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83607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刁新源谈“科学一号”的发现之一:黄海冷水团消失变晚

经过37天惊涛骇浪,5000余海里风雨考验,12月24日上午8时许,执行2009年度中国近海海洋科学考察开放航次(秋季)任务的“科学一号”驶抵青岛。
“这次航行有个意外发现,黄海冷水团比往年的消失时间晚了一个多月。”该航次的首席科学家刁新源告诉记者,在夏季黄海的底层存在大量的冷水,与海水上层温度形成很大的温差,这个大面积的冷水就叫黄海冷水团。“一般冷水团11月初就基本消失了,但据我们监测,现在黄海冷水团依旧存在,比往年消失时间至少晚了一个月。”
据悉,黄海冷水团由于距离青岛很近,对岛城气候影响很大,“2006年青岛夏天很凉爽,平均气温比较低,就是因为这个冷水团距离青岛更近的缘故。”刁新源表示,“黄海冷水团消失晚肯定会对明年青岛气候产生影响,至于影响多大还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123.125.165.*   回复:1   发表时间:2010-12-14 10:55:52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刁新源谈“科学一号”的发现之一:黄海冷水团消失变晚

录音新闻:2009年秋季中国近海海洋科学考察开放共享航次从青岛启航
日期:2009-11-19 07:00 来源:山东广播新闻频道
我国著名的科学一号科考船昨天(18号)下午从青岛启航,执行2009年秋季中国近海海洋科学考察开放共享航次任务。请听山东台驻青岛记者张磊发来的报道:
(题目:开放共享航次)
(压混汽笛声……)今天下午两点二十分,科学一号考察船缓缓驶离青岛团岛码头,奔赴黄海和东海北部,执行为期一个月的2009秋季中国近海海洋科学考察开放共享航次。
本航次的科学主题是中国近海环境与关键过程,建立对中国近海关键过程进行长期多学科综合观测机制,获取近海标准断面周期性、连续性的数据资料,为我国近海海洋环境演变和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研究做出贡献。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六家科研院所的四十八位科考队员参与科学考察。本航次首席科学家刁新源:
(出录音:"2009年秋季开放航次主要是为了调查中国近海的海洋环境,包括水文、气象、海洋生物、海洋化学,包括所有的这些科目的一些基础的调查。要累计航行二十多天,有二百多个站位,那么有很多的新队员,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想我们也会克服很多的困难,能够积极地完成这些任务。")
所谓开放共享航次,就是船上所有设备、考察资料和数据以及获得的样品全部共享,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学家都可以上船,在基本航线和固定断面上开展各自的海洋科考项目。为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专门斥资150万元,以"科学一号"和"科学三号"考察船为起点,面向全国涉海科研院所,免费开放公共共享航次,并从今年开始,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共享航次。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戴亮:
(出录音:"用这个共享航次的形式来共享科学考察船,这就是一个尝试,推进科研大的装置设备共享公用。")

作者:123.125.165.*   发表时间:2010-12-14 11:05:07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