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968997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刁氏迁徙分布  [置顶]  [精华]

战国时齐襄王有处士貂勃,有的古籍也写作刁勃,汉时有齐之商贾刁间,这几位名载史册之人物,都是当时的齐人,即现在的山东人,再结合竖刁,可见刁姓的最早发源地是山东。新莽时期有义军首领、东海(今山东省郯城)人刁子都,东汉有彭城(今江苏省徐州)人刁韪见诸史册,徐州毗邻山东,以前又曾归属过山东管辖,所以刁姓起源于山东应无疑义。汉末三国魏晋时,刁姓在渤海郡和弘农郡繁衍得十分兴旺,成为此两郡之名门大族,其中以刁姓渤海郡望最为兴旺,表现十分抢眼。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原板荡,晋室被迫南渡,渤海饶安(今河北省孟村)人刁协亦避难南渡,为当朝尚书令,后被奸臣所杀,但其子孙显贵于当朝,其孙刁逵兄弟三人俱经商发家,仅刁逵一人就置田产数万顷,奴婢至数千人,后刘裕诛刁家规,刁姓有回归北方者,但有刁姓血脉留居江南。北魏时,刁协五世孙刁整因河北丧乱,遂奉母客齐州(今山东省济南)。隋唐两代,刁姓繁衍之主流依旧在北方,但在江浙皖鄂的南方诸省均有刁姓人家入居。唐昭宗天复中,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刁光胤避乱入蜀(今四川省)。唐末五代时,河南上蔡人刁彦能因仕宦南唐而落籍升州(今江苏省南京),其有子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省镇江)。除此以外,刁姓由于避乱亦有进入湖南、江西者。宋元两代,今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均有刁姓人入迁。元末明初,有刁清自福建宁化石壁迁广东潮州揭阳。生子四,分迁兴宁、长乐、海阳。续衍潮阳龙川、新界以及广西。山西刁姓作为明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东北、甘肃、天津等地。历清,刁姓分布之地愈广。如今,刁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贵州、湖南多此姓,二省汉族刁姓约占全国汉族刁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零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四,约五十余万人.

作者:222.184.28.*   回复:147   发表时间:2009-03-22 20:25:47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刁氏迁徙分布

五代末北宋初,镇江地区就有人口流动的记载,有的外迁户凭借自身的优势成为本地望族。如丹徒刁氏原籍河南上蔡,五代时为避中原战乱迁居皖南宣城,至刁彦能因家贫投身军伍,在吴镇海军节度使王茂章帐下当差,因徙升州(今南京)。南唐代吴后,积功为昭武军节度使,被赐田京口,遂定京口为家,子孙占籍丹徙。其子刁衍随南唐后主李煜降宋,先后受到宋太祖、宋太宗的信任,官至崇文院编修、兵部郎中。真宗、仁宗两朝时子孙相继登科,且“家富于财”,成为京口望族。

作者:121.234.212.*   发表时间:2009-04-24 15:16:08

[回复] 回复刁氏迁徙分布

明末,广东兴宁人刁宗颜,以干员优行出身,为广西平乐府富川县知县,“寓居广西,为广西刁氏之祖”。刁作谦、刁敏谦修纂:《兴宁河西刁氏族谱》,民国七年,见《客家史料汇编》211页。

作者:121.234.212.*   发表时间:2009-04-24 15:21:44

[回复] 回复刁氏迁徙分布

刁姓是故城县望族,历史上出过许多名人。清代大儒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提到过“故城刁飞万”(“飞万”可能不是名,而是字),是参与编纂《四库全书》的翰林院中人物。又:旧故城县城无北门,因此东城门成为交通咽喉。东门外通向德州的起点上,建有刁氏牌坊一座,坐北朝南,我幼时常在其下嬉戏,但不知此坊为刁氏何人所建。-卖炭翁。


作者:121.234.212.*   发表时间:2009-05-01 06:57:23

[回复] 回复刁氏迁徙分布

我开始祖得林兄弟三人,自明永乐二年由京都遵化迁至河北省故城县刁孝子村已有六百余栽。续修祖谱已有十一次。

作者:222.184.28.*   发表时间:2009-05-04 05:14:56

[回复] 回复刁氏迁徙分布

汉末三国魏晋时,刁姓在渤海郡和弘农郡繁衍得十分兴旺,成为两郡之名门望族,其中以刁姓渤海郡最为兴旺,引人注目。尤以刁协、刁彝、刁逵(见《晋书》 刁协<子彝 彝子逵>传)、刁雍(见《魏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二十六 刁雍传)最为有名。

作者:222.184.28.*   发表时间:2009-05-04 08:41:44

[回复] 回复刁氏迁徙分布

山东黄县刁氏源流 [精华]
据慕院夼刁氏家谱记载,黄县的刁氏来源于河北省任邱县(今河北省沧州市所属任邱市,任邱市为县级市)。刁氏的郡望有三,弘农郡、渤海郡和河西郡。据考证西汉勃(渤)海郡治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南),辖今天津市及冀、鲁一部。东汉郡治南皮(今县东北)。隋时沧州勃海郡,郡治阳信(今山东阳信西南)。今沧州市所在地在汉勃海郡中,而在隋沧州勃海郡界外。任邱县一直为沧州所管辖,因此可以考证出黄县刁氏的郡望为渤海郡,堂号相应即为渤海堂。

