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76070次
7人
51个
105个
164人
29部
编撰:招锦源、招伟标、招锡坤、招永铨、招志祥、招河汉 字体:招东山
作者:58.248.82.* 回复:27 发表时间:2010-12-26 18:37:05
招允先师,原籍广东佛山人,是叶问宗师同乡。佛山练武风气盛行,近代出了不少武林奇宿,咏春拳一代宗师梁赞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招允自幼嗜武,8岁开始习拳,拜在同村堂兄招就师傅门下,学习咏春拳术。招就师公师承陈汝锦,陈氏乃梁赞宗师爱徒 — 陈华顺(即招钱华)之子,招允先师可谓梁赞宗师之一脉承传。招允先师醉心武术,虽然人个子矮小,但却聪敏精悍,在习武氛围浓厚的佛山街,自然得到良好的发展,年纪轻轻便能自立门户,在佛山莲花路(实属筷子路)[众议总会]设馆授徒。人较机灵能干,但涉世未深,被人误导曾参加国民党公安干探,正是这一原因,佛山解放初期招允便迁徙到香港。在佛山时招允先师对叶问的功夫已十分仰慕,有时亦会向叶问宗师请教。来港后,立即前往九龙饭店饮食工会拜望叶问宗师。二人本书同乡,正同是落难,相见自然投缘。当时叶问宗师授徒,已经在不再行拜师之礼,而招允却在机缘巧合,得破例向叶问再行拜师大礼。此后,招允暂时安顿在工会内,日间在酒楼厨房帮工,夜间则跟叶问宗师研习拳术。正所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招允蛰伏于厨房多年,偶因一事刺激,经叶问宗师的统一和鼓励,决定从出江湖,干一番事业。凭着跟叶问习武的收益和过去教拳的经验,不到两年的时间便闯出名堂。其后,又得到叶问宗师的许可,开设了“侨港招允咏春国术会”,自此以后,在香港武术界奠定了基础。从习者已逾千众人。期间叶、招二人并未因环境的改变而减少来往,相反师徒俩人在百忙中争取时间,于深宵会面,一方面研讨技艺,另方面把酒言欢,感情弥笃。直至1972年招允将“侨港招允咏春国术会”正式注册成为[招允咏春体育会]。叶问宗师便破例送给招允一件无价珍宝 — “咏春正统”,并署“叶问题(字)”7个大字,此亦叶问宗师生前唯一一面亲题,并亲手授予其弟子的牌匾。招允对师父的恩赐未敢忘怀,将这面叶问宗师亲书的金字墨宝,高高悬挂在“招允咏春体育馆”中堂之上,永久展示恩师墨宝的风采。至此,叶问一系“正统”之争亦已尘埃落定。所不幸的是,随着叶问宗师1972年皎然逝世后。不足一年,招允先师翌年也患上了癌症,于1974年因肺癌病发与世长辞,享年仅49岁。真是天妒英才!此亦是叶问宗师之始料未及也。 作者:尹冠中(招允徒弟)
作者:58.249.8.* 发表时间:2011-01-10 17:07:48
(1)招子庸画蟹趣谈招子庸,字铭山,南海县草场堡横沙村(现属广州市石沙区)人。清嘉庆廿一年(1816年)中举,曾做过几任知县。在任期间,为人民做过一些好事,颇受当地民众爱戴。他能文章、善骑射,有艺术天才,通宵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丹青爱画兰、竹、蟹。尤其擅长画芦蟹,有“子庸画蟹,有钱就买”之语。据说他当时画墨蟹,不论画幅大小,是以只论价,最高笔金可达二十两一只。有一次,一熟人求他画蟹,论定价钱每只一两,但这人身上只带来半两银子。招子庸得知后,二话没说,照样挥毫。画成后,只见画面上螃蟹正从石底蓬中爬出坭面,刚好露出半边身形。他的艺术成就是与他平时留心观察、刻意求精的作风分不开的。他青少年时,家住横沙村竹庐巷,那里种有一排排的竹数,他常在竹树丛中来回溜达。雨天,还披上蓑衣立于竹树旁边细心观察竹子:为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常在家中养着一笼螃蟹,闲时将蟹放于地上或置于池塘泥面上,任其爬行,观察它们的形态。久而久之,他画起蟹来,得心应手,如有神助,只只形神兼备,栩栩如生。