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艾姓人家

09-08

6106次

0人

4个

19个

1人


吧主: 艾显品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艾姓的起源

艾姓的起源
据《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八稿)》(艾东尧编撰)

艾氏在远古(商朝之前)和上古时期(多指商、周、春秋战国、秦、汉这个时期,即公元前1562—公元220年近1800年间)罕见,中古时期(多指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这个时期,即公元221—959年700多年间)仍不多,近古时期(指宋、元、明至清后期,即公元960—1840年近900年间)和近当代多起来。艾姓不仅是同姓多源的姓氏,而且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个民族融合体。综合各部姓氏辞典、有关史书、典籍和各支艾氏宗族族谱的记载以及艾氏宗亲们在电子网络上发表的文章和云南洱源县县志办提供的信息,艾姓起源主要有以下几支(以时间先后为序):
一、远古时期发明艾刀的氏族,以艾为氏。北艾、蕲艾和海艾的主要产地河南汤阴、湖北蕲春和浙江四明(今宁波)等地当是远古艾氏的发祥地。这仅仅是泛泛而论,不知起源于何时,不知具体的始祖名,也不知这几支艾氏的后裔何在。据推断,河南汤阴艾氏宗族是存在的,商朝武丁帝的一位侯爵王子封于艾国(故地在今河南汤阴县)就是有力证明。当时,河南汤阴地区因居住着众多的艾氏族众而名艾城/艾邑,封于此地的侯爵方国以地名艾为国名,称之为艾国。春秋时属卫国,名艾城。后来成为艾氏郡望的河南汝南郡的艾氏宗族和以江西修水艾侯国艾侯为族长(首领)的艾氏宗族可能是河南汤阴艾氏宗族的后裔。
二、辅佐夏朝(公元前2033—1562年)少康帝(报仇雪恨、复兴家国的第八任夏帝,约于公元前1868—1848年在位)中兴夏朝的大功臣和大臣汝艾(或女艾),其孙以王父名艾为氏;另一说是因汝艾功高,少康帝赐姓艾。若按少康帝赐姓艾算,则这支艾氏已有约3880年的历史;若按其孙以王父名为氏算起,则这支艾氏也有约3850年的历史。
三、商朝(公元前1562—1066年)武丁帝46年(即约公元前1225年)前后,武丁帝在江西修水流域封建艾侯国。以第一任艾侯为族长的修水艾氏宗族可能来自以汝艾为始祖的艾氏宗族或更早的河南汤阴艾氏宗族或湖北蕲春艾氏宗族,因而其历史当在3880年以上。按照编修族谱的小宗之法,修水艾侯国艾氏宗族以第一任艾侯为始祖,其历史约有3235年。
四、商朝武丁帝(约于公元前1271—1213年在位59年,商朝中后期“中兴”君主)封赐一位王子为侯爵,该侯爵所在领地称为艾国(故地在今河南汤阴县)。周武王灭商时(约公元前1066年),艾侯被俘,艾国遂灭。艾侯的子孙以故国名“艾”为氏。该支艾氏的历史约有3070年。
五、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齐景公(公元前547—公元前490年在位58年)的大夫裔款,其食邑为艾陵(故地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一说在莱芜市东南,又一说在沂源县西南),以食邑地名艾为氏,取名艾孔。另一说是,季梁因不滿鲁国当时三桓僭乱、君弱臣强的现实,于公元前537年愤然离开鲁国隐于齐国艾陵,更姓改名,以隐居地名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经考证,裔款于公元前521年已是齐国大夫。所以,该支艾氏的历史至少有2530年。本人以为,季梁愤然离开鲁国隐于齐国艾陵后,更姓改名,以隐居地名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的说法更加合乎情理。据此,该支艾氏的历史已有2540多年。
六、春秋吴王僚(公元前515年被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剌客之一的专诸刺杀)之子庆忌于公元前515年出居艾城(一说是吴国的艾邑—今江西修水县,一说是卫国艾城,可能是今河南汤阴县),其子孙中的一支以其出居地名艾为氏。该支艾氏的历史有2525年。
七、某些少数民族姓氏改为艾姓:
(一)北魏鲜卑族去斤氏于公元496年改为艾姓,该支艾姓的历史有1515年。
(二)留居中国的外国人,如北宋中期(1050年前后)来华经商、后定居国都汴梁(今开封)等地的犹太人、明清来华的欧洲各国天主教传教士中,其中文名也有以艾为姓的。
(三)回鹘族(今维吾尔族)爱里八都鲁于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率部归顺宋朝,并改爱姓为艾姓,取名艾忠孝。该支艾姓的历史有770年。
(四)回族中的艾姓主要来自经名(即回族人名字)首音,如归附清朝的回族人艾布巴克,其后裔以艾为姓。最早的回族艾姓来自西亚穆斯林商人,为唐朝时8大外来姓氏之一。回族艾姓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甘肃、宁夏及江苏等地。
(五)滿族爱新觉罗氏、西林觉罗氏、爱义氏、爱浑(瑷珲)氏有改为艾姓者;西林觉罗•.艾必达的第8世孙约于1870年前后以始迁祖名字中的第一字艾为姓氏。辽宁凤城县红旗镇、宝山镇满族艾氏宗族尊奉西林觉罗•.艾必达为始迁祖。本溪市等地也有滿族艾姓人口。
(六)云南洱源县彝族绞姓于公元1872—1873年改为爱姓,后来演绎为艾姓。
(七)蒙古族艾姓源于蒙古族“艾日尹古特”姓氏的第一字,《蒙古秘史》作“阿亦里兀惕”。12世纪末13世纪初,艾日尹古特服属蒙古之前,分布于呼伦贝尔一带,系塔塔儿六部之一,与从事奶食品职业有直接关系。清朝末年,从鄂尔多斯移居于九原区范围哈业胡同、全巴图和哈林格尔等地,直到现在。
清康熙26年(公元1687年),清政府调派北京部分蒙古八旗兵及其家属一起到盛京(沈阳)地区驻防,一支驻防凤城正蓝旗,其中的咕噜噶门哈拉氏译为艾姓,这支正蓝旗蒙古艾姓后裔现居住在凤城县蓝旗三家子和杨木双庙子等村。
(八)土家族有艾姓。
(九)湖南绥宁县、辰溪县等地苗族有艾姓。
(十)云南邓川州有白族艾姓。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一些柯尔克孜族人在祖国首都北京从事各种工作,其中原柯尔克孜汉语名字的首字音“艾”者,其汉语姓名以“艾”为姓。
(十二)清朝以后的某些少数民族,尤其是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中的艾姓多来自于汉族,如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镇箭山村艾姓现为瑶族,其始迁祖明所公(生于公元1685年前后)系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第14代裔孙,汉族。全国各地不少少数民族自治县都有汉族改为当地少数民族的类似情况,如辽宁桓仁县有汉族改为滿族者,其原因心照不宣。
艾姓历来是中小姓氏,但其有文字记载、有史可考的第一始祖或曰得姓始祖汝艾是夏朝少康帝复兴家国的大功臣和重臣,其孙以王父名艾为氏,另一说是少康帝赐姓艾,因此,艾氏自得姓至今至少已有3850年以上的历史,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古老姓氏之一。

作者:182.240.244.*   回复:0   发表时间:2010-09-23 11:29:53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