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83605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体验快乐 / 刁志广

  作业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但长期以来,沉重的作业量、枯燥的内容、机械的形式让学生产生了“怎一个怕字了得”的厌烦心理,学生对作业往往抱着敷衍塞责的态度草草了事。这些作业仅使学生从事简单的重复劳动,束缚了学生的实践思想,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淡化了学生的主体性色彩。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把学生从沉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去做他们感兴趣的事,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把作业和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我认为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在实践中,我围绕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尝试让学生完成观察、制作、活动等实践作业,也就是让作业形式趣味化,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观察型    比如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如果没有切实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容易写死写僵。为此,我让学生去学校操场、农贸市场、百货商店等地方观察各种人物的活动,带学生到广阔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里接触活生生的事物,创设观察、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会对身边吸引人的事物和情境倾注全部注意力,这是后继学习的基础,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笔下真正做到言之有物。    二、制作型    学习《航天飞机》这篇课文时,学生对课文中的航天科技知识十分感兴趣。  我布置学生课后收集有关资料,以“航天飞机的自述”为题写一篇板报稿,做一份《航天飞机》小报。  学生从查找资料、撰写稿件到编排,既需分工又要合作,当眼前出现一份份设计精美的凝聚着自己心血的小报时,学生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互评互赏,交流心得。这种作业能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精神,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型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根基。”(李吉林语)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个不断发展探索的过程,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去探索,这样的作业,学生根本不觉得是一种负担,因为探索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的儿童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  讲故事是训练学生语言积累与表达的有效方法。《卧薪尝胆》这则成语故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国古代的成语故事蔚为大观,于是“成语故事擂台赛”便在学生的热情投入中很快拉开序幕。学生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大大增加了成语积累量。课内的知识和课外的知识互为补充,这无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是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都有很大的好处。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进行综合性探究学习,完成起来既轻松,又愉快,何乐而不为?  《三袋麦子》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文中角色性格鲜明,非常适合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于是,我布置了一个活动型的作业——课本剧汇演。演出分组进行,每个学生纷纷依据自身的特长在课本剧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或改写剧本,或制作道具,或粉墨登场,或幕后策划、导演。在汇演活动中,学生们的出色表演赢得了阵阵笑声和热烈的掌声。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充分地投入,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主动权。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探究新知,培养创新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开发自己的潜能。  这种作业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给予学生锻炼解决难题能力、人际交往合作能力的机会,让他们获得了有意义的实际成果。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很多。充分挖掘作业中的“快乐”因素,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并让他们在乐中求知,在趣中增智,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体验快乐 .


作者:125.39.97.*   回复:0   发表时间:2010-12-15 14:51:36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