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HU  

03-09

58583次

2人

2个

54个

109人

17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虎姓迁徙分布 伍冇新人2009-07-28修改版

迁徙分布:虎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古老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五百七十七位,以晋阳为郡望。
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固原市、彭阳县,甘肃省的庆阳市、岷县、靖远县三滩乡、环县、平凉县、定西县香泉乡,云南省的昭通市,湖北省的武汉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南部县五灵乡、巴中市巴州区光辉乡、广元市青川县,江苏省的南京市,河南省的郑州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开封市,安徽省的宿州市,北京市,陕西省的西安市、汉中市,贵州省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天津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昌吉市、哈密市、伊犁市、焉稽县、米泉县,上海市的崇明县,台湾省等地,均有虎氏族人分布。



1.唐朝和阿拉伯帝国的关系
唐龙朔元年~唐天宝九年(公元661~750年),阿拉伯地区的伍麦叶王朝(伍麦尔王朝、倭马亚王朝、欧麦尔王朝)建立,中国称其为“白衣大食”,该政教合一的王朝存在了八十九年。
唐天宝九年~南宋宝祐六年(公元750~1258年),阿拉伯地区的阿巴斯王朝(阿拔斯王朝)建立,中国称其为“黑衣大食”,该政教合一的王朝存在了五百零八年。
唐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唐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唐朝展开了大规模对西域地区进行的战役,主要有击突厥都担碎叶之战、攻契丹滦水之战、击吐蕃武街之战、破吐蕃于松州之战、导突厥各部互相攻之战、击歼叛逃突厥降部之战等,最终与突厥葛逻禄部组成联军,击败了西域地区的吐蕃和白衣大食的联军,使大唐王朝的疆土扩展至葱岭以西,即今帕米尔高原以西的广大地区。这里指的白衣大食,即阿拉伯地区的伍麦叶帝国。
唐王朝最初在中亚西域实行的政策很得人心,既不压迫,也不抢掠,所以西域各国都遣使入朝表示归顺。到了唐朝天宝年间,边镇监察不力,各地节度使日益骄横生事,使得西域各国都非常失望。
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唐玄宗以中亚(西域昭武九姓国)康氏石国国王“无蕃臣之礼”为由,派遣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出征,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王不敌而投降。其事至此,大唐朝廷的面子也挣回来了,罢兵安抚当为上策。可叹高仙芝贪得无厌,他假装答应石国投降,却又于唐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农历2月偷袭了石国。据史书记载,高仙芝“掳其王及部众以归,悉杀其老弱。”掠夺到“瑟瑟十余斛,黄金五六橐驼,其余口马杂货称是,皆入其家”。石国国王伊奈吐屯也被砍了头。
