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生安堂之家

03-13

1713次

1人

1个

2个

1人


吧主: [申请吧主]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蒋氏之源择录

湖南蒋氏追源


水有源,树有根。姓氏寻始祖,人类找起源,天经地义。
近年来,在文化部办公厅[2001]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鼓舞下,全国姓氏竞相修谱,方兴未艾。通过修谱,揭开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千古之谜。事实证明,家谱不是四旧,而是团结炎黄子孙:连通世界华人的纽带;“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
1995年,我湖南西部洪江市铁山乡蒋氏敦睦堂修谱,发现了五本四种不同的原始老谱,经考证,这是北宋徽宗立(1101)知枢密院事(正二品)蒋之奇,子瑎至侍从,生四子:宁、宣、安、定四公的老谱。而今,永宁公谱收藏在洪江市熟坪网塘,世宣公谱在麻阳县兰里江平村和辰溪县石壁庄粮铺村,安(汉)公谱收藏在邵阳武冈高沙七里村,永定公谱在洪江市黔阳沙湾村。初次看到这些老谱的确令人激动,因为它们穿过时空三千多年,记载着100多代先祖。出了定公谱从晋朝(284)63代思成公到北宋末年(1127)89代失载以外,齐余三公老谱都比较齐全。特别有东汉(78—84)《蒋氏世系图说》。唐朝(870—875)《蒋氏大宗碑》十分珍贵,是我湖南蒋杜两姓考证族史的主要依据。
激动惊喜之余,再细看这些老谱,却如入雾海,疑问重重。如12代,宁、宣、定三公谱记载都是纪修公,而安(汉)公谱却是*字纪修公,24代三公谱是祯世公,安(汉)公却是真震公。64代宁公谱是明通字享时,食饩,广增田山。宣公谱是紹英公字太贤;安(汉)公谱却只有一个“凝”字。65代宁公谱是玉灵字续源,采芹折桂。宣公谱是伟绩公字用筹。安(汉)公谱却是智字卓然。76代宣公谱是将明字公亮;宁公谱是品格公,精易善卜,增田68000余亩。安(汉)公谱却北宸居楚地;而定公三子仲润老谱却只有一个“度”字。从三国蜀相58代蒋琬公到北宋末年(1127)88代蒋瑎字梦锡,宁、宣、安三公老谱,同一代先祖的名字和记载的内容都不相同,恕不一一枚举(详见《蒋氏老谱》世系及派语考辩表附一)
既然宁、宣、安、定是同胞兄弟(见世宣公谱88代记载)应该有完全相同的族谱,为什么各谱都不一样?据分析,四公老谱是四本密码,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记载着同一先祖的为人特征、功德、业绩等,具有超常的隐秘性。因此,四公老谱能否解秘,是能否找到先祖的关键。其实,我们的先祖在编制四本老谱时,就已经为我们留下了破译解谜的方法,如:邵阳武冈高沙三径堂,安(汉)公谱《蒋氏源流考》这样写道:“我蒋氏之受姓由来尚也,其间兴废源流之故,考之国史,按之家乘,无不历历详明,罔有缺略者也。”
我们按照这个方法,对四公老谱并列考证发现:始祖伯龄公生于公元前1068年,前1062年六岁受封期四侯,在淮水上游期思邑建立蒋国,薨于公元前963年,享寿105岁。到公元前622年,15代彝素公时蒋国被楚穆王自燮灭亡(详见《左氏春秋》文公五年)而后逃到齐国,家住乐安千乘(今山东桓台)仕于齐,到24代祯世公时建立了田齐国至33代灭于秦(详见《史记》卷46田敬仲完世家)。34代迁衡公(化名陆贾)常为汉高祖讲《诗书》称马上不能治天下,著《新语》论存亡之故(详见《汉书》卷43)。