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971979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刁氏著作文稿  [精华]

书名:一定能赶过英国
作者:刁家翔
出版社:南京 : 江苏人民出版社
年份:1958
页数和开本: 36页 ; 19cm
题名:?
主题:工业经济-经济发展

作者:刁品安   回复:137   发表时间:2009-05-23 16:44:00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刁氏著作文稿

书名:刁氏史籍征牒 [普通古籍] / 刁晏平选辑
ISBN:线装
作者:刁晏平 选辑
出版社:北京 : 广东兴宁刁晏平
年份:民国11年(1922)
页数和开本:石印本 1册
丛编项:
题名:?
主题:普通古籍

作者:222.184.28.*   发表时间:2009-07-17 17:57:51

[回复] 回复刁氏著作文稿

书名:刁氏史籍征牒 [普通古籍] / 刁晏平选辑
ISBN:线装
作者:刁晏平 选辑
出版社:北京 : 广东兴宁刁晏平
年份:民国11年(1922)
页数和开本:石印本 1册
丛编项:
题名:?
主题:普通古籍

作者:222.184.28.*   发表时间:2009-07-17 17:57:51

[回复] 回复刁氏著作文稿

阳光体育中一支重要力量
2007年07月27日
作者:刁铁民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导下,“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形成了蓬勃发展之势。在这个学生群体中,一亿三千万少先队员占据了半壁天下。作为党亲手缔造并领导的最大的少年儿童群众组织,中国少先队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如何发挥作用,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纵观党的各个历史阶段,少先队在带领和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今,党中央在《意见》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和特色,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这是是党赋予少先队的新的历史使命。多年实践证明,少先队运用自己特有的组织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少年儿童参与教育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育部门实施并深化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配合。因此,应当积极支持并运用少先队的组织优势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学生日常的锻炼习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这些目标的实现,仅仅靠体育课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在义务教育阶段充分发挥少先队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优势,将为学生体质健康目标的实现创建一个更大的平台。


这是因为——少先队有独特的组织形式,红领巾、星星火炬队徽、鼓号及规范的活动仪式,为少年儿童参加各种类型的体育运动营造了感人的氛围;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管理自己的组织,在体育运动中,便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少先队活动形式一贯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把运动、娱乐、比赛等不同形式的项目融合在一起,寓教于乐。



从实践角度看,少先队的传统项目“少年军校”可以组织少先队员走进军营体验军事体育的神圣感;少先队的传统春、秋游和野营训练活动是最受少年儿童欢迎的户外体育项目;少先队组织开展的各种体育游戏,特别是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设计的体育游戏活动,简单易行,便于推广;以少先队名义聘请有体育专长的社会人士兼任体育辅导员,是少先队多年来利用社会资源为青少年服务的有效形式,弥补了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不足。同时,近年来全国少工委所倡导的少先队工作进社区,为少先队组织在社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创造了条件。


因此,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充分把握这个抓手,发挥少先队组织的这些优势和作用,可以大大促进这项工作的深入和大大提高活动的实效。(作者系团中央新时代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心刁铁民)



