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黄桂清

2010-03-01

5016次

1人

1个

0个

1人


吧主: [申请吧主]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黄桂清

  
 姓名:黄桂清
  性别:女
  出生年月:20世纪20年代中期
  籍贯:梅州市
  本页图片为:黄桂清在家会见所资助的五华特困大学生冯定云。(肖根平 摄)
  慈善家黄桂清女士事迹介绍:
  广东叶剑英基金会会长、广东市越秀区政协常委、香港伟确投资有限公司高级顾问黄桂清大姐,是一位年逾古稀的热心公益、乐善好施的慈善家。
  黄桂清女士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出生在梅州市梅城下宫坝东园黄屋的书香世家。其祖父黄荣憔先生是晚清儒生,曾任广西阳春县知事,30年代与黄燮南、曾汉南、饶芙裳、刘耀初、卢耕甫等本邑名士热心筹划,并发动旅外侨胞和梅县民众同心同德襄助建成梅江桥,德耀千秋。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一位喝梅江水长大的客家妇女,黄桂清女士继承和发扬了客家人的优良传统和客家妇女的优良品性,秉承了其祖父热心公益、造福社会的家风,热心为祖国各地和梅州家乡的各项公益事业贡献良多。她担任了多家中外合作企业的高级经济顾问,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获得的报酬及从海外亲戚继承的钱财,鼎力支持广州、西藏、湖南、福建及梅州家乡的文化教育和公益事业,搭桥牵线、献计献策、出钱出力,先后慷慨捐资了600多万元,并动员子女、亲朋、华侨、港澳台同胞等为广州和梅州家乡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捐款共2000多万元。其爱国爱乡的高尚品德,为人们传颂。
  相关报道
  岭南红杜鹃
  ——记广东叶剑英基金会会长黄桂清
  --------------------------------------------------------------------------------
  □刘嘉榕 张国林 李志云 2004-10-28
  前不久,黄桂清大姐又一次慷慨解囊,捐资30万元在五华县兴建了一幢三层教学楼,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都亲切地称之为“黄桂清小学”。77岁高龄的她本不是企业家,也并非大款,但她无私奉献,不图回报,被誉为“社会活动家”、“岭南慈善家”,在梅州、广州乃至整个岭南,黄桂清大姐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
  命运多舛 无怨无悔
  1928年,黄桂清出生在梅县一户书香门第的家庭。爷爷黄荣樵系晚清儒生,曾任阳春县知事,弃官后,退隐梅县老家。
  黄桂清有6姐弟,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供黄桂清读完了高小和初一。为生活所迫,初一读完后,她只身来到广州。在乡亲的帮助下,黄桂清在市政府内谋到一份内勤工作,本想积攒点钱继续读书,但很快就被席卷全国的革命解放浪潮激荡得热血沸腾,不足一年,她毅然重返故里,成为粤东解放战争中活跃的支前先锋,先后两次出色地完成密送情报的任务。
  全国解放后,黄桂清被选送到中南粮校学习,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成为广东省粮食厅财务处的一名会计。在她对未来充满无限美好憧憬时,质朴纯真的黄桂清怎么也没有想到恶运降临到她的头上:1955年,在肃反运动中被错误地送去劳动教养;1958年整风反“右”后期,被开除公职,又送管制劳动教养;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时,再次被关进“牛栏”,先后被批斗100多场次,并多次惨遭毒打,连7个月的胎儿也夭折腹中。十年的牢狱之灾,饱受折磨,尝尽苦楚。“雪梅霜欺香愈烈”,黄桂清从不向邪恶势力屈服,坚信“党会给她一个公正的说法”。不知多少回,为讨回公道,她理直气壮地跑省检察院、省法院、省政府,反复申诉上访。1978年初春,黄桂清刚动完一次大手术,病情还未痊愈,她又心急火燎地赴京上访,时任中央组织部长的胡耀邦同志亲自接待了她。黄桂清的冤情让胡耀邦同志闻之动容,当即指示中共广东省委迅速查实并将落实政策情况向他汇报。
  1979年,黄桂清彻底平反了,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滴滴滚落下来,是党组织帮黄桂清找回了人生的尊严。她把对党的挚爱投入到工作中,人们鲜明地感受到这位劫后余生的客家女子生命力的旺盛、炽热和跳跃。1985年,黄桂清被任命为广东省粮食厅华佳公司经理,她的创新理念和管理才能得以展现,几年间,为粮食厅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6年,她被省粮食厅评为“三八”红旗手。
  晚霞似火 余热灼灼
  1986年,黄桂清光荣退休了。按理说,她本应该庭院养花,荷塘踱步,抑或床前弄孙,尽享太平盛世之福,可她没有这样做。自1988年以来,黄桂清受海内外59个部门、单位、企业、公司、学术研究团体、学校、民间组织等聘请担任各种职务。她有信有义,精明干练、雷厉风行和极具效率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被美誉为“社会活动家”。
  然而,在顾问、总经理、名誉董事长、总裁、主任、校长等众多“头衔”中,她最喜欢广东叶剑英研究会副会长和广东叶剑英基金会会长两个职务。
  说起黄桂清对叶帅的感情,可谓渊源久远。黄桂清的父亲与叶帅胞弟叶导英是挚交好友;她是一个聆听着叶剑英元帅的有关传奇故事长大的客家女孩,十分崇敬叶帅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那种百折不屈的品格和精神。20世纪90年代初,黄桂清应邀上北京拜见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余秋里同志,在与余秋里同志亲切交谈中,黄桂清把想成立广东叶剑英研究会的打算作了汇报,立即得到了余秋里副总理的首肯,并欣然为她题词:“多为人民做好事。”
