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文彦博家世(考据)

2009-09-27

7050次

1人

1个

1个

0人


吧主: [申请吧主]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文彦博出生
◎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丙午)一岁
《文集》卷34《乞致仕随表札子》:臣元丰中犬马之年七十八,先帝悯其疲老,许以退休。案:文彦博元丰六年(1083)致仕,时七十八岁,可推知文彦博生于1006年,即真宗景德三年。
又《文集》卷34《乞致仕札子》:……念臣新年八十三岁,桑榆晚景,固无几何。”注:“元祐二年”按:新年八十三岁,则元祐二年(1087)当为八十二岁,由此,亦可推知文彦博生于1006年,即真宗景德三年。
◎生日在十月。
王珪《华阳集》卷18《赐枢密使文彦博生日礼物诏三道》:“……迎寒律于上冬,纪诞祥于左户,爰将赐式,庸示宠怀。……敕岁功甫就,冬令载新,钟贤德于高门,筦神枢于右府。”案:由生日诏中“上冬”及“冬令载新”之语,文彦博生日当在十月左右。
《铁围山丛谈》卷2:“国朝礼大臣,故事亦与唐五季相踵,宰相遇诞日,必差官具口宣,押赐礼物,其中有涂金镌花银盆四,此盛礼也。独文潞公自庆历八年入拜,厥后至绍圣岁丁丑,凡五十年,所谓间镀鈒花银盆固在。遇其庆诞,必罗列百数于座右,以侈君赐,当时衣冠传以为盛事。”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
见《宋史》卷313本传。
据《山西志》第四编:“介休县春秋时为邬县,秦置界休县,晋改界为介,唐名介州,宋以后复名介休县,后因之。”
介休为三贤故里,即春秋时介子推、汉郭林宗、宋文彦博。故古迹有郭林宗故宅,其祠堂即在北关,祠前汉槐,至今尚存。文潞公祠亦在北关。介神庙在城西路北。”
案:介子推晋献公时人,公嬖骊姬,杀太子申生,而伐公子重耳。推奉重耳出奔,公子馁不能行,推割股以食公子。在外十九年,而后秦伯纳之。既返国,赏从亡者,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与母偕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晋人哀之,为立祠宇。(据嘉庆《介休县志》卷9)
郭太(又“泰”)字林宗,太原界人。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不事仕进,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覈论,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建宁二年卒于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蔡邕为其写碑文,谓“吾写碑铭多矣,多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据《后汉书》卷68《郭太传》)
●自号南极真子。
嘉庆《介休县志》卷10引《摭言》:“宋文太师彦博幼侍父令公监征阆州,有道士异之曰:‘公南极之精,降为国之申甫’,遂自号南极真子。”
案:申甫指周之仲山甫及申伯。
●号伊叟
《石林燕语》卷10:“文潞公号‘伊叟’”。
●妻王氏,元祐四年亡。生保雍。
《文集》卷36《免差人内都知管勾葬事》:“臣以妻王氏身亡,伏蒙圣恩特差勾当御药院老宗元传宣宣问。”注:“元祐四年正月”《长编》卷421:“(哲宗元祐四年春正月)丁酉,诏太师文彦博男保雍丁母忧,每遇入朝许令孙男扶掖。”
●妻陈氏,陈贯之女,生文及甫。
《长编》卷287:“文彦博之子大理评事及甫,(陈)安民之姊子,吴充之婿也。”
尹洙《河南集》卷14《故朝散大夫尚书刑部郎中直昭文馆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陈公墓志铭并序》:“公讳贯,字仲通……女四人,适殿中侍御史文彦博、太理评事浦延熙、将作监丞扈章,一尚幼。”由上知,陈仲通之长女嫁与文彦博。
●其先出陈公子完,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为文。