35代宗周公(化名樊哙)公元前206年随汉王(刘邦),灭秦有功赐列侯号武侯,以杜陵樊川(两地相隔一里)为食邑,这是我支进住杜陵第一位先祖(详见《中国将帅全传》汉之卷. 西汉)。37代一清公兄弟八人,公元前198年以田景之族从齐国乐安迁入长安杜陵,文帝封号杜陵八秀。40代惠觉公(化名杜周),天汉三年(前98)任军咨太尉(宰相掌兵权),他是我支蒋氏迁居长安杜陵 第一个化名姓杜的先祖(详见《汉书》传60杜周30)。到43代万公(化名杜业)时,我族非常兴旺“至二千石者十人”(详见《宁公老谱》和杜周传赞)。正因如此44代诩公时,王莽改制篡汉,兖州刺史诩公,不仕王莽之朝,病归故里杜陵,莽以鞍车三聘不赴,荆棘塞门,别开三径,日与裘仲羊仲游,他的次子蒋崇字君德(化名樊崇字细君)即族谱47代士横公,公元18年在山东吕县揭竿而起,领导赤眉军反莽,队伍很快发展到30万人,累败官兵,为维护汉朝刘氏统治,他先投刘玄,又立放牛娃年仅15岁的刘盆子当皇帝,最后投降刘秀。公元27年夏天在洛阳别墅休息,无一兵一卒的崇公,被加谋反罪诛。到公元66年(明帝永平九年)才给平反,崇公九子俱就地受封,族史称“九侯世第”。横公第九子蒋澄是我支祖,因居江苏宜兴(以前名阳羡义兴)滆湖西(OU)(注:此汉字字库里没有,字形似“山”,但中间一竖是个“了”字,以下同。)亭乡七堡乌既里,所以封欧亭侯,葬欧山(详见宜兴县志)因澄公裔人才辈出,所以很多人都自称宜(义)兴人,世称宜兴派。
52代堪舆公(化名杜乔)东汉桓帝朝第一任宰相,因不附外戚梁翼大将军专政,公元147年被加上与李固谋反罪杀害,悬尸城北四街十二日,太后垂怜,才得收尸。53代欲民公(化名单超桓帝身边的侍从)父冤死后,忍痛等待时机,公元159年,飞扬跋扈的梁翼终于惹恼了桓帝,以欲民公为主,围住将军府消灭梁翼报了杀父之仇,为民除了害。封新丰县侯,食邑二万户(详见《资治通鉴》卷54.汉纪46)从此我支蒋氏在长安有杜陵和新丰两处祖基,后来从杜畿到杜义袭爵丰乐亭侯就在此地。
我蒋氏在三国统一中,功不可没,魏有太保蒋干,生五子号柱国五木,都执掌兵权,五子又生28子,晋武帝伐吴,以杜预(即我宁、定公谱63代思成公、宣公谱大成公、安(汉)公谱良义)为大元帅,奏:“臣婿蒋氏28秀,皆大将之才”,帝允俱受封,(详见宁公老谱记载)蜀国由蒋琬(181—246)公元234—243年任蜀汉丞相,子斌绥武将军,守汉城,蒋显(太子仆)在后主身边。
琬公不是零陵湘乡人,而是京兆新丰县人(今西安临潼北四十里)。他父亲(56代錞字刑世,是61代维公双层“包装”)化名杜畿(163—224)与蒋干的父亲镈是同胞兄弟,有文武才,20岁当知县,举孝廉,迁汉中郡丞。公元189年董卓废少帝,立献帝,火烧洛阳,开始十年大乱,杜畿弃官携长子蒋琬从汉中逃难到当时的荆州(今湖北襄阳)。公元196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杜畿把十五岁的蒋琬留在荆州,偕两岁的幼子蒋昕字彦光北上,在许都侍中耿纪家住,夜间谈话被隔壁尚书荀彧听到了,认为杜畿有奇才,与众不同,次日邀见,并推荐曹操用为司直司空,后任魏边地重臣,在河东(今山西)十六年,治为天下最,位至宰相封关内侯进封丰乐亭侯,因造御楼船,试航风大浪急翻船淹死,谥封戴侯(详见《中国王侯全传》,三国之卷魏关内侯杜畿)。
虽然我宁、宣、安、定四公老谱58代蜀相蒋琬公,经考证我支蒋氏不是琬公的直系子孙,而是琬公的弟弟昕公字彦光(化名杜恕)的后裔,他很有才德,因得罪了司马懿又不防小人,被捕入狱、流放,死于徒所(详见《三国志》312——322页)
因为杜预谥曰“成”,所以我谱63代称思成或大成公,在很长时间内大成公就因为父杜恕而不得重用,公元251年司马懿死后,司马师继大将军,255年司马师死后,弟司马昭为大将军,“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可能知道杜预(大成公)与蜀国守汉城护军蒋斌是同祖兄弟,于是把妹妹许配给杜预,并让他在钟会将军府里当长史(掌管兵马),公元263年8月魏出兵属国,到汉城没有交战,只写了一封信,蒋斌就投降了,11月蜀亡。
