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HE  

03-09

988697次

7人

11个

159个

8110人

413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庐江郡何氏远祖历史述略  [精华]

庐江郡何氏远祖历史述略
?

——为菲律宾庐江何氏宗亲会而作
?

??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审 何 鹏

 

? [按语]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台湾的何氏宗亲团体曾访问安徽庐江县以寻根问祖,但何氏的“根”在哪里,“祖”葬何处?没有结果。1992年起,菲律宾庐江何氏宗亲会开始与国内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并进行了艰苦的“何氏探源”工作。国内有关部门对海外何氏宗亲团体的寻根问祖举动高度重视,予以大力协助。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审何鹏此文即为当时诸多协助调查研究资料之一。现予刊登,供参考。

 


? 在我国民族历史上,我庐江郡何氏为一支相当重要的宗族。自始祖以来,历时二千余年,子孙蕃衍,人才辈出,对祖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繁荣,做出了自己的某些贡献。至近代海禁开放以来,沿海一带,一部分何氏子孙,多向海外发展,也有助于中外经济文化生活的交流。在我们大力提倡宏扬爱国主义思想的今天,了解何氏祖先的历史,发扬何氏祖先的奋发自强精神,对何氏子孙来说,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也是海内外何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 由于历史文献不足,本文只着重探索何氏宗族远祖历史(自南北朝上溯至西周)四个方面的简要情况,即(一)何氏宗族的起源,(二)何姓的来历,(三)早期何氏家族的迁徙,(四)何氏宗族早期定居在庐江郡的地点。