《中国教育报》2007年7月27日第3版

作者:117.95.19.*   发表时间:2009-07-18 07:59:56

[回复] 回复刁氏著作文稿

突破自我 走出困境:清初宁古塔流人的精神世界
2009-07-16 08:54:50 新华网?
宁古塔(今黑龙江海林、宁安)是清初著名的流放地之一。宁古塔流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主要是指在清初遣戍制度之下,那些因反抗清朝统治、或触犯刑律、或因其他种种原因遭受惩处而被遣戍到这一地区,以备屯种、筑城、置驿的人(包括犯人及其亲属)。这些流人中有高官大吏,也有文人学者、名卿硕彦。顺治十六年(1659年)被遣戍到宁古塔的方拱乾就说过:宁古塔“华人(汉人)则十三省,无省无人”(方拱乾:《绝域纪略》)。足见宁古塔流人来自地域之广泛。而以今视之,被流放到宁古塔的这一流人群体,在艰难困厄的流放生活中,并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社会的责任,在逆境中依然表现出种种与环境抗争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 从顺治十二年陈嘉猷被发往宁古塔开始,这里便成为清初流放重犯之地。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向来流人俱徙尚阳堡,地去京师三千里,犹有屋宇可居,至者尚可活,至此则望尚阳如天上矣。”(佚名:《研堂见闻杂记》)这则史料足以说明当时宁古塔环境之恶劣,被流放者流放到此地后境遇之悲惨。时人还有这样的形容:“宁古塔垂二十余年,白草黄沙,冰天雪窖,较之李陵、苏武,犹觉颠连困厄也。”(徐釚:《南州草堂集》卷29,孝廉汉槎吴君墓志铭)事实上,在许多宁古塔流人的著述中,都有类似的记载,如张缙彦和吴兆骞在为方拱乾第三子方与三的《其旋草》作序时,分别有“写流人之幽恨,发万古之悲凉”;“寄羁臣之幽愤,写逐客之漂踪”之句(《增订东北流人史》第256页)。

? 在遭受恶劣自然环境的同时,宁古塔流人还要遭受强制管理、强制为奴或当差的待遇,饱受迫害与欺凌。当时流放到宁古塔的流人,多被安插在驿站、官庄、边台,充当所谓的吞丁、营丁、站丁等,其中安插在官庄为多。吴兆骞在寄给母亲的书中谈及宁古塔流人所遭受的“官庄之苦”时说:“至若官庄之苦,则更有难言者。……一年四季,无一闲日。一到种田之日,即要亲身下田,五更而起,黄昏而歇。……官庄人皆骨瘦如柴。”(吴兆骞:《归来草堂尺牍》)张缙彦在《域外集》中,也记载了宁古塔流人的悲惨境遇。“凡有强力者,佥为水手矣,出而摇撸,入而运桨,晚则守大壑之藏舟,风雨晦明,饥饿疲劳,此亦生人之至苦也。……其不能出者,则畜之以为厮役,如卖身然,此又生人之至苦也。”(《域外集·兀者王化龙传》)

? 极度艰苦的环境和困厄忧患的处境固然会让人心灰意冷,意志消沉,然而这种环境往往也是对人生的最大考验。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宁古塔流人经受住了这种考验。清代乾隆年间学者靳荣藩在评价被时人誉为“惊才艳艳”、“一代奇才”的宁古塔流人吴兆骞时说:“汉槎(兆骞字)极人世之苦,不如此,无《秋笳》一集,其人恐不传。”(《中国流人史与流人文化文选》第357页)宁古塔流人杨越在当地被人以“杨马法”称之(“马法”在满语意为长者或爷爷之意),他病卒归葬时,“土汉送者,哭声填路”,甚至许多年后还“悲思之”。此外,更多的流人在当差、经商、教书之余,或登山临水,歌咏塞外山水景物,赋诗感怀;或收集佚闻,考察旧俗,写出了具有历史价值的有关宁古塔历史沿革、风土民俗、山川风物等方面的笔记和历史地理著作。其中,著名的诗文集有方拱乾的《何陋居集》、吴兆骞的《秋笳集》、张缙彦的《域外集》等;著名的学术著作有方拱乾的《宁古塔志》、杨宾的《柳编纪略》、吴振臣的《宁古塔纪略》等,他们为后人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的第一手资料。

? 在逆境中不忘社会责任,用智慧和双手去改善生存环境,为塞外开发建功立业,这是宁古塔流人表现出的另一种精神。

? 来到“荒徼绝域”的宁古塔流人,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精神,向当地土著传播中原一带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手工业技术、文化知识,投身于开发宁古塔的大潮中。

? 在农业方面,宁古塔流人将内地先进的“休闲、轮作”耕作技术带到宁古塔后,逐渐取代了该地区较原始的“火田法”,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流人出塞时将内地的谷物、瓜果蔬菜种子携带到宁古塔,并在当地种植。伴随流人的不断遣入,宁古塔地区的粮食、瓜果蔬菜品种增加了,而且当地土著也学会了种植。康熙后期有人在悼挽张缙彦的诗中写道:“域外群尊五谷神,春秋祭享寄来真。魂游宁古霜天月,习稼还思教稼人。”(《增订东北流人史》第255页)由此足见宁古塔流人对当地农业的影响及贡献。

