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际熙(1865—1937年),字焕文,号荔坨,晚号圆智,原名韶祥,增城市增江街湖塘埔村人。其高祖赖君佐率本族20余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由福建永安(今闽中永安市)汤湖村经紫金辗转来到增城,选址开基立业。赖际熙自幼发奋读书,学了三年后,本村老师说:际熙,我教不过你了,你要去找老师了。于是,他找到石炳熙(增城人,法学士)做老师,随后再赴广州求学,就读于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院。24岁中举,38岁考取进士(1903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届),钦点翰林,在京学习三年,授国史编修,再晋国史馆总修、总纂。1912年,与几位清朝遗老徙居香港九龙。第二年(1913年)应聘做了香港大学中文总教习兼教授,创办中文系,创立学海书楼,珍藏古籍,开设国学讲座,专心从事中文教学与国学研究,著有《清史大臣传》,编有《赤溪县志》(民国九年)、《增城县志》(民国十年)。数年间,在旅港客籍社会中已享有崇高威望。1921年,香港崇正总会创会期间,被公推为临时会长,并连选连任第一、二、三、四、五届理事会的会长(日前有报道说他只任了第一、二、三届会长,不确),是香港崇正总会草创立足期主持会务整十年的杰出领袖,为总会日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他是一位建树丰伟的学者型的杰出的客家文化社会活动家。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赖际熙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赖际熙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查看更多讨论帖>> | ||||||||||||||
赖际熙的讨论吧最新话题![]()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