公元265年司马炎废曹奂自立为帝,号晋,魏亡。司马炎早想灭吴,支持赞同的人只有贾兖、羊祜和杜预,公元276年以羊祜为镇南大将军,因羊祜病,278年又以杜预为镇南大将军,打造战船,279年11月进攻吴国,我大成公杜预以计代战,先从江陵(今湖北荆州)切断吴军退路,再分五路顺江而下,进攻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公元280年3月吴亡。凯旋回师,进爵当阳县侯,封邑9600户(详见《晋书》卷34列传第4,《中国将帅全传》晋之卷西晋杜预)。
大成公之子64代绍英公(化名杜锡)尚书左丞,初为太子中书舍人,因贾后害太子牵连蒋氏,自后八王之乱开始(详见《资治通鉴》晋纪五)《史书》记载年48卒。我高沙、安(汉)公谱记载“凝”。宁公谱记载是明通公字享时,广增田山。经考证从他开始到69代三光公(化名赫连璝)在陕西最北端,筑统万城建立大夏国(407—431)。(详考《晋书》卷130载记第30)赫连勃勃的祖父豹子就是杜锡。
70代宣公谱承黼字休兖(意思是继续传过去的官服停止赤眉在山东兖州那样的造反行动),他就是杜如晦的从祖杜果(见《周书》有传)和杜如晦的祖父杜徽在隋朝做官。杜如晦的曾祖杜皎实际是南台尚书,雍州牧,大将军赫连璝。因为赫连勃勃传记载“光啟有夏”,即到宁公谱69代三光公时才有大夏国。72代孝俨公封义兴县君(化名杜如晦,详见《中国宰相全传唐之卷》)他是唐太宗的心腹大臣,世称贤相,英年早逝。他的儿子杜荷尚唐太宗十六女城阳公主,贞观十七年(643)因参与太子承乾谋反被诛,即我宣公谱73代芩公字伯高(即山小而高,倒啦!白高了)杜荷被伏诛后改名薛耀之,子薛绍(详见《资治通鉴》唐纪12、13、18)开耀元年薛绍与唐高宗、武则天的女太平公主结婚,因为垂拱四年(688)绍兄薛凯、薛绪与琅琊王通谋,武则天为了清除李氏宗室,赶尽杀绝,听酷吏周兴诬告,捕薛绍(杜审言字必简)入狱(详见2001年9月北京图书馆出版葛思绪《武则天大帝》(下)768—769页),史称薛绍饿死狱中。实际他并没有死,所以后来引出不知杜审言生于何年?(见2003年5月傅璇琮著《唐代诗人丛考》22页)杜审言之子杜并为父报仇,在吉州(今江西吉安)刺杀周季重(详见《旧唐书》卷190上列传第140上杜易简弟杜审言)。当杜审言回到洛阳后,公元701年武则天命作《喜欢诗》等。薛绍入狱后,武则天为了培植亲信,建立永久的武氏家天下,将舅侄媳妇毒死,然后(690年)将太平公主许配舅侄武攸暨。杜审言在《重九日宴江阴》诗:“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也许是他凄苦悲哀的心情写照。好在他(薛绍)还有一个好儿子,名叫薛崇简,公元710年5月赐爵立节王,因数谏其母(太平公主)被鞭打,所以开元元年(713年)7月,太平公主被赐死家中时,对薛崇简特免死,赐李姓,官爵如故(详见《资治通鉴》唐纪26)。薛崇简就是我宁公谱“75代代远公,谨信诚敬”。这位谨信诚敬的代远公还是谁呢?不言而喻他就是杜悫——杜佑的祖父,因为悫是诚实谨慎之意。悫是诚谨之士。者杜悫也就是杜甫的父亲杜闲,所谓的奉天县令。薛绍(杜审言字必简)的儿子薛崇简数谏其母(太平公主)累遭鞭打,维护唐朝李氏天子统治,被赐立节王,当时看这应该是谨信诚敬之士。敬奉天子,当然是奉天。在他母亲太平公主被赐死家中后,他不仅“特免死,赐李姓”,而且:官爵如故“。进一步证明他对唐朝李氏天子讲忠信诚敬。对于杜甫来说有那样说是太平公主,但并不太平的祖母,及谨信诚敬并且赐姓李的父亲,他对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至于杜佑的父亲杜希望是不是杜甫?