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69913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文登市西郊米山镇的长山村,背靠长学山,南有309国道通过,村子不大,仅300多户人家,但名气不小。据当地人讲,长山村的名气与历史名人出生在这里的元代将军,被称为第一位抗倭将军的刁通有关; “村子里的姓氏很杂,刁姓也算不上大姓,但是年代确实比较久远,至少在元朝就已经在长山村繁衍了。”长山村支书刁同良告诉我们,本来他手里曾保管着一套刁氏家族的宗谱,但是被河南郑州的一位名叫刁文的同村人借走,一直没归还,这也让我们一睹家谱真容的想法落了空。 刁同良说,按照这个谱系记载,长山刁家从刁通的前三代先祖开始到现在的谱系一点都不乱,算起来到他这一辈,应该是刁通的第十七八代子孙了。不过据陪同我们采访的米山镇文化站老徐介绍,他们在见到这套刁氏家谱时曾拍照保存,家谱是用绫质材料制作,棕色,长约2米,宽约1.3米,是村里另一位刁通后人在“文革”期间偷偷保存下来的。 对于这位700多年前的先祖,长山村的刁家人谈起来充满了自豪感。“刁通作为武将,一辈子没打过败仗,最后所做官职也很高,所以他死后得到了皇帝亲下圣旨立碑的待遇。”刁同良说。 而对于现代的文史工作者来说,他们对刁通感兴趣,还在于他是文登历史上第一位领导抗倭的将领,而文登史志部门的研究则认为,刁通是文登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将军。 根据刁氏后人的介绍,刁通出生在南宋末年,当时文登已属元朝,所以他长大后就加入了元朝军队,因作战英勇,刚刚20岁就当上了从征冯翊校尉(相当于团级军官),因不满长官滥杀无辜,愤而辞职还乡。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元军攻取襄樊二州后,刁通又应征参战。丞相阿术让刁通任先锋,选精兵三百余名让他总管,先后克樊城,定镇江,夺淮南,屡立战功,5年后升为进义校尉,6年后升为武略将军,管军千户,赐银牌;7年后升宣武将军总管,兼管领东征汉军招讨使司事,佩戴金符,镇守扬州。 据《元史》记载,刁通用兵如神,战术变化莫测,从湖北一直打到琼崖诸岛,并东渡对日作战,历尽艰险,从征三十多年从未打过败仗。元顺帝年间,由于倭寇常来山东东部沿海一带抢劫,时任招讨史的刁通奉旨东征,在文登安营扎寨御倭,扎寨的地方就是现文登市环山街道办事处的西寨。刁通死后就葬于长山村西北的一处向阳坡地。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个关于刁通后人的传说。据说其后人由于被人密告欲谋反而招致灭族,有一个小孩在大水泊姥姥家出门,躲过了搜捕,后来改姓于,所以有“真刁在大水泊,假刁在米山”的传说。刁同良对这个传说也未置可否,只说是这个小孩后来在元朝灭亡后还是恢复了刁姓。 在去往村后刁通墓遗址的路上,几块大石头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就是前年从地下挖出来的刁通墓碑。”刁同良告诉我们。 墓碑共有四块,看得出是被人为劈开的,若是合在一起该有2米高,可以想象当年此碑竖立在墓前的时候还是很高大的。如今,石碑静静地躺在路旁小河沟上,周边杂草丛生。尽管经过了多年风雨的侵蚀,碑身正面看上去依然平整,上面密密麻麻的碑文也清晰可辨。在一块石碑上,断断续续可以看到这样一段文字:“述之公讳通,字叔达,文登长孝山阳人也,世以农业为生……”“天兵南下,仗剑从征”“为家尽孝,为国尽忠,古之制也,丞相大悦。曰,塞因拔都也……”等非常工整的阴刻楷体字样。 刁同良说,石碑本来是安置在村北墓地里的,“文革”期间被以破四旧的名义劈成四块当成铺路石,时间一久就沉没于地下了。“石碑在墓地上的时候,上面还曾经有一个碑头,上面刻有‘圣旨’两个字,下面有石雕的龙环绕和负碑的石龟。除了碑额被文登市文物所收藏外,其它东西还在村后的古墓遗址上。” 刁同良的一番介绍让我们看到古墓的心情变得更加迫切。当我们顺着泥泞的乡间小路来到墓地遗址的时候,看到的只是茂密的庄稼和草丛,草丛中还散落着几个据说为守墓的石狮的大石块,其模样看上去依然生动。经过指点,我们看到在被垒成挡土墙的石块中,包括当时用来负碑的“赑屃”以及在墓地甬道上的石狗、石人等残缺不全的雕像陆续呈现在眼前。其中一块残存的龙纹石刻石雕,据说是碑体的一部分,上面的龙鳞龙爪以及扭动的龙身子看上去清晰而生动。刁同良向我们描绘起他曾了解的墓地:占地面积大约40亩,墓前有石门,甬道两侧依次是石狗、石师和石人,然后是墓前竖立的两块大理石石碑,碑额刻有“圣旨”两个大字,碑体正反两面均有字,墓碑后面是刁通的坟墓。 地下的墓穴又在哪里?里面有没有出土过有价值的东西?刁同良说,经过这么多年,也没曾听说出土过什么古物,而且由于墓地处于山坡上,地下岩石地形也难以开挖,目前他们将一个已知的洞口用石块封死了。来源:威海新闻网 发表时间: 2009-07-25
作者:117.95.16.* 回复:79 发表时间:2009-07-26 07:08:14
长山村刁家后代出了很多有出息的子孙,我们要好好珍惜,要把这些人物、事迹记录下来,写成谱书传给后人,凡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也都要记载在谱上。现住北京的刁其玉,现住青岛的刁丽丽与刁建军,都是热心公益的长山村刁家年轻后代,他们对刁氏家族如何重新整理祖宗留下的遗产(刁通墓园)?对如何建立文化和传统的同源性?都非常关心。希望有更多的刁家后代站出来,好好研讨并规划一下我们长山村刁家的祖先事宜。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5-14 22:43:25
