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  

03-09

216959次

2人

2个

154个

2374人

212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从文献材料的使用方法辨析姜姬之甘被混淆的原因

中国政法大学杨玉圣教授在《呼唤严肃的学术书评-代跋》一文中特别指出:就文献材料的使用方法而论,一是应像王国维等老一辈史学家们那样,注重文献典籍与出土的甲骨、金文、简牍、帛书等不同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类型史料的“互证”。二是应像徐旭生等先生所提倡的那样:将不同时期记录下来的史料,根据其成书年代的早晚划分出不同的等级,注意史料的原始性的等次性;在使用的时候,尽量以早期的史料为立论的基础;当尚无早期的史料而只有晚期的史料时,晚期的史料才应摆在主要的位置上;而当早期的史料与晚期的史料发生矛盾时,没有特别的理由,不应用晚期否定或代替早期。只有这样,才会取得一些较为可信的研究结论,否则只能是缘木求鱼。笔者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研究甘氏族系源流切实可行的正确方法和路径。
根据史料记载(《国语·周语》注):“姜,四岳之先,炎帝之姓也。炎帝世衰,其后变易,至四岳有德,帝复赐之祖姓,使绍炎帝之后。”炎帝姜姓之裔,故有怡、伊、纪、淳、甘、州、舟、骀、戏、向、薄、列、赖等十三支国。在此姜姓十三支国中的甘国,一直延续到夏朝。与之可以相互应证的是唐代丹阳郡甘氏墓志碑文,其碑文记载:甘氏“启于夏宗”。之所以有此一说,概指炎帝姜裔之甘国灭于夏,但其后裔仍然保留自己原有的姓氏(以国为氏)。自夏朝以来,虽无称甘国,而有称甘氏,始由斯也。相关史料及可参文献有:东汉《潜夫论·志氏姓》、唐朝《史记·补三皇本纪》、南朝·齐《姓谱》、宋朝《路史后纪四》、南宋《通志·氏族略》、清代《姓氏考略》、近代《中华姓氏源流通谱·炎帝神农氏衍生姓氏源流谱系》、《神农氏在台诸姓渊源考》等所列诸氏,皆对姜姓甘氏有所记载。

关于专门研究姓氏问题的书籍还有如下版本:

《元和姓纂》简称《姓纂》,唐宪宗元和七年(812)林宝所撰。原书已佚,今所见本,为清人修《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中辑录而成。其论得姓受氏之初,多原本于《世本》、《风俗通》。其他如《世本》、《族姓记》,《三辅决录》以及《百家谱》、《英贤传》、《姓源韵谱》、《姓苑》诸书,不传于今者,赖其徵引,亦皆班班可见。洪迈《容斋随笔》称《元和姓纂》诞妄最多,盖有由也。书至宋,已颇散佚。(见《四库全书》卷一百三十五,子部四十五,类书类一)

《风俗通义》简称《风俗通》,东汉应劭所撰。以考释议论名物、时俗为主。现存黄霸、正失、衍礼、过誉、坂、声音、穷通、祀典、怪神、山泽十卷,附录一卷。又,宋陈彭年等修广韵,王应麟作《姓氏急就篇》,多引《风俗通·姓氏篇》,是此篇至宋末犹存,今本无之,不知何时散佚。(见《四库全书》卷一百二十,子部三十,杂家类四)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又称《事类合璧》或《合璧事类》,旧题(南宋)谢维新撰。是书成于宝祐丁巳,前有维新自序,后有莆田守黄叔度跋,称维新应友刘德亨之托,盖当时坊本。分为前集、后集、续集、别集、外集,共计三百六十六卷。此书是宋代一部重要且篇幅巨大的类书,内容囊括天文、地理、节序、人物、宗教、技艺、礼仪。《古今合璧事类续集》分六门,子目五百七十。(见《四库全书》卷一百三十五,子部四十五,类书类一)

我们具体举例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姜姬之甘被混淆的原因

(宋)章定所撰《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其甘氏条下原文:“姓纂、风俗通,甘,夏时侯国也,以国为氏。一云周武王同姓,于畿内为诸侯,因氏焉,甘伯恒公是也。又,周封王子带于甘,昭公是也。殷有甘盘,秦有甘茂、甘罗。见《史记》。”

