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BEI  

2008-03-05

6546次

2人

2个

1个

1人

0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一 来源有二 1、以国命名。出自姬姓,是文王庶子姬奭之后。召开康移封于蓟,其支庶子孙食采于河北巨鹿贝(三点水贝)水,建立了贝(右耳贝)国,为燕国附庸,其子孙遂以国名为贝(右耳贝)姓,后去邑为贝氏。这一支贝姓,望出河北清河(今河北清河)。 2、以地名命姓。因世居贝丘的人。以地名命姓,遂为贝姓。成为贝姓的一支。贝丘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 二、郡望堂号【堂号】:明朝时贝恒任邵阳知县,后改知东阿。为官仁察明恕,甚得民心。朝廷调他另有任用,东阿耆老数百人到朝廷挽留,朝廷只好升他一级仍留东阿。【郡望】:《姓氏考略》与《郡望百家姓》都记载:贝氏望出清河。汉高帝五年(公元202年)置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省清河县东南)。相当于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博兴。临清一带地区。 三、历史名人: 1.贝俊:唐代画家,工花鸟,犹工鹰鹘。见《历代名画记》。 2.贝青乔:清代诗人,字子木,江苏吴县人。诸生。鸦片战争时,曾为奕经幕僚,于浙东抗击英国侵军,目睹清政府腐败,写了许多爱国诗篇,影响较大,有《半行阉诗存》。 3.贝义渊:南朝梁书法家,吴兴人。书有《梁始兴忠武王萧詹碑》,现存江苏南京,碑文残损过半,留存的字,带有行草笔意,颇为雄难。 4.贝钦世:宋代江阴知县,上虞人有惠政。县有运河久湮,贝钦世欲浚治之,大姓争捐金为助,不逾月而成。    5.贝琼:明朝文学家,字廷居,浙江崇德人。博览群史,工诗能文。明初召修《元史》,官国子监助教。有《清江文集》。 6.贝泰:明代太学士,字宗鲁,金华人。少以文行闻,永乐举人。累官国子祭酒,前后在太学四十余年,六馆之士,翕然从化。后致仕卒。 7.贝寿同:(1825-?) 江苏苏州人。早年入上海南洋公学,后留学德国,毕业于夏洛顿 工科大学建筑科,为我国第一位到西文学习建筑者。主持法院与监狱筑甚多。晚年在南京开设咖啡馆。约在抗战胜利前后逝世。为我国最早的建筑师,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是其侄孙。 四、现代名人: 1.贝时璋(1903— ) 贝时璋(Bei Shizhang),男,1903年10月生,宁波镇海人。杰出的生物学家、教育家。192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预科。1921年至1928年留学德国,获土滨根大学博士学位。1978年、1988年土滨根大学又先后两次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历任浙江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曾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主任、研究生院生物教学部主任,《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大百科》总编委会副主任,生物学分编委会主任;第一、二、三、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   他在科学研究方面获得了许多成果,发表数十篇科学论著,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动物的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再生、中间生、性转变、染色体结构、细胞重建等方面,其中尤以关于细胞重建的研究最为突出。100多年来,生物学界一直认为一切细胞都只能从原先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而他不但发现,并且以不同种类的生物为实验材料,以大量实验证明除细胞分裂外,生物体内以一定种的物质为基础,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一步一步重新建成完整的细胞。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受到国内外生物学家的重视,科教电影《细胞重建》也因此在国内获奖,并两次在国际性的科技进步电影节和医学科学电影节上获奖。 他在教育方面培养出许多人才。不少学生成了教授、研究员,有的成了国内外著名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还在科学组织工作、计划工作、行政工作,国际科技交流等方面作出许多贡献。建立浙江大学生物系。建国初期,中国科学院刚成立,他参加生物科学方面研究所的建所工作和组织工作,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大力提倡生物物理学、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参加国家的科学枝术计划工作,访问许多国家。考察这些国家的科学技术,进行学术交流。 他是我国杰出的生物学家,教育家。