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WANG  

03-07

1780652次

4人

6个

794个

44898人

1923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王致远   [申请管理员]
[主楼] 王翱王天官

undefined

王翱墓建于明成化4年,当时规模宏大,占地面积30顷,建筑面积40亩,内砖墙围护,长宽各240米,略呈正方形。墙四周植松柏,正门座北向南,进门后中央为神道。两侧依次排列着石猴、石羊、石侍俑,然后是两柱高约两丈的望天候华表。华表过后为四石马,两卧两立,东西相向,石马过后即为高大石坊,坊后一字排列蛟龙座碑四幢,正中两碑略高于两侧两碑(正中碑尺寸长3.68米×宽0.94米×厚0.24米;两侧碑尺寸长2.27米×宽0.90米×厚0.24米),西侧一幢是吏部侍郎叶盛的祭文,东侧一幢为成化皇帝朱见琛祭文,正中一幢为礼部尚书姚夔撰写的王翱生平行状。另一幢因侧倒多年,文字向内而遭雨水荡击,内容不详。四幢碑均为白色大理石质料,碑文书法清秀,打破宫闱风格,距碑刻约60米之前方,设石供桌,长丈余,宽5尺,下有石鼓支撑,石桌后有一碑亭,亭内嵌有神道碑一幢,再北10余米为王翱墓,墓丘直径约8米,高约6米。王翱陵墓解放后定为河北省级文物古迹保护单位。
经数百年风化,石雕残损,华表碑亭石坊均不知所之。据村民说,解放后尚见一小部分物事,石供桌尚存,损毁一角,今已不见,据云埋入地下,或云被他人车载而去。除石碑石马外,其余石雕全部湮埋于地下。1995年春修辛大公路时挖掘出一部分,但大都已破损不全己成废石。
文革中,王翱陵墓曾被挖掘,墓上层为白垩混合土,下层为米浆土,储存空木棺,有碑志一幢,今失。再下层为砖砌墓室,覆盖几块青石板,青石板下为幽深水潭,神秘莫测。“造反派”竟投手雷,然而不爆。见此状惊惧无措,惶惶未敢动,纷纷自保作鸟兽散。现墓地绝大部分己成农田。修辛大公路时,国家为之铺通向墓地之神道近200余米,此深得市交通局赞助之力。
原陵墓南北西乃陵墓围墙,为可行进之车马大道。现在砖墙、松柏均无存。王翱墓如一平常坟丘,寂寂面对残碑败石。
一九九八年元旦前一天,不知何处贼于夜间径至墓地,动机车偷盗吊运石马四尊,匆匆装汽车飞遁,经警力侦之,官方勘之,或云在河南或云己出港入东瀛星马异域。至今无从知其下落
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孟村回族自治县石桥乡王帽圈村东南。王翱(公元1386—1467年),字九皋,明永乐、宣德、正德、景泰、成化五朝为官,是明朝重要历史人物,官主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明成化三年卒于北京,皇帝特赠为光禄大夫太保,谥号忠肃。史家认为就其政绩而论“并不在宋朝包拯、明朝海瑞之下”,高中课本中,也选录了《记王忠肃公三事》。