(2) 书画家“招宝莲”名字的由来招宝莲,字笛楼,南海朗边人。清光绪举副贡生,爱吹笛子,擅长书画,一生以授徒为业。传说公原名不唤宝莲,因科举屡试不第。偶得一高人指点,曰:“尔名不利科举,当易之以阴柔。公思后,遂将妻名以冠之也,是年果得高中副贡。”其实这一说法事出凑巧,宝莲公连经几场考试,颇有一定考场经验,加上勤奋攻读,定比高中。公一生传世作品只有国画及书法,现佛山市博物馆内藏有他《人物斗方》及白描人物五个,运笔简练。公文采风流,溢于画面。有画题字:“此公为老不尊,他满嘴胡须,却仍手持绰版唱只解心,所作明为入花丛也。”下款署名,笛楼写意。(3) 小师兄教大师弟招允,佛山市张槎街下朗村兴贤里(现属上朗村)人。5岁读乡间蒙学,习孔孟之书,知礼尊师敬老。人个子矮小,好动机灵,有过人的组织能力,能团结村中小伙伴。一日,招就宗兄弟从村口经过,看见招允正和同村小孩玩得入迷,他悄悄地来到招允身旁,突然伸出一条腿欲把他拌倒。那知招允反应敏捷,连连跃起,将突然而来之脚避开,从此招就教受招允功夫,并结成师徒。招允稍长,跟随父兄来佛山寻找工作,适逢期间招就在佛山筷子街(众义总会)会址教授功夫,遂邀他来馆当助教。武痴 — 彭南,一边脸上有巴掌的黑痣,人称他为“黑面南”。三十一、二岁,已学会多家拳术,后得知咏春拳与别家拳法不同,欲拜招就为师,未得应允。彭南便由招允方面下功夫,得招允承若秘密教他咏春拳套路,后来招就师傅得悉此情况,无奈之下收彭南为咏春拳弟子。从此以后,多由招允代教。彭南亦刻苦学习,终于成长为佛山街一带有名望的咏春拳大师。因为当时师兄弟之间有句口语:“靓仔①允,过几招嚟②。”其实,这里“靓仔”,并不是赞美招允美貌,而是说招允生得矮小,像个小人物。这就是小师兄教大师弟故事的由来。注:① “靓仔”,粤语方言。是对貌美男士的称呼。这里是以上故事的解释。② “过几招嚟”,即教几下武术招式动作。③ 招允1949年前师承招就,1950年后师承叶问宗师。
作者:58.249.8.* 发表时间:2011-01-10 19:55:18
距今已2700多年,位于陕西省韩城市的芝川镇、龙亭镇境内,有个“古梁国” — 少梁城的遗址。陕西省渭南市北,100多公里处有个韩城市,城南约20华里有个芝川镇,以芝川镇为中心,境跨龙亭镇,有东西少梁等十多个自然村,这便是2700年前的“古梁国”所在地,即现时的少梁城遗址。经考证,少梁城南紧接龙亭塬上的魏长城,西至瓦头村西堡安塬头的三义坟(《赵氏孤儿》中的三位义士葬墓)以下,东北至东少梁塬上的梁家城遗址,北至西少梁村北,城墙总长11公里,面积约20平方公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前770—720年)把秦襄公封为诸侯,赐予岐西之地。因秦仲最小的儿子赢康,也参加了这次救周行动,所以将秦襄公叔父赢康也封到梁,即现在东、西少梁,及瓦头、芝川、芝塬一带。赢康到梁后,遂扩大地盘至后来的少梁城。……那时的诸侯都有以国为氏。因梁的最早国名康,亦叫梁康,梁氏便尊康为始祖。梁康与秦同祖,原姓嬴,爵位封伯,所以亦称梁伯国。梁国只存在130年,到秦惠王十一年封,将少梁改名为夏阳。招姓,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左传.僖公十七年》。本传记:“夏,晋太子圉为质于秦,秦归河东而妻之。惠公之在梁也,梁伯妻之。梁嬴孕,过期,卜招父与其子卜之。其子曰:‘将生一男一女。’招曰:‘然。男为人臣,女为人妾。’……”此之“卜招父与子卜之”,是梁国太卜(占卜大师)招父和儿子,代为占卜。“招父”属尊称,现代称谓是招公,僖公十七年是公元前643年。时至梁更名为夏阳仅三年。按语:如果梁国只存在130年,那就不是在秦惠王十一年更名为夏阳,应在秦穆公二十年(公元前640年),秦惠王十一年(公元前314年),是否史料记载有误?另有记:梁被秦灭于公元前620年。作者:塘溪老爷
作者:58.249.16.* 发表时间:2011-01-11 19:56:36