早年留学德国,1928年获土滨根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任浙江大学生物系主任,后任理学院院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北京实验生物所所长、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系主任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物教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和《生物卷》主任、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三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 20年代起一直从事实验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在动物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再生、中间性、性转变、生殖细胞的重建、染色体结构、昆虫内分泌腺、甲壳类动物眼柄激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70年代以后,继续从事细胞重建的研究,创建细胞的重建学说。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余篇,并主编《细胞重建》论文集。《细胞重建》科教片获第五届优秀科教片《金鸡奖》,获第二十三届国际科技进步奖,获意大利巴马国际医学科学电影节荣誉金质奖。1978年德国土滨根大学再次授予他博士学位?quot;金博士"),1988年又一次授予他博士学位。    贝时璋教授开创了我国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的研究,也是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者,对中国科学院的成立与制定全国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代表我国政府和科学院多次参加和主团出国访问,并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生命礼赞——敬贺贝时璋院士百年寿辰 2003年10月10日贝时璋教授就100岁了。他已历经的丰富而精彩的整整一个世纪的生命之旅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人生教科书,它给于人们的启迪是多方面的,从这部书里我所领悟到的是生命第一、健康第一、创新第一、真善美第一。他严谨的科学风格和对科学持之以恒的热爱,就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祝贺贝先生的百岁寿辰,我赞美生命,我赞美生命科学,我赞美这位早在20世纪的20年代就以敏锐的眼光用线虫作为模式生物探索其发育规律的先行者。   在我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中,我偏爱老子。他的宇宙观、他的认识论、他的辩证法、他的方法论、他的深刻而朴素的生态智慧和人文精神。他的“三生万物”、他的“道法自然”、他的“天长,地久”、还有他探索“众妙之门”、“万物之奥”的伟大理想都蕴涵着对自然、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深刻原理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他的“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原则,正是当代人重视模式生物研究的思想渊源。   在人类探索生命和智力本质的历史长河中,对模式生物的研究作出了“四两拨千斤”的历史性贡献。有资格成为模式生物者必须体现特殊性和一般性的对立统一,简约性和复杂性的对立统一,保守性和多样性的对立统一。“当红”的模式生物有线虫、果蝇、斑马鱼和小鼠等,它们的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有较大的相似性,对这些生物有机体的研究不失一般性,有助于我们揭示生命世界的普遍性,有助于认识人类自身的复杂性,所以它们是人类某些特定本质的“模式生物”。就拿“老资格”的模式生物果蝇来说它已经成为研究遗传、发育、药物滥用、酒精中毒、神经系统疾患老年痴呆症AD 帕金森病PD、痛觉、节律、学习与记忆以及侵犯性aggression的分子细胞机制的模型。人们把它比作“Jack of alltrades”。  美丽的娇巧玲珑的红眼睛果蝇已经三次1933年摩尔根 1946年的穆勒;1956刘易斯、尼尔森-沃哈德和维斯郝斯 飞进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的颁奖大厅。   在最近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对模式生物的研究已经三度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前面提到1995年刘易斯、尼尔森-沃哈德和维斯郝斯,因发现模式生物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在胚胎发育图式的基因控制的“生命蓝图”而获奖。这套同源异型盒基因普遍存在于从昆虫到人的基因组中。2002年Eric R.Kandel以海兔(Aplysia)仅有2000个神经元的看似“愚蠢”的蜗牛为模式生物,揭示学习记忆的突触机制与另两位科学家一起获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到了2002年11月,由于对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研究揭示了器官发育和程序性死亡的基因调控(“Genetic regulation of organ development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该年度的生理和医学奖授予了线虫生物学的开拓者西德尼·布雷纳(Sydney Brenner(1927-)、线虫生物学先驱约翰·萨尔斯顿(John Sulston)(1942-)和罗伯特·霍维茨Robert Horvitz(1947-)。这样,秀丽隐杆线虫的“秀丽”就与一个美丽而“伤感”的概念-“凋亡”(apoptosis)联系到了一起。 