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3100次
1人
1个
5个
0人
沐浴在传统文明的圣光中--刁枭武小说印像高陵进校 林焕琴近来,由于教学的需要,我阅读了大量的二十世纪西方的文学作品。卡夫卡、乔伊斯、福克纳、萨特、加缪、罗伯.格里耶、博尔赫斯等等,整日在我的脑际盘旋。他们对世界的描摹无疑是生动的,对人生的剖析无疑是深刻的,对人性的揭露更是一针见血的。然而他们的作品让我过多地领略了世界的荒诞,人生的焦虑,人性的异化,生命的无常。阅读他们总有一种颓废,无奈,消极的东西在我的四周弥漫。《尤利西斯》中布卢姆对奥德修斯的反叛,巴塞尔姆《白雪公主》的世俗与邋遢,读来使人心弦战栗,唏嘘不已。好像一件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被打碎一样让人痛心和无奈。当然这是西方文化对彼岸世界穷究的终极表现,但却让我闻到一股人类文明死亡的气息。毁灭是容易的,但作家的使命若仅仅是毁灭,那人类精神得以延续的根基在哪里?人类生存还有理由吗?所以,我认为作家真正的使命,不仅是批判更应是建设人类的精神家园。刁枭武先生的小说在这个意义上作出艰苦的力。 他的《小说九题》中的《玉米高,玉米低》、《麻女子》、《祖母的拐胳膊》、《神秘的红筷子》里关中女人的痴情、泼辣、韧性、机智与执着让人读来酣畅淋漓。而《残缺的尼采》和《蒙斯妮》则让我看到了人类精神追索者那苦行僧般的面容。虽然那面容充满了痛苦,但却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这种执着的光芒在他的《生命的消息》、《原色》中折射地更为集中,韩冬阳对生命的追问是含泪带血的,雨田对美好人性的坚守是矛盾痛苦的,但他们都执着的艰难的悲壮的前行。小说结尾雨田在经历了恩师以死成全了他与师母韩素梅的恋情后孤独的行走在雪后的大地上的情景,他的悲哀,他的矛盾,他的焦虑和迷茫在此刻化成一种对生命意义追寻的决绝与悲壮,正是这种决绝与悲壮使读者的心灵得到一次一次的洗礼,收获一种美好与灵魂的安宁。人类只要还渴望前行,就必须有美好精神的建设者。枭武先生的作品告诉我们他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力行者。他不遗余力地描绘着我们这块生存的土地,尽管它尘土飞扬,雨雪不断,但仍春种秋收,乐观向前。《村有大事》里的许小戈即孕育自我们这方水土,他有文化,有能力,以黄土高原般的憨厚性情和关中平原般宽阔的胸怀排除万难,历经坎坷,百折不回地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尤其是作者对他精神世界的展现让我们看到中国后农业文明时代新一代农民的精神风貌:侠骨柔情兼理想主义情怀。他是新时代的梁生宝,他的身上所洋溢的人类美好的情愫让人流连忘返。“玉米地”是刁枭武小说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高的、低的、风中的、雨中的、炽烈的阳光下的。这是他小说中人物的活动舞台,更是他小说美学意味彰显的所在。它让我感受到北方原野的阔大和北方子民的风情。陈忠实在《白鹿原》中经常描写白鹿原庄稼成熟的气味,那是一种令农人心醉神迷的气息,更是中华农业文明的沁人心脾的味道。而枭武先生的“玉米地”让我再次沉醉在这味道里,一种田园风光,氤氲出的一种浓浓的田园风情让人久久回味。刁枭武先生的小说秉承柳青,路遥等陕西文学前辈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更饱含着理想主义的激情。他的很多篇章中对传统文明的咏叹,惋惜与追问读来使人深深的感动。他是缪斯神山的执着的攀登者,是传统精神的固执的建设与坚守者,他的不懈努力让我们沐浴在人类传统文明的圣光中!
作者:117.95.23.* 回复:0 发表时间:2010-03-22 17:18:51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