? 现分别略述于下:
(一)何氏宗族的起源
? 根据古代历史文献的记载和历史传说,何源于韩,即何氏宗族由韩氏转化而来。早在西周初期,韩与邗、晋,应为周武王之支子,成王之叔,以功封于韩,为古韩国。平王东迁之后,韩并于晋。七传至晋文侯弟成师,封于曲沃,谓之桓叔,迁系姬姓(姬姓是周王朝和出自周的诸侯之公姓)。桓叔之次子,捍卫晋有功,受封于韩原,称韩武子,为晋大夫。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为晋卿,请从初封,以韩为氏。传至宣惠王,始称王,与齐、楚、燕、赵、魏、秦并称七国,世称战国七雄。
? 传至韩王安,在位九年,为秦所灭,而韩亡。项梁从张良计,立安之子横阳君成为韩王,不久,为楚项羽所灭。成之弟允罹祸及,乃遁迹闾里,易姓为何。何氏后裔遂公认允公为本族之始祖。
? 据另一历史记载,秦灭王安后,韩之国族,奔窜隐伏四方,以避秦虐。有韩釐王之子韩瑊遁至庐江,寓居于此。身后与妣姜夫人葬于庐江东乡望怀岗之原,后世称为何坟岗墓。此墓宋时还存,宋代名臣李光(称庄简)曾亲见之,并为时以吊念。后世因此而认定瑊公为庐江郡何氏远祖寓居庐江的始迁祖。
(二)何姓的来历
? 我们已了解韩允的易姓问题,但为什么要易姓为“何”呢?对此问题历史文献中有多种说法:
(1)韩瑊遁迹庐江,寓于津要,操舟送济,取偿自给,后秦始皇被击于博浪沙,疑是六国贵族所为,乃遍令密探贞访,冀有所获而屠害之。时秦探密诘居民姓氏瑊方掌济,秦探登舟问其姓,当时未知为探,适天寒冰冷,固戏指水以应:“此为吾姓”。意以水寒喻韩也。探不能悟,复问曰:“若是殆为河姓也?”复曰:“姓氏必人,岂从水也?”探乃籍何而去,瑊后闻为秦令,大骇而窃叹曰:“吾家获免刀锯者,何一字也,岂非天启后也?”乃以何为其姓。
(2)韩灭国时,王安夫人有娠,逃回母家,生子左手掌纹有“何”字,乃以“何”为其姓。
(3)轩辕氏之后有田文高者,为田正官,以功封于庐江,赐姓何。
(4)堯时有何侯者,慕长生之术,隐于苍梧,舜南巡狩,止其家,遂称何氏。
(5)韩愈与何秀才书中,指出“韩于何同姓为音近是也”,指的是两字音相近,因而韩转化为何。
(6)禹之后封于杞,杞之后为何。
? 这种种说法,有的带有一点神话的色彩,有的是一种传说, 有的只是后人的推测,需要加以科学分析,未能尽信。如谓韩王安夫人生子有“何”纹在手掌,似受春秋左传影响;何侯,赐姓田正,杞后之说,也不可信。比较可信的是韩转化为何,不仅两者发音相近,而且韩亡之后,韩氏族人在政治上受到秦的迫害,易姓是回避迫害的举动。至易姓“何”,我以为不是与“何”的偶然巧合,而是与崇拜图腾有关。按照古代汉族人群确定姓氏,以图腾为姓氏,曾经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如牛、马、龙、熊、鹿、杨、柏、柳、石、云、雷等姓,都可能与有关先民们曾经拜过这些动、植、矿物和人象,把它们做为图腾,因而定为姓氏吧。我认为何也曾经是一些先民们的崇拜对象,因为河里有水,而水是“五行”之一,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极其密切,所以古人也有以“河”为姓的(如甘肃泾州有河姓),正如水、江、湖、海等也成为过人们的姓氏一样。我们何氏宗族最初可能用的“河”字,后来才改为何的。为什么要改河为何?也许是老祖宗们认为姓氏从水不吉利吧。
(三)早期何氏宗族的迁徙
? 韩国地处陕西、属黄河流域,是西北地区的国家,韩氏国族是怎样经比较遥远的地方来到中原的江淮地区呢?其中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1)韩原与赵、魏为晋国的一部分,三家分晋以后,各扩充疆土都逐渐成为大国。韩国处于陕西的一角,到战国初期,疆土扩大,北自成高(河南泗水)过黄河到上党(山西长子县),南到宛(河南南阳),西到宜阳(河南宜阳县),商阪(陕西商县东南),东临洧水(可从新郑东南流入颖水)。已与中原地区接壤。这样,就为韩的国族从陕西迁徙江淮地区造成有利条件。