线虫是一种蠕虫,长1mm左右其基因组有19141个基因。它所以能登上大雅之堂是因为它在研究上有许多优势:结构简单、细胞常数、通体透明、生活周期短、它机体的每一个细胞的历史和命运都处于可观可控中。但是若干年来线虫在中国的境遇却不佳它曾被我们“小看”了。如果以前有谁要研究线虫人们显然会习惯成自然地问道研究线虫有什么用?但得奖后已是“今非昔比了”,今天线虫在中国也理所当然的成了模式生物新宠。   线虫从何时起开始受到科学家的青睐?一般说来,它可以回朔到20世纪60年代那是令人激动的如火如荼的分子生物学高歌猛进的年代。从1963年,布勒呐Sydney Brenner (1927-)提出用一种叫C. briggsiae的线虫研究发育和神经系统;到1986年基本阐明线虫发育中程序性死亡的基因调控,再到2002年以坚定的步伐走入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颁奖大厅,整整40年!   这个可歌可泣的辉煌里程真实的诠释了马克思的那段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那些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不畏劳苦不怕险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老子说的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线虫获奖,西德尼·布雷纳的“反潮流”的“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科学精神和大智慧使我为之震撼。我在问,西德尼·布雷纳的正确科学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头脑中固有的吗?都不是!除了因为他是一位大智慧者这个主观条件外,它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宏观的利于科学创新的“生态环境”。 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取得分子生物学的辉煌成就之后克里克F.Crick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 和布雷纳就开始着眼未来。克里克从对DNA结构的《狂热的追求》F.Crick著讲述了发现双螺旋的故事 到对脑提出《惊人的假设》F.Crick著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 ,克里克挑战最复杂的系统-脑;挑战最复杂的问题-意识。布雷纳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寻找最简约的系统-线虫挑战发育和神经系统。这是多么伟大的战略抉择。   值此贝先生百岁寿辰之际,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沈恂教授邀我部分地参与翻译贝时璋在德国土宾根大学动物研究所完成的博士论文《醋虫Anguilluina aceti Ehrbg 的生活周期及其受实验-形态的影响》,这使我有机会较为准确地了解到他当年以线虫作为模式生物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论文完成于1928年,贝时璋当时只有25岁正是西德尼·布雷纳(Sydney Brenner)出生的第二年。醋虫也是一种线虫。我从贝时璋的博士论文中领悟到下述几点   他的交叉和整合的科学思想 从那个年代就开始孕育   在博士论文的序言中,贝时璋引用了他的导师哈姆斯(J.W.Harms)于1924年所作出的评论:“当我们通观当今的生物学研究方向时,人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评价,即人们经常仅仅是将被考察的整体的部分抽提出来加以研究。正常的和实验胚胎学将研究发育历史,但确几乎没有超出胚胎阶段的研究。比较解剖学和实验形态学研究一个生命有机体的稳态,并确立与相似形式的关系,但却忘记了即使变换的稳态也还只是生命个体的生活周期的一部分”。年轻的贝时璋指出上述评论:“是希望推动一个科学研究方向,即研究生命个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从受精卵单细胞水平开始一直到生理死亡,这个研究方向就是个体或者生活周期的研究”。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他当年的学术思想和科学视角,而且还会发现这也是他至今一脉相承的不断完善的重交叉重整合integration 的科学理念。   他对细胞常数相关 的科学问题有兴趣   在20世纪之初,线虫纲就已经是有关发育和构造Baues 都研究得较为透彻的动物物种。   年轻的贝时璋认为:“但是许多作者有关线虫发育的研究,只阐述发育历史的前进期,却几乎没有超出胚胎阶段。已有许多关于线虫解剖学的工作发表。但这些研究仅仅探讨线虫在稳态下的结构,寻找建立与相似形式的关系”。贝时璋敏锐地指出“最近,E. Martini首先给出了成熟线虫的细胞常数。这对于带有普遍性的生物学问题,如生长和寿命,由于线虫细胞数的恒常性自然特别有趣。据我所知,还未被研究。而线虫的退行期还几乎完全没有被注意到”。在严格的决定发育和细胞常数的前提下,贝时璋对线虫的主要研究目标是1.跟踪完整的生活周期;   2.在生活周期的不同的阶段通过实验-形态学影响,来确定体细胞群和体细胞自身的潜力(potenz)。   贝时璋在博士论文中写到:“有关这个动物的从受精的单细胞到生理死亡的整个生活周期的相互关联的描述,还是空白。本篇论文是在注意到上述观点的情况下完成的”。   今天我们当然认识到,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凋亡)是在从低等如线虫到高等如人类的各种动物的都普遍存在的生物发育中基本细胞数量调控方式,一种确保细胞数恒常性的美妙的生物机制。 “细胞凋亡”和“细胞常数”的因果关系,就这样终于走到了一起。   