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彭汝楠

2009-09-26

1919次

1人

1个

0个

0人


吧主: [申请吧主]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彭汝楠伯栋,号让木,福建莆田人。《二十四史·张廷玉·明史》记载:彭汝楠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丙辰进士。他初任会稽知县,办案神明,尤善断疑案,对为霸一方,行凶作恶者,总是立时查办,不留积案,因此,百姓把他当作神一样看待。因他品德高尚,政绩显著,被擢升为礼部给事中。

时魏忠贤擅权,排斥异己,那些督抚内官也都是崇功建祠之辈。由于魏忠贤的势力横行,朝中与朝外的大臣皆人人自危,天天提心吊胆,然而彭汝楠却耿介不群,毫不畏惧。他常常向熹宗上疏《劾魏忠贤疏》,要求纠正魏阉昌秩滥荫的作法,切责魏阉虚耗钱粮、册封海外之役的弊政。冒死上疏,请求严办魏阉之罪。他指谪奸佞,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不怕杀头,数百年来备受钦仰。彭汝楠上疏红丸一案,触怒皇帝,贬为省刑薄税。魏忠贤原想拉拢他,纳为己用,但被他严词拒绝,于是用假诏削去了他的官职。

天启七年(1627)八月,熹宗驾崩,思宗即位,改年号为崇祯元年,并黜去了魏忠贤之职,把他安置凤阳,接着又下旨逮治。而彭汝楠被崇祯帝起用为大理寺丞,又升为太常卿,不久转为兵部右侍郎。他屡有疏议上奏,皆中机宜,因此又被崇祯帝提拔为左侍郎。后来因地方上流寇活动猖獗,他力议筹饷清剿,却与当事的大臣意见不合,便向皇上请求辞官归里。

彭汝楠以少司马回到故里后,在柳桥村临河处大建园林,其中有烟鬟阁情依楼蕉声馆剩水居浮山舫云来榭见山亭隐花阁寸草庵棹声阁摇碧斋且止台玉照台涌香廊桔园荔径壶天越庵等诸景,成为十六世纪江南著名的园林。园林内除了精美建筑外,还广植名花异草。每当春光明媚时,百花齐放,满园锦绣,清香扑鼻;而到夜时,琴声纳月,曲浦迎风。明末,著名画家董其昌曾为此园林画了《岸圃大观》图。此图分为若干幅,每一图都附有彭氏亲笔题跋一幅,且印成拓本,书画及刻工均精美。画家柯士璜也为此岸圃花卉着色写生,称作《岸圃花志》。

彭氏三代司马,四世名宦,他身虽在野,心却念君国。明末李自成的农民军逼近京城,他忧愤而卒,终年60岁。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后,隆武即位于福州。彭汝楠子彭士瑛,字灿斯,变卖家产响应勤王。当时鲁王命朱继祚攻兴化城,士瑛结壮士为内应,斩关纳之,反清复明。清顺治三年(1646)冬,清兵攻陷兴化城,士瑛全家殉难,柳桥岸圃亦被清兵夷为平地,烧为灰烬。

后人在城内井头街建祠纪念他,又在文峰宫前建了一座三代司马,四世名宦大石坊,表彰彭汝楠及他的祖先三代。

标签: 彭汝楠   古名人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彭汝楠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彭汝楠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