  1992年5月15日,广东叶剑英研究会正式成立。这不仅了却了黄桂清心中的夙愿,更成为黄桂清认定的终身事业。
  为了让研究会得到一定的资金支持,黄桂清与研究会的同事反复商量,决定尽快成立广东叶剑英基金会。1995年4月28日,广东叶剑英基金会在广州正式挂牌,选举广东叶剑英研究会副会长黄桂清担任首届广东叶剑英基金会会长。
  基金会成立了,可这毕竟是一项完全空白的事业,办公经费、办公场地、交通用车……一切都没有着落。作为首届会长的黄桂清,她带头捐资3万元,作为基金会的启动资金,接着她又花了46万元买下一套房子,提供给基金会作为办公地点,并与先后应邀担任荣誉职务的28名基金会成员,展开了基金筹措工作。截至2004年10月底,基金会在9年间募集资金1200多万元,为研究叶剑英元帅的生平事迹及革命贡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页页广东叶剑英基金会大事记记录了她的工作业绩:
  基金会先后捐资编辑出版了《叶剑英传》、《叶剑英在广东》、《论叶剑英的革命理论与实践》、《丰功垂青史,风范励后人》、《叶剑英在广州的革命理论与实践》、《叶剑英研究丛书》、《落红集》、《叶剑英与毛泽东》、《叶帅的风采》、《叶剑英研究》等书籍;赞助拍摄专题片《叶剑英故乡纪念馆》、电视剧《叶剑英》和《军调部的叶委员长》等;基金会还出资34万元,支持梅县叶剑英纪念馆和叶剑英图书馆的建设和改造。
  博施济众 爱心无价
  黄桂清兼职数十家中外企业、实业公司的顾问、名誉董事长、经理等,取得了一些报酬,加上还有海外一笔遗产继承权,家庭殷实富足。然而她秉承了客家女子勤俭朴素的美德,先后将965万元的巨额财产以不同的方式,资助给了社会,不图任何回报。她高洁的心灵,在享誉“社会活动家”美名的同时,又被人们公认为一个难得的“社会慈善家”。
  效法先贤,情系桑梓。黄桂清每次回故里,总会到梅江大桥上走几趟。这座横跨梅江南北两岸的钢筋水泥大桥,是祖父黄荣樵在20世纪30年代初带头倡导兴建的。大桥的落成,为乡亲们带来了方便。在先辈热爱家乡精神的感召下,1998年4月,黄桂清捐资100万元,给梅州市嘉应教育学院兴建了一幢科技大楼;1999年,黄桂清又先后捐资60万元给梅州市学艺中学。黄桂清在近几年为梅州各项公益事业捐资965万元的基础上,又为梅州市各县(市、区)都捐资建了黄桂清小学,还为梅县贫困老区石坑镇岭村小学捐资24万元兴建新校,并每年捐资1万元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为梅江区龙坪小学捐资10万元设立“黄桂清资教奖学基金”;捐资10万元兴建梅县畲江镇韬奋学校科技楼……
  关注社会,热心公益。1993年,当时广州社会治安形势严峻,身为越秀区政协委员的黄桂清非常关注,在她多次倡导下,成立了“广东维护社会治安基金会”,她利用自己广泛的社会关系,多方联络,动员家属和海外乡贤为基金会筹款400多万元;此后,她的两个儿子又向广东省治安基金会捐赠了100万元。1998年初,我国遭遇到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千万官兵战洪水,打恶仗。雨情、水情,牵动着黄桂清大姐的拥军情。她冒雨行车赶到北江大堤,给广州军区捐赠20万元慰问金。
  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同志在援藏中光荣殉职了,其感人事迹令黄桂清大姐彻夜难眠,翌日一大早,她来到广州日报社,让编辑、记者们设法找到了正在重庆某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孔繁森同志的爱人王庆芝,并辗转数日,将2万元慰问金送到了王庆芝手上。王庆芝对这位未曾谋面的广州黄大姐表达了衷心谢意,建议将2万元慰问金赠送给孔繁森生前工作战斗过的西藏的教育事业。这2万元慰问金在拉萨市青年路兴建了一间配有彩电、录像的80多平方米的幼儿活动室,为143名藏族孩子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1998年9月,71岁高龄的黄桂清亲自到湖南浏阳市胡耀邦中学捐资20万元建校舍;为大瑶镇中心小学捐资20万元兴建胡耀邦运动场。她被聘为胡耀邦中学的“名誉校长”。
  2001年10月,在层林尽染的韶山冲,黄桂清大姐参观了伟人毛泽东同志的故居。黄大姐在毛泽东同志的故居前伫立了许久,她说:一个人不能只想着社会给予了你什么,而应当想想你给社会奉献了什么,只要你为人民做过好事,人们总会惦念着你……
  

同名巾帼英雄人物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她们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民族英雄——冷云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1938年10月上旬,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一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今属林口县)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与妇女团指导员冷云(原名郑志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朝鲜族)等7名战友一起,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却被敌军围困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奴隶们起来”的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
标签: 黄桂清   1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黄桂清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黄桂清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