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HE  

03-09

989114次

7人

11个

159个

8110人

413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何氏源流初探  [精华]

何氏源流初探



近年来,海内外专家学者、记者及何氏族人对何氏源流等历史文化的研究探讨屡见于报端网络,各抒已见,见仁见智。现摘编其精华以飨宗亲网友。

1、天下何氏归庐江

何姓出现在秦统一中国之后,何韩同根同源,何氏自韩姓所出,这一点古今无异议。

何氏的根源在哪?一般说来,何氏既从韩姓所出,当初韩的第一个封国所在地也应是何氏的根源所在。可是,那时毕竟尚无何氏,何氏的诞生是在秦灭韩,韩人的一支逃亡至江淮一带之后,何氏得姓于庐江,发迹于庐江。因此,寻根问祖,应该是“天下何氏归庐江”,何氏族人的“根”在庐江。

说何氏族人的“根”在庐江,恐怕与东汉、西汉及魏晋时期庐江、东海、陈郡是何氏的三大郡望有关。庐江何氏无论在政治还是在文化、人口方面都位居三郡之首,从而形成了天下何氏归庐江的格局。但是,庐江郡历代所在地不同:西汉设在今庐江县的西方,东汉在今潜山县,三国魏时在今六安县之北,晋代在今霍丘县以西,南朝宋在今霍山县东北,南齐在今庐江县,隋朝在今合肥县。当初孕育何氏的那个“庐江”,确切的地点究竟在哪?

1994年菲律宾何氏宗亲会秘书长何罗文先生最先找到何氏发源地。他到国家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等权威机构一路查典问籍,并经过多方考证,最终确认何氏的“根”就在庐江县白湖镇何坟冈,并且得到国内外各何氏宗亲会的认同。

何氏起源的一些传说和记载也与何氏的“根”在庐江有关。

据传秦朝统一、韩国灭亡后,韩国后裔韩瑊偕妻遁迹庐江,寓于津要,操舟送济。其后,秦始皇出游博浪沙,被人袭击,搜捕未果,疑是六国公子所为,就通令全国,暗访六国之后,欲斩草除根杜绝后患。秦探遍布天下,密察居民姓氏。一日,秦探登舟问姓,韩瑊不知为探,适天寒地冻,固戏指水以应:“此为吾姓”,意以水寒喻韩。探不能悟,复问曰:“若是怎为‘河’姓耶?”复曰:“姓氏必人,岂从水耶?”探乃弃何而去。韩瑊后闻为秦探,大骇而窃叹曰:“吾家获免刀锯者,‘何’字也,岂非天启后耶?”遂以何为姓。“韩何同血统”、“韩何不通婚”正是这个缘故。此说很可能是何氏姓源“韩何谐音”说的附会,但何氏后代子孙对此深信不疑。

韩瑊为何姓始祖,似乎也有据可查。据《浈阳水木记》:“瑊公姜妣皆寿百龄,卒后葬于庐江东乡望淮岗,也称何坟冈,至宋犹存。”宋代崇宁年间一代鸿儒太常博士李光途经何坟冈,曾题诗纪念:

何坟冈上草幽青,七国边尘尚可惊。

姬裔未应灰灼火,吕蛆那怪误疑冰。

川舟百代行人济,华表千年归鹤鸣。

壤土不随函谷变,骊山徒自发崇陵。

何坟冈坐落于今天的庐江县白湖镇距县城十多公里处。这里的“何氏太始祖陵园”被何氏后代子孙修茸一新,陵园四周高墙环绕,环境清静幽美,园内建有墓冢牌坊、追思堂、庐江堂等,规模宏大,古朴典雅。气势雄伟的墓冢远远地伫立在陵园中央,长青树伴随左右,四周栅栏拱卫,栅栏外满是鲜花和青草。主墓在最高处,被花岗石圈成像一座小山丘,墓前耸立着一方重达13吨的巨碑,这是从福建远道运来的,听说当时正值阴雨,大吊车都无法将石碑竖起,何氏宗亲会员硬是肩扛棍撬才将它竖起何氏始祖的墓碑——天下何氏心中的丰碑。

由于种种原因,今天的何坟冈方圆三里以内没有一户何姓人家。当地老人介绍说,何坟冈的何姓人家明末清初陆续迁走了。但是,何姓在庐江县仍是一个大姓,何姓人口约有三万多。

2、各地何氏源流小考

关于何氏源流,历代各地何氏族人记载和说法略有不同。综合安徽、江西、广东、福建、广西、台湾各地的何氏族谱来看,何氏由韩氏转成,主要有二个记载:一为韩厘王之次子韩瑊,改称何瑊,死后葬于安徽庐江县何坟岗;二为战国末,韩国亡国之君韩王安之次子韩允,改称何允,闽、粤、赣、桂何氏子孙多认同此祖。

何允,约生于公元前257年,其子孙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唐,第35代孙何旦,又名何太郎,字景行,法号太郎公,生于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后梁末帝龙德元年(921)中进士,选授福建汀州宁化知县。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任满解组(时年35岁),受民挽留,遂居该县石壁寨。次年何太郎去潮梅,回时路经武平岩前,遂择居狮岩,民国《武平县志·民族志》云:“何氏开基岩前,为邑中最旧之族”。北宋太宗干德二年(964)泉州同安有僧名定光者(俗名郑自严),谓此地宜为仙佛所居,太郎之子女一时不从,太郎独首肯,把屋舍田塘,全施与郑自严,打发子孙,分居各地,并嘱曰:“叶落九州地,根从一处香,若是我儿孙,越远越荣昌。”独率一子(名五郎)一女(名仙姑)到离岩前15华里外的冷洋(今为宁洋村)定居,今岩前狮岩仍有一仙姑亭,中有何太郎的禄位牌,旁塑何仙姑的立像,以示纪念。太郎终于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享年101岁,葬于冷洋(今205国道线旁),号铁扇关门,武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墓。何太郎为入闽始祖。另据台北市《何氏族谱》称: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安徽庐江人何嗣韩,跟随经略使陈元光来到福建,后来便把家眷带来安居,这何嗣韩就成了何姓的开基祖,族人尊称按抚祖,其子孙有从漳州迁台北的。

何太郎的子孙在武平宁洋住了四代,到北宋哲宗元(1086),何仙姑逝世后(终年150岁),五世祖六一郎携妻带子,向东步行60华里,到上杭县来苏里六十地枣林园(即中都镇蛟腾村六十地自然村)开基,成为何氏入杭始祖。其坟墓在今中都镇兴坊村(小地名下坑),号“夫子弹琴”。明洪武年间(1368—1398)刻石代金,始葬于此,历有修葺,1994年由台胞何庚生独资重修,面貌一新,其坟联曰:“六十地开基创业,九秋天饮水思源”。此开基祖在长汀县城建有“学海堂”,内有一长联:“缔造果然难,历十五年掌握筹持,差幸科岁偕来,免傍他人门户;守成也不易,愿千百世灵钟育秀,喜见英才蔚起,共扶一族纲常”。在上杭城关也建有“敬享堂”,在抗日战争中曾被日机炸毁一角,今已为上杭县农行宿舍。

六一郎生四子:伯一郎、伯四郎、伯六郎、伯九郎。

长子伯一郎,又称发伯(为六世),从中都六十地再迁入广东程乡(今梅县松源镇老圩),实为何氏入粤始祖,并建祠于此,号“发伯公祠”,几经修缮,仍保持全貌,民国以还,曾利用此建筑物举办“发扬学校”,祠校并存至今。

