筋混凝土梁柱单元的高斯积分
压弯钢筋混凝土柱正截面极限承载力的预测——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
用不同规范本构关系分析钢筋混凝土压弯截面
姓名:刁 波职称:教授通信地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邮编: 100191联系电话:13611102221邮箱地址:diaobo@buaa.edu.cn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刁波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刁波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