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ZHAO  

03-06

71588次

7人

51个

105个

164人

29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姓招实在是太少人了

全世界的招姓中国人只有15万人,全球就有70亿人,其中有1000万人是亚洲国家的。

作者:58.249.14.*   回复:23   发表时间:2011-03-26 22:01:01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广州市石沙区招氏

横沙村自招氏开村先祖招益庄在南宋嘉定年间定居于此算起,至今近八百年。该村背山面水,人杰地灵,据不完全统计,明清时期,横沙招氏大宗祠“ 诒堂”的子孙被取录为进士1名,举人1名,贡生监生17人。其中,横沙招氏十六世祖招国 ,曾任总兵官,被授“荣禄大夫”,封赠“四世一品”;十九世祖招成万,两任总兵,被授“武显大夫”;二十世祖招子庸首创《粤讴》,曾风靡一时,其画作至今仍受热捧。

作者:58.249.77.*   发表时间:2011-04-19 12:44:57

[回复] 恩德泽被贵州地 粤讴声里杜鹃啼

溯源:原名黄沙,后更名横沙,以招姓为主

横沙村是一条古老的村落,因村址一带有大量的黄沙,故村名“黄沙”,而后更名为“横沙”,粤语“横沙”跟“黄沙”谐音。村里居民主要以招、黄、陈等姓为主,其中招姓是村里的大姓。
  
走进横沙村,随处可见明清时代的祠堂。据招氏族谱记载,招氏祠堂共有50多座。可惜现存不足10座。值得庆幸的是招氏大宗祠和仲山招大夫祠,如今均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该村保存了不少珍贵历史文物,其中有“功名石碑”(又称旗杆夹)14件。
  
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代的招氏大宗祠,又名榖诒堂,取善道传世之意。招氏后人不忘祖训,奋发图强,与别姓村民一起,使横沙村远近驰名。现在,已经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招氏大宗祠,掩映在村里现代化的楼房中。招氏大宗祠是为了纪念开村先祖招益庄而建,招益庄是汉代位列九卿的大鸿胪卿招猛之后,曾任宋代荆苏刺史,因此,招氏大宗祠的门口写着一副对联:鸿胪锦世泽,刺史振家声。将远祖鸿胪卿招猛与开村先祖荆苏刺史招益庄追溯一番。
  
据村里老人招永南介绍,旧时招氏大宗祠门口置有十多块旗杆夹,记录着招氏通过科举考试中举的先贤名字以及官职,可惜在1955年被拆掉,旗杆石都被搬去修水利工程,一直到2000年,因开发房地产以及滨江公园的建设,这些旗杆石在堤围处被重新挖掘出来,为了保护旗杆石,横沙村成立了文物修复工作小组,对碑文进行集中保护,2007年1月,在祠堂旁边辟了空地,重新树立起来,供村人凭吊瞻仰。

作者:58.248.150.*   发表时间:2011-04-19 12:49:32

[回复] 遗迹: 晚清道教建筑“卧云庐”与“大仙庙”

横沙村前的白坭河畔,有一座中西建筑风格的卧云庐,建于清末民初,原本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园林式建筑群,里面供奉中国本土道教八仙之一吕纯阳。现仅有卧云庐主建筑保存了下来,著名的“云庐赏月”被列为“横沙八景”之一,卧云庐也已成为广州市第7批文物保护单位。
  
据介绍,旧时横沙村在当地18乡之中,最重视读书教育,办学规模也最大,这由卧云庐的原名“藏修精舍”可以看出来。《幼学琼林》云:“读数曰肆业,又曰藏修”。与卧云庐一箭之遥的是一个古老码头,码头附近有一座道观,当地人称之为大仙庙,据说观里原来供的是吕纯阳,该庙建国前由道教信徒和有关人士捐资兴建,费用由香港太白楼台抱道堂支付,建国以后,已中断关系。大仙庙的门联写着:石门重锁玄关固,郁水回环宝座尊。横批是:祥苑。据悉,建国前,大仙庙香火颇为旺盛,因位于江边,周围树木葱茏,环境优美,吸引了不少香客。建国后,庙宇受到破坏,香火冷落。
  
大仙庙的附近建有近代修建的建筑,名叫亦鹤楼,拱门有灰塑门联:“春晓静观鱼变化,秋风时听笛悠扬”,横联写着:“几杯绿酒微醺行歌自着,一枕黄粱旧梦回忆如何”。这些对联充满了道教的玄幻意境。
  
现在大仙庙与亦鹤楼于2005年9月一起被定为广州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在修复之中,相信卧云庐与大仙庙,这两处古迹的修复,将为横沙村带来浓郁的文化气息。

作者:58.249.77.*   发表时间:2011-04-19 12:52:04

[回复] 德政: 招国璘修筑石堤,恩德泽被贵州地


贵州省的安笼县,有一个地方叫做招堤乡的村庄,这个招堤乡的名字来源当地的一条堤岸,而这条堤因为是横沙人招国璘修建的而被称为招堤。乾隆年间,贵州南笼知府主修的《南笼府志》载道:“招公堤,在城外东海中。国朝游击招国璘以水无关锁,捐千金筑石堤,高阔一丈许,上建亭台,杂种花草。后圮,仅存遗迹。乾隆二十八年,绅士捐金葺之,堤成。”
  
