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83607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善待学生错误背后的“美丽”/边河中心小学刁凤琴

[ 2008-10-27 ]

最近几天, 我发现一位女同学上课心神不定,总是愁眉苦脸的,就私下叫她到办公室,询问缘由。原来一位矮个子男同学悄悄地送东西给她,第一次送给她一条女同学爱戴的手链,第二次送给她一本精美的日记本,第三次送给她一块玩具手表。每次都给她扔了。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在班内悄悄地传开了,一些人暗地里说她与男生怎么怎么。弄得她心烦意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事发后,这个男同学被我叫到办公室里当众训斥了一番,痛骂了一顿,说:“这么小小的年纪,就想这个了。人小,心小。”从此,这个男同学就像打了霜的茄子蔫了……原来,这个女同学方方面面都很优秀,他很羡慕,想与她成为好朋友。
小男孩的行为是一种暗恋的表现,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但学生的暗恋与道德品质的优劣无关,因为小学生年龄偏小,心理相对不成熟。如果把学生这种幼稚的错误不加细细疏导,只做简单包扎,不作深入解剖,那么这个男同学在老师的羞辱中,自尊就会受到伤害;人格就会受到侮辱。试想,在老师的龙颜大怒中,他会觉得在同学老师面前无地自容,会觉得自己的心灵丑陋万分,可能会给他的一生造成畸形的心理,再也不敢去想什么,爱什么。
小男孩喜爱他人的漂亮可爱,佩服他人的美好品德,羡慕他人的优秀成绩,想与这样的人交朋友,是一种追求美好,积极向上的的表现,内心的纯洁不言而喻。这难道错误了吗?如果他去给一个相貌丑陋,成绩平平,品德一般的女同学送礼物,那么他的审美就有缺陷了。
学生年龄小,是非观念淡薄,有时不能明辨真与假,区分美与丑,判断善与恶。但每个学生的潜意识里都有做好人的愿望。我们要借鉴陶行知“四块糖”的育人艺术,学会宽容,给予理解。因为,一种良言能化解一种危机,一场矛盾;一番恶语能激发一种矛盾,毁灭一个人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中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我们应走进学生的心灵,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与学生零距离地交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者:125.39.173.*   回复:2   发表时间:2010-12-04 17:02:50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善待学生错误背后的“美丽”/边河中心小学刁凤琴

如何使学生 自觉养成行为习惯
边河中心小学刁凤琴
小学生通过各种竞赛,通过得小五角星,初步养成。小学生,最缺乏自觉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没有意识。作业时常不做或忘记带回家;废纸到处乱扔,自己的课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么,没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闹,今天你头出血,明天他手擦破皮。当班主任的最头痛,不管怎么说都没用,上课讲了,下课就又在教室了跑了。但他们也有自身的特点,就是有好胜心理,也爱挑别人的毛病。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些让他们形成自律。
有一次,我买来一包小红星,又在墙上最显眼的地方布置了一块“比比谁最棒”的荣誉角。课堂上,我把要求告诉给学生听:小朋友们,你们都很棒!但老师不知道,哪个小朋友是最棒的。不如我们来比比看,究竟是谁最棒。老师这里有一些小红星,你们想要吗?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只有达到老师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红星。
根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需要,利用班会课通过学生提议,老师完善,共同制订了二十条“天天行为规范”,同时开展“给自己打分”活动。每个学生都有一张,要求每个同学每天看一遍,每天督促自己按“天天行为规范”要求努力做到。教室的门上贴着“给自己打分”表,每个同学每天放学时根据“天天行为规范”,给自己打分(违反一条行为扣5分,做了一件好事可以另加10分)。每周班会课反馈,算出一周得分情况,进行表扬。打分表同时也是期末评三好生和各项积极的重要依据。这样,学生每天都有了行为准则,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便提高。经过几个月的实践,许多学生每天都能达到100分,而且经常超过100分。每位学生都能自觉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看到水龙头没拧紧,他们便会主动上前拧紧;看到地面上有纸屑,他们能主动拾起来;看到小同学摔倒了,他们会主动上前将他扶起。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你可以布置任务和要求。但刚开始,要求不能过高,从浅入深,逐步提高。同时要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帮助别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
每次利用班会课,总结学生们一周来的表现情况,指出缺点,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同时分发小红星。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语,也不要吝啬小红星,只要有肯定之处,都可以得到,这样更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小红星可以让学生自己贴到荣誉角上去,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作者:125.39.173.*   发表时间:2010-12-04 17:03:28

[回复] 回复善待学生错误背后的“美丽”/边河中心小学刁凤琴

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刁凤琴
想像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自古到今,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总是伴随着想像,有了创造的想像,才可能有创造的行动。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利用思维空间创设情景,诱导和激励学生展开合情合理的想像,不仅可以燃烧他们的求知欲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而且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创设情境,引导想像儿童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语言本身是抽象的,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呢?创设情境,将抽象的语言变为具体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像。如教学《精彩的马戏》一文,光凭文字,学生很难理解动物的表演如何精彩,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手段,将猴子、黑熊、山羊的表演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如临其境,受到感染。我抓住学生入情入境的好时机,让学生扮演马戏团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各种动物的精彩表演,由于多媒体课件制作得十分生动逼真,学生不但能结合课文介绍动物的表演,而且还恰如其分地想像动物的内心世界。在讲解黑熊踩木球时,有位同学是这样讲解的:“笨重的黑熊爬在木球上,你看他小心地移动着双脚,生怕自己从球上掉下来,快到中心点了,黑熊嘴巴微微张开,好象好像在提醒自己说:‘别紧张,别紧张,慢慢过中点,我一定行的!’全场观众都看着这惊险的时刻。结果,黑熊终于安全过了中点,他舒了一口气,好像在说:‘太好了,太好了,我终于完成任务了。’”正是因……

作者:125.39.173.*   发表时间:2010-12-04 17:04:32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