其一、杜甫的姑父、姑母常说:“杜甫有祖父之风,是杜家的希望”。(详见2001年12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杨东晨杨建国编著《杜氏史话》115页)这也许是杜希望之由来。其二、我宁公谱记载杜甫是“76代品格拱,精易善卜,增田68000余亩”。品格是评论等级高下和性质、风度。唐李中,碧云集上庭苇诗云:“品格清如竹,诗家景最幽”。公元759年7月杜甫到钦州(今甘肃天水)杜佐在那里(杜甫经常去,草堂在东柯谷),但过去谁都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见1996年10月四川大学出版李殿元、李绍贤著《杜甫悬案揭秘》。公元759年12月杜甫入蜀,建草堂,三月成。住了不到四年。765年到戎州(今四川宜宾)767年杜甫到夔州(今四川奉节)据说租种公田百余顷,还有四十亩柑林,这与我宁公谱记载增田68000余亩有关。其三我宣公谱称杜甫是“将明公字公亮配汴州浚仪谏议大夫吴兢公女,封楚国夫人”。因我79代蒋系(化名杜牧)配韩退之女,所以查韩愈《韩昌礼泉集》卷32碑志十《楚国夫人墓志铭》继查卷32碑志九《许国公神道碑》。从中得知:(1)杜甫名“海”。元人宋元《杜工部》词云:“诗史孤忠在,文星万古存;只应忆李白,到海去相寻”。我们在这里寻到了“海”。(2)杜甫夫人的确姓吴,根据1999年1月中国气象出版社出版王大良、夏志钢编著《中国大姓寻根》57页记述:吴姓人的始祖名叫玄嚣,是皇帝之后第二远祖。所以在《许国公神道碑铭》中的司徒玄佐姓吴。当然他的妹妹,“海”(杜甫)的夫人也姓吴,并非“乡邑刘氏”。《许国公神道碑》还记载楚国夫人袝子男二人:长曰肃元早死(实即是秦州的杜佐)。次曰公武(实即是杜佑)暴病先卒。(海)公(杜甫)哀伤之,遂薨。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杜甫悬案揭秘》继2003年8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冯至先生著《杜甫传》等,凡是研究杜甫生平的论述都认为大历四年(769)四月杜甫进入湖南潭州(今长沙),夏天到衡州(今衡阳市),据说欲去郴州,到耒阳被水阻,又想北归,于是就消失了,不见了。一说被水冲走,一说吃了变之的牛肉中毒而亡,一说因贫困、体弱病死。忧愁、饿死……等,反正都是猜想、推测。还有人说杜甫去世40多年后,子孙将其尸骨运往河南偃师,有墓碑为证。据我安(汉)公谱记载:“76代北宸(杜甫)居楚地”。说明他定居湖南,不是无家可归。而且78代时兴公(蒋义字德源)俱转楚。宁公谱也记载:80代光钰公归乐田园。宣公老谱80代曙(文炳)朓(文通)於唐僖宗乾苻间(约880年12月4日)黄巢功陷长安前,洁家小,从长安迁江西南昌丰城长乐巷之邹坊。这是一次大迁徙,再不回长安(今西安)杜陵和新丰去了。所以杜甫墓迁河南偃师不可能。湖南平江杜甫墓才是真的。
我宁公谱品格公(杜甫)之子77代述圣公(杜佑)是我族在唐朝,由于两次与天家结婚,几乎灭门,从困境中转为兴盛的一代先祖,他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六朝,从地方小吏到中央当了三朝宰相,并且用了三十年时间撰《通典》巨著200卷,可谓名声显赫于当时。我不知道除了欧阳修的墓碑称神道碑之外还有谁?杜甫诗《前出寨之一》:“丈夫誓许国,愤苑复何有”。许国即以身许国,为国效力。这一点杜佑做到了,可惜,他生不逢时,唐朝经(756—763)安史之乱后正在走下坡路,我《蒋氏大宗碑》的作者蒋冽的儿子蒋鉴、蒋镇虽然家风严谨,为士大夫所称,但也被迫卷入安史之乱,斩于市。因此,在功成名就,危机四伏之时,如何隐退对杜佑乃至我全族已成为焦点。这也许是76代将明(化名杜甫)居楚地;78代蒋义字德源(化名杜从郁)俱转楚;80代文炳、文通洁家小,从杜陵迁到江西南昌丰城的主要原因。
