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源于改姓为氏

2009-09-14

7749次

1人

1个

0个

0人


吧主: [申请吧主]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源于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1、王改黄氏

  上古音黄、王相同,今天我国仍有一些地方黄、王不分。据史籍《舆地纪胜》第一百二十八卷记载:“闽州越地……皆蛇种,有王姓,谓林、黄等是其裔。”可知古老闽越王姓中有一部分是因音读混淆而改姓黄。又据《幼学堂文稿·黄忠桓公墓碑》记载:明朝末年著名抗清英雄黄得功,安徽合肥人,本姓王,后改姓黄,迁开原卫,封靖南王,后以身殉国。

 

2、陆改黄氏

  浙江富阳黄氏始祖黄公望,本姓陆,名坚,少孤,依永嘉黄氏,遂改其姓名。后迁富阳,其裔为富阳黄氏。

 

3、巫改黄氏

  巫、黄,古音近似。据史籍《江西通志稿》记载:宋末进士巫双瑞,为理宗公主驸马,元人灭宋时自杀而亡。元朝追杀宋室王亲国戚,巫氏后裔遂改巫为黄。今江西石城郭北黄氏,即巫双瑞后裔。

  江西省石城县兴隆村巫改黄姓吊线简谱——巫元彪摘编

 

4、丁改黄氏

  元朝著名文学家黄溍之父黄铸,本姓丁,为丁应复之子,人继义乌人黄塄为后,遂改姓黄,生子黄溍。今浙江义乌黄氏多为其后。

 

5、吴改黄氏

  据清总理大臣吴廷芳所撰《续修宗谱序》记载:桐城谢河黄氏始祖黄全三,本姓吴,为延陵季子吴季札后裔,原籍鄱阳,元末迁居桐城。为避徭役之苦,投靠亲戚鹿城黄氏,后遂改姓黄,成为今桐城黄氏的一派始祖。

  桐城谢河黄氏始祖本姓吴,元末逃避徭役避难桐城鹿城黄氏,更姓黄。

 

6、金改黄氏

  据史籍《棠溪黄氏族谱序》记载,南宋初,有金姓武将镇守江西临川,居临川城西。后金氏的一位祖先,因逃难而易金为黄。宋隆兴年间,有金氏后裔黄细二迁居崇仁县颖秀乡棠溪,成为棠溪黄氏始祖。

 

7、范改黄氏

  在史籍《桐江集》中记载:邵武人黄洽,本姓范,婺州兰溪人,嗣黄氏为后,遂改姓黄。

 

8、蔡改黄氏

  温岭凤山黄氏为蔡氏所改:600年前因为避免方国珍的灭门仇杀,祖妣仅仅带一襁褓子,逃走,后来改姓黄,成为今天温岭凤山黄氏,人丁兴旺,一直未能恢复蔡姓。

  元末明初,黄岩洋屿,蔡元一(俗称蔡乱头)与方国珍结仇,后来,方国珍作乱,占据台州等城。后来,蔡氏被方国珍弟兄灭门,仅祖妣携一襁褓子得逃,后改随母姓为黄,为今温岭凤山黄氏之始祖。

  温岭大溪白山蔡家桥附近的蔡氏那是也被方国珍仇杀,或迁走,或改姓黄,至今已无蔡氏。这段是我在网上偶然查到,不知道是不是仅仅指得是我家黄氏,或者另有族人改姓黄了。

  下面是其他一些相关文章备考。

  黄岩平田蔡氏大唐贞观谱序

  五蔡氏之先出自周文王子叔度,子孙以国为氏,族属繁多,支蔓遍天下,远者或数千里,势不能按牒以二稽。我始祖元二十六府君讳谟,仕东晋为侍中,历事四朝献可替否,忠言谠论,彪炳青史,王谢而外勋无与比焉。迨穆帝幼冲大臣柄国,公除官不拜,卒以引退,子邵为永嘉守,因自陈留挈家渡江,游于委羽之西相,其山冈敦阜,泉甘土肥,于是剪荆棘辟草萊有地二三井,遂筑室居焉。性喜树艺若其地势高下而种获之春作秋收无歉岁,居民号曰农师,祠湘岭之间,岁时祀焉,复振,儿时每见祖父详道其事不释口殆,欲笔之家乘而未暇也。今幸在告敬述者之所闻记于卷首,庶使后人知木本水源之有,自且以上溯成国得姓受氏之初,及我始祖忠君爱国急流勇退之故,并以见随宦远迁择地而蹈,以是绵其祀而大其宗也,他若衍其支派,纪(见注)其爵里,有德行者必书,乱名教者必斥,妇道之从违婚姻之罗列,死生字号之昭著,罔不备于编则司谱者事也,故不复赘是焉序。