发伯生九子:从仟一到仟九(七世),其中又有仟二、仟七、仟八三房复迁回上杭棉村(今庐丰乡横冈村)。仟二子孙再迁长乐及广东翁源;仟七子孙再迁泮境乡;仟八子孙再迁本县的蓝溪、稔田等乡镇及长汀县和福鼎县;仟三迁永定罗围开基。其余仟一、仟四、仟六(迁蕉岭县)仟九子孙仍留松源(今松源镇何姓人口达五千以上)。7世仟九的下七代,叫念四郎(字源美,即14世)于明洪武二年(1369)迁梅城乌蓼沙,生四子:文渊、文滨、文深、文汜,其后子孙昌炽,分迁海内外各省市,他们转奉十四世源美为何氏入粤始祖。

何源美之后,他们那一支分散到:

江西省的樟树、黎川、宁都、万安、遂川、上犹、崇义、南康、赣州、信丰、会昌、安远、寻乌、龙南、定南、全南等16个市县;

湖南省的浏阳;

广东省的韶关、曲江、翁源、连平、龙川、和平、平远、兴宁、五华、揭东、梅县、揭西、紫金、惠东、惠阳、普宁、河源、博罗、惠州、深圳、增城、东莞、肇庆、恩平、广州等25个市县;

广西自治区的桂林、南丹、融安、河池、柳州、柳江、柳城、荔浦、贺县、鹿寨、马山、来宾、武宣、径平、贵港、玉林、陆川、大新、崇左、凭祥、南宁、北海、钟山、昭平、宾阳、武鸣、平果等28个市县;

云南的昆明市;

四川的剑阁、仁寿、隆昌、荣昌、高县、自贡等6个市县;

台湾的基隆、台北、桃园、台中、嘉义、高雄等6个市县。

此系合计7省(区)82市县,还有香港、澳门、海南未统计在内。

广东的大埔、丰顺、饶平、潮州、汕头、新丰、始兴、高要、番禺、佛山、顺德、鹤山、南海等13个县和越南、美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均不属此系,亦未统计(见广东兴宁新版《何氏族谱》(总谱)和广西宾阳县《何氏族谱》)。

次子:伯四郎,迁武平县象洞河坊水寨开基。生二子:长万一郎;次万二郎。这一系又有分迁到江西赣州东门口关刀坪。

三子:伯六郎,武平东留乡。

四子:伯九郎,其子孙多居中都四个村,也有分迁武平桃溪、四川省的富顺县。还有分迁到临城的张滩、官庄的德康、湖洋的寨背,至于居住在临江镇的何姓人建国前多为武平象洞人及官庄人,原先是经商。建国后因工作关系入城建房定居者,则东、南、西、北四路都有,甚至南下干部、粤东干部中的何姓人都有了。

3、潮汕地区的客家何氏

何氏在潮汕地区人口近9万,分布在普宁、揭东、揭西、榕城、惠来、饶平、潮安、湘桥、汕头、潮阳、潮南、澄海、南澳和丰顺等地。

先秦时期,何氏在鲁豫湘青甘陕已有足迹;汉晋时遍布川鄂苏赣;西晋入闽,是客家的先锋,衣冠入闽八大姓之一,当今成为福建第19位大姓。

客家始祖何大郎。原南京直隶庐江郡人何旦,又称何太郎,生于唐景福元年(892),后梁龙德2年(922)任宁化县尹。任满解组,次岁往梅,复由梅至潮,莅岩前(闽粤交界处),后在汀州定居。他是战国时韩国末代君主韩王安第36代孙,生五子一女。其后裔于宋末元初,为避战乱大规模迁移,一路由福建武平经江西寻邬、定南和龙南,进入广东翁源;另一路直接由武平进入广东蕉岭、大埔、梅县,再分支各地。广东何姓客家人奉何旦为始祖。

何嗣韩,又名何德,河南光州固始人,唐初任军需官,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被封安抚节度使,分镇泉州,食采螺阳(今惠安),福建何姓尊奉他为始祖。世代子孙繁衍闽地,后来有的裔孙迁居广东潮州。

何某,于元代至正28年(1368)由福建诏安下何村迁徙潮阳直浦都何厝村(今金玉镇)开基创族。

何石泉,于明代中叶由大埔湖寮双坑迁入饶平县饶洋名杨楼另创基业。

澄海隆都何厝村的何姓人,由饶平迁来定居。

潮阳红场镇第四溪何姓人,是由普宁迁居创族。

潮汕(含丰顺)何氏近9万人。其中金平、龙湖、濠江区约6000人;潮阳区2600多人,聚居金玉2300多人,其余分布棉城、海门、关埠、贵屿等镇;潮南区约500人,分布红场、两英、陈店等镇;澄海约1000人,分布隆都、澄城等镇;南澳约400人;揭阳榕城区约7000人;揭东1万多人,分布桂岭、白塔、龙尾、锡场、曲溪等镇;揭西约5000人,分布五经富、棉湖、河婆等镇;普宁约2万人,聚居流沙,分布占陇、军埠、池尾、下架山等镇;惠来约2500人,分布惠城、葵潭等镇;潮州湘桥区约2500人;潮安2000多人,分布枫溪、庵埠等镇;饶平约8000人,分布三饶、饶洋、钱东、黄冈等镇。此外,原属潮汕的丰顺县约1万多人,分布汤坑、潘田、丰良、东阝留、黄金等镇。

4、潮汕何姓源流考略

潮汕何氏的祖先原由兴梅客家人衍变而来。潮汕何姓与中国其他何姓同源,出自庐江。

远在秦汉时期(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元年),何姓已是中原地区名门望族,世居河南南阳宛地(今河南南阳市)。最初见诸史籍的,是汉代武将何苗。当时,汉高祖刘邦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迁徙“六国强族”,即“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共十余万人于关中,其中包括部分何姓。何姓由此成为集官僚、地主、文人于一身的仕族。

何姓的第一次南迁,是在西晋永嘉4年(310年)。当时,中原地区曾发生过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了永嘉时期的民族斗争。北方的许多士族、大地主携眷南逃,随同南逃的还有他们的宗族、部属、宾客等。

316年,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成帝太宁元年(326年),朝廷置“晋安郡”。地处东南沿海的晋安郡,远离北方战场,遂成为当时中原仕族的理想避难处。两晋时代崇尚门第,讲究郡望。入闽仕族中以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大姓氏最为显赫,号称“衣冠八姓”。

其间,有何姓从赣北迁居闽南,散居粤东,是为今天东南沿海何姓之始祖。

唐代后期,由于土地兼并十分严重,统治阶级残酷地剥削农民。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四处逃亡。中原仕族,惶惶终日。

唐僖宗干符一年(875年),山东、河南一带发生旱灾,爆发了3万余人参加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带领下,从山东转战到河南、安徽、湖北,攻占浙江、福建、广州、洛阳、长安,于干符6年(880年)在长安建立政权。在这一期间,大批世居中原地区的士族,为避战乱,纷纷南迁。地处闽西山区的宁化县石壁乡,时称“玉屏乡”,据闽赣要冲,始有中原何姓入住避乱,是为今日客家人之始祖。