(2)春秋战国时期,连年战争,动乱元已,强凌弱,众暴寡,民不聊生,国无宁日,战败的或被灭国的国族,要受战胜国的政治迫害。在韩灭亡之后,韩厘王的儿子瑊及时潜离韩境,遁迹庐江,正可以说明这点。韩瑊及其家人就是韩国国族由陕西徙居庐江的首批人吧。有了他们大胆勇敢的行动,韩氏国族中的有深谋远虑者就源源地向江淮地区庐江郡一带求发展和生存。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好些人就在这个地区生根立足,对那里的风土人情很熟悉,有感情,已成为地地道道的庐江人了。这里举晋何充的史实做例子。何充的曾祖何桢、祖父何恽、父何睿俱为魏晋名臣,充自己“风韵淹雅,文义见称”,任晋权臣大将军。敦史当时任庐江郡太守,贪污狼籍,声誉极坏,可是王敦在众人面前还说什么:“家兄在郡定住,庐江人士咸称之”。何充听了,大不以为然,立即正颜历色地说:“充即庐江人,所闻于此”!敦默然,旁人皆为之不安,充晏然自若,由是忤敦。这段史实,体现了两种人的不同品质和风格,王敦歪曲是非,强奸民意,包庇为非作歹的兄长;何充是非分明,直言不讳,勇于顶撞权贵,为庐江人民争辩,表明瞭不可侮的浩然正气。
?(3)通过比较长期的迁徙、定居、蕃衍,韩氏(何氏)国族已在庐江地区得到很大的发展,人才辈出,特别在政治力量上出现了一批批出类拔萃的人物,已成为当地社会的中坚力量之一。这里也可以举有关史实说明:汉景帝三年,刘濞等七王谋反,时何叔玉在在朝任要职濞与之联系,约其任从事(刺使佐吏),玉托病拒之。及濞起兵,玉告诉诸弟:“濞若北上,必经庐江,若不先走,恐累及满门”。乃共徙荆州桂阳郡。从这则史实中,说明了庐江何氏是当地一支引人注意的政治力量,由于他们与谋反的七王持不同的政治立场,所以在刘濞起兵之前,则早做防范;刘濞起兵后,即远徙荆州桂阳郡。在战争动乱时期,这不失为明哲保身(家)的办法。本来,他们要是一群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像七王之乱那样的政治事件,只要在庐江地区的偏僻处所临时躲避一下就行了,用不着远徙他方的;但由于他们是一个比较有政治远见的宗族,所以谋反的刘濞事先要争取他们,争取不到,事后就难免要对他们进行迫害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着,他们的迁徙是出于无可奈何的;但另一方面,他们的远徙对何氏家庭的发展也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何氏宗族早期定居在庐江郡的地点
? 何氏宗族迁徙庐江郡后,究竟定居在该庐江郡什么地点,是值得研究。对此,有的人以为何氏祖先的定居于潜山,因为潜山曾为庐江县的故治,潜山境内有何氏祖先的古垄和传闻,何氏祖先中的何武曾为庐江刺史,何嘉曾为庐江长史,潜山县志亦略有何氏祖先的史实记载,这些情况,说明何氏祖先与潜山的密切关系,潜山是何氏祖先迁徙庐江郡较早的地点,但不一定是最早的地点。
? 我以为何氏祖先始迁庐江的最早地点,以当时郡属居巢一带,即今之庐江县境,有较大的可能性。其理由于下:
? 1、居巢一带,距江淮地区,较潜山为近,而江淮地区又是西北国家进入中原的必经之地,因此韩(何)氏宗族由西北迁徙庐江地区,首先到今之庐江县境,并在那儿定居下来,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 2、韩(何)氏宗族之所以由西北迁徙庐江地区,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面临国破家亡的逆境,在政治上遭受迫害,不得不却父母之邦,远历千山万水,倍尝万苦千心。到了庐江郡以内,他们需要找一个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匿影藏形以便安定的生活下来,好图以后的发展。这时定居之处需要距离郡治较远,可以避免缇骑的惊扰和间谍的注目,所以他们开始不居于郡治的潜山,而居于距潜山较远的庐江县境,是可能的,也是合理的。
? 3、据《浈阳水木记》记载:“初祖何瑊与妣姜夫人卒葬于庐江东乡望淮岗之原,后代培附冢埠垒垒,后世因名何坟岗墓。此墓宋时还存,庄简李公光过览诗:“何坟岗上草幽青,七国边尘尚可惊。姬裔未应灰火灼,吕螟那得误凝冰。川舟白代行人济,华表千里归鹤鸣。壤土不随函谷变,骊山徒自发崇陵”。

