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83607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北京四中刁隽



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创造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国际竞争的重点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离不开探索和创新的!



未来社会的竞争离不开创新,这不仅体现在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而且也同样体现在人与人之间。我们知道:一切科学的发明和创造是需要人去发现和掌握的。那些畏首畏尾,因循守旧,怕这怕那的懦夫是不可能成功的,只会被时代淘汰;那些有胆有识,有创造能力的人,总是走在时带的最前沿。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历史上第一个打破“雷电是天怒”这一迷信说法,提出“雷电是电”的人。为了真理,他大胆的进行了轰动世界的“风筝引电”的实验,证实了这一科学见解。



大发明家爱迪生把鸡蛋揣在怀里,试图孵出小鸡。这在许多人眼里是幼稚可笑的,却不知这是创造的萌芽。鲁迅先生曾说:“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入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每个人从儿童时代起就具有一定的创造力。曾有个儿童画了一张小朋友在月球上荡秋千的画,后来这幅画被推荐到国外参赛,拿会了大奖,这幅画的内容就打破了常规,表现出独特的创造性,真可谓独树一帜。



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有限,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知识进化的源泉。”今天的想象,就是明天的创造。王韬是北京一名中学生,他从小就酷爱天文,并富于创造精神,先后发明了“袖珍赤经仪”,“袖珍赤纬仪”,“天体坐标变换器”,“岁差仪”等等,多次在过内外发明比赛中荣获大奖。



上述事例冲分说明,只有那些勇于创新,敢于探索,不盲从迷信,不人云亦云的人,才能`做出杰出的贡献和巨大的成绩。



当然,这并不是说,整天异想天开,无根据的想入非非就可以有所“创新”。创早应是想出新办法,做出新成绩,首创新东西,建立新理论。



“迎接未来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这是江泽民主席针对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提出的。“进一步弘扬我们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对于我国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至关重要的。”



邓颖超同志生前曾说:“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并殷切希望:青少年能勇于创造,运用息,解放思想,己有知识.信大胆探索前人没有过的设想,奋力求新。



创新和探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

2004-04-17

作者:124.14.187.*   回复:0   发表时间:2010-12-23 16:59:37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