《文集》卷12《赠尚书祠部员外郎文府君墓志铭》:“本姓敬,当晋室以犯高祖御名改赐今姓,取文之象也。至圣朝以避翼祖庙讳遂不复旧。”
案:后晋高祖名石敬瑭。据《现代汉语词典·我国历代纪元表》,宋翼祖讳敬。翼祖即宋太祖之祖父。《宋史纪事本末》卷1:“帝,涿郡人。四世祖眺,唐幽都令。生珽,唐御史中丞。珽生敬,涿州刺史。敬生弘殷,周检校司徒、岳州防御使。弘殷娶杜氏,生帝于洛阳夹马营。”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21:“文潞公本姓敬,其曾大父避石晋高祖讳,更姓文。至汉,复姓敬,入本朝,其大父避翼祖讳,又更姓文。初,敬氏避讳各用其一偏,或为文氏,或为苟氏。”
文彦博的祖先出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卒谥敬仲,后世以谥为氏;五代时,避后晋高祖石敬瑭讳,改其氏为“文”;后汉高祖刘知远又复其旧氏“敬”;宋太宗时,以避宋翼祖赵敬(即宋太祖之祖父)庙讳,又改为“文”。
●翼祖同。至秦有丕。丕生教。其后有韶。韶之六世孙频。频曾孙顯儁。频之六世孙肃、君洪。频之八世孙昕、暤、晖、播。君洪之曾孙羽。肃之四世孙括,括孙晦。
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记》:“翼祖同。至秦有丕。丕生河东太守教,教家平阳。其后有韶,汉末为扬州刺史。自韶以来,世乃可谱。韶之六世孙频,后魏为太守。频曾孙顯儁,以别驾从北齐高祖起晋州,就霸业,战功居多,始兖州刺史。频之六世孙曰肃,曰君洪。肃仁隋为颖州郡丞,名列循吏,以公直抗宇文,述老幼秩。君洪从唐高祖起晋阳,为右卫将军,太子建成馀党攻宫门,君洪首奋挺出,战殁。频之八世孙曰晖,曰播。晖相中宗,诛张易之,夺武后天下归之唐,用仇人谗,谪死峤南。播有史学,官至给事中。君洪之曾孙羽,为御史中丞。肃之四世孙括,为御史大夫。括孙晦,为太子宾客。晖兄昕,为义城节度使;暤为散骑常侍,荣冠当时。自顯儁至晦,皆有传见於史。”
●六代祖晤。五代祖檖,官汾州参军。四代祖馆。高祖考沼,官泽州录事参军。自六代祖晤始居介休。
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记》:“晦之从兄弟晤为北都留守判官,始居介休。晤生汾州参军檖。檖生馆。馆生泽州录事参军,即公之高祖考也,讳沼。”
《文集》卷12《赠尚书祠部员外郎文府君墓志铭》:“高祖晤太和中,由鸿胪丞辟北都留守判官。曾王父穟,时以明经中第守汾州参军。未几留判,归老於西河参军。荣侍於膝下,且又嘉是山水,乐其土风,乃自河东县之同果里徙居於是。府君今为西河介休县人也。”
●曾祖父崇远,仕后唐,历晋城天池、平城二主簿,仕后晋,历崞、太谷二令,仕后汉,终岚州录事参军。以曾孙彦博赠仕至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燕国公。曾祖母宋氏,赠燕国太夫人。
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记》:“燕公为第二室,燕国太夫人宋氏配。”
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记》:“曾祖考讳某,仕后唐,历晋城天池、平城二主簿,避晋高祖讳,更其氏曰‘文’,历崞、太谷二令。汉高祖即位,复旧氏,更名某。汉失天下,其支别者自归於晋阳,复事之,终岚州录事参军。”
《文集》卷12《赠尚书祠部员外郎文府君墓志铭》:“烈考崇远长兴中,守辽州平城簿。与晋高祖有丰沛之旧。天福初,龙兴大夏,凤起晋阳。遂以协赞之功亟升出宰之任。授代州崞县令。稍迁并州太谷县令。……属刘氏偏霸於太原……而又两宰剧县,载更郡辖。”
胡宿《文恭集》卷21:《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彦博曾祖崇远赠太保可赠太傅制》
《文恭集》卷21:《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彦博曾祖母宋氏可追封魏国太夫人制》
嘉庆《介休县志》卷8:“文崇远,以曾孙彦博仕至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燕国公。赠如其官。妻宋氏,赠燕国太夫人。”
