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83605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刁焕斗佛禅盘丝刻木艺术

刁焕斗(行一,山幽居士),一九三九年生,原籍山东蓬莱,寄籍吉林延吉。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吉林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早年在文化部门从事油画,中年转地区工艺美术研究单位着力木雕研制,二十余年潜心盘丝木探讨,将稀奇珍贵沉睡久远的材质推荐与世,成为用盘丝木雕凿佛像、佛经系列的国内第一人。深居茅山,恬静淡泊,用净八年时间,独自一人创作完成近二百件作品,寻有缘场馆完整陈列。 联系地址:山东烟台福山区天创小区102号楼2单元802号 邮编:265500 电话:0535-2133202 0535-6427655

作者:125.39.173.*   回复:2   发表时间:2010-11-21 08:38:36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刁焕斗佛禅盘丝刻木艺术

幽谷晚钟

——记行一先生佛禅盘丝刻木艺术

文/一曲



空谷寂静,能听见微风摇摆枝叶细细如丝的声音,远处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小鸟儿的温婉低鸣。幽静的山脚下,几间小平房中传来“咚咚”的劈凿声。循着声音一路找去,在一间不算明亮的小屋内,只见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正俯身专注地雕凿佛像。他,就是行一先生。

行一先生祖籍山东蓬莱,生长工作在白山脚下。早年在文化部门从事油画,中年后转入工艺美术研究单位进行木雕研制。

八十年代伊始,他初遇佛缘,在东南一省会一座山中遇到一位僧人,从此发愿晚年后弘法利生,续佛慧命,为佛造像刻经百件,汇成系列。退休后,他一心扑在盘丝刻木艺术上,成为国内用盘丝木雕凿佛像、佛经系列的第一人。

盘丝木质地坚硬厚重,粗犷豪迈,苍劲挺拔,纹理盘锦,丝丝游动,亦真亦幻;颜色古朴典雅,肌理显明、微妙,是象形雕难得的材质,过去在民间里一直为零星生活用具所取之。行一先生一直在冥想,像这样独有稀少的材质如何使其发挥出重大功效。突然一日,他灵犀一动,一位大肚乐陶陶的大和尚从木纹中走出,这便是行一先生第一件佛刻作品。以后就越发不可收拾,件件作品经一番奇思细凿后从他手中栩栩走出,使其深感雕刻艺术竟可如此表现佛的渊远博大,禅的恬淡超脱,而盘丝木也由此被引荐到超凡入圣的境界。

从此,行一先生开始专心从事佛禅盘丝刻木艺术。他突然从喧嚣的市区迁居到乡下,与隐者陶渊明先生一样中断一切与外界的联系,拒绝各种展览、赴约、聘请,开始挥锄种地。秋后硕果累累,他又挨家挨户发送,同大家分享丰收的喜悦。几年下来,夫妻俩变了样,犹如从洞穴中走出来的隐士,粗糙的面孔,老茧的双手,花白的胡须,与从前判若两人。

在长白山区创作的过程中,他深入林区各处寻觅原料。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多少双袜,沉重的毛坯料不知被翻弄过多少遍,甚至在重病卧床时还念叨着它们。

他以“制心一处,事物不办”的古训,荒田勤恳,一铲一刀送走了一个个寒冬酷夏。他深深感悟到创作就是在“行脚”,在荒山野岭中爬行,寻求更高一层的真谛。他说:每当我六神无主时,只要一进入创作领域,清晰可致的命题就会向我走来,我便顺手接过把他送到彼岸。当我把一块原始木一层层、一块块的拓凿时,心底之门随即豁然大开,眼前一片光明。在慧光灵气中,那不就是一尊佛菩萨吗?

有一些书刻作品,当重新展示在面前时,他会顿感书体竟那样陌生,仿佛出自外人之手。他说:让我再书写,得经过反复几次才能捕捉原貌。

他的创作是在空寂清幽的境界中完成的。当他造像或书刻经文时,须上香净手,在录音磁带的阵阵梵号声中进行。“你不是在进行一份作业,而是步入一个神圣的殿堂。”他经常这样说。一种无时间概念,无自我存在,无功能存在的意识贯穿他的创作始末。他不知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当他的疾病在最严重时,行动丧失,坐卧也十分疼痛难忍。过去病痛经常发作,这几年反倒平平安安,这恐怕是他多年禅修得到的验证,抑或是佛菩萨给与的加持。

“独立不倚,受命不迁。”

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不畏辛苦,在脑体兼用的大负荷下工作,不是一般人能挺熬过来的。他说:在整个创作道路上充满法喜,是禅定给的智慧和力量,在无为无所为的道路上漫游。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行一先生的作品唯具北方地域特点,粗犷豪情,沉稳凝重,大刀阔斧,简洁概括,不拘泥于细节,注重大的体面层次,饱满敦厚。他的作品既有写实,又有抽象。写实之中精微恰到好处,明朗不繁杂;抽象之中让人易解,几个块面,淋漓尽致,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他的作品出处很大程度来自木质中的异形变化,天然之美与命题有机合成,运用包节特性与物象的特点巧妙连接,使两者天人合一,让人感觉十分完整和谐,大大凸起盘丝木天然妙趣,为象形雕艺术又增添一新葩。他的作品神形兼备,不流于形式,不只限于外在感官,主题鲜明是他创作的一贯追求,这恐怕是命题所赋予的使命。

行一先生的作品物象与书法相互交映,这是一大新点,在许多同类作品中很难看到。他运用人物形象与书法文字相结合,更加烘托主题,使观者感受亲切,这种少见的形式让人叫绝。他说:我是受中国早年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启迪,把笔与纸转换到木与刀上罢了。

他的作品是运用浮雕高、中、浅几种形式,浮雕的背体是表现书法的最佳之地,而且盘丝木除形象外的背体也是相当丰富,它们是一个整体,不可舍弃。我们看他的作品时,还可以窥视出一些妙趣横生的形象,很难看到雕凿的痕迹,但又形象逼真。这是用刀得度、得法所致,即便非雕不可,也要恰到好处,给人一种既雕非雕天然成趣的感观。如果生硬地一就雕凿就显得过重人为要素,整个失去了象形雕的精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行一先生深感自己在世上所受的时间是有限的,他要把仅有的时间放在佛教艺术上,谈不上功德无量,只求内心平稳,恬淡旷达。他总愿在自己的署名后加一“晚”字,常常以 “晚学”、“晚作”、“晚成”自喻,认为自己修学较晚,现已步入七十,刻木艺术近六十而作,实属晚作;最后经历曲曲折折,十年之后才脱手,实属晚成。

他不愿把刻木艺术混同其他艺术品一样,他想为它找到一处合适的馆所场地,完整的陈列在一起,方能体现盘丝木全貌,感悟佛禅的源远流长。他说:我的心体已有限,但不畏惧,悲的是原料已枯竭,比我生命枯萎来的还早,我提前做了,是晚年一大幸事。

行一老者用净八年时间独自一人完成近二百件作品,奉献与世,权且作为晚钟留下的余音吧!

作者:125.39.173.*   发表时间:2010-11-21 08:40:42

[回复] 回复刁焕斗佛禅盘丝刻木艺术

undefined

作者:125.39.173.*   发表时间:2010-11-21 08:42:51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