他重视实验对象的选择 他写道“为了研究生命周期和确立体细胞群和体细胞自身的能力(Potenz),首先选择实验对象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寄生形式的线虫,这样的研究是非常困难的。相反,醋虫(Anguillula aceti EHRBG)确特别合适。它们很容易养殖,细胞数目相对少,使得研究的困难减轻了许多”。这些想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后来的科学家选线虫做模式生物的理由。   年轻时的贝时璋克服了许多技术难关,他培养的醋虫“是非常合适的研究对象。不仅对于胚胎学,同时对于细胞常数研究都非常适宜”。   他的德国式的严谨   在他的那个年代,当然没有共聚焦或双光子显微镜,他用的是目镜5,物镜Ap 2mm,筒长152,放大1440倍的Leitz光学显微镜,所有制片都是手绘。他的论文含80张这样精细的绘图,每张图都非常逼真,看后令人赞叹。他的这种经典的德国式的严谨一直是他不变的风格。 当然,贝先生当年的科学研究也必然的受到了他那个年代的限制。分子生物学时代是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开端的。 经过20年的蓬勃发展,才有可能为人们解决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问题,提供适宜的前提条件。 贝先生的学术理念和学科交叉思想,以及他对模式生物的重视和对仿生学的提倡,对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1992年在北京召开第十九届国际昆虫学大会。我与德国马普学会生物控制论研究所(土宾根)的Karl Goetz 教授共同策划了一个小型的视觉讨论会。来自德国乌尔茨堡大学(Wuerzburg University)的沃尔夫博士R.Wolf 报告了以果蝇为模式生物研究学习记忆的工作。我立刻被吸引了,从那时开始了以果蝇为模式生物研究学习/记忆的神经机制,后来,我们又以果蝇为模式生物开展了有关两难抉择的脑过程研究。   如果有人问我贝先生为什么能创造这样的奇绩,健康长寿和充满思想活力我的感受是贝先生太懂得生命了,他对真善美的追求与生命的奇妙存在达到了极高境界的和谐和统一。 今年是他的101岁华诞,祝他健康长寿! 2.他的心仍然在远航——优秀航海家贝汉廷 人有人的风度 船有船的风度 国有国的风度 贝汉廷(1926.4.23-----1985.4.23) 贝汉廷,浙江镇海人。上海远洋运输公司指导船长、船舶高级工程师,优秀航海家。1951年毕业于上海航务学院(原上海吴凇商船专科学校)航海系。1958年从事远洋运输工作,先后在海鹰轮船公司、华南海运局、捷克斯洛伐克国际海运公司、广州远洋运输公司、上海航道局、上海远洋运输公司船舶工作。 贝汉廷是新中国第一代远洋船员,他热爱祖国的航海事业,刻苦钻研业务,并以非凡的毅力自学了英语和法语,很快成长为一名有经验的远洋船长。他先后驾驶了15艘远洋轮船,到过40 多个国家,80多个港口。30多年来,为发展祖国的远洋运输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1961年贝汉廷作为中国远洋货轮“和平”号船长,先后与兄弟船队驶入非洲、亚洲各港。开辟了新中国最早的远洋运输航线。 1978年5月,贝汉廷以一艘船装运了一艘半船才能运装的整套化工设备,震惊了联邦德国的汗堡港。当贝汉廷指挥的“汉川”轮,安全驶入汉堡港时,当地一位船长出身的货主,看到船上装载着570多吨,体积达5000多立方米的44个大件时,十分惊异地赞叹:“这船货装的好极了。”港口的引水员说:“只见货,船看不见了,甲板也失踪了”。都对贝汉廷船长的智慧和胆识十分称颂。 贝汉廷经常对船员们讲:“人有人的风度,船有船的风度,国有国的风度,外国人不可能个个到我们国内来认识我们的国家。中国是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他们可以通过我们每一个船员,来了解我们的中国,要牢记着中国崇高威望”。 1978年12月12日,贝汉廷的船在地中海救助了一艘塞浦路斯遇难的轮船。为避免在黑夜中,海面航船与遇难轮船碰撞,他还以自己的船作航标,为过往的船舶指路。这番人道主义的义举,被国际航运界誉为中国海员的风度。 1979年3月,贝汉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还驾驶着载重37000吨的“柳林海”轮,首航美洲西海岸雅图港,开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美航线,这是新中国第一艘去美国的商船,当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一年贝汉廷被国务院授予了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后来贝汉廷又先后在熊岳城、唐河等集装箱船上任船长。为了祖国远洋运输现代化,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航海经验,对集装箱运输的改革,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因为集装箱适合当今世界快节奏、高效率的特点。过去散装一万吨货,需要5天,而今集装箱则只需20小时左右,大大提高了船舶运输的效率。 1982年12月贝汉廷定为船舶高级工程师,并当选为全国六届人大代表,1984年被上海远洋运输公司任命为指导船长。 1985年3月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接收新船“香河”轮。4月23日返航船舶到西班牙拉科罗尼亚港附近海上时,贝汉廷因心脏病突发,当即电波发出紧急呼救。经联系,一架西班牙陆军直升飞机赶来,停落在“香河”轮的集装箱上。船员们在雨水、汗水、泪水交融中,将贝汉廷船长抬上了直升飞机,送往就近的西班牙拉科鲁尼阿城的杨卡利医院。经抢救无效,贝汉廷离开了人世,终年59岁。西班牙法医当即对贝汉廷尸体进行了解剖,查明了死因是“疲劳过度,心力衰竭”。 