一、“祖宗叙事”诗二首其一远祖山西晋步招,儿孙皆是仕皇朝。隆兴有裔名劻政,后世南迁未惧遥。其二南宋咸淳乱世中,祖先阖府来广东。途中儿女多磨励,路半椿萱仙佛逢。仲季两奇从长兄,高堂嘱咐投叔翁。朗边沃土繁枝叶,燕翼南祠仲奇公。朗溪沃土繁枝叶,敦本北祠仲奇公。序:明礼堂招仕基公系吾祖伯叔。南祠招燕翼堂仲奇与北祠招敦本堂季奇系同胞兄弟。三间祠堂均属劻政公招禄后裔。作者:招锦源二、兄弟“诗之唱和”各一首乡情远祖枝分各异村,根同一脉本同源。相逢共叙天伦乐,寄语一诗千万年。作者:招英锦兄弟亲情八音锣鼓闹喧天,南北两祠互拜年。舞起醒狮来助庆,醇醪斋饮畅心田。作者:招柘酬和英锦、招柘赠诗 晋国山西祖籍宗,咸淳乱世迁广东。庙边大地兴贤里,子嗣三祠昌更隆。序:庙边、大地、兴贤里三村中的街名。三首诗同匾挂在燕翼堂。作者:招锦源三、赠季华村务本堂诗二首颂季华村招氏东平河畔沐朝霞,人杰地灵富贵家。孝子贤孙创大业,春光满目照季华。作者:招英锦同气连枝同气连枝南北牵,枝分两地脉相连。前贤开创万年业,后世儿孙代代延。序:北朗溪燕翼堂,南联络溶洲季华村务本堂。四、《颂招氏一家》诗四首猛祖颂招姓远祖汉猛公,鸿胪政绩汉夷融。诸侯帝裔三呼礼,安帝元初得册封。 序:招猛东汉安帝朝茂才,元初(公元114---120年)官大鸿胪。掌管小数民族归顺,及入汉朝拜天子。官属九卿。后又为赞襄礼义,典乐之官。岭南招氏先祖。赞金湖启平精神之一问祖寻宗当赞颂,金湖招氏启平公。朗溪谦所未相认,招族愿求同一宗。之二寻宗道路实艰辛,马迹蛛丝各处寻。犹似疯痴君莫笑,溯源宗籍表吾心。序:有江苏省金湖县涂沟镇秦庄村,招启平网上发帖数次,阐述其祖招硕德公(仁寿堂),按推论,疑似系广东省佛山市张槎街上朗村招谦所公第五世孙。此说未被上朗村永思堂族人认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启平君这种精神,值得每位招氏人学习。中华招氏宗亲金湖①招氏一行人,涉水翻山万里行。宗祖访寻何惧元,神州招氏一家亲。注:① 金湖(山东、广西)五、外一首编后有感时世变迁谱失踪,传承历代已朦胧。静心观察人间事,积德教儿敬长翁。序:2009年乙丑年,上朗重阳节村庆,有江苏、山东、广西等地招氏宗亲前来祝贺。
作者:58.248.116.* 发表时间:2011-01-12 20:34:10
当写完《兴贤里家园》篇的时候,心情不觉有些沉重,也有欣慰,欣慰的是家乡人不再过着农耕生活。忧悒的是人口问题,700多年来就是只有150多口人,实在是我燕翼堂人的一大疑虑。有传言:新建祠堂,前面临涌后面是塘,妨碍了人口繁衍。就此问题我作过调查,与个别族人进行了解和分析,最后结论是“事有巧合”。其原因有二:一是燕翼堂本堂经济并不富裕,田亩物质不甚丰富,加上村落地方狭窄,族中人口繁衍到一定程度时,资源和居住环境就显得不足,制约着继续发展,所以村人就离开家园,寻求向外拓展;其二,在民国22年,刚建好的“招氏宗祠”,距离日本侵华只有四、五年时间。侵略者入侵中国到处烧杀抢、奸淫掳掠,人民苦不堪言。为了躲避兵贼,四处逃亡,至使田园荒废、人口减少、经济萧条。正由于此事件与新建宗祠,时间上的巧合,带给村人一种错觉,认为村中人口减少,是建祠堂风水上有问题。解放后,人民生活安定,生产得以发展,人口随之增长。到上世纪90年代,上朗村归属佛山市禅城区,农田耕地改作工业用途,村民全部纳入城市化进程,原来以农耕为业的村民都已变成为城市人,可工可商,告别单一的农耕经济。生活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村民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险,有病及时诊治,健康有了保障。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旧村貌大为改观,原来的河涌小道,变为宽阔大路,鱼塘臭水沟烂地已填平,建起工厂大厦,村内闲置荒地绿化成公园。村人心中的创伤,慢慢地被抚平,一切正朝着美好方向发展。