康熙三十三年,横沙人招国璘任贵州安笼镇游击,到任之时,目睹当地水患,决心整治,遂驾船巡视地形,遍访当地父老。之后,他提出方案,在当地的海子中修筑长堤,隔开海水,保护城垣,沟通两岸。该堤在招国璘的倡议下修建起来,从此当地免遭洪水之灾,而且这一石堤和陂塘海子为中心,也逐渐成为黔西南的风景名胜。当地百姓为了怀念招国璘,将该堤命名为招公堤,并撰写《招公堤记》勒石刻碑。时至今日,招国璘的恩德依然泽被贵州,招公堤一带现在已经形成村落,当地人称为招堤乡。自此,招国璘的名字就随着这条石堤与这个村落就留在了贵州。

作者:58.249.77.*   发表时间:2011-04-19 12:53:46

[回复] 人文: 《粤讴》鼻祖招子庸与他的兰竹图


招子庸生于乾隆年间,父亲招茂章是个读书人,淡薄名利,以延师教子为事,诗酒棋茗会友,著有《诗钞》梓行。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招子庸中了武举,父亲为了鞭策他,专门给他写了一幅长联:“漫夸年少登科,须味古人言不幸;纵使春闱得意,应知吾辈责弥深。”这幅堂联对招子庸影响很大。
  
招子庸文学功底好,又懂音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音乐家、文学家,他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一部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叫做《粤讴》的作品,曾在清朝中期风行,而《粤讴》却是招子庸在失意之时创作出来的。据悉,招子庸中了举人之后,再考贡士,却是屡考屡败,终于心灰意冷,于是与文友在广州结集诗社相互唱和。在这其间,招子庸搜集了不少青楼歌伶咏唱的民间唱词俚句,以粤语韵律加以变调整理,写成《粤讴》一卷。现保留在中山文献馆中的《粤讴》全书共99题121首歌谣,保留了粤乐中的木鱼、南音之能说能唱、音乐性强的特色,其用词遣句有地方语言特征,形式自由,因而成为雅俗共赏的说唱文字在坊间广为传诵。
  
因为《粤讴》文笔凄婉感人,哀怨处颇有杜鹃啼血之风,具有浓烈的地域文化色彩,因而在中国民间俗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被誉为“粤讴鼻祖”。英国人金文泰曾把它翻译为英文,名为《广州情歌》,介绍到欧洲。
  
此外,招子庸还是一名画家,广州美术馆现藏有他的画作《蒹葭郭索图》,笔下群蟹栩栩如生,是一件颇具岭南景物特色的佳作。“招子庸自小生在在横沙,横沙近白坭河,当河水退潮时,河滩有很多螃蟹,再加之旧时横沙种有很多竹,因此,螃蟹、竹子,再加上文人喜欢的兰就成了招子庸笔下喜欢表现的题材,现在招氏大宗祠的木刻屏风中,图案全部采用招子庸的兰、竹、螃蟹。”招氏大宗祠的招伯介绍说。据悉,招子庸留下来的兰竹亦为广东美术馆所珍藏。
  
据相关的文献记载,招子庸撰写了《粤讴》之后,曾以获“举人大挑”的资格,分发到山东,先任临朐知县。后潍县发生马刚造反大案,朝廷派其侦断。子庸单枪匹马来潍,擒其首,遂改任潍县知县。然上任后奉行无为而治,沉浸书香翰墨,后任知府之职。道光二十一年(1841)因受友人的案件所牵连而被罢官。道光二十六年12月16日(1847年2月1日)在家乡横沙病逝,有《留庵随笔》、《寒松阁谈艺琐录》、《随山馆诗稿》、《云起轩词钞》、《南海县志》、《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墨林今话》等著作遗世。

作者:58.248.150.*   发表时间:2011-04-19 12:55:52

[回复] 卜圉 (卜招父的儿子)

太子圉是晋惠公长子。骊姬之乱时,晋惠公曾逃往梁国(今陕西韩城县南)。梁国国君嫁女于他。惠公之妻梁嬴怀孕,已过产期,卜人卜招父与其子为她占卜与其子。卜招父之子预料将要生一男一女,卜招父断言,生男为人臣,生女为人妾。梁嬴生育后,男孩取名为圉,女孩取名为妾。圉晋惠公的太子圉。韩原之战中,晋惠公被俘,后被秦放归。周襄王九年(前六四三)太子圉到秦国为人质。秦国很看重他,遂将所占晋国河东地区归还晋,秦穆公还把女儿嫁给他。

作者:120.85.198.*   发表时间:2011-09-24 17:44:44

[回复] 我是死囚陈嘉玮

该回复已被管理员删除

作者:113.111.213.*   发表时间:2015-02-25 18:29:23

[回复] 回复姓招实在是太少人了

该回复已被管理员删除

作者:121.8.83.*   发表时间:2015-04-29 19:15:26

[回复] 我是斩头招敏(女,白云区横沙村)

该回复已被管理员删除

作者:58.248.114.*   发表时间:2015-06-30 21:09:46

[回复] 上朗广场室内美食街分布图

该回复已被管理员删除

作者:14.23.248.*   发表时间:2015-09-13 22:08:35

1 [2] [3] 最后一页 跳到 页/共3页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