贝汉廷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优秀的航海家,是我国航运界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远洋船员的一面旗帜。在联邦德国的汉堡港、英国的伦敦港、意大利的热那亚港、美国的西海岸雅图港……那些引水员、代理,只要提到中国船长贝汉廷,都翘起大拇指来,倍加称赞。 贝汉廷骨灰安放在上海福寿园劳模丰碑园中。贝汉廷为理想献身的革命精神和先进事迹,永远留在广大船员和人们的心目中。 3.建筑大师贝聿铭的设计人生 贝聿铭(1917— ),男,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1918年其父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贝氏在香港度过了他的童年。1927年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中学读于上海。1935年被父送往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1940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四十年代由于战争,贝氏在父亲规劝之下滞留美国,在一家以混凝土见长的工程公司工作,贝氏在这段工作经验中,为自己奠定了在混凝土材料上表现佳绩的基础。1942年,贝氏与毕业自卫斯里学院的陆书华结婚,同年贝氏至哈佛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   入学不久,贝氏就辍学,工作于国际研究委员会,主要工作是摧毁德意意志境内的桥梁。1945年秋,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贝氏开始他未竟的学业。因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优秀成绩,尚未获得硕士学位就被哈佛设计院聘为讲师。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主导着贝氏一生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上海美术馆是贝氏的毕业设计,严谨的平面间错安排了数个内庭,使之观感为各个不同艺廊的背景,将自然引入室内是他的设计特点。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氏作品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光与空间的结合,使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至理名言。 杰出成就: 1. 1958年贝氏成立了个人的建筑事务所,开业以来几乎每有工程竣工,就受到建筑界的注目,获得荣耀。个人获美国建筑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帝赏奖和普利兹建筑奖。其中普利兹建筑奖相当于诺贝尔奖,是建筑界最高荣誉。对贝氏而言,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Medal Of Liberty)章对他最具意义,该奖表彰非美裔的美籍杰出人士,这枚奖章的价值凌驾于他曾获得的任何奖项。 2. 香港中国银行的中银大厦(1982-1991)是贝氏所有设计方案中最高的建筑物。1990年5月落成后贝氏就宣布退休,这幢高楼事实上亦象征着贝氏事业的颠峰。贝氏被公认为是最有影响的建筑师。他的设计简洁利落,合理,有秩序性,这是贝氏作品创作写照。精益求精,对形势空间,建材与技术的不断研究,是他建筑水准提升的原因,是他作品精髓所在,这正是促使贝聿铭在建筑上名垂不朽。 3.贝聿铭,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Pei,Cobb,Freed & Partners,Architects总建筑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为中国培养、培训建筑设计师,为推进中国建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贝聿铭(1917— )是美籍华人,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里茨克建筑奖。 贝聿铭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风景如画的苏州和高楼林立的上海度过的,从小立志要当一名建筑师。后来他留美学习建筑学,以超人的智慧多次完成复杂的设计任务,并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又成立了“贝聿铭设计公司”,专门承担工程的设计任务。    在美国的许多大城市中,都有贝聿铭的“作品”。他设计的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被誉为美国建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还有丹佛市的摩天大楼,纽约市的议会中心,也使很多人为之倾倒。费城社交山大楼的设计,使贝聿铭获得了“人民建筑师”的称号。   在贝聿铭设计的那么多的建筑物中,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大厅最令人叹为观止。美国前总统卡特称赞说:“这座建筑物不仅是首都华盛顿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艺术象征。”贝聿铭的作品不仅遍布美国,而且分布于全世界。我国北京西山有名的香山饭店,也是贝聿铭设计的,它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大成,设计别具一格。