5年前写成《燕翼堂族事拾零》,有些资料来源于下朗村明礼堂和敦本堂族谱记载,另一部分材料,摘自广州市石沙区横沙村招煊老先生编撰的《招氏鸿迹》,同时亦采用了上朗村永思堂招远德宗亲辛已年重编的《朗溪招氏族谱》上的一些数据资料。上述所载,今日重新修订的《朗溪招燕翼堂族事拾零》,继续沿用。在此向各位一一致以衷心的谢意。今次修订组织了:招锦源、招伟标、招永铨、招志祥等人成立了“族事”编助小组,对5年前《燕翼堂族事拾零》上的部分事件进行核实,一些章节进行改写和补充,删除了一些无用和失实的记载。遗留,漏记的东西重新补录。一班关心族中事务,热心族中公益的人及时得到表彰,使这种风气得以传承和继续发扬。今次接受访问的各地认祖归宗兄弟,使记录得到第一手真实材料。本次修订工作联系了招伟标加盟。招伟标是“招燕翼堂”裔孙,一向热心祠堂公益。他以自己的智慧和财力,办起了国内第一个招氏宗亲网站【网招天下】。他给书中带来精美图片,带来了许多从网上收集到的全国各地招氏族人讯息,这是5年前那本《族事》所没有和无法做到的事。今次修订,虽然尽了我们的能力来编写,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原谅。作者:招锦源
作者:58.248.115.* 发表时间:2011-01-13 20:27:07
作者:58.249.9.* 发表时间:2011-01-13 20:27:08
黄凤女,去食屎!招卓宁,去食屎!招庆常,去食屎!招杰照,去食屎!招永荣,去食屎!招永正,去食屎!刘嘉宝,去食屎!刘雪珍,去食屎!虎艳芬,去食屎!丁玲,去食屎!苏志丹,去食屎!苏绍基,去食屎!李勇,去食屎!李谦,去食屎!招云平,去食屎!招倩茜,去食屎!陈嘉伟,去食屎!蔡鸿泽,去食屎!周家宜,去食屎!,去食屎!沈咏珊,去食屎!,去食屎!招焕芳,去食屎!招丽芳,去食屎!招丽玉,去食屎!招丽卿,去食屎!,去食屎!梁二斤,去食屎!招河汉,去食屎!招伟标,去食屎!招锦源,去食屎!张昪临,去食屎!张翠好,去食屎!赖丽芹,去食屎!招铭华,去食屎!招维羽,去食屎!关耀成,去食屎!何建华,去食屎!陈建华,去食屎!何建芳,去食屎!陈扬,去食屎!陈迪生,去食屎!何卓成,去食屎!任小玲,去食屎!陈锦鸿,去食屎!谢恩,去食屎!孙豫,去食屎!麦加飞,去食屎!李双节,去食屎!,去食屎!,去食屎!,去食屎!,去食屎!,去食屎!,去食屎!刘光中,去食屎!招振强,去食屎!招建辉,去食屎!招建龙,去食屎!白飞虎,去食屎!白飞龙,去食屎!黄杏,去食屎!黄幸,去食屎!黄志文,去食屎!黄志安,去食屎!黄志兴,去食屎!黄曼玲,去食屎!严慕贞,去食屎!严丽贞,去食屎!胡向真,去食屎!黄顺松,去食屎!黄顺琪,去食屎!黄达琪,去食屎!招俊龙,去食屎!招丽萍,去食屎!招萍,去食屎!招晖,去食屎!招美先,去食屎!招展文,去食屎!招骏威,去食屎!招宏星,去食屎!江家铖,去食屎!梁家杰,去食屎!梁永佳,去食屎!赖宝威,去食屎!郭杰文,去食屎!缪菊芳,去食屎!,去食屎!,去食屎!,去食屎!马瑜江,去食屎!张宗迅,去食屎!招卓仪,去食屎!招卓兒,去食屎!招卓珊,去食屎!杨世卓,去食屎!林昌贵,去食屎!张献杰,去食屎!招焕芳,去食屎!招敏,去食屎!招煊,去食屎!招英锦,去食屎!招文辉,去食屎!王德华,去食屎!江咏梅,去食屎!彭桂彩,去食屎!朱永伦,去食屎!蔡俊勇,去食屎!,去食屎!杨志毅,去食屎!林坚伟,去食屎!林志鹏,去食屎!林志坚,去食屎!戴锐强,去食屎!叶世荣,去食屎!朱杰勇,去食屎!林颐,去食屎!冯奔,去食屎!招广坤,去食屎!招杰荣,去食屎!马绍帆,去食屎!彭恩,去食屎!关国志,去食屎!何慧珍,去食屎!招慧欣,去食屎!郭涛,去食屎!李少丹,去食屎!蔡婉君,去食屎!梁庭钧,去食屎!陈小姐,去食屎!黄建辉,去食屎!黄小姐,去食屎!林卿,去食屎!刘小兵,去食屎!全锦云,去食屎!郭宝泉,去食屎!卢全,去食屎!谭绍明,去食屎!陈振光,去食屎!
作者:113.108.180.* 发表时间:2015-12-26 17:31:58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