《旧唐书》卷149、列卷99蒋义传记载:“蒋义字德源父将明”。《中国人名大辞典》也记载:“蒋义、将明子”。我宣公老谱也同样在将明和蒋义之间少记了杜佑字君卿者一代,但是永宁公老谱81—85代用派语:君、卿、临、得、梦,不仅巧妙地补上了君卿(杜佑)这一代,而且进一步说明了从杜甫到杜牧四代世系的连接。现摘记永宁公谱载如下:81代君扶公,感电而生,大有圣贤之风,妣邹氏……同葬洛阳,生十二子(略)。82代卿云公、扶公晚子,梦缠斗生,遵卜而往陕西临潼,齐兄十一人(略)遵卜而往:河南洛阳、开封、山东济南、阳谷、山西、湖北汉阳、江西南昌、四川成都,云南大理,江南苏州,各增田一万多亩,为一派之祖。83代临垓公。84代得元公。85代梦熊公。明眼人一看这五代人是虚拟的,近乎玄妙,如“感电而生”、“梦缠斗生”、“生十二子各增田一万多亩”,“遵卜而往”全国各地。似不可能。但去伪存真,得知我族晚唐迁江西南昌丰城时很煊耀。为避祸把杜佑字君卿用君、卿派语分成君扶公、卿去公两代人,从中似隐约看到了杜佑的父亲杜甫大有圣贤之风。并且明显指出:君卿(杜佑)与德源(杜甫)世系连接时面临垓下,因为正史《旧唐书》等都记载“蒋义父将明”,现突然提出将明子是杜佑,必然为众夫所指,像刘邦围项羽于垓下,死定了。
辰溪世宣公老谱与《旧唐书》卷149 列传第99蒋义传记载完全一样:蒋义字德源生子:系、伸、偕、仙、信。那为什么宁公谱得元公之子是梦熊公呢?而宣公谱是蒋系字大中配吏部侍郎韩愈公之女生二子蒋曙、蒋朓。梦熊公与蒋系实即一人化名杜牧字牧之。梦熊是男子吉祥之意。据杜牧《樊川文集》记载:杜牧《举蒋系自代状》,大中五年以后,经常乱梦不止,大中六年(852)九月十九日夜梦有人对他说“尔改名毕”。于是《自撰墓志铭》至大中六年底去世。可是《樊川文集》卷十八,有《李钠除浙东观察使兼御史大夫制》,据《旧唐书. 宣宗纪》李钠除浙东观察使是大中十年(856)杜牧仍然健在。
我蒋(杜)族史隐秘如此之深,一是因为太煊耀,众所周知唐朝杜氏有十一人当宰相,所谓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杜佑等达官显贵的别墅都在下杜樊乡。二是安史之乱后,统治阶级争权夺利,政权不稳,一朝天子一朝臣,社会十分黑暗,为免灭族之祸,忠良之士改名换姓,隐名埋姓者很多。正如唐朝《蒋氏大宗碑》写道:“高则颠踬,卑则沦圯。霍、阳、韩、魏,既勘剪灭;栾、郗、胥、原,降为皂隶。而我蒋氏秉中和之气,守礼让之风。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三是“蒋氏世以儒史称”(详见《旧唐书》蒋义卷)……修国史实录,时推良史,京师云(蒋氏日历)。又《历史人名大辞典》记载蒋义有史才,三代史官撰修国史,世称良笔,谓之“蒋氏日历”著有《大唐宰辅录》、《凌烟阁功臣》、《秦府十八学士》等……。所以我认为宣公谱不记杜佑可能是为了隐藏80代先祖迁徙江西南昌丰城,《旧唐书》不记杜佑是为了避祸。故意把蒋义(杜从郁)的祖父将明(杜甫)写成父亲。正因为我“蒋氏世以儒史称”,所以我支蒋氏的族谱与众不同,隐秘最深,只由“考之国史,按之家乘”,伯龄公以来的历代先祖,才能“历历详明”。我76代祖将明(杜甫)公在给他而姑母写的墓志铭里提到他的架势:“远自周室迄于圣代(唐朝),传之以仁义礼智信,列之以公侯伯子男”。他在《进雕赋表》里也说,他的祖先自杜预以来,就是“奉儒守官,未坠素业”。《杜甫传》的作者冯至先生分析:“杜甫是出身于一个有悠久传统的官僚家庭,这样的家庭有田产不必纳租税,丁男不必服兵役,在社会里有许多特权,它和名门士族通婚姻,遵守儒家礼教,专门辅助帝王,统治人民。到了杜甫降生以后,他家庭的声势已经不如往日煊耀,渐渐衰落下来……。从我蒋(杜)族史来看冯至先生的分析比较正确。