? 《浈阳水木记》系记载何姓祖宗功史的一部罕见史籍,内容真实可信,其中引用李光的诗,尤有史料价值。李光是宋氏名臣和名儒,曾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所论皆根本大计”,在奏议中可见。由于与权臣蔡京、秦桧不合,被罢官,三贬海外。卒谥庄简。著有《读易详说》、《庄简集》。其诗内容,基本符合当时有关何氏宗族的历史实际和历史传说,特别是关于何氏在庐江始迁祖瑊公夫妇合葬于庐江东乡望淮岗(即何坟岗),提供了确实的依据,这是极可贵的。李光的诗是亲自看到瑊公夫妇的先垄有感即作,属于亲历的史料,并非耳食之言,更是比较有力的证明。由于李光生于外患频仍的宋代,民不聊生,他对大统一的局面,非常向往,对姬裔所建立的政权及姬氏的后代,颇有感情,这个内容在诗里也有所体现。这也说明他写作态度的严肃性,及此诗内容的真实可靠(注:李光即海口五公祠供奉的五公之一)。
? 4、在地方志如庐江县志等史料中,也有记载何氏史迁祖的历史资料,虽为片断,但亦可提供探索何氏远祖的线索,吉光片羽、颇足珍贵。现择要记之于下:
? 甲、已载生平主要实际的何氏始祖有:何叔玉、何成、何比干、何嘉、何桢、何胤、何裔、何点、何纬、何明远、何休、何贤、何晃、何珍、何武、何求、何充、何恽、何睿、何子平、何惠、何戟、何敬容、何炯等。这些远祖,都是定籍庐江其中主要指的庐江,也有指的庐江郡,指的庐江郡者,多为潜山县人。两者有密切之宗亲关系。在这些远祖中,有不少人是卓尔不群之士,在当时社会宗族中,博得良好的声誉,而且风范长存,给后世留下一个影响。他们大都从政,在仕途中,都注意遵守儒家的教导,力行仁政,尽可能为民造福,办一些好事。如为环境所不许可,不能有所作为,他们不愿违背初衷,宁可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而去,表现了可贵的高风亮节。如何叔玉毅然拒绝参加吴王刘濞等的谋反之举,表明了他具有政治家胸怀的远见卓识,因文景之治,处于西汉初期的“盛世”,刘濞等的七国之乱,则是西汉帝国大一统局面的行为。何叔玉的反对是正确的。何比干仅为县狱吏。然位卑不忘忧国忧民,执法无私,为受害受屈者平反,在其任期内,活数千人,县无怨囚。民众感恩无已,尊为“何公”。何胤在人建安太守期间,一言一行,重视取信于民,在民众中树立了极高的声望,对待囚犯问题,他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先例,“每伏腊放囚还家,依期而返”。其兄何求,曾任永嘉太守,有感于当时南朝的政治黑暗,不能有所作为,曾在一夜之间,乘小船离任逃走,隐居武印山。求弟何点,曾为太子浩洗马,后屡辞不就。胤与兄求、点者先后归隐,求子季也继父辈之志归隐。时人对他这种漠视功名富贵的风格,称之为何氏“三高”。时至今日,全国何氏宗族中的许多家庭,春节时,仍然要在大门贴上“三高门第,四友人家”的春联,即来源于此。何裔官尚书,时官府从山阴库钱中,月给五万,固辞不受,梁简文帝曾为墓志以表之。他是一位力行廉洁的官吏,在贪污成风的封建社会中,他能出污泥而不染,独善其身,实属难能可贵!除此之外,尚有何成、何桢、何武、何充、何尚之等政绩卓著的名臣,他们在仕宦中,都致力于利民革奸政声远播。
? 何氏远祖不只在从政方面有所建树,在文化学术方面,也对祖国文化学术事业有所贡献。在魏晋六朝时期,何氏宗族人文称盛,昔有诗云:“过江名士属诸何”。可以想见当时从北到南的文名人中,以何氏远祖为最。据《礼、月令》疏说:“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绝,道术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对湛深的有道德有学术修养的名士,评价很高。根据《庐江县志》(清钱瑛修)等历史文献记载,当时何氏远祖中,在从政及社会活动之余,仍潜心探究文化学术,从事撰述,著作颇丰。如何允著:《周易注》十卷、《礼记隐义》二十卷、《礼答问》五十卷、《政礼》十卷、《士丧礼注》九卷、《毛诗总义》六卷、《毛诗隐义》十卷;何佟之著:《礼答问》十卷、《丧服经传义疏》、《礼杂问答》各一卷;何偃著:《毛诗译》一卷、《删王逸楚辞注》十一卷、《逍遥注》一卷:《何偃集》十九卷;何之元著:《梁典》三十卷;何点著:《理礼仪注》九卷;何充注:《何充集》五卷;何瑾之著:《何瑾之集》十卷;何尚之著:《何尚之集》十卷等等。

