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廖汉生

2010-12-01

4005次

0人

2个

0个

0人


吧主: [申请吧主]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廖汉生(1911—2006),湖南省桑植县人,土家族。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中文名: 廖汉生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中国湖南桑植县
出生日期: 1911年11月14日
逝世日期: 2006年10月5日
职业: 军事
信仰: 中国共产党
主要成就: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廖汉生
 
 
廖汉生(1911-2006)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央军委原委员,国防部原副部长,沈阳军区原第一政治委员廖汉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0月5日6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职业生涯  
廖汉生,一九二九年参加湖南桑植苏区游击队。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乡苏维埃代表。湖北鹤峰第四游击大队副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政治部秘书,七师党委书记,九师政治委员,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二军团第四师、六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副团长、政治委员,独立第二旅副政治委员、代旅长,中共襄南地委书记兼分区政治委员,江汉军区副政委委员、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晋绥军区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一军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兵团军政治委员兼青海省军区政治委员和中共青海省委书记,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国防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沈阳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人物生平

  廖汉生同志1911年11月14日出生于湖南桑植县,土家族。1927年积极参加
  

农民运动。1928年3月参加贺龙等同志发动的工农武装斗争,1929年7月被选为桑植县苏维埃代表,并在县农民协会和县苏维埃工作。1930年后在游击队中坚持湘鄂边苏区反“围剿”斗争,1933年5月任湖北鹤峰县第四游击大队副大队长,7月调任红三军军部书记员,由贺龙、关向应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参与了纠正“肃反”扩大化、重新登记党团员、发展新党员、恢复党团组织和政治工作制度等工作,先后担任红三军政治部秘书、第七师党务委员会书记、第九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黔东苏区的创建。1934年10月红二、六军团会合后,任红二军团第六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开辟湘鄂川黔苏区的一系列战斗。1935年春任红二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团结来自两个军团的同志一道工作,其间两次火线受命任第四师代理政治委员,8月在澧县大堰当战斗中负伤,伤愈后重任第六师政治委员,11月从桑植出发长征。在长征路上,他以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动员和激励全师指战员坚决贯彻“主力红军会师西北、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与敌军的围追堵截和雪山草地等艰难险阻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为实现与红四方面军、红一方面军大会师作出了贡献。1937年5月出席了党在延安召开的苏区代表会议。
  抗日战争爆发后,廖汉生同志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副团长、政治委员,率部开赴抗日前线,初战雁门关,切断日军运输线;再战晋西北,收复七城;夜战滑石片,歼灭日军一个大队,有力地支援了晋察冀边区,粉碎了敌人的多路围攻。1939年初率部作为一二0师主力挺进冀中,连战连捷,巩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同年4月任由七一六团和冀中部队编成的独立第二旅副政治委员,在
  