高仙芝的背信弃义与暴戾贪婪,引起了中亚地区的昭武九姓国的愤怒,他们知道自身实力难与唐朝抗衡,于是向大食国(阿拉伯阿巴斯帝国)乞兵。昭武九姓国,相传其祖先是大月氏族人的分支,汉朝初期为匈奴所迫,迁居在今中亚锡尔河以南至阿姆河一带,形成了康、安、石、曹、米、何、史、火寻、戊地等九姓,故总称为昭武九姓国。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高仙芝擅自率领属下唐军和少数民族军三万攻击大食国,孤军深入七百里至怛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时,与黑衣大食国(阿拉伯阿巴斯帝国)军队遭遇。两军相持五日,突厥族人葛逻禄所部军队突然倒戈叛唐,与阿拉伯阿巴斯帝国黑衣大食军夹击唐军,高仙芝大败,士卒伤亡二万。
此次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唐朝节度使和边军将领的背信弃义、贪婪腐败,失去了早先已臣服唐朝的西域各国之民心,导致葛逻禄部叛变倒戈所至。此次战役失败后,唐朝势力退至葱岭以东。
唐天宝十四年~唐宝应二年之间(公元755~763年),唐朝国内又爆发了“安史之乱”,使唐王朝国力急速衰败,在葱岭以西的影响也被极大地削弱,至此唐朝失去了葱岭以西今帕米尔高原的广大地区。
“怛逻斯之战”的后果,导致了阿拉伯帝国完全控制了中亚地区,中亚开始了整体进行伊斯兰化的过程。怛逻斯战役中有两万多名唐军士兵被俘。其中一有人名叫杜环,辗转流落到亚俱罗(今伊拉克巴格达以南),留居大食国十年后乘船返回故土,他给后人留下一部《大食国经行记》,记述了他在大食国的所见所闻。据杜环的记载,在大食他国首都意外地遇见了许多来自中国的工匠,其中有“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络织者、河东人乐、吕礼”等人,他们是金银匠、画匠、绫绢织工等。可见中国人对阿拉伯丝织业和工艺作出了很大贡献。中国人还教给大食人瓷器制造技术,在今伊拉克北部撒马拉城附近出土了当时其地所烧制的精美防唐瓷器。
在唐军俘虏中,有很多人是擅长造纸的工匠,他们把造纸术传到了西亚地区。公元九世纪上半期,有一位阿拉伯旅行家留下一篇游记,其中提到:“穆斯林掳获甚丰,掳来的一些孩子们就是撒马尔罕制造上好纸张的人”。后来阿拉伯人在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设立了第一所造纸厂,结果纸张畅销于阿巴斯帝国各地,撒马尔罕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造纸中心,西方文明也因此获得了迅速发展。
唐贞元九~十年(公元793~794年),哈伦哈里发又从撒马尔罕招来一些中国工匠,在巴格达建立了第二所造纸厂,接着大马士革和开罗等地也相继建厂,纸张出口到地中海沿岸。
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穆斯林在西班牙建立造纸厂,之后是法国和意大利。中国的造纸术的广泛传播引起人类书写史上的革命,导致了书籍成本的降低,加速了文化教育的社会化和平民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意义重大。至此才有了阿拉伯人经海上丝绸之路,到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经商。由此,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中国,但是当时“回族”这个民族还没有真正形成。