后梁时,何姓37世裔孙何太郎中进士,后授福建宁化县尹。何太郎在职19年,任满不归,择居石壁乡。后唐时,卸任后的何太郎游旅至粤东北武平地域(今广东平远县一带),“嘉其地美,而徙居于此”,“生子五”,是为今天粤东何姓始祖。

六、七百年间,何姓裔嗣柯枝蔓延,散居粤东、赣南、闽西各县,蔚成大族,成为客家主要姓氏之一。明代初年,有一支定居大埔县湖寮乡双坑村,是为今天潮汕何姓的开基始祖。

明朝初年,中央集权制高度发展。明王朝统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生产措施。商品经济得以扩大,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至1522年),世居大埔湖寮乡双坑村的何姓第61代裔孙何石泉,迁入饶平县饶洋乡名扬楼村,是为今天潮汕何姓之入潮始祖。随着农产品的商品化和手工业商品生产的增加,村、镇贸易集市发展迅速。何石泉在短时间内,即成为当地有名商人之一。“山海之民,猎山渔海,耕农自食,贾不出门”,即其当时的真实写照。

清代初年,随着农业、手工业的逐步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出现了以“闽粤通衢”、“河海交汇之圩”为特色的沿海商业城市。期间,饶平何姓始迁居潮州、澄海等县。

250余年,何姓后裔散居潮汕各县、市部分乡、村、镇。

5、广东新会、河北回族、浙江新昌的何氏来源

广东新会何氏。据载,新会何氏的始祖是中原人。入粤始祖先居南雄、广州,后迁新会,定居何村(今河村),再繁衍至新会各地。至1985 年,分布三江、礼乐、棠下、荷塘、司前、古井、沙堆、睦洲、 大泽、环城、崖南、杜阮、大鳌、崖门等15个区和会城镇。聚居1000人以上的乡有司前区的司前、三益。

河北回族的何氏。河北大厂《何氏家谱》载,何氏世居江南金陵上元县,始祖失兀喇,元时赐给蒙古名“何也思答儿”。明初,何也思答儿随燕王至北京阜城门,后于永乐初年封武德将军、上千户,次年(1404年)迁至河北大厂庄定居,并取“何也思答儿”首音为姓。何姓也有取“火者”(原意为显着和富有,后演变成了尊贵、学者、圣裔等)首字谐音者。现居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回族,仍将何姓发为“火”音。何姓回族以河北、河南、北京。南京居多,在全国分布也很广。

浙江新昌何氏。据载,祖籍山东青州的何氏先后迁入新昌的有2支,一支始祖何茂,曾任吴越国(907—978)经车节度使,致仕后定居城内大东门。另一支溪西何氏,始祖何敬容,宋太平兴国元年(976)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年老解职遨游会籍,泛剡溪至新昌,定居县城太平坊,四世孙徒居溪西。现何氏8900余人,分布镜岭地区及城关镇、东茗乡、红旗乡。

6、何氏与韩、蓝、卓、韦、麦、纪诸姓联宗的由来

何氏与韩氏的渊源关系,全国皆然。而何氏与蓝、卓、韦、麦、纪诸姓的联宗之情,则缘起于南方。长期以来也普见于南方,所以在台湾及南洋地区,这几个姓氏的联宗组织,处处可见。

何氏之所以跟卓、韦二姓有联宗关系,完全是由他们的同宗韩姓牵连过来的,联宗的由来主要是:

卓、韦二姓联宗,也起源于韩姓,分支于广东,其祖先为汉初三杰韩信公之后裔,韩信公为吕后所斩,当时汉丞相萧何,为保全当年患难之交的血脉,曾把韩信公的两个儿子藏匿粤中,为了安全,改名换姓,将原来姓氏之“韩”字分拆为二,一为卓姓,一为韦姓,子孙因此沿用下来。此与源于卓滑之后,即留下千古爱情佳话卓文君的祖先,以发明冶铁致富的四川大族卓姓,及源出的江苏彭城大族的韦姓均有别。

蓝姓也一样。如果是由江西临川迁入广东的,与自福建迁入广东的又不同,前者与何姓无直系的血缘关系,但有联宗关系。中国人的习惯,是注重同姓聚族,对血缘宗派不甚重视。依上所述,韩何二姓原属一家,卓韦二姓在粤支系亦出于韩姓,蓝姓因有何姓入嗣的血缘关系。由此可知韩、何、卓、韦、蓝五姓联宗,首先起自韩姓……。

除了上述的五姓联宗,在民间,何氏还跟麦、纪两姓有联宗关系。但何麦和何纪是怎样联起宗来的,迄今仍找不到确实的依据,只知道这项传统也是来自“唐山”,所以今后仍有待何、麦、纪三姓子孙的进一步考查。

在台湾的开发史上,何氏堪称举足轻重──318年前,如果不是有郑芝龙旧部属何斌的专程自台赴闽殷劝郑成功前来“收复郑氏故土”,并且提供了当时台湾的详细地图,结果郑氏顺利赶走了荷兰人,台湾的历史便很可能会整个改变。这位郑氏复台的第一功臣,是于明熹宗的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就已经跟随郑芝龙来台的,后来在荷据时期担任通事。自何斌以后,出现在台湾岛上的何氏大陆移民越来越多。

至于何、蓝两姓的联宗,则发生于福建漳州的平和地区,结合的原因,是由于出嗣──何家的孩子出嗣给蓝家,传下了蓝家的宗脉。

何、蓝关系,始于唐时入闽鼻祖安抚尊王何衍公十七世裔孙添河公,分支漳州平和,遂为平和支祖,娶妣蓝家养女盘氏,传有三子:长曰京保,次曰彦保,三曰彦章,遂以彦军公出嗣于蓝家。

按彦保公传下裔孙迄今已有二十世,相当于六、七百年前事,故闽台何、蓝宗亲乃基于血脉关连,互不通婚,是以子孙不违祖训,始有三姓宗亲会之成立。

台湾有许多地方成立了韩、何、蓝三姓的联宗组织,其中历史最悠久的,是基隆市的三姓宗亲会,已经超过六十周年;其次,是嘉义县、桃园县、和台南市。在这些地方,韩、河、蓝三姓的族人平时相见,都彼此互称「亲同」,好不亲热。

跟何姓有兄弟之谊的,还有卓、韦二姓,所以,在台湾及南徉地区,也有把韩、何、蓝三姓联宗扩大到韩、何、卓、韦、蓝五姓联宗的──在台湾,嘉义县和台南市都是五姓联宗;在南洋地区,泰国、新加坡、及香港,也都有百姓联宗的组织。

7、关于何氏入琼始祖

何氏入琼始祖是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何氏入琼始祖是何兴。何兴,湖南省宁远县人,登进士第。宋理宗时,授朝议大夫,继迁政府,后谪任雷琼副使,带续妻林氏过琼,先居琼山迭里村,后居龙塘仁何村。夫妻死后,葬于龙塘何姓坟场,碑刻“宋赐进士朝议大夫迁政府敕封夫人始祖何公林氏墓”;长子何一鹏,进士,曾任四川参政,届满回居迭里村;孙何仁德,进士及第,特授应天府尹,宋端宗年间(公元1276—1277年)调任雷州太守、琼州巡按,携妻倪氏、长子珍、次子珊落籍琼海朝阳,卒葬琼海市大路镇的黎鹤山。为“三代进士”。