                                         大唐贞观十九年乙巳八月朔日

  摘自《温岭凤山黄氏家谱》

  注:

  1、文中的“纪其爵里”中的“纪”=“紀”的左边+“巳”。

  2、标点是我自己加的,很可能有误,有些地方,我不会停顿,就连着。

  3、温岭凤山黄氏本姓蔡,当年被方国珍弟兄灭门,仅祖妣携一襁褓子得逃,后改从母姓为黄,至公元2007年600年整。

  4、文中委羽为黄岩委羽山,家谱中多处提到平田,传二十多代,故我定名平田蔡氏,后迁移至温岭大溪白山数传,再迁黄岩路桥小屿,后避难于温岭凤山,遂有今凤山黄氏。

  下面是就“浙江台州黄岩蔡姓的由来”一文作的评论。以备考。

  我觉得,平田和沈岙之所以有两个祠堂,而且,不通谱牒,应该是两个支脉。我就是上次和你聊过的蔡善朋。我家的家谱虽然已经和平田的蔡氏谱牒没有连续,但是,知道是从平田支脉出来的。上面写的是平田始祖是蔡邵,从晋代就开始在平田居住(唐代谱序写的是“委羽”之西乡)。而沈岙的蔡氏记载是从蔡均公开始。那么应该是两个支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隔壁两个乡,距离这么近,有两个宗祠,而且还是互相不通谱。具体的情况待考。因为,我没有去过黄岩的平田和沈岙。我们迁出平田至少 700年以上了。现在温岭,而且,600年前因为避免方国珍的灭门仇杀,祖妣仅仅带一襁褓子,逃走,后来改姓黄,成为今天温岭凤山黄氏,人丁兴旺,一直未能恢复蔡姓。似乎为了避免方国珍的仇杀,其他同族人也有改姓黄姓的,因为我查到温岭大溪白山蔡家桥附近有记载那里原先很多蔡姓人家,明初避方乱,有迁走,有改姓黄者。如今蔡家桥竟然没有一个姓蔡的。我们蔡家的这段故事我觉得很有记载的必要。因为改姓黄后,现在人口又多,现在户籍身份制度范围内,试图恢复蔡姓已经几乎不可能。那么,千秋百代以后的本族改姓黄者族人很可能不知自己本是蔡氏,那是很不好的一个事情。

  联系人QQ:16153584,注明蔡氏。希望有明初避方国珍仇杀的蔡氏及黄氏和我交流,当然也包括其他同宗兄弟们。

 

9、赵改黄氏

  根据台湾《台北县西盛赵氏族谱》记载,有一段与潮汕赵氏有关的轶事:

  元兵攻陷南宋京城时,“赵氏族人大祸临头。有一位属于魏王赵廷美支系的人物,叫赵若和。他奉杨太后之命,带少帝(即宋帝爵)一路逃奔,由福建入广东。一直逃到新会崖山,与元军发生激战,‘师溃帝死。赵若和就带了16条船跟黄侍御(谱中无列名)、许达甫夺港逃出。由海路来到福建,上岸隐居于福建漳浦银坑。’

  后来,福建有人又以宋朝宗室赵王的名义举兵抗元,元军到处悬赏捕杀赵王。赵若和恐祸及自身,就埋名改姓为黄。终其一生,都不敢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来,这一支“赵黄”氏中,有一些移居广东潮阳,另有人迁移到江西信丰县。到了赵若和第三代,明朝已取代了元朝,赵宋宗室可以公开露面了,但赵若和到死仍守口如瓶,连自己孙子也不敢告诉他本姓。一直到洪武十八年,漳浦有一位叫赵惠官的人,要娶银坑黄姓女子为妻,才有跟随赵若和多年的老家丁的儿子出来阻止。这位老家丁临终前把主人真实身份告诉儿子,并把一本族谱也交给他。老家丁的儿子拿着族谱,来找老主人的儿子,说:“不能通婚呀,赵、黄原本同姓。”并翻开族谱来证明。至此才真相大白,赵若和后代禀明官府,恢复原来姓氏——赵。康熙年间,这一支系又有人移居台湾。在台北西盛,赵氏算是盛族。

  谱中还郑重申明,现在广东潮阳有他们的同宗。潮阳是潮汕赵氏的主要居住地之一。宋代就出有赵师正、赵师宣、赵师丞三兄弟同为进士。潮阳赵氏有多个支系,不知哪一个支系跟赵若和这一族有血缘上的关系,他们的族谱中不知有这段记载否?