2.回族形成:
南宋王朝在蒙古帝国的攻击下灭亡后,中国在元朝统治下统一了,各民族间的关系也有了新的发展变化,东北的女真人、契丹人、漠北的蒙古人、西北的维吾尔人、西南的藏、彝、白、僮(壮)、苗、瑶等各族人民,都处在这个统一政权范围内。
最高统治阶级所属的蒙古族,过去只局限于在大漠南北游牧生存,同中原来往不多,现在则通过驻防、分封、屯田、从政等关系,大量迁居内地,吸收汉族文化。
原来的契丹人、女真人,由于辽金两朝的会聚融合,多数都已汉化,元朝也称他们为汉人。
在元朝初期,还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即回回族。他们原是居于中亚和西亚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部分维吾尔、波斯和阿拉伯人,自唐代以来就有东迁者,蒙古西征后,中西交通大开,加之元朝和中亚、西亚政治经济关系的密切,他们就大批来到中国内地,在和汉族人的多种交往中,他们仍保有信奉伊斯兰教的风俗习惯,从而形成了一个不同于汉族和其他族的新民族——回族。


3.昭通回族:
云南昭通回族,据旧志所载,实起源于元朝时期,以兵屯田,多半皆系回人,后逐流落于此。及前清哈元生两次平昭,所带兵丁多系回民,领土占籍择取地方,悉得东南一带高原。
昭通回族其俗强悍,重耕牧,习武事,科举时代常中武魁及入伍者亦列显宦。但居乡人多,除农畜外及以走厂贸易为事。住城中者皆聚积东南角,以造毡子做皮货为生计。在当时,所设清真寺共有四十八所,可云盛矣!自遭咸同之变,逃徙徙死亡不知其数。至承平后,经六十年之修养,以迄今日调查各乡区总四十余地,而得花户五千五百八十八,丁口二万六千零六十二,生齿亦不少也。唯其所居之地,俱皆瘠薄,竟有衣食难济者。幸民国十六年始设立俱进会,群推李杰候为会长,自任职以来,首在办理教育。时会款缺乏,李君慨捐洋数千元经商,以作基金。渠则热心组织,其志不解。复由县长监督设立四乡学校,计至今日成立二十余校,学生约在千名,其地点名称已载教育栏内,不再录。李君常言:“吾族人口虽多,但贫者多而鲜知识,皆由无学术之故。若能多设学堂以培植之,则将来人才不患不蔚然而兴”。
昭通回族音清而尖。旧有文字曰:“天方字”。习之者阿訇而已。回文字母二十有八,有古字母、今字母之分。古字母造法起于圆点,今字母造法起于圆圈变化错综。万字以出音母,念法与汉文注音字母相近,标示四声亦同。书法横衍右行,习用刀笔如木板竹笺等,犹存古制。
昭通回族经典文字教长祈祷仪式、禁戒,据昭通回族教中人言,其古教祖名阿丹,又称为伊斯兰,流传已数千年矣。至隋时,有穆罕默德奉真宰天命,在土耳其国讲经传教后,始流入中国。考明史,外国传有默德那,即回回祖。国祖王谟罕蓦,亦作默德,生而圣灵,臣服西域诸国。国久尊为别谱援尔,译言天使也。隋开皇中,其教即传入中国,后安史之乱,回鹤出兵五千相助灭之,逐多留中土,其教逐散布四方。昭之回教,则自元时派兵屯田流落于此,清时随哈元生者尤多。其人常持戒律,不食豕肉,聚处而居即建礼拜寺,以维持宗教。彼教之人遇把斋日,恒念经,其中其族有婚丧事,由教长率之往,亦必念经。分钱前则念经人少。今学堂林立,习亚文者多行。见彼教之盛兴。
昭通回族清真寺,即礼拜寺,在昭蜀城乡东南北三区,共有清真寺三十九座,皆散居各处,惟城中区在府门口,其人数甚多;其次南乡。余皆奇零也。凡所住之人,无不奉行其教信仰诚敬。自行筹资,建筑寺院,以为归宿。
昭通回族经典文字即亚拉伯文。在土耳其文言一致,治国传教即以亚文为主,其文字开辟最早。即今世界各国所用数目字无不遵之。其字母以二十八字变化而出,常念之经有三十本,名曰可兰经,内载六千六百六十六章伍十万一仟一百零九个单字,配而成句。书法及念法由右而左,顺唇舌而念,均有秩序。其音最巧,而确非童而习之不可也。其经典中外四大回国皆同,无有错讹耳。
昭通回族教长祈祷仪式,在教长主持教中之条规,以宣传教义为天职。各寺中皆有教长,不论本地外方人,必经典纯熟,品学兼优者方充此任。每日昼夜五时,教长率领教徒朝拜真宰,名曰五番。其教徒,男子十二岁,女子九岁均有当然责任,一律朝拜。众礼须七日一聚。全年有大会礼二次,其时在场之人务战念鞠躬,叩头面迎向西,仪式严肃,行列整齐,礼毕静听教长宣读经书,无稍紊乱。凡有包白巾者,皆于朝礼时方用不拜易之,非回教之符号。
昭通回族的禁戒,凡教徒之戒律,不知者以为谨戒食物,不吃犬豕。即牛羊鸡鸭之类,不经教长宰杀者,皆不食之。此外,烟酒消耗之物损伤脑筋,奸淫赌博之事污身败德,以及非分妄取之财皆一律戒除。其他星象、占卜、偶像、迷信之类则更未能从事。
查回族之信教与他教不同,凡系回民无不在教持戒与。夫人寺念经之人前于氏族栏内已将其花户人数叙明,至于学校之设则于教育栏内会列入表。