明太子太保史部尚书赠特进光禄大夫
忠肃公 王翱年谱 (1384-1467)
1384(甲子)洪武17年2月12日酉时会生、名王翱,字九臬。公有兄弟5人,长兄福安、次福贤、福全及公与五弟王骏。
福贤后回原籍滦县,其余四兄弟在盐山落户。
曾祖父王进昌、祖父王庆余、父名王得林。父因躲避元末兵乱由永平府滦州义丰县刘各庄(现河北省滦县刘各庄),来至盐山县城南太平乡安都里(现为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县镇王帽圈村)。
1385-1410年(乙丑-庚寅‘洪武18年至永乐8年。幼年、少年、青年时代
1411年(辛卯)永乐9年。乡试中举。
1412年(壬辰)永乐10年、为邑庠弟子员
1415年(乙未)永乐13年、进京,北京行在会试中乙未陈循榜二甲笫一名,传胪进京,31岁。
1419年(己亥)永乐17年、任大理寺左寺正。
1421年(辛丑)永乐19年、父亡故、乞归守制。
1423年(癸卯)永乐21年、召回京听授。
1424年(甲辰)永乐22年、任职大理寺期间谳狱公平两法颇敬
1425年(乙巳)永乐23年、因挂误、左迁行人司行人(挂误,因他人事件无辜遭连累)
1426年(丙午)宣德元年、由大学士杨士奇推荐,担任行在山东道检察御史,纠贪除霸政绩显赫。时年42岁。
1428年(戊申)宣德3年、巡按四川,辅助都督陈怀平定松潘(即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一带)内乱,声震瑶寨藏乡。立乡寨民法'
1429年(已酉)宣德4年、与御史张循礼交章劾奏左都御史刘观及严皑扬居正等20余名不称职官吏、荐顾佐为右都御史,整饬都察院。'
1430年(庚戊)宣德5年、奏言犯赃官吏,只许赎罪不准复职以惩贪赎。巡查南疆及河南、山西、时年46岁,父母受封浩。
1431年 (辛亥)宣德6年、上《四川事宜五事疏》帝采纳之。督理山西治蝗、四川仓粮运输。
1432年 (壬子)宣德7年、巡按四川。
1434年 (甲寅)宣德9年、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再次巡按四川。查办污吏。
1436年 (丙辰)正统元年、辅佐都督武兴镇守江西,斩酷吏平民冤。
1437年 (丁己)正统2年、 赴两浙查盐政,驱海盗流寇,整理盐法,能声益著率大军抵广西、梧州、百色等,东南以宁。
' 1438年(戊午) 正统3年、 与总兵李安出师巴蜀再赴松潘,斩赵谅立酋长商巴,掌两广军政,四十八寨诸头领皆归服,'两广有总督自翱始''(见明史本传)
1439年(已未)正统4年、惩处浙江处州(今丽水县)聚众盗银坑之盗首陈善恭团伙。
1441年(辛酉)正统6年、出使西北,镇守陕西辅助陈镒保北疆,边民大治匕
1442年(壬戌)正统7年、接替老且昏庸的李睿,提督辽东,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进右副都御史。接手修复山海关至铁岭绵延数百里长城。巡视沿线大小卫所,时年58岁。
1443年(癸亥)正统8年、重用外族人史聚、焦礼为战将,聘毕恭为修复长城指挥佥事。赈贫穷、恤鳏寡,整军务,升左副都御史。
1444年(甲子)正统9年、与曹义、朱勇击兀良哈大获全胜。同年四月老母张氏卒,回盐山安葬。同年7月,原配夫人宋氏卒,急回京,稍事料理,“夺情急赴”,当月即回辽东。
1445年(乙丑)正统10年、处理指挥孙琼案,孙感服,升参将效命沙场成勇将。
1447年(正统12年、击溃建州(今辽宁苏子河流域)卫女真来犯之敌。
1448年(戊辰)正统13年、连续击败建女真及兀良哈外寇。
1449年(己已)正统14年、率诸将破敌也先于广平山(现在内蒙西拉木伦河一带),斩敌无数,敌寇丧胆,频呼“王爷爷”。
1450年(庚午)景泰元年、辽帅脱脱不花偷袭,力敌外寇,险失广宁(今辽东宁北镇县),寇退,自请罪,帝宥之,予“停俸半载”处治。
1451年(辛未)景泰2年、建州“三卫”反贼屡作乱,率兵一一征剿,皆获全胜。
1452年(壬申)景泰3年、诏以常年在外劳苦功高,还京掌都察院事。自正统7年至诏还京,十年间,提督辽东全面军务,修我长城,敌御外寇,安边抚民,练兵垦荒,治军御敌。立下辉煌功绩。四月回京,参与易储,加太子太保。同年7月,与陈旺、翁信出师广西,至思恩府、田州、思明州三地(现广西武鸣县、宁明县一带)铺政西南,推诚抚谕,辅佐岑英、岑鉴、黄震治理桂林三府大冶。荐范信,终成名将。