? 从这个不完全的记载来看,可见当时何氏远祖中,锐意钻研学术的,竟有一大群人。他们多是儒家的信徒和儒学的学者,他们集中力量研究礼经和诗经等经典,以及楚辞、庄子等古典文学、哲学著作成就。并分别写出专门学术著作,获得显著成就。在他们当中,还有何武、何宴、何承天三人的文化学术活动,富有独创性,给当时社会和学术界以及后世一定影响,更值得特别提一下。何武于汉成帝时先后任庐江太守、京兆伊,哀帝封为丞相。其人“慈爱端庄,通六经”,他曾同汉代大儒董仲舒上书,奏立闢雍之学。所谓闢雍之学,是汉代的大学。这是关系封建王朝为国家培育高级人才的大事,在儒林中很受重视,对后世高等教育事业产生过良好的作用,何宴是与王弼齐名的魏晋哲学(玄学)界的代表人物,清代钱大昕与章炳麟等学者都以为何宴对于《论语》、《易经》所发挥的玄远义理,是后代学者莫及的。汉儒学问重视“由辞以通道”的训诂。何宴等则重视探究“天人之际”的义理,称为“新”学,对后世学术的发展,冲破前人樊篇,开闢新思路,有其积极的影响。何宴所著的《论语集解》等,至尽仍流传于世。他出身于贵族,曾受到良好学术文化教养,后因政见不合,为司马氏所害。其墓在今庐江县治北十里。何承天也是著名礼学学者,但他不拘泥于礼经的篇章字句,而能根据当礼制的实际需要,删繁就简,把旧时通行的理论八百卷删为三百卷,有助于礼学的研究与实践;特别是打破了儒家礼学的神秘观念,他同时是以为先进的思想家,他提出了“形死神散”的有名论点,与大思想家范缜的“形谢门神灭”论点相吻合。他说:“形神相资,古人譬以薪火,薪弊火微,薪进火灭,虽有其妙,岂能独传?”是通俗易解,一针见血的大胆之论。
? 综合上述简略历史情况,说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何氏远祖通过反复的社会实践和艰苦卓绝的探索与斗争,才由西北地区一支小宗族发展成为一支全国性大宗族;远祖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我经过深入的考虑,感到似乎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何氏始祖具有顽强的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他们本为韩王国贵族的后裔,社会地位优越,韩国灭亡后,下降为平民的阶层,可谓一落千丈!不但此也,失去人身自由,流为“罪犯”!处此时际,人所难堪。而他们能冲破困境,履险如夷!不仅求得一般的生存,而且能生存获得空前的发展。
(二)何氏远祖具有拓荒的精神,他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无所畏惧。我们了解,一支宗族的形成,往往是由一对夫妻,挑着箩筐,到一块陌生的地方“革路蓝缕,以启山林”。慢慢生根立足,蕃衍发展,形成一个或多个村落,他们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历尽甘苦!
(三)何氏远祖热爱自己的宗族,视宗族为彼此密切联系的纽带。解放以前,这种宗族关系简直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彼此同一宗族,则互相间的生活大事(如婚丧喜庆)靡不相互关怀。而平时的祭祖,祠堂宴会,宣传族规等活动,习以为常,更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长期以来,由于远祖之倡导与后世的传承,一般来说,何氏宗族间的这种联系和习俗,今天仍有不同程度的保留(特别在农村)。说明宗族的潜力所在。
(四)在何氏远祖中,历代以来,名臣辈出,名儒众多,不乏出类拔萃之士。所以如此,实出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所致。其中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特别是热爱与探究儒家的文化思想,对儒家的倡导的齐家治国,行仁政,爱民等等政治观念,拳拳服膺,必然在影响到他们的社会实践中去。
?由于我对本族族史缺乏研究,加之资料蒐集困难,又因年代久远,族人居地极为分散,难作社会调查,错误之处,希识者予以教之。

作者:222.240.103.*   回复:1   发表时间:2008-11-30 10:09:55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庐江郡何氏远祖历史述略

<何氏远祖具有拓荒的精神,他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无所畏惧。我们了解,一支宗族的形成,往往是由一对夫妻,挑着箩筐,到一块陌生的地方“革路蓝缕,以启山林”。慢慢生根立足,蕃衍发展,形成一个或多个村落,他们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历尽甘苦!
《清溪何铭德祖房谱》只有有了这样一总精神何氏才能源远流长。想了解清溪何氏请加qq997581559

作者:122.143.109.*   发表时间:2010-09-19 04:44:58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