另一种观点认为,何氏的入琼始祖为何仁德,原籍福建莆田牛田里咸头村。宋端宗年间,奉调雷州太守,琼州巡按时,偕夫人携两子渡琼,为何氏入琼始祖。

以上两种观点有异:入琼始祖的名字、籍贯不一;也有同:即何仁德奉调雷州太守、琼州巡按,携妻儿渡琼。疑为考证有误,究竟哪一种说法更为准确,仍待考证。

又据研究,海南汉族人的先祖大多数是来自福建莆田,此外还有来自广东、广西、河南、陕西、江西、浙江、江苏、安徽等地。

始祖来自福建莆田的姓氏有:陈、吴、李、张、周、郑、何、杨、冯、蔡、詹、苏、郭、罗、龙、范、伍、高、赖、颜、魏、石、汤、黎、吕、孙、欧、严、方、宋、廖、江、连、胡、袁、杜、陆、温、蒋、符、许;

始祖也来自福建的姓氏有:黄、林、史、卢、岑、丁、侯、骆、萧、白、潘、翁、齐、阮;

来自广东的姓氏有:余、谭、龙、左、孔、梅、潘、叶;

来自广西的姓氏有:姚、董、覃、詹、唐;

来自河南的姓氏有:邢、符、王、丘、钱;

来自江西的姓氏有:钟、徐、彭、安;

来自陕西的姓氏有:张、云;

来自江陵的姓氏有:梁;

来自浙江的姓氏有:朱、沈;

来自江苏的姓氏有:华;

来自安徽的姓氏有:薛;

来自江南的姓氏有:金、秦。

8、广东兴宁何氏渊源

广东兴宁是一个纯客属县。何姓是兴宁的一个大姓。兴宁何氏是怎么来的?先从中华何氏说起。

作者:何力   回复:5   发表时间:2008-11-30 09:54:28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何氏源流初探


“何”源出自黄帝的“姬”姓。由“韩”氏音讹衍化而成“何”氏。司马迁《史记·韩世家》载:韩姓的先祖,出自西周王族、姬姓。又据《元和姓纂 》载:周成王其弟叔虞之十一世孙,食采于晋国的韩原(今陕西韩城县西南),世称“韩武子”。其三世孙韩厥被周王册封为“韩”姓,后代又建立了韩国。子孙以国名为姓韩。因此许多史书中把韩厥称为韩姓始祖。至战国末年,约在公元前230年韩国为秦国所灭。韩国末代国君韩王安的大部分子孙逃亡到江淮地区居住。因江淮方言中韩与何音近,随音将“韩”变“何”,遂为“何”氏。可见,源于这一支的“何”氏,同“韩”氏原本是一家,韩厥也该是天下何氏第一人。

关于何氏来源,还有一种传说。传说在逃亡的韩国子孙中有位名为韩瑊的人,与其妻流寓庐江,操舟为业。后来秦始皇出游被人袭击,疑是六国公子所为,就通令全国,搜捕被灭六国的王室子孙。一日遇秦吏登船盘查姓氏。适值天气寒冷,他担心暴露身份,便指着寒冷的河水作答,意以水寒喻韩,寒、韩同音。谁知官吏曲解了他的意思,以为他是姓河。韩瑊也就将错就错,只是指出自己的姓氏是从“人”旁之“何”,而非从“水” 旁之“河”。这样,他就侥幸通过了盘查。事后,他为了纪念这次惊险经历,就把自己的姓氏改为“何”,并定居庐江,于是便有了何姓。韩瑊也就成了何氏始祖。

何氏尽管来源不一,但最有影响的是出自韩姓这一支。早在汉代时,这支何氏族人就居住安徽庐江郡。在魏晋时代,又进一步分衍出江苏东海郡、河南陈郡等地区。而庐江是三郡之首,是天下何氏族人的同祖圣地,安徽成为何氏的发祥地。历史上全国何氏有2089支次大规模的迁出活动中,安徽就有1074支次。庐江何氏三十六世何太郎,约在公元930年迁居福建宁化石壁村,开创了何氏历史新的一页,形成了客家何氏。

客家何氏开基始祖——何太郎。兴宁石马《何氏渊源》记载:“太郎公,又名太乙郎公。原祖籍安徽庐江。后迁福建省宁化尹,为政得民心,遂居宁化石壁。” 宁化县石壁村——据说是160多个姓氏的客家人的发祥地,是客家祖地。故太郎公为客家何氏开基始祖。“六世祖伯一郎公,又名发伯公,再迁广东程乡县(今梅县)之松源,为迁粤东之始祖。八世祖念四郎公为迁兴宁之始祖。”

客家何氏的始祖何太郎是何氏入闽的重要一支。何太郎生于唐代后期。他是韩王安的三十六代孙。何太郎于五代时期(约在公元930年)定居福建宁化石壁村,第二年因事路武平南岩,爱其环境优雅,又居此地。成为何氏开基闽地的始祖之一。”“何太郎有五子一女。长子三郎徙居汀州河田,次子四郎徙居赤岸,三子五郎移往刘坑,四子六郎远迁广东海丰,湖南长沙蛇嘴子何氏即是六郎的后代分支。五子八郎迁往广东河源。五人当中没有一人袭居父亲的基业。谱曰,何太郎防止子孙们坐享其成,滋生不劳而食的惰性,着意让他们走出家门,远走他乡。何太郎五子一女中,对后世、对社会影响最大的乃是他惟一的女儿何仙姑。在民间及何族后人中,何仙姑是一位被神化了的人物,” 是神话“八仙过海”中的八仙之一,活到149岁。

四世:念八郎、念七郎、念三郎、念二郎、念四郎。其中念八郎、念七郎两房迁往广东大埔,念四郎徙往武平象洞。

兴宁何氏开基始祖是念四郎。据石马族谱《何氏渊源》记载:“念四郎公讳铨字源美,号罕明。生于元朝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卒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率家从大埔县迁徙松源。再迁至程乡县(今梅县)城郊乌蓼沙开基立业。至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偕三子文深、四子文汜率家由乌蓼沙迁兴宁县和山仁仙乡(今永和)。公生四子。长子文渊公仍留乌蓼沙,后裔迁黄陂;次子文滨公迁叶塘;三子文深公仍住永和;幼子文汜公迁住 石马。” 故兴宁何氏后裔把念四郎公作为迁兴宁的开基始祖,即为兴宁何氏一世。

9、何氏另一始祖——韩庶

通常认为,何氏的得姓始祖是那位逃亡途中指「河」为氏的韩瑊。著名姓氏学者罗秀林教授在《客家史料汇篇》一书中则认为,闽、粤地区的何氏,除了韩瑊的后裔之外,还有不少是传自韩瑊的弟弟韩庶。

韩庶,就是《安徽省宿松县何姓受姓源流考》中所载“奔窜时,遇有盘诘,则仓惶惊答,缘韩何音近,讹韩为何,遂以何为姓”的那一位。

广东兴宁地区何氏家族有一部古老的《何氏谱》被衍传到台湾的这一代子孙保存得完完整整。该谱清楚地记载了自韩庶以下整个家族的传世和播迁情形,是现存最具价值的谱典文献之一,其摘要如下:

庶字自修,生五子,长曰成,字伯爰,汉文帝丙子,年十七,策举贤良,擢博士员,景帝丁亥,拜江都王相,并相武帝;甲辰,拜治栗都尉,薨赠安都侯。因食邑雍州,遂迁扶风茂陵邑安乡开阳里居焉,生一子果。果字长孟,汉元帝元光丁未年,策授博士,元封元年,拜车骑将军;昭帝四年,拜大中大夫,封平阳侯,卒于官,生一子比干。比干字少卿,官为廷尉,时同僚张汤法严,而公独务仁慈,治狱多宽政,所全活者千余人,生九子:玉铨、欣、寿、免、尚、绍、统、武、元。(自成至比干皆葬扶风)

颕考字万利,官为县大尉,生一子承天。承天字邦玉,官为御史中丞,精于天文,贯通古今,备策四边,生三子:点,字子皙,求,字子有,胤,字子季。(自玉铨至承天,除叔度葬所未详,颕考葬安庆外,皆葬于福建福州或武平)。

求生一子长瑜(求葬南京),长瑜字季章,封陵阳侯,号为四友,生三子:敬仁,敬义,敬叔。敬叔字桂万,为长江太守,生一子思澄(长瑜、敬叔俱葬福建龙藤坪。

思澄字绣芳,为称御史大夫,称为三英,生三子:广淮(往浙江),金淮(往九江),广泰。广泰字定山,生三子:琅,遂,佩。佩字茂达,生一子敬容。(思澄至佩,三世俱葬江南。)

敬容字桂礽, 征平阳巢贼有功,封平阳侯,生三子:承魁,承先,承利(敬容葬惠州)。承利字连山,袭父爵,生一子琅珊。琅珊字本玉,生二子:元湘,元清(往浙江)。元湘字万章,生三子:席和(往云南)、来和(往四川)、贵和。贵和字茂金,生唐武德辛已,没于开元甲寅,生三子:金光(往贵州),优荣(往西川)、吕泰。吕泰字宗洪,生太宗丁未,没于光宅乙酉,生三子:明山(往西川)、泽(往江南)、易于。易于字丙先,为益昌大令,生一子继均。继均字仕余,为节度使,熟春秋,善谋略,官至大史,生四子:百寿、承巢(往原川)、加棠(往江南)、承矩。

百寿字洪荣,生二子:子恭、矩木(往贵州)。子恭字标林,生三子:生照、生义(往云南)、生伸(往广西)。生照字思恩,生二子:继源、捷源(往江西)。继源字清煌,生一子坚文,坚文法名千十郎,生四子:大一郎(为迁闽祖)、大二郎、大三郎(俱留江南)、大四郎(迁南京)。自承利至坚文凡十二世,除继均,坚文葬所未详,易于葬广东汀冈黄尾坑外,余俱葬福建汀州及葛藤坪。

大一郎名旦,原南京直隶庐江郡人,生于唐昭宗景福元年壬子岁。朱温开平三年己巳入学,干化二年壬申中乡科。朱友镇龙德二年壬午,选授宁化县尹。后唐李嗣源天成元年丙戌,任满解组,次岁往梅,复由梅至湖,莅岩前,时南岩为龙泉县,潮之属地也,后易汀州为闽属,而龙泉改号武平,开基置业,遂卜居焉。至宋淳化三年壬辰卒,寿百零一岁,生五子:长子三郎,迁河田;次子四郎,迁赤岸;四子六郎,迁海丰,五子八郎,迁河源;惟三子五郎,承父业,居原地。

五郎字景行,生六子:九郎(迁雩都会昌)、十郎(任赣州府节推)、十一郎(迁龙岩、翁源)、十三郎、十六郎、十七郎。十六郎字义元,生五子:念八郎(迁大埔)、念三郎、念七郎、念二郎、念四郎(迁象洞简头坊)。念三郎又名三十郎,生六子:六一郎、六二郎、六五郎、六七郎、六九郎、六四郎。六一郎生四子:佰一郎、佰二郎(迁武东留平)、佰四郎(迁象洞)、佰九郎(迁上杭中都)。

佰一郎字发伯,由上杭中都迁粤东程乡县松源开基,生九子,长千一郎(住窝窝井下坪),次千二郎(住河岭),三千三郎(迁永定),四千四郎(住乌坑,一支迁揭阳),五千五郎(迁尖山下及蕉岭下),六千六郎(此派有移镇平高车),七千七郎(移棉林乌蓼沙),九千九郎。

千九郎生九子:长念一郎(移上坑岩前),次念二郎(移顺德),三念三郎(移龙川,后迁河源、长宁),四念四郎,五念五郎(移博罗、河源),六念六郎,七念七郎,八念八郎(移镇平),九念九郎。

念四郎名全,字源美,号罕明,梅县开居始祖也。梅县明为程乡县;清为嘉应州。公于明洪武二年,由程乡属地松源,迁居乌蓼沙,创基立业。生四子:文渊、文滨、文深、文汜。据说洪武十四年,偕三子文深徒兴宁和山仁仙乡,而次子文滨迁兴宁西厢叶塘,四子文汜港兴宁东厢石马。惟长子文渊,继承父业,抚养五子。长子德聪,生子醴干,后流离转徙于兴宁北厢黄陂,因置产居焉,二子德源,与四于德英,同往和平;三子德辉,迁兴宁龙田;五子德亮,移居五华合溪,故今散居兴宁各地之何氏,皆念四郎之苗裔也。其蕃衍各省县者,支分派别,不胜记述。

10、金门、漳州何氏一脉相承

福建南溪官浔历史上曾被誉为“小台湾”,对台来往密切,又是漳州何氏祖地,为海内外何氏宗亲寻根谒祖和神往的地方。

金门何氏与漳州何氏先祖是同宗骨肉兄弟。元朝年间因政局动荡,兄弟7人从泉州逃到同安东澳(今厦门何厝)避难,后二、三弟逃回泉州。同一天,四、五、六、七弟乘船循南溪逃至漳浦官浔避难居住,被称为“南溪何氏派系”,南溪派系后又迁徙漳州各地,官浔成为漳州何氏宗地,而长兄子孙则留居厦门何厝及迁金门浦边居住。金门与福建人同祖、民同俗、语同音,金门亲人拿出族谱,两岸始祖及世系记载一致。他们说,“两岸同根同源,金门与金浦血缘情深。”

11、山西省灵石县两渡镇的何氏

山西省灵石县两渡镇,因早年到这里需涉过两条河而得名。

两渡何氏自古以来就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早期何氏族人占全村人口的80%左右,后因居官赴任,经商外出,久落他乡。而两渡地处晋中南北交通要道,随着外来户的增多,两渡何氏人家的数量远不如前。

两渡何氏十七世后人何长旺说,小时候听大人讲,两渡何氏在乾隆年间比较辉煌发达,何氏做官的多,在外边就有几十个人,据说在朝廷里半数官员是两渡何氏族人,当时有人就说两渡是“何半朝”。

两渡镇何氏后人说他们是个将错就错的姓氏,在台北新竹等地居住的何氏也这么说。他们原本不姓何而姓韩。秦始皇时,韩国被秦国所灭,于是子孙纷纷离开河南老家逃亡各地。逃到江淮流域的人,由于当时韩与何的发音接近,大家怀着亡国之痛就将错就错以何为姓。

据说两渡何氏老人们还见过西太后。她来两渡是由何乃莹保驾。何乃莹说在两渡他敢保证西太后的安全,他让西太后把轿帘拉起来,让两渡父老乡亲看一看。两渡老人们说他们跪在道路两旁看到了西太后。

