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彬(235—294年),字儒宗,鲁国邹(今邹城市)人。
唐彬出身官僚家庭,其父唐台曾任泰山郡守。幼年时期,唐彬便乐于弓马,喜于武功,好游猎,炼就一身武艺。他身体高大魁晤,疾走如飞,力强过人。然而,他从不逞强自翊,且具有经国大度,不拘小节,深受人们的爱戴。晚年敦悦经史,尤精通《易经》。随师受业,回家讲学,前往听讲的门徒总不下数百人。
起初,唐彬在本郡任门下掾小官,后被提升为本郡主簿。刺史王沈召集诸吏,议论伐吴之策,唐彬提出其良策,深得王沈赞赏.后迁为功曹,举孝廉,辟任为主簿。唐彬先后任邺县令、弋阳太守、监巴东诸军事、广武将军,又拜使持节、前将军、西戎校尉、雍州剌史等职。
晋武帝曾屡次征求拒吴之策,唐彬陈述其谋略,“甚合帝意,倍受宠幸”。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唐彬与王浚共同伐吴,唐彬为众军前驱,因其善设疑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吴帝孙皓将要投降,唐彬未至吴都建邺,便自称有病,以防入吴有争功之嫌.果然,先入吴都的将领争掠财物,后至者争功,唯唐彬有识,深得皇帝赞誉,征拜翊军校尉,改封上庸县侯,食邑之千户,赐绢之千匹。后来朝中有事,多请唐彬参议。
西晋立国后,北方鲜卑族不断侵扰边境,给西晋带来极大威胁。为使北境不受侵扰,由唐彬为使持节、监幽州诸军事,领护乌丸校尉、右将军,平定侵犯。唐彬赴任后,一边整肃军纪,一边训练士兵,发展生产.经过数次作战,迅速平定了北方鲜卑族的侵扰,收复了长城失地,民族矛盾渐趋淡化,幽并诸州的边塞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凡汉魏以来征镇胡人犯境者,没人能与唐彬的功绩相比。元康四年(294年),唐彬任职雍州剌史,病死任上,谥号为襄侯,赐绢二百匹,钱二十万。长子官至广陵太守,次子唐岐官至征虏司马。
收复幽州之后,唐彬曾在当地广劝农桑,兼修学校,威德并施。在雍州为刺史时,他曾整顿吏治,招贤纳士,广交贤良,倡导清明,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为示怀念,两地百姓均曾为其刻碑记功,唐彬勇猛善战,智勇兼达,在西晋建立与安定北境的过程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西晋的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邹县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唐彬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唐彬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