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83607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一张日语标志引发的思考/刁俊明

健身房里有一张日语标志:黄底、黑字、斜体,内容是:不要在这里喧哗。斜斜歪歪的字体很像《狂人日记》的字迹。看到这个标志,首先想到的是某年某月某地的门上写到:华人与狗不得进入。只不过地方变成了健身房,语言变成了日语。

之前倒没有见过这张标志,大概出现在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之后。

中日撞船事件后,全民过足了嘴瘾,请战的呼声不绝于耳;游行的队伍也再次亮相中华大地。可不久,人们渐渐地淡忘了,日货照买,日语照学,日本照去。

中日关系很复杂。就感情上讲,中日历史宿仇太深,可谓不共戴天;就利益上讲,中日建交彼此有利。初中学历史时,我很惊讶,中国抗日时那么受日本欺凌,可短短几十年后,中日竟然在“超越名族情感”的外交理念指导下建交了,看来我的眼光太窄,胸怀太小了;就文化上看,日本相对成功的把儒家文化与现代社会结合起来了,中国被迫的无奈的向日本学习。

中国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日本呢?这可以从国内舆论引导和外交政策两个角度来思考,不可混为一谈,如乱麻般缠绕在一起。

媒体上长谈“民众”应理性的看待问题。我们可以要求“个人”理性,我们怎么可以要求“民众”理性呢?民众的呼声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积累,是一个民族的常态,当然要排除民众仅仅是为了过过嘴瘾或受人挑拨的情况,否则决策者要慎重考虑民众的意见。对待中日关系,国内舆论应站在文化的角度考虑而不是盲目的引导。忘记历史的民族,是不值得别人尊重的。

外交上呢?从战国时期的“连横合众”“远交近攻”的外交理念;到秦汉之后,中华一统,傲世东方的“大同”的外交理念(儒家的“大同”思想很适合世界强国的外交理念,如果美国受儒家文化影响,现在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争端了);再到建国之初的“一边倒”“不结盟”的外交理念;在再到如今的“韬光养晦”的外交理念。外交理念上中国一直在调整。可从钓鱼岛撞船事件后民众的情绪,从军官对现在外交上软弱的不满,看以看出大家对这个外交理念颇有说辞。

在外交上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一句是“两个国家的关系,就像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个说的是国家的利益问题,一个说的是国家的形象问题。每个时代、每个国家对不同国家的外交理念只不过这两者之间的侧重不同罢了。中国在外交上如何对待日本,既要综合各方利益,全局考虑问题,又要顾及自己国家的形象,不要让国际人耻笑我们忘却了历史。

顺便说一下,我不懂日语,在那个日语标志的下面用汉语注释着:不要在这里喧哗。

http://blog.sina.com.cn/yizhouyipian

作者:220.115.134.*   回复:0   发表时间:2010-12-25 12:33:57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