? 在手工业方面,宁古塔流人教会当地土著人养蜜蜂,制蜂蜜;制作蜡烛;以梨和葡萄酿酒等技术。在居住上,宁古塔流人以内地人的习俗改善了当地人“掘地为屋以居”的居住风气。如杨越初至宁古塔时,便“俾砍木为屋以居,覆其以皮……由是知室处”(《吉林通志》,卷115)。

? 在文化方面,流人来到宁古塔后,以教书、传阅书籍、著书立说等方式,向当地人传播文化。如在宁古塔,“师者有胡子有、李召林、吴英人、王建侯……”等(杨宾:《柳编纪略》卷3)。还有像吴兆骞等流人出关“赁牛车载所携书万卷”,给“书籍最少”的宁古塔带去了书籍文化。

? 在商业贸易方面,宁古塔流人中流行的是“文人富则学为贾,贫而通满语则代人贾,所谓掌柜者也”(杨宾:《柳编纪略》卷3)。这些流人或者是将从关内带来的物品与当地人交易,或者是出卖自己的劳动产品,或者是贩运内地之物到宁古塔。他们的这些商业行为,不仅提高了流人和当地人的生活水平,还繁荣了当地的商业贸易,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柳编纪略》中记载:在宁古塔地区,顺治十二年时,“满洲富者缉麻为寒衣,贫者衣狍鹿布,不知有布帛”,但三十年后,“居宁古塔者,衣食粗足,则皆服绸缎……惟贫者乃服布”(同上)。宁古塔商业贸易繁荣,又进一步促进了宁古塔城镇经济的发展,“自辰巳(康熙十五、十六年)以后,商贩大集,南方珍货,十备六七,街肆充溢,车骑照耀,绝非昔日陋劣光景。流人之善贾,皆贩参貂,累金千百,或至数千者”(吴兆骞《秋笳集》卷八,寄顾舍人书)。(刁丽伟/牡丹江师范学院)


作者:114.238.30.*   发表时间:2009-07-18 09:28:20

[回复] 回复刁氏著作文稿

忆史诗歌
【作 者】:刁荣沐著
【丛编项】:无
【装帧项】:111页
【出版项】:五华印刷厂 / 1997.9
【ISBN号】:无
【原书定价】:稀缺/绝版书代复印
【主题词】:诗歌-中国-现代

作者:121.234.212.*   发表时间:2009-07-29 07:38:40

[回复] 回复刁氏著作文稿

忆史诗歌
【作 者】:刁荣沐著
【丛编项】:无
【装帧项】:111页
【出版项】:五华印刷厂 / 1997.9
【ISBN号】:无
【原书定价】:稀缺/绝版书代复印
【主题词】:诗歌-中国-现代

作者:121.234.212.*   发表时间:2009-07-29 07:38:41

[回复] 回复刁氏著作文稿

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07本一班 刁爽
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其之所以存在有很多原因。
其一,政治因素。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其二,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其三,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其四,文化因素。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致使"私学勃兴"。
其五,学术自由因素。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作者:222.184.28.*   发表时间:2009-08-03 19:42:44

[回复] 回复刁氏著作文稿

刁卿雅译著辑录
《蚂蚁革命》[法]贝尔纳·韦尔贝尔著;武峥灏、刁卿雅译新世纪出版社1999
《约翰克利斯朵夫》精华 刁卿雅编译
《103号公主的手指革命》作者:(法)贝尔纳/武峥灏刁卿雅译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
《螞蟻三部曲》作者:柏納韋伯譯者:武崢灝,刁卿雅出版社:小知堂文化
《少女朱丽的枫丹白露》作者:(法)贝尔纳7武峥灏刁卿雅译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ISBN