又据说,当年慈禧落魄西行时,曾路过两渡镇,得知这里的何氏出了不少在朝里做官的人,出于对两渡何氏的信任,还在两渡的窑洞里住了一夜,吃了不少当地的土特产,传说西太后对两渡何氏大加赞赏,这段历史成了何氏老少的荣耀。两渡何氏历代以书香世家着称,曾有“无何不科”之说。

两渡镇副镇长何义虎说,两渡何氏从河南迁来就比较重视教育,历史上出了不少进士,有父子进士、兄弟进士,出了不少文官。何氏家族有一家学校,地点非常好,两渡镇没有地方、没办学条件,何氏就把自己的学校捐献给了两渡镇。

两渡镇的何氏还保留着被村民们称为八卦院的老房子。老何家的人说,这房子至少有100多年了,当年的房主早已不知去向,可能去了海外,也许去了台湾。

12、台湾河洛何氏大多为安抚公之后

台湾的何氏,河洛、客家都有,有来自广东兴宁的一支,也有从福建的漳泉地区迁移过来的。

土城的何氏家族,一直保存着一部当年自“唐山”老家抄过来的族谱,该谱中有一篇完成于光绪三十年的《何氏源流纪略》,对于他们的来龙去脉,有十分翔实的说明,摘要如下:

何之先人本河南省光州固始县人,自周武王、唐叔虞,裔孙唐仪凤间(公元六七六至六七八年),何嗣韩从陈元光经略开闽,因家焉。

及昭宗时(公元八八九至九○三年),王绪举光、寿二州附秦宗权,绪先锋擒绪奉王潮,惧众不附,求固始县人先世有功于闽者,以慰民望。表授我先祖安抚使,分田划地,安插闽人,当时赖之。后王审知据闽,引身去闽,人思其德,塑像以祀。

宋纯佑间(疑为淳佑之误,自公元一二四一至一二五一年),逖基公由螺阳卜居温陵浔江。德佑(公元一二七六年)以后,宋失其柄,服役不胜,隐于清源洞麓下学道,足迹不入城市。公讳普成,字正献,逖基之号,因同谱何清卿父子慕公清德,时来拜访,大书深谷逖居四大字于壁,后世称为逖基公云。

有子五:曰元镇、元钊、元钲、元镛、元铉,实为漳泉分派之祖。至元间(元初,公元三七七至三九四年),钊移惠安埔崎,钲、镛移漳郡岳日莲花,而元钲实为诏安鼻祖。元镇公讳靖之,号我泉,又为和地鼻祖,仍居温陵。添清公仕元,至大理寺评事,因世乱全家航海至同安顺济官而居之,后又移于漳浦之南溪。

迨乎大明龙兴,区宇混一,边尘尚犹未靖,洪武九年抽兵御寇,血属又不能不瓜分矣。

旧谱云,漳之有何也,以濠浔鼠尾为宗,而浔之有何也,以晋江清源为祖。……

从这段文献,可知何氏也是唐朝初叶开辟闽南地区的先驱之一。这一点,正好跟《漳州府志》所载完全吻合。

河洛籍的何姓台湾人士,的确有很多都是奉唐初那位大名鼎鼎的安抚公为先祖的,以下这篇刊载于五十六年版《何氏族谱》的《白氏何氏宗谱》序文,即为明证:

余稽鼻祖乃安抚公也。……陈将军率光州固始人定关,凡子弟皆其安插,闽人德之,今田家世祀三佛,中黄龙衮者州主王也;左黑面按剑者,陈将军也;右噗 头白面者,圣头公也,问之则我祖安抚公也,时划地安抚闽人如田主然,故祀之。

有长子讳成,字子绎,官授指挥昭信校尉,世袭漳州卫千户,卜居溪之白石,我祖兴焉。至宋末端宗,帝昺之变,边邮匈乱,海岳戎寇并兴,祖祠焚毁,又苦于夫役,俱各分散逃移,而在白石守祖者因之以衰,奈何漳泉分派者竟不识其祖,可慨也。………明正统十二年丁卯,莆田十九世孙潜谨志。

今天台湾的这一代何氏子孙,要想找到自己在“唐山”的根源,还有如下专属于何氏家族的世传昭穆,作为依循:

天衢堂派:仁义礼智信,恭宽性敏惠,蕴良和俭让,画史聪明睿。金玉传家宝,文章华国贵,祖德绍延庆,万世天衢会。

诏安派:振(十八世)清通世泽,为善术家声,继体云礽达,承祧基业宏。

庐江郡三高堂(祖籍安徽省怀宁县):万自贵爵显,伯弼仲大应,家政守启文,伟恩光国令。希世承宏广,方命润泽长,殷良逢道泰,骏业济时康。

浙江象山儒雅堂:伯孟承宏开,明本源积善,培修其可言,卓立在人群。

祖籍湖南浏阳县南乡金刚头挂榜山:世德承祖,家传继宗,光明正大,贤达宜崇。

祖籍湖北省房县:世宗良善,建元立及,大廷势如,志诚鸿光。

祖籍福建省邹武县:士师维正大,圣治济康宁。

作者:何力   发表时间:2008-11-30 09:54:54

[回复] 回复何氏源流初探

台北市何冠群先生提供:良伯惟俊臣,定国安君民,克成名世学,万奕大土兴,以高三应选。

台北市何在英先生提供:乃(十九世)渊焕启庭生有,美在宗长发其祥。

东竹何氏宗谱:立魁济承启绍。

13、何氏入闽祖先考源

相传何氏入闽最早为汉武帝时安徽庐江何氏兄弟九人,因知其父参与淮南王阴谋叛乱,故偕逃入闽,于仙游九鲤湖飞升,世人称为九仙祖。泉州城郊马甲双髻山有专庙奉祀又称大仙公。此何氏入闽传说也,有待查证。

地方史志对何氏入闽最早记录为晋怀帝永嘉六年。公元三一三年,五胡乱华,中州板荡,衣冠望族,随驾渡江入闽者八姓:何、黄、林、陈、郑、丘、詹、胡,择地而居曰八门,以居江侧,遂名晋江,在莆田县城东五里三山石榴洞建一祠曰八门祠,历代八姓子孙春秋同祭,世世相守。故闽有何本自晋永嘉始。

何文雍在《何氏本始记》中记载的入闽始祖,是唐高宗时约公元六六九年由光州固始从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乱的何嗣韩。据传何为陈部后勤军需官。其功不亚于协助陈政父子征战的许天正,沈世纪等将领,叛乱平息后,驻镇泉州一带,食采螺阳,卒葬惠安青林山舍利院。后来家遭变乱,族谱失传,子孙后裔世系不明。经过大约二百二十年左右至唐末昭宗年间约公元八八九年王潮因光寿二州起义军初抵福建,恐当地百姓不从,就敦请固始人先世有功于闽者,即嗣韩公的裔孙何衍庆出来协助分田划地,安插闽人,安定社会秩序。王审知据闽时,衍庆公乃引退而去,后来何氏先祖被封为安抚节度使,以报其功,以尉民望。闽人思其德,塑像而祀之,田家奉祀三佛中黄龙衮者周旨王也,左黑面按剑者陈将军也,右幞头白面者圣头公也,即何姓安抚公因为衍庆公的子孙世系有较详细的记载,故一般旧谱都将其作为何氏入闽的一世祖(初祖)。其子子绎公开基于龙溪县辖白石乡,今之龙海县角美镇杨厝村,后裔建有白石开基大宗祠,此祖祠经清道光榜眼闽县人何冠英重修,至今仍然完好。

