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970806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案]/泸县六中 刁如春

教学目标:
复习修辞格知识,能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格,能灵活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念一段作文开头,请一位同学来点评一下,说说你的看法.
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毅力,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的环绕,一丝丝地坚持,才有破茧而出重见光明的辉煌;毅力,是远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这篇满分作文的开头,成功的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使文章一开头就气势磅礴,文章富有文采.所以正确运用修辞手法非常重要,在考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我们就来巩固一下我们初中学过的修辞手法..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二.修辞手法的种类:
《考试说明》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八种。
三.重点把握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四种修辞手法
1.比喻
(1)比喻的概念
概念: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构成比喻必备的条件:
⑴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⑵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比喻的种类
例一: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例二: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
例三: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例四: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例一:明喻(甲象乙) 例:共产党象太阳。
例二:暗喻(甲是乙) 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例三: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说成乙,也不用喻词)例: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喻“猫爪子印”)
例四: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说明一个本体。)
(3)[区辨] 有“像”、“仿佛”、“似的”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①对两种事物作具体比较的。
例:小玲长得像***妈。
②单纯的想象。
例:读罢《雷锋的故事》,我仿佛又回到了苦难的过去。
③表示猜度的句子。
例:我觉得这人好像有点面熟。
④表示举例。
例:这样的事情很多,像小王调走了,小周辞职了……
(4)比喻的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
春天是四季的一个乐章:春风是旋律,春雨是歌词,春花、春草是春的跳动的音符。
②化深奥为显浅
希望是航标灯,即使风浪再大,也不会迷航
③化抽象为具体
“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的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④化冗长为简洁
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五十年像一首歌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五十年像一首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
(5)运用比喻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喻体应该是常见的,易懂的.
②比喻要贴切.
2.比拟
(1)比拟的概念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2)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例: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②、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
例: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3)比拟的作用:
①色彩鲜明:
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描绘形象:
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③表意丰富: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3.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从意义上看,比喻的重点在”喻”,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重点在”拟”即”比作、当作”它直接把甲当作乙来描述.例: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低唱、弹琴是人的动作,这里把事物当作人来叙述.将甲模作乙,而比喻只是打比方,没有模拟的成分.
[例1]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例2]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4.排比
(1)排比的概念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2)排比的几种形式
成分排比。 例1: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句子排比。例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排比的作用
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例:锣鼓声,鞭炮声,口号声,欢笑声,在长安街汇成滚滚的洪波,又冲击着散向四面八方.
(4)运用比喻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排比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加气势,因此须从内容出发,不能生硬拼凑排比形式.
②准确使用提示语提高表达效果.
5.对偶
(1)对偶的特点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3)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4)运用对偶应该注意的问题
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大体相同,声韵基本协调.
(5)趣味对联
1.一天傍晚,东坡与好友佛印和尚泛舟江上。时值深秋,金风飒飒,水波粼粼,大江两岸,景色迷人。饮酒间,佛印向东坡索句。苏东坡向岸上看了看,用手一指,笑而不说。佛印望去,只见岸上有条大黄狗正狼吞虎咽地啃吃骨头。佛印知道苏东坡在开玩笑,就呵呵一笑,把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折扇抛入水中。两人心照不宣,抚掌大笑。原来他们是作了一副双关哑联。(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
2. 王羲之妙书春联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
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贴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3. 苏东坡(1037-1101)自幼天资聪颖,在饮誉文坛的父亲的悉心教育和耐心指导下,他逐渐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很有一股子"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的劲头。经过几年的奋发努力,他的学业大有长进。小小年纪,就已经读了许多书,渐能出笔成章了。父亲的至亲好友看了,都赞不绝口,称他是个难得的"神童",预言他必是文坛的奇才。
少年苏东坡在一片赞扬声中,不免有些飘飘然起来。他自以为知识渊博,才智过人,颇有点自傲。一天,他洋洋自得地取过笔墨和纸,挥毫写下了以上的这副对联。他刚把对联贴在门前,有位白发老翁路过他家门口,好奇地近前观看。这位老翁看过,深感这位苏公子也太自不量力,过于自信了。
 过了两天,这位老翁手持一本书,来苏府面见小东坡,言讲自己才疏学浅,特来向小苏公子求教。苏东坡满不在乎地接过书本,翻开一看,那上面的字他竟一个都不认识,顿时红了脸。老翁见状,不露声色地向前挪了几步,恭恭敬敬地说道:"请赐教。"一句话激得小东坡脸红一阵、白一阵,心里很不是滋味。无奈,他只得鼓足勇气,如实告诉老翁他并不认识这些字。这个老翁听了哈哈大笑,捋着白胡子又激他道:"苏公子,你不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了吗?怎么会不识此书之字?"言罢,拿过书本,扭头便走。
苏东坡望着老翁的背影,思前想后,甚是惭愧。他终于从老翁的话中悟出了真谛,立即提笔来到门前,在那副对联的上下联前各加了两个字,使对联变成为:
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6. 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要求字数相同。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例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例2:爸爸和你说,你不听;妈妈和你说,你不听;老师和你说,你也不听——现在,舒服了吧?
四.考查题型
一)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
2009年北京卷诗歌第一题”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二)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
例:2009年全国二卷散文阅读<岳桦>17题,文章最后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写岳桦的?
三) 语言运用题(第六大题)中,根据语言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仿写。
四)作文中运用修辞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有文采
五.拓展练习
1.以”关爱”为开关,仿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与例句相似,字数相等,修辞手法相同.
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幸福.          ;.            .
(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关爱是一声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
2.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5分)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目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办公室对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春对联: 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秀锦 芝兰绕阶座凝香 )
3.以”幸福”为话题写一段开文,要求运用修辞手法.
示例一:幸福是一只淘气的小鸟,当你苦苦地寻觅或守望她时,殊不知她就悄悄地栖落在你的肩头,只是由于你的左顾右盼而忽视了她的存在。幸福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示例二:幸福是课堂上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幸福是放假时母亲在村口翘首以盼的身影;幸福是茫茫人海中陌生人向你展开的一个浅浅的微笑。幸福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真心去感受。
六.小结
修辞手法在我们的学习中无处不在,希望大家灵活运用,增加你的文学底蕴,希望大家灵活运用,使你的作文文采飞扬,希望大家灵活运用,让语文成绩才能越来越好.

教后记:1.时间没有安排好,有些拖堂(40分钟),可将趣味对联去掉,节约时间,更好的解决后面的拓展练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由于时间关系,备课不充分,没有精挑例子,所以例子有些过时,可找一些新颖的例子更换.
    3.上过课后反思,这篇教案是太传统了,可用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先做,练习的设计牵涉一些借喻,借代的比较(如例一个诗歌鉴赏中的有关借代的手法),散文阅读出的修辞,仿写,对联,写作文的开头或结尾等,在作业讲解中渗透知识点的讲解,这样可能更好.避免理论枯燥乏味.

作者:118.228.151.*   回复:0   发表时间:2011-06-25 10:08:32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