  宋朝遗梦——赵家堡:赵改黄氏 后裔的生活

 

10、潘改黄氏

  转自:建德档案[地址:http://www.da.hz.gov.cn/pub/jdda/jdylwg/jdjdxs/t20051012_7404.htm

  黄氏,姬周之后。据《荥阳黄氏族谱》卷二所载的“荥阳潘姓黄氏初次修谱序”及“皖怀潘姓黄氏历代渊源宗谱图”所述:予之始祖,盖受姓于周,文王之后,毕公支子(封建时代,以嫡长子及继承先祖的儿子称为宗子,其余的皆称支子),食采于潘,其后子孙以邑为氏,故为潘氏。毕公名高,乃周文王第十五子,武王定天下之后,封之于毕,故此,史称之为毕公高。毕公高有一个儿子,食采于潘地,这一支的后代,即以潘为姓。传至第四十一代,已入汉朝,这时有个名叫灿的后裔,当了开封府尹,潘灿在开封为官,就把家迁到开封所属的荥阳,他成为荥阳潘姓之始祖。到了第七十一代的潘友迪,中了进士,到江西鄱阳、昌都当县令,友迪这支又迁徙到昌都的潘家塘。潘氏这一支在鄱阳湖一带居住到元末,因社会动乱,无法安居,此时潘受二又迁到安徽怀宁的钦化乡赤土墈,并易姓为黄。建德三都周家山的黄氏,就是受二的第十六代孙冠袗,于太平天国时,从怀宁迁移到严州的,定居在周家山已有一百五十余年了。

  安徽怀宁这一族为什么要改潘为黄?改了之后,在族谱上为啥仍加上潘姓二字?

  据三都镇周家山老者黄镜清先生说:祖辈传述,改姓不是元末而是宋代。因为先祖潘仁美因事招祸,当时有一个幼子脱逃,避难他乡,改潘为黄。潘仁美并非实有其人,演义小说虚构者也。但潘美则在《荥阳黄氏族谱》中为潘偕的第69代裔孙,《宋史》亦有传,他先仕后周,入宋后因功升官,宋太祖时为忠武军节度使,封韩国公。宋太宗时授检校太师,加同平章事,卒后追封郑王,未有受害之说。

  由潘易黄这一族,六百年来,其支繁茂,而在谱谍之中,仍书潘姓黄氏,并说:“今日之黄氏,实昔日之潘氏苗裔。”这类事例,较为少见,故稍详之,以资有雅兴者探讨。

 

11、汤改黄氏

  台湾苗栗县铜锣湾人汤新兴,更姓吴,又名吴汤兴,为台湾义军统领,中日甲午之战后,为保卫台湾不被日寇所占,他发动新竹、苗栗、彰化三大保卫战,与日军大小战斗数十次,最终于彰化八卦山上中炮牺牲,年仅36岁。汤新兴之妻黄氏闻知汤新兴殉国,丢下三个儿子汤海坤、汤海容、汤海山而自缢取义,然不死复苏,竟绝食而死。汤新兴三个儿子为黄姓亲友抚养成人,故而更为黄姓,汤新兴之孙黄昌荣定居于台北。

    湖南浏阳人汤烈成,1926年加入共产党,化名黄仁,任湖北中共鄂东南道委书记,有“孤胆英雄”之誉,牺牲时,年仅 20岁,湖北中共鄂东南道委为纪念他,将飞机屯改名为“黄仁区”。

  江苏丹阳人汤醒白,化名黄达,1926年加入中共,任中共江苏无锡县委书记,1932年被捕,坚贞不屈壮烈牺牲。上述三支汤姓后裔,成为黄姓的一支。

    清寒斋汤学良1994年稿 。

 

12、蒲改黄氏

  转自:漂亮妈妈的BLOG[http://blog.sina.com.cn/BeautifulMommy

  福建泉州的回族黄姓来源有二:其一是少数蒲姓回族为避元代“反色目”的诛杀而改黄姓。但由于出自不情愿,放将黄姓故意写成“苗”(莆)字,因苗(莆)与蒲同音,若被人发觉,落下加上两点就是黄字,久之便成了“黄”姓。黄姓回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宁夏部分地区。

 

13、柴改黄氏

  福建石狮柴氏有改姓黄(柴道琳供料)

 

14、廖改黄氏

  廖广宁,江西人,任江阴州学教授,元末兵乱不能归,隐居江阴茂墅,易姓为黄,为黄氏始迁祖。至第五世萱出继母舅无锡陆氏,为黄氏迁无锡之始。广宁後裔遂分为居茂墅之北宗与居斗山之南宗。

  堂号:明德堂

 

15、程改黄氏

  安徽休宁黄川黄氏,宋程烨后代

 

16、刘改黄氏

  湖南宁乡冷水井黄氏始祖必华,本姓刘,其祖父中存于明初自江西安福县迁居湘乡南熏塘头衝。必华赘于宁乡灰汤黄氏,遂承黄氏之後。後裔分志亮、志明、志清三房。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源于改姓为氏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源于改姓为氏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