4.云贵川虎氏:
虎氏,在全国回族中以云、贵、川地区为众。回族虎氏,读音作māo(ㄇㄠ)。
云贵两省的虎氏,于明朝初年迁入今贵州省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到清朝初期开始向外地迁徙。现虎氏全族有四千五百余户、两万多人丁,仅今威宁市地区就有一千二百四十余户、五千六百余人。而四川省虎氏,与今威宁市的虎氏同宗,并且读音也作māo(ㄇㄠ)。
虎氏之所以姓虎,主要说法有二:
一是由《虎氏家谱》中称:“我族原落于哈糜补蒿捋一带之地,又居住数十代后来中国。唐贞观时李世民皇帝因世道昏乱,中外交通,往来情深,唐王借兵镇守帝都。吾祖奉至圣帝王命令代兵丁来到中国。势事猛勇,唐王当面加封虎巍将军之职。吾祖之子孙从此永远姓虎。”这是以封号为姓的一种少数民族姓氏。
二是据文献《虎氏族史资料》中称:“我族姓氏,本是虎喇森译音而来,非有图腾意识。虎喇森,是现在伊朗境内的呼罗珊,古代属花赖子谟国的布哈拉。虎氏应当是在古西域人入土中国后,取地名首音为姓的一个姓氏。到了明朝末年,西北地区的回族虎氏已发展成了大姓,迁入今威宁市地区今威宁市的仅仅是虎自高、虎自强兄弟二人,原籍是当时西北地区的西安府弘弯子”。
不过,以上二种传说明显说明分布在今威宁市的虎氏一族与赛典赤之三子忽辛、纳速拉丁四子忽先这个家族没有任何关系。
虎氏回族不读hǔ(ㄏㄨˇ)而读作māo(ㄇㄠ),历来被人们所关注。文献《虎氏族史资料》中对这个读音作了说明:“由于地方旧习称虎为大猫,导致对姓虎者也呼为猫了。但口语呼māo(ㄇㄠ),书写仍为虎,自相矛盾;另一原因,外族习俗,多少抱有忌讳意识,改口称谓,取避凶趋吉之义。用呼者和被呼者,渐趋默认,导致歪曲,约定俗成,演为定型。”
虎氏回族之所以读māo(ㄇㄠ)的另一个原因,可从民间传说中找到参考。据说:虎氏先祖是西域人,到中国被封为“虎巍将军”以虎为姓后,为了避讳帝王之尊而改读为māo(ㄇㄠ)。而从今威宁市迁居外地的虎氏写为“猫”姓或“胡”,实属当时没有文化之人造成的笔误,现逐渐更正到“虎”上来。
关于虎氏回族进入今威宁市地区的时间,有两种说法:
一是明朝末期来说,从今威宁市杨湾桥狮子山《虎氏封山碑文》中:“自高、次公讳自祥,原籍乃陕西西安府属地名弘湾子住人。始祖原籍系三人,于明末奉旨征剿川黔戎务,长次二公来黔,三公往四川讳不可考,于今成都府华阳县属虎氏望族。弟兄来黔奉委剿办乌撒,肃清候报领葡萄井丰登山杨旺桥等处地方开辟为业。”这与今威宁市蔡家地马姓和虎氏不开亲的关系上可以说明虎氏是在明朝末期进入今威宁市。因为《虎氏家谱》称:虎自高娶撒氏,生虎登龙、虎登先。马万里子夭,而两家祖妣撒氏又是姊妹,故将虎登先过继马姓接嗣,永不还宗。而马万里,是明末清初时期人,其父马泽源,于明天启二年迁居今威宁市。
二是明朝洪武年间来说,虎庆德收藏的修于清光绪年间的《虎氏家谱》,虽然文字结构不太谨慎,但基本阐述了虎氏从中亚的补蒿捋(即布哈拉)到中国西安弘弯子,又迁居山西大同。明洪武年间随军到今贵州省威宁市,住在今威宁市城内,“有古碑被汉人消灭,之后造城池,吾祖公又迁移虎龙山居住数十年,又迁杨旺桥”的迁徙路线。而今威宁市造城,初在明洪武十四年,清康熙四年增修一次,雍正十四年重修。据说当时今威宁市回族的坟山是在今县城农机厂,增修城墙时全部被压了。从“古碑被汉人消灭”上分析,虎氏回族居住在今威宁市城内很久的历史是成立的,故洪武来说也是成立的。
因此,虎氏回族源于中原,明朝洪武年间随军进入今威宁市,在明朝有若干代祖先的坟墓在今威宁市城内被毁,造成虎氏历史出现断代和模糊不清。而虎自高、虎自强是明朝末期人,也就是说虎自高、虎自强是虎氏回族迁居今威宁市以来有文字载的第一世祖人。
今威宁市类似问题很多,有的资料在谈及这段历史时,模糊地说到“明太祖命傅友德、蓝玉、沐英领兵三十万征云南,大军中有许多西北回回官兵,征务完成后,有被留驻守的,多数则撤回北方,明末清初复回。”目前这种说法在学术界争议很大,不大符合历史逻辑。
明朝正史共二百七十五年,这支军队到了明朝末年已是泥土一堆,怎么可能活二百七十多年?在今威宁市回族、汉族中大多附和明洪武来说,实际上有史料证明洪武来说的又有多少?况且大多数家谱把一世祖写成明洪武时期随军进入今威宁市的祖先,而这个“一世祖”与其子孙之间的代际、时间关系一推敲,就活了二百多年,显然误差很大。


http://www.cnsurname.com/simple/?t52159.html

作者:虎少滨   回复:0   发表时间:2010-05-16 10:33:39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