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ZHAO  

03-06

71572次

7人

51个

105个

164人

29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4.【招氏踪迹】之招姓来源

编辑:招东山

作者:121.33.247.*   回复:11   发表时间:2010-08-08 14:02:47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古今姓氏书辩证》

招 谨案《春秋》: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楚人讨而执之,放之于越,其后以王父字为氏。*

* 四库本原注:案《通志》晋步招之后,以名为氏。汉大鸿胪招猛。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10-08-08 14:04:38

[回复] 《当代百家姓》

招 招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支相传出自春秋时期的陈国,是由陈侯弟招而来的姓氏。他因卷入一场内乱而被放逐到越国,从此便在当地留居下来。他的后代,后来便以他的名字为姓而姓招。另外,当时的晋国有位名叫步招的人,他的后代也姓招。

招姓尽管来源不同,但在得姓以后的发展中多以南海为郡望,并有春秋时术士招父,汉代大鸿胪招猛等知名于世。当代,招姓在广东、海南、广西、湖北、山西、等省区及汉、傣、蒙古、朝鲜等民族都有所见。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10-08-08 14:06:16

[回复] 《中华万姓谱》

招 根据《广韵》、《姓解》、《姓苑》、《通志.以名为氏》、《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急就篇》、《姓觿》、《氏族典》、《续通志》等书记载:招,单姓。来源有二:一、出自姒姓。春秋时,陈侯弟招,杀世子偃师,楚人执之,放逐于越国,从此便在当地留居。后代以其名为氏,姓招。二、春秋时,
晋国有位名叫步招的人,其后代也姓招。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10-08-08 14:07:55

[回复] 《新编千家姓》

招 《实用姓氏.读写简编》中记有招子庸,清代人,嘉庆年间举人,曾任山东潍县知县。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10-08-08 14:08:54

[回复] 《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

招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昌、山西之太原,广西之田林、荔浦,广东之新会、澄海、高要、高明等地均有分布。汉、蒙、鲜、傣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1.郑樵注云:“晋步招之后。”此以名为氏,当出自步姓。2.《姓氏考略》注引《姓谱》云:“陈侯之弟招放越,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望出南海。

汉代有招猛,大鸿胪;明代有招用,永乐举人;又有招于莘、招宗广,任知县;清代有招昌韶,
任广东阳江县教谕。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10-08-08 14:20:24

[回复] 《中国姓氏辞典》

招 文献记载:东汉《风俗通义》收。汉代有大鸿胪招猛。明代有招奇佐,曲江人。清代有招子庸,南海人,画家。招氏在历史上罕见。《中国人名大辞典》未收录。

历史来源:1.以王父字为氏。据《姓谱》所载,春秋时,陈哀公之弟招,被放逐到越(今江浙一带)。其支孙以其字“招”为氏。2.以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所载,春秋时,晋国有人名叫步招,其后有招氏。

地望分布:《姓氏考略》云:招氏望出自南海郡。秦代置。治所在今广东省广州市。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10-08-08 14:29:33

[回复] 《姓氏词典》

招 以祖辈名字为姓氏。1.源于妫姓。“陈侯之弟招放于越,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姓谱》)郡望:南海。2.源于步姓。“晋步招之后,以名为氏。”(《通志》)

汉有招猛。明有招奇佐。清有招子庸。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10-08-08 14:31:06

[回复] 《中国姓氏大全》

招 较罕见姓,分布较广。汉代有招猛,清代有招子庸。来源:(1)周代陈侯放于越,其子孙以祖父字为姓;(2)春秋时晋国步招的后代。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10-08-08 14:32:20

[回复] 《千家姓》

招 陈侯之弟招放于越,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见《氏族略》。按广东南海有招氏,东汉大鸿胪招猛之后。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10-08-08 14:33:04

[回复] 《族谱录》


招姓氏由来:通志氏族略:春秋晋步招之后,以名为氏。汉有大鸿胪招猛,明有招奇佐,清有招子庸等名人。  

郡望堂号:南海郡  历史名人:招猛, 招奇佐, 招子庸

补充:招姓来源有两支,除了晋国步招后裔外,更重要的一支相传是出自春秋时陈国,由陈侯的弟弟招而来。招因卷入一场内乱被放逐到越国,从此在当地居住下来,他的后代便以他的名字为姓。

历史名人:春秋时术士招父,汉代大鸿胪招猛等。当代招姓在广东、海南、广西、湖北、山西、江苏、云南等省区及汉、傣、蒙古、朝鲜等民族中均有所见。

招者,趙也。與秦同祖。其先,王族也。晉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賈欲誅趙氏。懼誅,亡,故易其姓。世多不知之者,雖招氏者亦然.夫知其姓而弗知其祖,不亦悲乎?其祖訓曰:"吾等得以存之,萬幸矣!毋敢再顯。"故至始皇而得天下,亦未複其姓。其歷數千年,世多有顯者,然終未有得天下者。其復興者,在吾輩耶?

招姓属小姓氏,在百家姓难寻找。据说除珠江三角洲、湛江地区及山东某些地区聚居较多之外,别处分布较少。从有关资料及书籍查考,最早出现记录有招姓于公元前634年。有关招氏起源,据《中国姓氏大全》所记有以下文字:“招,较罕见姓。分布较广。汉代有招猛,清代有招子庸。来源:1、周代陈候放于越,其子孙以祖父为姓;2、春秋时晋国步招的后代(引自: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姓氏大全》407页)。”

“招猛,汉,南海人,元初中官大鸿胪。善于其职。四夷重译。凡至容台肆仪行事。猛举诏示之。悉惬其情(引自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中国人名大辞典》第573页)”。

据广州市芳村区招村族谱第四页记载:“大汉元初,汉初中,仕至大鸿胪迨后解组入粤,信居省城,是为吾家鼻祖也,公八十有八台葬於白云山。初娶简氏生三子,再娶潘氏生四子,续娶郝氏生二子,共有九子开派九房分居异地。长居三元里,次居沙堤乡,三居土垆,四居宝月湖,五居三山,六居黄岗村,七居白沙村,八居横沙溪乡,九居水潮。”

作者:58.248.72.*   发表时间:2011-09-19 10:30:51

1 [2] 最后一页 跳到 页/共2页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