自从我35代宗周公(樊哙)食邑杜陵樊川(今长安区杜陵乡樊川村)。37代一清公兄弟八人,从齐国乐安迁居杜陵,俱葬杜陵之后,40代惠觉公第一个化名杜周,到79代蒋系(化名杜牧)蒋杜两姓同祖共源,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蒋系化名杜牧以他的诗集命名《樊川文集》是为了纪念35代宗周公,蒋系配韩愈公女生二子蒋曙(文炳)、蒋朓(文通),辰溪县和麻阳县宣公谱记载:蒋朓唐以章词登进士,授起居舍人,生于长庆二年(822)壬寅,卒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3)癸巳,居004年7月邹华享主编《湖南家谱解读》179页,1923年澧县《杜氏族谱》记载:“文通公为一世祖”我蒋氏宗支80代蒋曙(文炳)为丰城始祖。从此蒋杜分开,各奔前程。从长安到江西南昌丰城只住了九代,就到了北宋末年(1126年正月),金兵围攻北宋汴京开封,当时我宣公是朝廷卫士长,1126年12月衰卫队执杀金使刘晏,1127年1月徽钦二帝及贵妃被俘金营,黄河以北沦陷,高宗赵构率先南逃,富豪官吏随之大逃亡,我宣公离开开封,同服十户逃奔湖南辰溪,隐铜湾瞿家湾,但是《宋史》本纪第二十三钦宗435页记载:靖康元年(1126)十二月因行门指挥使蒋宣执杀金使刘晏被斩,当然应以我谱为准。到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宁、丁公宗支因江西遭乱从吉安泰和而进入湖南黔阳。到公元1361年正月朱元璋大举进攻陈友谅,取安庆、攻九江时,安(汉)公第六代漪公九子从江西吉安进入湖南湘乡,而后分迁湘北各地。洪武八年(1375)时通公迁至邵阳武冈,武攸德江。与宁、宣、定三公宗支为邻。澧县、石门、慈利、宁乡、宜章杜氏宗亲进入湖南也应当在此前后。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移星换斗、历尽沧桑,而今考证,值得辛欣慰和庆幸的是我湖南蒋杜两姓有以下六点相同:
(一)始祖相同,我蒋氏始祖是伯龄公,杜氏始祖是杜伯公。至于杜姓出自“唐杜苗裔”那是自谓的。(详见《汉书》杜周传赞三十)
(二)蒋杜两姓62代以前的代数相同。
(三)我将十三公老谱62代都是世德公(化名度恕)而杜氏派语(澧县、平江、宁乡三县)62代都是“世“。
(四)63代大成公(化名杜预)到现在,我怀化洪江市铁山蒋氏敦睦堂继涛是58代;而澧县澧阳镇杜家村杜氏从杜预到现在“烈”也是58代。
(五)唐僖宗乾符间(874—879)我蒋氏80代文炳(曙)、文通(眺)从长安迁徙到江西南昌丰城。而澧县1923年《杜氏族谱》记载:自宋而明,世居南昌丰城“。
(六)据最新人口统计,新“百家姓”排序:蒋氏是第45位,而杜氏是47位。(详见2006年3月6日《三湘都市报》A5版)。
虽然我们与杜氏总亲为了族源有过两次接触、相聚甚好,但真正要理清蒋杜两姓的族史,还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做,我相信只要彼此真诚相待,不怀私心,就能克服困难,不辜负祖先和族人的殷切期望。最后请允许我用一首诗来结束我的发言:华夏文明举世扬,敬宗孝祖本源长;正本清源兴先德,家世流芳万代昌。

(另有详细考证材料)

湖南怀华洪江市黔阳铁山腰带田敦睦堂伯龄公117代孙
蒋长楠
公元2007年5月17日敬撰


作者:蒋波   回复:0   发表时间:2011-03-30 22:34:05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