作者:121.234.212.*   发表时间:2009-08-05 04:15:05

[回复] 回复刁氏著作文稿

刁承俊译著辑录
女性主义神学景观,PDF(德)E·M·温德尔著 刁承俊译
格拉斯文集——辽阔的原野作  者:(德)格拉斯著,刁承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巴托克/(美)埃弗雷特·赫尔姆著;刁承俊译, 2004
《海底隧道》 译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年
《小人物,怎么办?》 译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年
《分裂的天空》 译著 重庆出版社, 1987年
《天地之间》 译著 漓江出版社, 1992年
《艺术判断》译著(合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88年
《少年维特的新烦恼》 译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
《神学与文学》 译著 香港三联书店, 1994年
《狗年月》 译著 漓江出版社 1999年
《女性主义神学景观》 译著 三联书店 香港、北京 1994/1995年
《鹿特舟人伊拉斯谟的胜利与悲哀》 译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年
《不中用的狗》 译著 译林出版社 1998年
《特雷皮姑娘》 译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5年  
文艺理论、哲学译文 译著 上海三联书店等, 86-91年
神学美学导论 译著(合译) 北京三联书店 2002年
当代政治神学文选 译著(合译) 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 2002年
永不凋谢的小花----歌德的抒情诗 论文 《外国语文教学》, 85年4期
叔本华、尼采与《布登勃洛克一家》论文 《外国语文》, 1988年1期 
多姿多彩的中篇小说《施纳贝莱沃普斯基先生回忆录》 论文 《海涅研究》(北大), 1988年
论德国的诗意现实主义 论文 《外国语文》, 1990年2期
作家是预言家吗?----论德国作家与未来, 论文(德文) 《中日日尔曼语文学学者大会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4年
欧洲文学中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论文 《外国语文教学》,1984年2期
《中德古典爱情戏剧比较》 论文 《比较文学新开拓》 1996年 重大出版社
《褥垫墓中的战士海涅》 论文(德文) 《海涅也属于我们》 1998年 北大出版社
《二十世纪百部外国小说名著赏读》 论文(2篇)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0年
《生命直观》 译著 北京三联 2003年10月
《欧洲文学史》(第2卷)(参加编写) 编著 商务印书馆 2001年4月
《君特.格拉斯--二十世纪德国历史的一面镜子》 论文 外国文学动态 2000年第1期

作者:121.234.212.*   发表时间:2009-08-05 04:30:30

[回复] 回复刁氏著作文稿

孩子渴望完整的家

当今社会的离婚率越来越高。那么提到离婚,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两个成年男女之间的事,是大人们的事,并对他们当初的结合与现在分离的种种原因感到好奇。那么我们在座各位,包括离婚的父母们想没想过孩子的感受?难道这事不关系到他们的命运吗?让我们看两个实例:
(一)? 温暖的体验
??? ——— 一位七年级单亲孩子的心声
小时侯,我不懂事,常常惹的父母不高兴。如今,失去的终究回不来了——我永远也忘不了和母亲离别的那一幕。那天上飘雨的秋天!
那年,妈妈老和爸爸打架,其实爸爸也真是的又抽烟又赌博,每天至少抽一盒半的烟,还成天和别人玩牌、打麻将。最终,妈妈走了,去我姥姥家了,再也不回来了!那时,我还小,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说:“妈妈过两个月就回来。”那一刻,我感到了温暖,真的感觉到了温暖——那春天般的感觉。
现在,多年过去了,妈妈不会回来了,即使是爷爷去世!爷爷去世后,我的脑海就不断的浮现出爷爷和蔼的面容。他生前十分疼爱我,而我却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温暖的亲情!如今,我后悔了,后悔没有珍惜这光阴,温暖离我而去,不在挂念我,不在想念我。温暖呀!回来吧!我希望和你共同生活。光阴呀!倒流吧!我希望回到那童年时代,让妈妈抱着我,让我感受温暖。妈妈,我想你,我需要您。呼唤着,他们不理我,呼唤着,他们听不见,呼唤着,他们看不见。惟有在阴暗的角落里轻声哭泣,想念着以前美好的时光,鸟儿为我悲鸣,花儿为我凋谢,树儿为我伤心,我只能这样吗?一辈子就在一个不完整的家生活到死?
秋天又到了,我恨秋天,更恨自己!.......