1453年(癸酉)景泰4年、在广西执政,号令必信,赏罚必公,巨恶必诛。坚甲利兵军民畏爱。同年4月,实因年迈,由左副都御史马昂接任巡抚两广军务。同年6月回京接替何文渊为吏部尚书、时年69岁。
1454年(甲戌)景泰5年、过济宁闸,擢用尽职小吏赵章为吏部考功。钦命北直隶布政司于盐山为王翱建公府邸宅。凡承媚超限屋楹公尽数拆除。竣工后,公改府邸为驿站归国用。同年正式管理六部,执掌合朝文武升迁罢免大权。
1455年(乙亥)景泰6年、巳过古稀之年,继续掌吏部,扫除以往考试铨选弊端,君臣悦服。改宣德、正统选士例法,吏部铨选采用资格法、覆勘法取士,杜绝多项弊端。
1456年(丙子)景泰7年、孙王疄以荫入太学举,得考卷,公怒而焚之。
1457年(丁丑)天顺元年、皇帝特命大学士李贤与公共辅朝政,二公相辅相得,共掌机要 “抑侥幸”杜请托,严优选”石亨、曹吉祥、张杌发动 “夺门之变”被平复。河间府状告石亨、曹吉祥夺田侵地,御史杨瑄弹劾。都御史耿九畴及张鹏、刘泰等十六御史再度交章弹劾石亨曹吉祥其他秽行。石曹诸*人诬告诸御史,王翱力主正义,挽危难。忠臣场瑄得方面重任。救李贤与徐有贞于锦衣卫狱。荐撰岳正入阁参政。复李贤吏部左侍郎。同年8月,秉公不允婿贾杰调入京城为官,怒伤夫人颊。
1458年(戊寅)天顺2年、荐右副都御史崔恭为吏部侍郎。以公为首,同大学士李贤、兵部尚书马昂组成强大的文武兼备班底。
1459年(乙卯)天顺3年、所有朝廷举荐及军国大事,英宗皇帝唯公是听,亲呢称 “老王”或 “先生”,同年7月,义恕吏部主事曹恂。
1460年(庚辰天顺4年、荐云南布政使贾铨为户部尚书,举荐左部御史年富为户部左待郎。辽东监军荣清赠珠,力辞,不得巳,佯收。荣殁后还其侄。
1461年(辛巳)天顺5年、曹钦反,救李文达于朝堂、怒斥曹贼,合朝敬畏。累赠进太子少保。同年9月,因耳聋且过于体衰,着侍郎谈伦陪扶上殿参圣面君。
1462年(壬午)天顺6年、举荐陈文为东宫讲读学士,荐柯潜撰 “英宗实录”,进升其为少詹事。
1463年(癸未)天顺7年、二月十二日八十寿辰,历官50年,史官鉴评为 “真谅简重,壮志如一”,朝野相庆。敕进子王伫为锦衣卫千户,虽三喜临门仍杜绝以礼相庆。姚夔从弟、福建左布政使姚隆两次带礼求见公,…希求升职,而被逐出。十月,盐山知县林惟盛重修盐山学宫,公命翰林学士柯潜撰《重修庙学碑》。
` 1464年(甲申)成化1年、与年富力荐右布政使扬睿取代左布政使孙毓。同年十月,同给事中尚斌、御史吕洪力荐督漕王竑,巡抚李秉荐竑为兵部尚书,兼为左都御史。荐马昂为户部尚书。公年老体衰,皇帝允其雨雪免朝参。
1465年(乙酉)成化2年、皇帝允其朔望朝参。病甚,帝数遣御医到府诊治。
1466年(丙戌)成化3年、大学士李贤病逝。同年,公于病榻上举荐 “ 天下第一不爱钱”的小吏杨继宗为嘉兴知府。
1468年(戌子)成化4年、同年10病重,诸太医医治无效,与帝噙泪牵手而长辞。11月6日子时逝世于北京南城府邸,终年84岁。继配夫人张氏于同年1月先病逝于京。钦命工部建陵墓于盐山县城南王帽圈村南,齐堤之东。赠特进光禄大夫、太保、谥忠肃。九祭造茔。于明年(成化5年)5月初2日,安葬于家乡,子王宁升为锦衣卫正三品指挥使,孙王田为国子监生,王林升左军都督府经历,重孙王承宗袭锦衣卫千户,王承业任鸿胪寺序班。
公于永乐13年(1415年)为政,辅政成祖,(永乐、朱棣)、仁宗(洪熙.朱高炽)、宣宗(宣德.朱瞻基)、英宗(正统.朱祈镇)?代宗(景泰.朱祈钰)、英宗(天顺.朱祈镇)、宪宗(成化.朱见琛)、七朝皇帝。南征北战树封疆特勋。正直刚方建吏治佳绩。鞠躬尽瘁五十又三年。数十代英名流芳,有 “天下文官祖,明朝第一家”之称。

作者:王舰中   回复:2   发表时间:2011-02-25 14:30:42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王翱王天官

作者:王文清   发表时间:2013-03-17 20:25:51

[回复] 回复王翱王天官

heise

作者:王文清   发表时间:2013-03-17 20:28:46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