14、深圳笋岗、茂盛何氏

深圳现在的何氏主要有笋岗何氏和茂盛何氏。祖先在两千多年前都居住在安徽省庐江府庐江县。茂盛祠堂中堂的上联为“祖德丕承远昭庐江千百年俎豆”,说的正是深圳何氏源于庐江。

从《何氏族谱》——迁闽始祖太乙郎公一脉的总谱得知,笋岗何氏的祖先是蟏公,茂盛何氏的祖先是庶公,他们是胞兄弟,秦代曾经因避难逃亡到安徽庐江,又辗转到深圳,大体迁徙路线为:秦代改姓避难安徽庐江——东汉迁广东英德——唐代迁广东番禺——宋代迁东莞——元代迁深圳笋岗。在迁居深圳前,他们已经纳入了广府民系,讲粤语。

茂盛何氏的大致迁徙路线是:秦代改姓避难安徽庐江——辗转到达广东兴宁——清代迁居深圳横岗。茂盛何氏迁来横岗之前已经纳入了客家民系,讲客家话。

笋岗村现有何氏人口上千人(包括海外侨胞)。

“笋岗老围”位于罗湖区笋岗村,是广府(指粤方言区)建筑的典型。始建于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深圳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旧村落之一。笋岗何氏家族对深圳中部的早期开发,有着开基立业之功。

笋岗老围是何氏家族为纪念何真所建。

何真,原籍东莞圆头山(今东莞茶园一带)人,史传“少英伟,好书剑”,本是元朝的一个小官吏,元政权的腐败把他推向了元朝统治阶级的对立面。由于受到元朝官员的迫害,何真逃到了东莞县(当时深圳地区归属东莞县管辖)东部偏僻的泥岗村(今天的深圳罗湖区泥岗村)藏身。其后,因平定叛乱,保境安民有功,曾经做了元朝的大官,成了岭南一代英豪。在朱元璋派兵收取广东之前,何真逐渐控制了西起苍梧东连潮惠二州的大部分地区。可贵的是,何真从来不贪恋仕途,也无意割据称王,自动归顺了明朝,岭南的老百姓得以免除兵燹之灾。因为这一功劳,何真被封为“东莞伯”,获赐了大量的良田与钱粮。何真多次被明太祖朱元璋称赞为识时务俊杰之士。此后何真和其子何贵还担任了傅友德、沐英、蓝玉三位骁将的开路先锋和后勤部长,武力征服过“蛮烟漠漠”的云南。

一本仅11页的1981年的手抄本笋岗《何氏族谱》上有何真简单生平的记载:“(何真)薨于洪武廿二年七月初六,享寿六十七岁。皇上亲为文谕祭,在朝百官素服三日……”

何真死后的第五年,也就是公元1393年,开国元勋凉国公蓝玉被朱元璋以“恃功横暴”的罪名满门抄斩。袭封“东莞伯”的长子何荣因为曾经是蓝玉的部将,也以莫须有的罪名开斩。何真之弟何迪因不满而于同年五月聚众造反,持续了10个月才被镇压下去。何真的八个儿子除何崇祖逃生之外,其余七子皆死于党祸,何氏家族老幼咸丧,东莞伯何真之何公祠也被夷为平地。

何崇祖一房从此山居岛宿,潜形匿迹,直至朱元璋驾崩西宫,建文帝登基大赦,始敢回到笋岗收拾旧居。

2002年7月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横岗茂盛何氏的茂盛世居,建于清嘉庆年间,耗时13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200多年前茂盛世居落成时,茂盛家族只有七口人。当初有人问维松维柏兄弟:没有那么多人,为何建那么大的围屋?维松维柏回答说,很快就会多人的。两百多年后的今天,茂盛何氏已从十六世繁衍到了二十四世。现今居住在茂盛村何姓人口近两百人,旅居海外和港澳的何姓宗亲有两百多人。

现在,整座围屋和围屋后的风水林基本上保存完好。四个碉楼皆遭到日本侵略军的焚烧,东南角碉楼被付之一炬后重建,其它三个碉楼没有被烧毁,但是至今留有焚烧过的痕迹。

茂盛村的第一代开基始祖是何俊茂,生活在清乾隆年间,原居住兴宁永和乡炉铺岭。何俊茂支持儿子维松、维柏远赴横岗创业。何俊茂晚年也迁居横岗为儿辈守业,并在横岗逝世。1988年,茂盛村村长何秋田带领何氏13人前往茂盛何氏的发源地广东兴宁县炉铺岭探祖。

茂盛村的第二代开基始祖是何俊茂的两个儿子何维松、何维柏。维松教书,维柏经商,是茂盛家业的开拓者。

维松、维柏兄弟从兴宁原籍来到横岗是在乾隆末年。客家俗语说:“要问什么苦,逼酒磨豆腐。”维松、维柏来到横岗后,开始做的正是这两桩苦差事。生产出来的烧酒,都是维柏自己翻山越岭肩挑到数十里地外的盐田沿海贩卖。烧酒极为畅销,生意越做越大,维柏兄弟在横岗创办了“茂盛”商号,经营糖油土杂百货,兼营养猪酿酒卖猪肉等。维柏兄弟终成横岗首富之一。为了子孙的家业,兄弟俩又广购良田,并于清嘉庆年间用十三年建造了茂盛世居。

茂盛何氏曾发生过一起“和丰惨案”。据说,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茂盛家族何国璋、何国光等人创办了横岗和丰股份公司,经营榨油和汇兑外币业务,并在横岗通往沙湾的公路中拥有股份。何国璋是董事长。和丰公司和当地盗匪有矛盾。何国璋的侄子在一次冲突中开枪击毙了一个盗贼。盗匪伺机报复袭击和丰公司,枪杀何国光等5人。何国璋在工人帮助下翻墙逃生。案子最后没有被查明,遇害的5人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追认为“五义士”,追悼会就在当时的横岗小学举行。

何氏族谱对茂盛何氏十九世祖何国光有记载:“国光公自两广优级师范毕业后,即长教牛湖青溪学校、塘坜瑞风学校校长,龙岗第八区第一学校校长,横岗学校教员,新界崇德教兵,船学校校长,阳光区长,横联乡自治会会长。不幸于一九三零年和丰惨案遇难,殊深抱怨。”

何嘉瑞是死里逃生的何国璋的儿子,他的两个兄弟早逝,兄弟三人均无后代。70多岁的他独守着父亲何国璋留下来的三层欧式小楼安度寂寞晚年。

15、溯源深圳何氏

东汉时何氏就到了广东,不过那时深圳地区何氏并不多。随着罗湖笋岗“元勋旧址”的发现,笋岗何氏的历史才被逐渐揭开。

何真是东莞县茶山乡(今东莞市茶山镇)圆头山村人,元末当上盐场的一个小官吏。时局动荡,以母亲年老多病为由弃官回乡,聚众自保。他和东莞另一名叫王成的豪杰有矛盾,而王成势力很大,贿赂广州府帅以“用兵割据”为由逮捕何真。何真只好带着全家人从老家逃到泥岗附近的小山附近。当时还没有笋岗地名。

以此为据点,何真联结泥岗、上梅林黄氏、皇岗村的庄氏、下沙村的黄氏等当时的宗族大姓,东山再起。他以泥岗附近为据点,逐渐控制了岭南地区。广东大部分地区因为何真的治理与维护,基本上没有遭到兵火的洗劫,他被封为“东莞伯”。