(二)? 偷偷的哭
幼儿园里有个孩子这两天上课经常偷着掉眼泪。园长通过后门的玻璃向里看时发现了她,然后走进去温和的问:“小朋友,怎么了?为什么哭呀?”孩子轻轻的说:“肚子疼。”她同桌的小朋友也抢着说:“老师,她是肚子疼。”园长说:“那你跟我来咱们倒点热水喝,再问一下医生吃点什么药。”园长把她带到办公室,刚一进门,孩子哇的一声又哭了起来,泪流满面的嚷着对园长说:“他们离婚了!”园长又吃惊又心疼,一个5岁的孩子将失去阳光灿烂的童年。
看,他们是那么的心痛,根本不敢想象以后的日子会怎么样,他们只渴望有个完整的家,有爸爸,有妈妈,看到爸爸妈妈灿烂的微笑。可是你们的分离就像把他们的心撕成两瓣,血一滴滴的流进肚子里。你们的分离就像为他支撑一片蓝天的两根立柱倒塌一样,随之天也塌下来了,心是凉的,天是黑的,再也不会有阳光和温暖。大人们得到了一时的解脱却给孩子套上了无形的,永久的,沉重的枷锁,从此也给孩子的心灵深处埋下了“恨”的种子。他们无法改变大人们的决定,只能默默地承受着,煎熬着,盼望着.......
  在一个五岁孩子的心中还有比父母的爱,家庭的温暖更重要的东西吗?
  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员,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们不像我们有些大人说的那样:小孩子懂什么.那是因为你根本就不了解孩子,有时他们比大人更懂得道理.大人们高兴时孩子就成了爱情的结晶,大人们不高兴时孩子就成了爱情的牺牲品。这样的父母对孩子负责任吗?其实对此事他们最有发言的权力。
? 为了孩子也不应该离婚,为了孩子男女双方都应退一步,离婚是最笨的选择,那是在逃避责任,那是软弱的表现,不管对方怎样,不管对方做错了什么,首先我们应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并使对方改变,也使自己改变,有人也曾问我:“如果你爱人做了对你不忠的事或是你无法接受的事情时你会怎么办?”当时我斩钉截铁的说:“和他离婚。”但现在我改变注意了,我应该让他在哪跌到在哪爬起来,这是做妻子的责任,不应以离婚来逃避现实。我很欣赏赵微主演的《京华烟云》中的木兰,她的贤惠,她的聪明,她的真诚,她的宽容终于使有外遇的丈夫折服,回心转意,重归于好。离婚的原因很多,不仅仅是这一方面,但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只要双方都做出努力。 改变不是妥协,改变不是因为谁怕谁,因为爱而改变,因为改变才有真爱。双方应以积极的心态和方式,最大的努力去改变家庭的命运,去改变孩子的前途和命运,去深深体会父母的真正含义。
父母们啊,不要因一时的冲动,不要因一时的赌气,不要因一时的鬼迷心窍,不要因一时的享受就做出悲惨的决定,而造成一生的遗憾。当你独自一人回想起往事,想起自己曾爱过的人,想起自己的孩子,一定有一种思念,一种歉意,一种伤感,一种自责,一起涌上心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爱情需要长抓不懈的培养,结婚前培养感情是为了走在一起,结婚后呵护感情是为了永远走在一起,不要忘记常给平淡而忙碌的生活增添情趣和浪漫。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他(她)只有在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才能茁壮成长,孩子需要爸爸,孩子需要妈妈,需要你们之间的互敬互爱,需要完整的家。
请不要让孩子常常独自在黑夜在凄凉的角落里轻声哭泣,因为他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脆弱,自己不“光彩”的秘密,不想成为别人同情的对象,他想坚强!
刁艳秋 通讯地址:河北省丰润区岔河镇中学

作者:117.95.17.*   发表时间:2009-08-06 10:36:37

第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跳到 页/共14页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