「长山刁氏」历史上的定位长山刁氏挂谱自 全公 记起,是为有正式记载的第一世始祖。第二世为 成公,生五子,第三世为珎、玉、通、贵、佺。元朝名将刁通是长山刁氏的第三世。引经据典(一)文登市志 第十七节 米山镇(44村)长山 唐初,刁姓居长山之阳,称长山刁家。明时,又建长山宫家、东西长山,清末4村合一,称长山。长山村没有关于唐朝以前的记载,最早只能追溯到唐朝初年。此乃我这支系刁姓先祖最早可考的史记。引经据典(二)元朝名将刁通刁通,字叔达,长山山阳(今山东文登米山镇)人。元朝著名将领。他出生在南宋末年,聪明好学,时天下大乱,文登已属元朝,刁通投笔从戎,作战英勇.刚刚20岁就当上了从征冯翊校尉(团级军官),因不满长官滥杀无辜,愤而辞职还乡。据史料记载,公元1269年,元军攻取襄樊二州,刁通又应征参战,元朝阿术丞相选派骁锐精兵300余名,交付刁通总管,充任先锋部队………。从后向前推断,刁通应是公元1240年前后的生人,当时山东已被蒙古军占领「蒙古在1227年灭西夏后即全力攻金,汴京在多次被围后,金哀宗放弃汴京,向南逃走,最后被围在蔡州。在蒙宋夹击之下,金朝于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灭亡。」。刁成,生五子,珎、玉、通、贵、佺,刁通是排行老三,由此也可以推断 成公 应是公元1210年前后的生人,当时山东被金朝(1115-1234)统治。长山刁氏挂谱有正式记载的第一世始祖 全公,生一子,成。由此也可以推断 全公 应是公元1180年前后的生人,当时山东被金朝(1115-1234)统治。由以上的推算可以明确显示,「长山村刁氏」至少有八百二十年之久,在历史上定位在中国北宋、南宋期间的金朝。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5-23 14:46:37
长山村传说『真刁在大水泊,假刁在米山』据说明代初刁通的后人谋反被灭族,幸有一小孩出门去大水泊姥姥于家,躲过了搜捕,后来改姓于,所以人们传说“真刁在大水泊,假刁在米山”。现在长山村人还这样说:『刁于不分』或『活于死刁』的说法。另有据说,当时还有一家三兄弟分三个方向往外逃亡的族人,事后也已证实确有其事。据以上分析:明初长山刁家发生灭族之灾后,可能有外地刁姓族人迁入居住,所以也就人们传说“真刁在大水泊,假刁在米山”。当时传说里所谓的「假刁」这家族人,有可能是现住山东青岛即墨的刁氏一族,也就是河北任邱县.太祖名巩生,生六子.适明朝移民,长子清修与六子淑修留原地以奉宗祠.二子冉修去山东章邱,三子自修去山东长山村居住一段时间,之后再迁居即墨县。这些事都是历史事迹的研考,如有错误,请告知,谢谢!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5-30 12:54:20
文登长山村宗亲 大家好我将于下月7月7日或8日亲访文登长山村寻根问祖,届时欢迎与长山村宗亲当面请教。台北刁培峻 2010/6/12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6-12 15:45:30
寻找长山村宗亲长山村的刁氏宗亲其实很多,自清末年间之『长(成)』字辈之后,是为「永、守、培、基、其、维……」,为数众多,但多般移居外地发展,甚少与长山老家来往,现在长山村老家需要你们的关怀,请连络一下吧!也许你觉得这里已是人事皆非,也许没有甚么值得的大事,但是别忘了,在网络上可以看到有许多宗亲正在寻找他们的家谱,而这里的『长山村刁氏家谱』正在寻找住在外地的子孙,回个消息吧!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6-19 16:27:34
今日与刁文宗亲电话连络,得到刁文的支持,刁文的弟弟刁培江宗亲也非常支持有关「长山村刁氏」家谱的整理与后续相关事宜。刁文1927年生于米山镇长山村。原郑州市政协副主席、党组书记,原禹县县委书记。刁培江1945年生于米山镇长山村。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历任河南平顶山市体育部、宣传部部长、文化局局长等,现退休。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6-19 17:21:13
文登长山村刁氏明初;约1390年前后,文登长山村刁氏发生『灭族之灾』,在这一时期有小部分刁氏子孙逃至外地,之后发展出四大分支。(一)山东文登长山村刁氏分支(二)山东烟台马山寨刁氏分支(三)山东文登乳山寨刁氏分支(四)蒙古赤峰刁家段刁氏分支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6-22 12:26:06
文登长山村刁氏如何重修「长山村刁氏家谱」?如何重建「长山村刁氏宗祠」?恳请 长山村刁氏后代子孙 共同响应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6-22 15:45:43
作者:刁友标 发表时间:2010-06-24 12:35:12
友标宗亲 看到你的留言,你们广东惠州刁氏字辈:永守培基其维孝友刻念恒业尚在经书是吗?我们可否互相联系,谢谢! 我们这里没有qq号,我的邮箱e-mail:pj_diau@yahoo.com.tw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6-24 17:58:22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