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70804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用爱心作笔墨,一切为了孩子;用科学作经纬,为了一切的孩子;用艺术来绘就,为了孩子的一切。
作者:222.184.28.* 回复:1 发表时间:2011-06-08 06:42:07
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表现在哪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网络的不正确使用则会引发许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而学生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青春期)。未成年的学生面对这多种转型,他们的社会道德和人格完善如何实施?如何关注学生真正的所思所想,如何把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为此,同济大学一附中开展了市级科研课题《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基础道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该校心理教师刁宁对学生做了一个“高中生网络道德现状的心理调查”。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共372人参加了调查,回收372份。“网瘾”缘于逃避学习问题调查中显示,上网的目的主要涉及了解新闻(20%)、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60%)、以及娱乐(43%)等方面,也有相当多的学生上网只是为了玩游戏(49%)、聊天(42%),还有少数同学(5%)出于好奇浏览一些黄色信息和网站。可以看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广大中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的重要渠道。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它给中学生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严重的网络道德问题。-部分学生“网瘾”缘于逃避现实学习问题许多学生上网,对网络游戏上瘾,是出于一种对现实学习问题的逃避。调查显示:46%的学生对学习能胜任,24%的学生感觉学习很累,很吃力。很忧郁的学生有4%。这部分学生就转而逃避到网络中,心理学理论认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许多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自己在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在网络上的拟实声誉和自我展示,是在弥补现实中得不到的自我表现,寻求另一种感觉。这些情况极不利于学生在青春期形成自我的同一性和自我的完善。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顺利的成长。
作者:222.184.28.* 发表时间:2011-06-08 06:45:02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