部队中积极开展学习红军传统活动,加强正规训练,健全党的组织,提高军政素质,并参加了齐会歼灭战,还代理旅长率部参加陈庄歼灭战。1940年重任七一六团政治委员,参加了晋西北夏季反“扫荡”战役和百团大战。
  1941年,廖汉生同志到延安八路军军政学院、政治学院学习。1942年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参加了延安整风。1943年任党校第二、第四部组织教育科科长,后任第三五八旅副政治委员。1944年10月任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五干部大队政治委员,奉命率部分干部重返洪湖地区开展工作,任新四军第五师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襄南地委书记,巩固、发展了襄南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任江汉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兼中共江汉区委书记,率部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1946年4月调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工作,不久奉命返回延安。
  解放战争开始后,廖汉生同志任晋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参与指挥晋北战役。1946年11月任晋绥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开赴陕甘宁边区,执行保卫党中央、保卫延安、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任务。1947年3月先后担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副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延安保卫战,尔后转战陕北,参加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和陇东、三边、榆林、沙家店、清涧等战役。冬季整训期间,他领导第一纵队率先开展“诉苦三查”教育,有力地提高了指战员的阶级觉悟,增进了官兵团结,激发了练兵杀敌积极性。在中央会议和野战军前委会议上,他汇报了部队教育情况,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野战军首长的好评。1948年2月底,在宜川战役中,他率部风雪兼程赶到瓦子街作战地域,顽强阻击敌军主力突围,保证了整个战役全歼敌整编第二十九军的胜利,取得了“西北大捷”。在战略进攻阶段,他率部参加了西府、澄合、荔北、冬季等战役。1949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政治委员,率部进军大西北,参加陕中、扶眉等战役,9月解放青海,任青海省军政委员会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廖汉生同志担任陆军第一军政治委员兼青海军区政治委员、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参与领导建立人民政权、剿匪平叛、民族联谊、筑路生产等项工作,为建设人民的新青海作出重要贡献。1952年起历任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党委第五书记,后主持西北军区工作。19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1957年任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1960年1月至1967年1月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党委第三书记、中共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带领部队参加抗洪救灾,战胜了河北、天津发生的特大洪水,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他积极推动部队开展大比武,扎扎实实抓基层,全军区涌现出“爱民模范谢臣”、“英雄八连”等一批被国防部命名的英雄集体和个人。他关心部队文化工作,支持军区文艺团体创作、演出了《长征组歌》等一批优秀作品。在林彪鼓吹“突出政治”的情况下,他顶住压力,反对形式主义和空头政治,坚持政治工作必须落到实处,坚持抓好训练和生产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廖汉生同志受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迫害,被批斗、关押达5年之久,直到1972年7月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才重获自由。1973年12月重新工作,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1975年2月调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他坚决贯彻邓小平叶剑英同志的指示,贯彻军委扩大会议精神,旗帜鲜明地反对派性,整顿部队,解放干部,恢复、健全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和首长集体办公制,与“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斗争。1976年10月,他坚决拥护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的决策,并按照中央要求做好有关工作。1977年8月任中央军委委员。同年9月任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组织部队开展学习雷锋和“硬骨头六连”活动,为郭兴福及其练兵方法平反,理直气壮地抓训练,开办领导干部理论训练班,深入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
  

1980年1月,廖汉生同志任沈阳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他带领部队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整顿党委班子和领导作风,亲自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开展改革开放的教育;他号召政治工作干部坚持“政治工作永远是我军生命线”的优良传统,倡导领导干部要理直气壮地回答干部战士提出的各种现实问题;他深入基层和边防,勉励青年战士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开展“当兵尽义务最光荣”的讨论;他积极推进培养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的工作,多次主动要求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
  1983年至1993年,廖汉生同志担任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并兼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全国人大工作期间,他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加对普法工作和法律实施工作情况的调研和视察,潜心研究代表联络工作,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兼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的5年中,他积极推进全国人大与外国议会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为增进全国人大与外国议会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维护祖国尊严,做了大量工作。他还曾兼任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大力推进农村改水工作,关注除害防病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取得了很大成效。
  廖汉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七大代表,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党的十三、十四大代表,党的十五、十六大特邀代表,第一、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廖汉生同志入党70余年,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坚强的党性,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他都坚贞不渝,矢志不移。他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决拥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信心。
  

19378

廖汉生同志从事军队政治工作50年,致力于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联系实际,深入进行革命理想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光荣传统教育。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崇尚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性格直率,为人坦诚,办事公道,不徇私情;治军严格,铁面无私,关心战士,爱护部属;严于律己,不谋私利,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热爱人民,情系老区,关心家乡发展建设。他严格要求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着一名老共产党员和老红军战士的本色。
  廖汉生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赤胆忠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革命业绩将永载史册。
  廖汉生(土家族):(1911-2006),男,土家族,1911年11月生,湖南桑植人,193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毕业,大专学历,中将军衔。1929年参加湘鄂边游击队。曾任乡苏维埃代表。1933年4月起任湖南鹤峰第4游击大队副大队长;6月所部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任军部文书。1934年初任红3军政治部秘书。1934年春起任红3军7师党委书记,后任9师政治委员。参加了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龙家寨、浯溪河等战斗。1935年初起任红2军团(湘鄂川黔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后任红2军团4师代政治委员,6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后坪、忠堡、招头寨、板栗园等战斗。同年11月参加长征。1937年5月出席延安召开的中共苏区代表会议。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6团副团长、政治委员,参加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雁门关、收复七城等战斗。1938年冬随部挺进冀中,后任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副政治委员、代旅长,参加了齐会、陈庄等战斗和百团大战。1941年春起先后入延安军政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任八路军第120师358旅副政治委员。1943年起任中共中央党校第二部、第四部组教科科长。1944年11月随八路军南下支队到中原(豫鄂边)。1945年起任中共襄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党委代书记,江汉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并代理江汉区党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6月起任晋绥军区晋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同年11月起任晋绥野战军第1纵队政治委员。1947年3月起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副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兵团(后为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延安保卫战和宜川瓦子街、西府陇东等战役战斗。1949年2月1日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1军政治委员,参加了陕中、扶郡、陇青等战役。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军政治委员,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第二书记兼青海军区政治委员(1949年10月1日至1952年5月),青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2年8月至1954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区党委第五书记(1952年9月起),1954年3月至1955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军区党委第五书记兼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54年5月起)。1954年11月至1967年3月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至1957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1957年9月至1959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党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1959年10月至1960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60年11月至1967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其间:1959年12月起任北京军区党委常委、第二书记、第三书记。1960年11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被关押。1973年12月至1975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党委常委。1975年2月至1977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军区党委书记、第一书记;1977年9月至1980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军区党委第一书记。1977年8月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1月至198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军区党委第二书记(1980年4月起)。1983年6月、1988年4月相继当选为第六届、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任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1988年3月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0月5日6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是第一届、二届、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任职至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委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
 