??太祖名讳巩,生六子。分别为长子清修、二子冉修,三子自修、四子敬修,五子懋修和六子淑修。明初响应国家的移民政策,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太祖的长子清修与尚未成人六子淑修,留在老家供奉宗祀、赡养父母外,其余四子皆迁徙到山东定居。其中二子冉修迁徙到章邱县,三子自修迁徙到即墨县,四子敬修迁徙到黄县黄山馆,五子懋修迁徙到黄县土口村。

??敬修和懋修即为黄县的刁氏始祖(一世)。由于明朝二百多年的社会稳定,子孙繁衍发展迅速,自然产生许多分支。也就有了在黄县的二次迁移。据家谱记载,始祖懋修生三子奉、福、整。长子奉居土口村,供奉宗祀。二子福迁徙到枣林村,三子整迁到鲁家沟村。二世祖福生三子增、庆、积。二子庆留本村供奉宗祀,长子增迁至炉房村,三子积迁到台上村。后枣林村福的后代九世祖云道迁到慕院村定居。十世祖正岐迁到栖霞市后寨村定居。这就是原丰仪乡土口村、枣林村、慕院夼村、台上村、炉房村、鲁家沟村以及现栖霞市的后寨村的刁氏来源。

据家谱记载北马北沙社的刁氏也是懋修的分支,但具体从哪一世迁居的,谱中没有记载。船止沟的刁氏,来源于土口的奉支。

至于黄山馆的敬修支的刁氏迁徙情况,谱中没有记载.







??
?
?
?
?

?
?
?

作者:222.184.28.*   发表时间:2009-05-04 13:23:35

[回复] 回复刁氏迁徙分布

刁雷 [河南信阳]
本人世居河南信阳息县,家乡刁姓属当地大姓,人口约三十万之多.我家乡有三座清代乾隆年间的祖墓.每年清明节都会有祭祀活动,家家出动,人人参加.搭台唱戏,流水席待客达五六天,场面非常浩大.可惜本人长年在外经商,已多年没有见到那种场面了.希望天下刁姓兄弟姐妹有空到河南信阳息县参观.

作者:222.184.28.*   发表时间:2009-05-09 05:24:23

[回复] 回复刁氏迁徙分布

刁迎军 时间:2006-1-4
主题:终于找到始祖了!
昨天查家谱,得知.我们的始祖来自,河北任邱县.太祖名巩生,生六子.适明朝移民,长子清修与六子淑修留原地以奉宗祠.二子冉修去山东章邱,三子自修去山东即墨县,四子敬修黄县黄山馆,五子懋修去黄县土口村.也是我们的始祖懋修.以此排辈,我在第三18世.

作者:222.184.28.*   发表时间:2009-05-09 05:55:20

[回复] 回复刁氏迁徙分布

刁迎军 时间:2006-2-15
山东龙口刁姓
咸丰三年 正月 刁立明 立
原序
太祖始自直隶任邱县历元、魏、周、齐、隋、唐、五季、宋、辽、金、元千余年未衰。其族当元末明初山左间,屡经兵火灰烬之余人存者少。里社难以分立,地无者多,国税难轮将。
洪武十三年奉旨迁移,小民以散处于齐鲁莱牟之境。太祖讳巩生生六祖。长祖讳清修与龆龄之六祖讳淑修在家供养老亲,宁子妇力桑田而守常业焉;二祖讳冉修徙居章邱县;三祖讳自修徙居即墨县;四祖讳敬修徙居黄县(今龙口市)城西黄山馆;五祖懋修徙居黄县东南土口村。北马北沙社亦五祖之分支也。此乃迁移之一世祖也.
现在我们龙口刁姓人很多,有好多村全部姓刁.原丰仪镇就有土口村全部、枣林村全部、慕院夼部分、炉房村大部、台上村部分、鲁家沟村部分。北马镇、石良镇也有部分村。黄山馆镇有刁姓一个分支,人数也很可观。总体来看黄县(现山东龙口市)的刁姓大约有十万人左右吧!具体数字没有确认 。

作者:222.184.28.*   发表时间:2009-05-09 06:12:23

[回复] 回复刁氏迁徙分布

兴宁《河西刁氏族谱》:始祖刁清,原名法瑛,宇于忠,生子四:文甫、信甫、明甫、悦甫。元末明初自宁化石壁始迁潮州府揭阳县蓝田村第八图小径村。明洪武三年 (1370年),再迁海阳县丰政大椹。为入粤始祖。至二世:
文甫,由海阳迁惠州府兴宁县南厢刁坊堡洋岭侧,为兴宁始祖。生子四:朝鲜、朝受、朝举、朝郎。
信甫,由海阳迁兴宁县河塘堡刁潭侧。生子志和。
明甫,由海阳迁长乐 (五华》县。生子三:荣禄、仲山、青。
悦甫,留居海阳。后裔分衍蓝田、丰政二都及揭阳、潮阳二县。
三世以后,续衍龙川及广西省境。
另载:唐末,刁姓南迁,留居江、浙间。后入赣,南宋入闽,经邵武、顺县、将乐,而后迁入宁化。

作者:222.184.28.*   发表时间:2009-05-21 16:35:04

第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跳到 页/共16页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