何真在当年隐居之地建立了一座“笋岗老围”,将母亲与两个儿子接来居住。何真之所以立村笋岗,是因为竹子的生命力很强,很快就能成林,“何真希望自己的子孙像竹笋一样茁壮成长,越发越多”。从此,何氏族人就在深圳土地上生息。

明代中期,何真的四世孙何云霖将当年的老围修建成城寨式的村庄,门匾上刻上“元勋旧址”。现在,何氏族人已经分散到各地,而这座目前市区内最古老的村寨建筑,掩映在周围新建的民居中,显得朴素而安静。

深圳古何氏族人的主脉,追根溯源是唐末“庐江何氏”之后,为避战乱辗转迁徙而来。

“笋岗何氏”是直接迁入广东再迁入深圳地区的。

有史学家说,深圳笋岗何氏家族的第三十八世祖何楷,是在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的时候,从庐江郡避乱迁到广东番禺县清水濠的。

历经南汉,到了北宋初年,四十二世祖何迥又带着四个儿子迁到广东南雄府定居。

宋末,何家五十二世祖何贵迁到了东莞县南浦和茶山。

元末,东莞何真率众保乡卫土,他的次子何华及其母迁居到深圳笋岗定居。并很快发展成深圳地区的大家族。

而“坪山何氏”则是先迁入他省再辗转来到深圳地区的。

他们是庐江何氏的另一个分支,为避黄巢战乱,先迁到福建宁化石壁乡。明朝初年,迁入广东兴宁县,到清朝初年,才迁入深圳坪山界脚村。

16、浙江省武义何氏

武义何氏同宗共祖,分三个支裔。皆为庐江允公子系龙泉谨公的裔孙。谨公的子裔在江南分布甚广,浙、闽、粤、赣四省最多。长子睿传五世有裔孙执中、执文、执信等十余人。何执中在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封清源郡王,并上封三代至曾祖维则,故自维则起,其裔孙由庐江郡改称清源郡,但也有不改,仍称为庐江郡的,如武义上街石城何氏。柳城畲族镇的几个村也有何姓庐江郡的,不知他们的世系源流情况,有待考证。

1、武义下街清源何氏(俗称下何)

武义下何始迁肇基一世祖是宋授迪公郎(八迪公),讳仁又名果字德会,其祖父何执信是何执中的堂弟。八迪公来迁武义是“宋宣和年间(1119—1125)”。“方腊倡乱,公避地客游卜居武义”。据查证,方腊起事后于宋宣和3年(1121)春正月先陷金华,接陷衢州,二月陷处州(今丽水)。仁公避方腊之乱寻地卜居于武义下何,当在公元1121年春,这是武义三支何姓子裔最早来到武义定居下来的。

仁公子孙繁衍派居地点:仁公生五子,排行依次是小12、14、18、20、25。(缺名讳,小是辈分称谓)。小以下的排行是千、百、庆。其中小18析居金华长坑。小20的儿子析居茭道何村。小25析居马昂。真正居住在县城的只有小12和小14,以后他们的子孙有不少陆续徙居到武义各地。到清末民初,除县城外,武义有40个村,金华2个村(焦岩和芳田)、丽水一个村,宣平一个村(桃溪)有小12和小14的裔胄居住,具体村落是:

庆一公(讳佛惠)派下:芦北、横路、管湖、瑶村、茭道、何村、朱王、东阳门、茭塘、履坦、石谷闸、代石、黄丝滩、冷水坑、何管、何仓、佐溪。

庆三公(讳俊)派下:北乡何村、陈村、大莱口、下埠口、新屋、谢坑、岭下汤、洪桥头、石闸口、麻园塘、后树之下村、松树塘等处。

庆四公(讳佛忠)派下:郭洞。其中沈店、横店、山后、抱弄口、山房、客塘、何村、车苏的何氏均从郭洞迁去。郭洞还有一支自明代就迁到江苏江阴市去了。

2、武义上街石城庐江何氏(俗称上何)

上街石城何氏始迁祖是谨公的第21世孙,名思进,排行进三,是何执中的同胞兄弟执文裔孙。“考公至武时间也在元世祖至元年间(1271—1294),公独逾苍,岭过龙门而卜居武义”。从迁地是丽水花街。石城何氏宗谱多处载明进三公的先祖是谨公的九世孙文华,先从龙泉迁到丽水,进三公再从丽水花街迁到武义。上街原壶山幼儿园内的石城何氏宗祠大门口石柱上镌刻有一副对联“族聚武阳坊邻文德,脉派花街瓞茂壶山”,证实石城何氏始迁祖从花街迁来不讹。

石城何氏派居里宅:石城何氏的裔孙也是到处迁徙居住的。除县城外,南湖等23个村有石城何氏子孙。它们是南湖、泉溪、姆山前、金丝村、清溪、七孔塘、何宅、金鸡山、马府下、三板桥、石谷闸、浩山下、陈堰头、杨村、彭宅、下渠口(有寿八公何氏宗祠)、八百、下陈、洪桥头、南溪、石杵塘背、杳渠,永康排塘,宣平赵村。

3、柳城、内河洋等地清源何氏

柳城内河洋清源何氏是何执中长子志同的裔孙。执中的第10世孙元四公先从龙泉迁至丽水,至11世孙尚一公再从丽水迁到内河洋(年代不详)。柳城何氏居住地较多,以内河洋、马口、郑回三处为主,其他地方尚有多个村有何氏裔孙居住,具体地名及支裔所属不详。

17、福建何氏的主要分支

福建何氏主要分支是东海何、庐江何、陈郡何,入闽始祖分别是何雄、何嗣韩、何旦、何玉珏、何安抚、何万、何兑、何梦登、何昌世、何金兰,入闽时间集中于汉、唐、宋三代。

何雄于东汉末年入闽,抵抗孙策而战死,子孙皆留于福建。

邵武何氏先祖,于东晋末年从河南固始入闽,择居邵武小溪。

何嗣韩一支,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从庐江(今安徽)随陈元光戌闽,后定居漳州一带。

何安抚一支何氏,于唐僖宗光启二年,从河南光州固始随王审知兄弟入闽,定居惠安一带,宋朝期间分迁到泉州、晋江、漳州一带,清朝末年又从惠安等地分迁于台湾台北等地。

庐江何,入闽始祖何万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举家从河南固始入闽,首居福清龙田。

何兑一支,南宋绍兴年间从山东历城县入闽,寓居邵武,迁琅岐千家池。

何梦登一支,于宋咸淳七年(1271年)从河地固始携眷入闽,原始住地是福清江镜前宅。

何昌世一支,于宋末入闽,居崇安,后迁福清江镜南华。

何金兰一支,明永乐二年(1404年)入闽,定居永泰苍霞。

作者:何力   发表时间:2008-11-30 09:55:07

[回复] 回复何氏源流初探

作者:113.252.7.*   发表时间:2011-05-14 02:26:32

[回复] 回复何氏源流初探

何姓韩源,真实,系统、正确的描述祖宗根源,不错,坚决支持

作者:韋振华   发表时间:2011-05-16 09:27:49

[回复] 回复何氏源流初探

寻文深公长子德龙公后裔

作者:何崇   发表时间:2013-08-23 12:07:25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