 
大事年表  廖汉生1911年11月14日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
  1927年积极参加农民运动。
  

19501()

1928年3月参加贺龙等同志发动的工农武装斗争。
  1929年7月被选为桑植县苏维埃代表,并在县农民协会和县苏维埃工作。
  1930年后在游击队中坚持湘鄂边苏区反“围剿”斗争。
  1933年5月任湖北鹤峰县第四游击大队副大队长,7月调任红三军军部书记员,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10月红二、六军团会合后,任红二军团第六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开辟湘鄂川黔苏区的一系列战斗。
  1935年春任红二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其间两次火线受命任第四师代理政治委员,8月在澧县大堰当战斗中负伤,伤愈后重任第六师政治委员,11月从桑植出发长征。
  1937年5月出席了党在延安召开的苏区代表会议。
  抗日战争爆发后,廖汉生同志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副团长、政治委员,率部开赴抗日前线。
  1939年初率部作为一二〇师主力挺进冀中。同年4月任由七一六团和冀中部队编成的独立第二旅副政治委员。
  1940年重任七一六团政治委员,参加了晋西北夏季反“扫荡”战役和百团大战。
  1941年,廖汉生到延安八路军军政学院、政治学院学习。
  1942年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参加了延安整风。
  

1950(1)

1943年任党校第二、第四部组织教育科科长,后任第三五八旅副政治委员。
  廖汉生
  1944年10月任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五干部大队政治委员,奉命率部分干部重返洪湖地区开展工作,任新四军第五师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襄南地委书记。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任江汉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兼中共江汉区委书记。
  1946年4月调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工作,不久奉命返回延安。
  1946年11月任晋绥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
  1947年3月先后担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副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
  1948年2月底,参加宜川战役。
  1949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政治委员,9月解放青海,任青海省军政委员会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廖汉生同志担任陆军第一军政治委员兼青海军区政治委员、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1952年起历任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党委第五书记,后主持西北军区工作。
  19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
  1955年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同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7年任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
  

198881

1960年1月至1967年1月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党委第三书记、中共华北局书记处书记。
  廖汉生
  “文化大革命”期间,廖汉生受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迫害。
  1972年7月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示,重获自由。
  1973年12月重新工作,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
  1975年2月调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
  1976年10月,他坚决拥护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的决策,并按照中央要求做好有关工作。
  1977年8月任中央军委委员。同年9月任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1980年1月,廖汉生任沈阳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1983年至1993年,廖汉生担任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并兼任全国
  

1953

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6年10月5日6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人物性格

  作为一个投身中国革命七十余年的军人,廖汉生将军是一个平时不被外人注意的人,尽管经历
  
  

1997

了中国当代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他仍然不是一个明星级的人物,这在相当程度上可能和将军的性格有关——一个不事张扬,沉稳持重的人。
  “四人帮”横行之时,邓小平将廖汉生派往华东,说:“你是有角的。”政治局会议上,廖汉生不堪重压,顶得江青瞠目结舌。

人物评价

  廖汉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50年,致力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联系实际,深入进行革命理想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光荣传统教育。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崇尚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性格直率,为人坦诚,办事公道,不徇私情;治军严格,铁面无私,关心战士,爱护部属;严于律己,不谋私利,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热爱人民,情系老区,关心家乡发展建设。他严格要求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着一名老共产党员和老红军战士的本色。
  

标签: 廖汉生   廖汉生同志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廖汉生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廖汉生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