●祖父锐,字挺之,仕后汉,以荫补郊社署丞,辟石州军事推官,后弃官归乡。赠仕至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周国公。祖母王氏,赠周国太夫人。祖母申氏赠越国太夫人。祖母郭氏赠沂国太夫人。
《文集》卷12《赠尚书祠部员外郎文府君墓志铭》:“府君讳锐,字挺之。……而考终於家。有子二人,其长早亡,府君即其次也。始以荫补郊社署丞,寻辟石州军事推官。太宗皇帝征,以疾辞不就。”
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记》:“周公为第三室,周国太夫人王氏、越国太夫人申氏配。”
《文恭集》卷21:《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彦博祖锐赠太傅可赠太师制》
《文恭集》卷21:《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彦博祖母王(案:“王”或为“申”之误)氏可追封越国太夫人制》
《文恭集》卷21:《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彦博祖母郭氏可追封沂国太夫人制》
嘉庆《介休县志》卷8:“文锐,以孙彦博仕至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周国公。赠如其官。妻王氏,赠周国太夫人。”
●父洎,以儒学进,历十三官。所至强直勤敏,振利攘害。历监征阆州,司勋员外郎、荆湖南路转运使,三门白波发运使,判三司开拆磨勘司,终主客郎中、河东转运使。景祐四年(1037)卒。以子彦博赠仕至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御赐寺额“教忠积庆”。
母耿氏,先赠扶风县君,又赠秦国太夫人,后赠至魏国太夫人,早亡。御赐寺额“永福”。
继母申氏,先封永乐县君,后赠至鲁国太夫人。
继母王氏,赠永乐县君。
从弟彦若,季弟彦伯。
嘉庆《介休县志》卷10引《摭言》:“宋文太师彦博幼侍父令公监征阆州。”案:阆州,阆中郡,属利州路。
《文集》卷12《赠尚书祠部员外郎文府君墓志铭》:“长子洎,今为司勋员外郎,荆湖南路转运使。”案:作此文时间当为明道二年,见后明道二年条。
《长编》卷115:“(景祐元年十一月癸未,)三门白波发运使文洎言……”
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记》:“考讳某,以儒学进,历十三官,所至以强直勤敏,振利攘害,名闻达不可掩。判三司开拆磨勘司,终主客郎中、河东转运使。”
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记》:“魏公居东室,魏国太夫人耿氏、鲁国太夫人申氏配。”
《文恭集》卷21:《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彦博父洎赠太师可赠中书令制》
《文恭集》卷21:《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彦博嫡母耿氏可追封秦国太夫人制》
《渑水燕谈录》卷9:仁宗天纵多能……赐文彦博父洎曰:“教忠积庆”。
嘉庆《介休县志》卷12《永福寺藏经记》:“又高曾祖坟在汾州灵石、介休二县,父母坟在西京伊阙县,皆在有奉坟僧院,各得赐额,曰“永福”、“教忠积庆”。
《潞公文集》卷3《长平怀古》,注:“康定元年(1040)任河东转运副使入境,题长平驿舍。先是,先令公任河东漕使,捐馆,公服除,继为漕,初至部,赋此。案:服除即古代服丧三年,实为27个月后,除去丧服。《文集》卷4:《某天圣四年叨充乡赋,明道二年夏假副车于本郡,今年夏忝外计于本道,实嗣世职。……》,自注:“前此三年,先大夫为河东转运使。”案:由《长平怀古》注知“今年夏”即康定元年(1040)夏,又“公服除,继为漕”,则“前此三年”为景祐四年(1037)。文彦博父当为景祐四年(1037)左右卒。
《文集》卷12《赠尚书祠部员外郎文府君墓志铭》:“洎娶耿氏,有子一人,曰彦博。……而耿氏早亡,亦以彦博预殿闺之引籍,进农坛之展礼,得援恩例追封扶风县君。”
《文集》卷12《赠尚书祠部员外郎文府君墓志铭》:“继娶申氏,封永乐县君。有子一人,曰彦若,应进士举。有女二人,长适将作监主簿鞠齐卿,故天章阁待制詠之子也。次适进士成伟,殿中丞元吉之子。”
