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269243次
1人
1个
60个
1310人
141部
关于填写华夏各支殷氏基本信息调查表的公告 中华殷氏网 2008年12月4日? 中华殷氏网 中华殷氏网站站长殷作斌关于填写 《华夏各支殷氏基本信息调查表》的公告 旅居海内外、华夏各地各支殷姓朋友: ?? 你们好!我是中华殷氏网站http://www.10000xing.cn/x074/第一任站长,江苏省淮阴工学院和民办炎黄大学教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学历,文革前六年制清华大学毕业)。现年已近七旬,计划在耄耋之年,编撰《中华殷氏族史》和《华夏各支殷氏大统一宗谱》,为后氏殷氏子孙留下光宗耀祖、激励之册,为中华民族的空前大团结做出历史性贡献。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垦请华夏各支殷姓代表按照各支宗谱或其他史料如实填写《华夏各支殷姓基本信息调查表》,填好后用电子邮件发至我信箱: ?? hyyzb@public.hy.js.cn (首选) ?? yinzuobin@tsinghua.org.cn (备用)。 ???????谢谢 ?????????????? 江苏苏北朐阳殷氏数万户代表 殷作斌 上 2008-12-4 附样表: 华夏各支殷氏基本信息调查表(样表) 1、支派名称: 2、现存宗(族)谱名称: 3、历届宗(族)谱撰修情况简述: 4、现主要居住区域: 5、现有人口数(大约): 6、郡望: 7、祖地: 8、祠堂号及祠堂处所: 9、宗谱中一世始祖基本信息: 10、始祖源流及迁徙简述: 11、本支源流中存在的主要待考问题: 12、备注: 信息提供人:_XX支_殷氏代表 (签名) 信息提供日期:_____年____月____日 附件:填表举例__苏北海州朐阳殷氏基本信息调查表 1、支派名称:苏北海州朐阳殷氏 2、现存宗(族)谱名称:朐阳殷氏宗谱 3、历届宗(族)谱撰修情况简述: (1)首届谱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请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少方涟水薛尚义主持建谱并作序。 (2)二届续修谱于清同治十年(1871)由十一世祖殷及甫主持续修并作序。 (3)三届续修谱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十二世祖殷德成主持续修并作序。 (4)四届续修谱于公元1989年由旅居台湾的十五世孙殷大庆出资、响水十五世孙殷作栋主笔续修并分别作序。 4、现主要居住区域:主要分布在江苏省涟水县、响水县、滨海县、灌南县、灌云县、淮阴区、清河区、清浦区、楚州区、阜宁县、东台县、大丰县等苏北县区,也有部分族人散居在淮安市、盐城市、镇江市、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上海市等市区。 5、现有人口数(大约):约10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因记不得先祖名而未能入谱,但可确认其先祖属于本支)。 6、郡望:汝南郡(世代口传,宗谱中无记载,但各户遇婚丧嫁娶时均如是写)。 7、祖地:陈郡(州)长平(世代口传,宗谱中无记载,但各户遇婚丧嫁娶时均如是写)。 8、祠堂号及祠堂处所:德一堂,祠堂处所不明(世代口传,宗谱中无记载)。9、宗谱中一世始祖基本信息: 一世始祖:殷聪,配刘氏,生三子,长 殷潮、次 殷岗 、三 殷谷 10、始祖源流及迁徙简述: 本支始祖聪公,本为望族名门之后,不知因何原因从何地在明初(约在1400—1471年之间,明建文二年---成化六年)被迫携妻刘氏率三子(长潮、次岗、三谷)迁居苏北荒漠不毛之地海州朐阳山之南,以烧盐为生,后入海州籍,世称江北海州殷,其三子(长潮、次岗、三谷)后裔后来形成江北海州殷中三大分支(潮大公派、岗二公派、谷三公派),传至五世祖殷松字恒吾又率族人南迁涟水,子孙繁衍,目前最晚辈已传至二十世,本支现已成为苏北人口数最多、分布最广的殷氏家族,与江南润州殷各支殷氏家族隔江相望已六百余年。 11、本支源流中存在的主要待考问题: (1)本支祖辈世代口头流传,始祖聪公因“洪(红)军赶散,自苏州阊门来”,但未能证实,期望各位族友试在江南各支古谱中帮助查找本支始祖聪公的信息,以实现本支族人多年来溯源联宗合谱的凤愿。 (2)近有学者提出本支由北方殷氏或齐鲁殷氏南走迁入苏北之说,但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期望现居山东和世居连云港、徐州地区的各位族友试在贵支各支古谱中帮助查找本支始祖聪公的信息,以实现本支族人多年来溯源联宗合谱的凤愿。 (3)1949年建国前,本支大户每逢婚丧嫁娶时,必书写条幅“汝南郡,德一堂”、“源于殷商,望出汝南”、“传汝南世泽、振长平家声”等条幅,或张贴,或悬挂。从这些条幅对联,我们大体上可以理解族人怀念先祖、不忘本、不忘祖地、不忘祖训的心愿。但对“德一堂”这堂号的来历和使用这一堂号的祠堂的确切处所我们一直没有考证清楚。期望也拥有这一堂号的殷氏分支或对这一堂号的来历有所了解的朋友及时告诉我们。 12、备注:(无) ?? 信息提供人:苏北朐阳第十五世孙(本支殷氏代表) 殷作斌 ?? 信息提供日期:2008年12月4日
作者:殷作斌 回复:22 发表时间:2008-12-14 11:59:58
我是山西省繁峙县东庄村的,姓殷,听说,殷开山的墓就在东庄村,那里的人们常说国公墓,因为墓碑被盗,无法考证,碑帽随在,但是上面的字没人认识,从墓的规模看,不是皇帝就是一品大员。因为驮碑的赑屃跟皇陵里的一样大,还有石头雕刻的文武大臣,两米多高,是县二级文物。
作者:殷君成 发表时间:2013-02-20 15:41:31
1.湖南省邵东县杨桥村殷氏族谱2.现有人口数(大约):500人3.首次修普应为明中后期,因文革时五卷族谱,幸存一卷。且序言落款部分遗失,1981年修复4.河北清河县黄金庄、许家那、李庄、解庄、戴家屯、山东临清姚李庄、山东武城蒋官屯。5.3000人左右6-8.原序载为唐开山之后迁虞(山西平陆)又迁洪洞县野桥庄,明永落二年春迁居河北清河。9-10.始祖殷舜臣在江西吉安迁至湖南邵东。11寻根溯源报本追远为后人职责,然我支访至大槐树寻根问祖有限公司处,再无法上溯,恳盼与我殷姓族人联谊寻根。湖南省邵东县合意村殷姓代表:二十一世殷晓红2013.1.3[/color]
作者:殷晓红 发表时间:2013-03-03 13:31:10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