1984年5月间,美国在凤凰城举行建筑学会年会,几百名建筑师和来宾,从500个候选建筑物中选出13个建筑物授予年度荣誉奖,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名列榜上。   贝聿铭还应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邀请,完成了法国巴黎拿破仑广场的卢浮宫的扩建设计。使这个拥有埃菲尔铁塔等世界建筑奇迹的国度也为之倾倒。这项工程完工后,卢浮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人们赞扬这位东方民族的设计师,说他的独到设计“征服了巴黎”。 4.贝嘉德 男,1916年6月出生于星洲,广东潮阳人。教授。中共党员。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曾任全国体操协会副主席,全国气功学会顾问、湖北省武汉市气功学会首届理事长、湖北省第四届政协委员。主要业绩:从教49年来,先后担任科研处副处长等职。1956 年创办全国第一所五年制体育专科学校,并任副校长,先后为高中级学校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教师队伍,做出了显著的贡献,1943年在重庆与曾清锡、徐享等著名运动员同池竞赛,荣获2项冠军、2项亚军;在香港倡导健美运动,与王学政共同创健美运动事业,并多次发表健美文章和相片;1953年国家体委组建随苏联体操代表团学习队,任业务副队长。在全国各大城市观摩学习,为我国培养了40多名体操骨干,为新中国竟技体操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第三代体操界老前辈,对游泳的倡导也不遗余力,积极投身于游泳实践,提倡到江河湖海去游泳。1968年元旦参加和组织了冬渡汉水的壮举,为我国游泳史谱写了新篇章。曾多次担任全国性体操竟赛的总裁判长工作。创编的气功健身舞被全国农业院校采用为体弱组教材。取得专业科研成果10多项、科研成果奖多项,个人曾被评为省、市教育系统甲等劳动模范,被国家体委授予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奖章。个人传略被收入《中华成功者》。 5.贝浼智 男,1931年10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教授,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56年为中科院石油研究所(现为大连化学物理所)石油化学专业副博士研究生,曾任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等职,1987年为南京师范大学引进任化学系教授,学校理科学术委员并任江苏化学化工学会有机组付主任。现任化工时刊编委。 80年代初作为中科院代表团成员2次赴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进行学术考察。1991年赴日本和九州大学教授藤原祜三合作进行“稀士应用于有机合成的研究”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受到日本学者的尊重。教学上长期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他们开设金属有机化学,络化催化等课程倍受学生们的欢迎。科研上长期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络合催化和络合物化学的研究,在“常温常压N2+H2合成氨的研究”取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于1989年国家科委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同时在“电子授受型络台物合成氨催化剂研究”和“钒络合物光还原氮和放氢反应研究”分别于1979年1988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3等奖和2等奖。“活性金属的制箅及其用于有机反应研究”于1996年获江苏省教季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主持的研究课题中,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并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和合作专著“金属有机化学基础”和“金属有机化学进展”两部。于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6.贝振铎 男,1935年2月生,浙江省宁波市人。武钢职工大学副教授。 于1957年7月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机械系,从58年开始从事成人高等教育数学课程的教学和应用工作。在职期间任武钢职工大学数学教研室主任,湖北省成人高校数学研究会副会长。19 89年湖北省优秀教师,85—94年连续多次荣获武钢公司优秀教师、学校优秀教师、标兵称号 ,对成人教育和数学教学发表了22篇论文,曾用有限元的计算方法,设计400吨油压矫直机 活动横梁,解决了变形问题,获得科研革新壹等奖。按最优化统筹规划方法开辟生产面积,获工厂革新奖。
标签:    bei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貝姓社区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貝氏家族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查看更多讨论帖>>
点击 回复 标题 作者 最后回复 回复时间
699 0 贝姓 122.7.7.* 122.7.7.* 2010-03-15 12:18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