《文恭集》卷19《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彦博妹信安军判官成伟妻可封永康县君制》
嘉庆《介休县志》卷8:“文洎,以子彦博仕至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赠如其官。妻耿氏,赠魏国州军事推官太夫人。申氏,赠鲁国太夫人。王氏,赠永乐县君。”
《文集》卷11《赠清河先生序》:“予从弟彦若……前年春彦若复忝科级,旋为外诸侯奏总郡学讲授之职……今予之季弟彦伯……”案:彦伯或即王氏所生。
●叔父淳,郊社斋郎,娶郭氏、冀氏,武氏,子四人,长曰彦先,次曰彦国。
叔父渊,未仕早亡。
姑适史氏,有子渭。追封永嘉县太君。
《文集》卷12《赠尚书祠部员外郎文府君墓志铭》:“次曰淳,郊社斋郎。次曰渊,未仕而亡。有女一人,适史氏,其子曰渭。……府君之次男淳始娶郭氏、冀氏,皆早亡。今娶武氏,有子四人:长曰彦先,次曰彦国,其次皆幼。渭娶王氏。”
《苏魏公文集》卷35:《枢密使、剑南西川节度使、守司空兼侍中文彦博奏汾州介休县草泽史钊妻文氏追封永嘉县太君》
●有子八人,依次为:恭祖、贻庆、齐贤、保雍、居中、及甫、维申、宗道。
《琬琰集删存》卷3《文忠烈公彦博传》:“云子:恭祖、贻庆、齐贤、保雍、居中、及甫、维申、宗道。”
案:《诗经·崧高》诗有“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郑玄云:“言周道将兴,五岳为之生贤,辅佐仲山甫及申伯,为周之干臣。”文彦博子及甫(字周翰)和维申之名,当源自此诗。
●恭祖,凤翔府佥判,宣德郎、守太子右赞善大夫、管勾永兴军一路安抚使司机宜文字。
《文集》卷33陈乞《乞罢男机宜》:“臣男宣德郎、守太子右赞善大夫、管勾永兴军一路安抚使司机宜文字恭祖。……臣男恭祖庆历中自凤翔府佥判罢任赴阙。
●贻庆,历官供备库副使、兼通事舍人、同勾当军头引见司,奉议郎、守尚书都官员外郎、绯鱼袋,理转运判官。
居中历官西京勾院,太常寺奉礼郎,太官令。
《文集》卷10《谢男贻庆换授文资及章服表》(元祐元年):“臣某言,伏蒙圣恩,除臣男供备库副使兼通事舍人同勾当军头引见司贻庆,充奉议郎,守尚书都官员外郎,并赐绯鱼袋者。”
《文集》卷36《辞免男恩命》(元祐元年八月):“臣近再具札子,陈免男贻庆与理转运判官资序、男居中授宗正寺主簿,蒙封还臣所上札子。准御宝批:居中以降指挥,罢宗正寺主簿,依旧西京勾院;所有贻庆依前降指挥,不许辞免。”
《文集》卷36《免明堂礼毕赐物》(元祐元年九月):“臣近蒙圣恩,以臣男贻庆升理转运判官资序。”案:由此条及上条可知贻庆终升理转运判官。
《范太史集》卷25《荐曾孝纯文居中札子》:“伏见太官令文居中,太师彦博之子,资性端洁,行如寒素,昨任太常寺奉礼郎,以避亲嫌改太官令。”
●保雍将作监丞。
《长编》卷413:“臣伏见太师文彦博之子及为光禄少卿,保雍将作监丞。”
●第七子及甫,曾名及,字周翰。初以父彦博荫大理评事。
《东都事略》卷67本传:“彦博八子,皆历要官,第六子及甫。及甫字周翰,初为大理评事。……始,及甫当宣仁后临朝时,避鲁王讳,止名及。宣仁崩,复名及甫云。”《文集》卷37《辞免男恩命》:“臣向以休致居洛,子孙五人并除洛中差遣。臣以尸禄者过多,不遑启处,遂乞第七男及补郡自试。”案:当以《文集》为准,则及甫当为彦博第七子。
◎元丰三年(1080庚申)闰九月壬子,及甫换承事郎,为秘阁校理。
《长编》卷308:“(元丰三年)闰九月壬子,诏以文彦博子大理评事及甫换承事郎,为秘阁校理。”
◎元丰八年(1085乙丑)五月十八日,奉议郎、吏部员外郎文及直龙图阁、知同州。
《会要·选举》三三之:“元丰八年五月十八日,奉议郎、员外郎文及直龙图阁、知同州。及,彦博子,以彦博乞免两镇节度使,故有是命。”
◎元祐元年(1086丙寅),及甫除右司员外郎,改卫尉光禄少卿。
《东都事略》卷67本传:“父太师彦博起为平章军国重事,除及甫右司员外郎,以嫌改卫尉光禄少卿。”
◎元祐六年十一月(1091辛未)以集贤殿修撰、知河阳。
《东都事略》卷67本传:“彦博致仕,及甫以集贤殿修撰、知河阳。”
《长编》卷468:“(元祐六年十一月壬寅,)左朝奉郎、直龙图阁、权管勾西京留司御史台文及为集贤殿修撰、知河阳。”
◎元祐七年九月壬午,及甫被召为太仆卿、除权工部侍郎。
