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华:(1432-1496)字彦实,号素庵,谥文思。原籍江西安福县山庄乡大智村(今江西安福县枫田镇松田村)人,彭贯之子,彭时之族弟,明宣德七年(1432年)生,是江西始祖构云公(字征君)的第二十三世孙。
《江山胜迹:五百年“相府”风姿依旧》、《古今奸海》、《新泽堂·彭氏四修族谱》载:举明代宗景泰五年(甲戌、公元1454年)会元。任翰林院大学士,特授资政大夫,入内阁,任太子少傅,官至吏部尚书。
著有《彭文思集》《素庵集》。
他自幼聪慧好学,博通经史。明景泰庚午年(1450),中乡试举人,年19岁。明景泰甲戌年(1454),会试第一,官翰林院庶吉士。天顺年中任翰林院编修,后因受奸人弹劾,被除名。事后幸得同僚好友李文达解救,才幸免于难。曾主编《寰宇集》、《大明一统志》、《英宗实录》和《续纲目》等典籍。明成化元年(乙酉、1465年),《实录》成,升侍读、经筵讲官。成化年间,入选詹事府。以学士身份任副总裁,继升总裁。成化一十七年(辛丑、1481年),奉命主考会试。成化十九年,朝廷召广东新会举人陈白沙(又名献章),任翰院林检讨,陈不愿就职,请求回归故里。在京时,彭华与白沙交往甚密,言谈投机。他对白沙不愿为官而甘愿回乡归隐之举,犹为赞赏。成化二十一年(乙巳、1485年)升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内阁,参与军机政务。成化二十二年(丙午、1486年)升任礼部尚书、加封太子少保,仍兼翰林院学士。望重朝野,出入东宫,给太子讲学。
他博学古通今,海内外贤士无不称颂。宪宗曾赠《诰命》,称他“操履端纯,才学宏邃”。茶陵诗派领袖、文渊阁大学士东阳盛赞其文:“严整峭洁,力追古作。”
他为官正直,不畏权势。在主持会考时,有一权贵子弟已在录取之列,待折号发现朱墨卷互异,属他人代考无疑。其他官员畏于权势,不敢定夺。彭华公置个人进退不顾,大胆决定除名,以维护科举考试的严肃性。
当时皇帝昏庸,万妃宠盛,权贵当道,他屡次上书皇帝,但帝不予理会。这样,他已一方面得罪了权贵,另一方面缅怀好友白沙,便决意隐退。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他托病请归故里,回乡途中,他先到湖南南沣,以避奸臣谗言。然后再往广东探访好友白沙。他一到广东见到白沙,言谈投机,共同研究,讨论理学。不久他们又双双同游广西桂林等名胜、山川。返粤后转入泷州(罗定),见其山水秀丽,民风淳朴,决意定居。他在泷州之南建起楼房一座,作为安居之所。其楼被后人称为“彭华楼”。为广东罗定彭族始祖。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彭华又迁居龙岩病故。归葬龙岩,赠太子少保,谥号文思。他著有《文思集》流传于世。清乾隆五十九年七月十日,其后代行其骨骸往岐山龙窝蔽安葬。
他出身于“父子四进士”的显赫家庭。其父贯,明正统丙辰年(1436)进士,官浙江按察佥司事。二哥彦允,天顺丁丑年(1457)进士,官礼部员外郎。四弟礼,成化壬辰年(1472)进士,官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彭华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彭华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查看更多讨论帖>> | ||||||||||||||||||||
彭华的讨论吧最新话题![]()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