《北宋京师及东西路大郡守臣考》141页:《长编》卷477:“(元祐七年九月壬午)集贤殿修撰文及为太仆卿。”
◎绍圣中,及甫以一朝之忿,妄发书与邢恕,致起诏狱。
《东都事略》卷67本传:“绍圣中,蔡確之子渭奏及甫尝与邢恕书,具述奸臣大逆不道之谋,诏以蔡京、安惇即同文馆究问,语在章惇传。于是,梁焘、刘挚、王岩叟、刘安世、范祖禹、朱光廷皆坐重贬。及甫怀一朝之忿,妄发书与邢恕,致起诏狱,以陷害忠良,及甫之罪也。”事见《长编》卷491。
《会要·职官》六七之二九:“初,及甫除都司,为刘挚论列。又挚常论彦博不可除三省长官,故止为平章事。又彦博致仕,及甫自权侍郎,以修撰守郡。母丧除,与恕书论请补外,因为躁忿诋毁之辞。蔡谓奏其言,诏即同文馆根问。及置对,以昭比挚,以眇躬指上,而粉昆谓指王严叟、梁焘。严叟面如敷粉,故曰粉;焘字况之,以况为兄也,所言皆无状。于是,中书舍人张商英上言欲正其罪,上以及甫数更赦宥,止行镌职。”
◎元符二年,及甫以朝奉郎、集贤殿修撰落职知均州。
李之亮《宋两湖大郡守臣易替考》:《长编》卷517:“(元符二年,己卯,1099年十月)庚戌,朝奉郎、集贤殿修撰文及甫落职,知均州。”
◎元符三年二月十二日,及甫朝奉郎、直龙图阁、知陕州。
《会要·选举》三三之二一:“(元符三年,庚辰,1100年二月十二日)朝奉郎文及甫直龙图阁、知陕州。”
◎元符三年三月十七日,及甫朝散郎、提举亳州明道宫。
◎崇宁元年八月十七日,集贤殿修撰、知颖昌府。
《会要·职官》六七之三Ο:“(元符三年,庚辰,1100年)三月十七日,朝奉郎、直龙图阁、权发遣陕府文及甫落职。”
《会要·选举》三三之二二:“(崇宁元年,壬午,1102年八月)十七日,朝散郎、提举亳州明道宫文及甫为集贤殿修撰、知颖昌府。”
◎崇宁二年,及甫罢为集贤殿修撰、提举明道宫。
《会要·职官》六八之九:“(崇宁二年,癸未,1103年九月)二十九日,集贤殿修撰文及甫罢职,与宫观差遣。”
●政和六年正月,少府少监维申,直秘阁,知陕州。
《宋宰辅编年录》卷10:“(政和六年,丙申,1116年)正月,上以文彦博被遇四朝,定储首议,其子维申除直秘阁、知陕州。”
●宗道授承事郎。
《长编》卷308:“(元丰三年)闰九月乙卯,彦博子宗道授承事郎。”
●有一女嫁与包拯之子包绶为妻。
《文氏墓志》:“蓬莱县君文氏,世为河东汾州人,河东节度使守太师潞国公之女,今朝奉郎包公名绶之夫人也。”
●长孙永世,通直郎,少府监丞、权发遣提举三门白波辇运公事。次孙康世,承事郎。
《文集》卷32《奏孙男扶掖》:“臣有长孙男右通直郎永世……近蒙恩除权发遣提举三门白波辇运公事,奉圣旨令候掖了日朝辞。……臣近有以次孙承事郎康世。”
《长编》卷413:“孙永世少府监丞。”
说明:
1.简称:《潞公文集》为《文集》;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为《长编》;《宋会要辑稿》为《会要》;黄以周等辑《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为《长编拾补》。
2.《宋史》、《宋史纪事本末》、《长编》、《长编拾补》、《续资治通鉴》、《会要》、《宋史全文》、《东都事略》、《太平治迹统类》、《宋名臣奏议》。
3.《潞公文集》中所引文字,仅注明卷次、篇名。
4.地名出自《元丰九域志》者,略去书名。
5.地方志:宋、元方志,其书名号上限包括其成书年号之文字;明、清、民国方志,书名号不包括其成书年号之文字;略去编纂者及刊刻年代。
6.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四库本,《四部丛刊》初、续、三编本为丛刊本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文彦博家世(考据)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文彦博家世(考据)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查看更多讨论帖>>
点击 回复 标题 作者 最后回复 回复时间
682 0 文彦博考据 2840693137 2840693137 2016-04-13 13:06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