该条首先说明,引自《姓纂》和《风俗通》。《风俗通义佚文》:“甘氏,甘,夏时侯国也,以国为氏。”(类稿三三、合璧事类续二四)。在《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记载:“甘,夏时侯国也,以国为氏。”由此而明确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夏时侯国”与周时之“甘”存在明显区别。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甘氏条下的“一云”,与其后“又”,其中内容所指则是同一回事。前者说的是与周武王同姓(即姬姓);后者也是说与周武王同姓。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甘伯恒公,其世系为史籍所不载;另一个是甘昭公,其世系则有史可考。奇怪的是,即使自认为源自姬姓的甘氏,其谱牒中也仅载“甘昭公”,而少见“甘伯恒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的此条,是与周惠王子“叔带封于甘”的史实混淆了。经查考相关史料文献,与周武王同姓的姬姓分支中,惟有周惠王子姬叔带后裔是以邑名而称甘氏的。

乾隆四十六年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提要》有曰:“此书作于嘉定己巳。以姓氏分韵排纂,各序源流于前,而以历代名人之言行依姓分隶。”“所列凡一千一百八十九姓,内单姓一千一百二十一,复姓六十八。所录前代诸人,时有颠倒漏略。如冯姓首春秋冯简子,次冯唐,次冯驩。既以汉人居战国人前,而上党守冯亭事迹章章,乃遗不载,又意主备笺启之用,惟录善而不纪恶,遂并杨再思之流掩其巨慝,书其小节,亦非实录。……”该书《提要》,已对其体例作出清晰说明,是按“序源流于前”,其后才录“历代名人之言行”。并同时指出其中之误,如云“所录前代诸人,时有颠倒漏略。”等情况。在《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甘氏条下,依次注释最早的一支甘氏源出夏之甘国,此后又有源出于周之姬姓的甘氏,最后才列举甘氏之古贤极其言行事迹。然而,有的人在看书时,根本不看其体例规范,竟错误地将列于其后的所有甘氏古贤,统统纳入姬姓甘氏一支。常见的错误表述方式为:“‘周武王同姓,于畿内为诸侯,因氏焉,甘伯恒公是也,秦有甘茂、甘罗’,即为明证。”尤其此句将《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原文加以篡改,断章取义的在其句尾不明不白且毫无根据地妄加所谓“证明”之辞,以此误导未见过原著而不明真相者。斯为姜姬之甘被混淆的重要原因。甚至还有人以此为“依据”,四处宣扬而愚弄和欺骗世人。

于史无考而强加附会,因此造成讹误广泛流传。当了解上述相关原著的真实情况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若不加考证辨别,并亲自研读相关姓氏书籍,就非常容易被其虚假的“依据”所蒙骗。仅以某书误传所云,似乎甘氏非帝王家不出。笔者发现,古代先后出现的甘氏,皆被传说与当朝帝王同姓,夏则姒姓,商则子姓,周则姬姓。然而根据史实记载,仅有姬叔带一支甘氏源出周王室嫡系。再从诸多姓氏“家谱网站”发帖的情况来看,对今本《姓氏略考》等姓氏书籍缺乏考证的现象,也是颇多质疑。作书者不应“略”其“考”而疏其实。

笔者关注的重点在于源出姜姓之甘氏,也是今本《姓氏略考》所“忽略不记”的部分。其实,该书记与不记,已无关紧要,无损此前史实记载与客观存在。依据相关文献已得到佐证。而相反,恰恰证明了该书的失考程度。清康熙初,琅琊人王相的《百家姓考略》已有明确表述:“甘。宫音。渤海郡。夏有甘国,其后甘盘为武丁师。又,周惠王弟叔带封于甘,后以为氏。秦有甘罗,汉有甘延寿”。从其体例来看,对甘氏分作五个层次加以表述:一,以古代姓氏读音对“甘”进行了标注;二,注释甘氏主要源出之地;三,最早的一支甘氏出于何时、何地、何人;四,后来的一支甘氏又出于何时、何地、何人;五,最后列举甘氏之古贤。然而,仍然有人不考其体例而肆意曲解,错误地将其第四、五层表述“合二为一”,并再次将所有甘氏古贤归纳为姬姓之甘,其愚昧手法也是直接导致讹误盛传的根源。

再看今本《中华民族姓氏渊源略考》所称:“甘盘源出何姓,目前能够见到的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甘炳垣纂修的《安徽甘氏族谱》之记载:‘一派祖,甘盘,殷高宗师,居河内,其先为黄帝第十三子,名中,封于甘,因国为氏’。”显然,今本《中华民族姓氏渊源略考》所言有失考证,其依据的资料较清初琅琊人王相所作的《百家姓考略》整整晚了230余年。可见,其失考程度令人瞠目结舌。

笔者认为,在研究古代姓氏问题上,应保持一种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正确对待历史。更应遵循历代史学家总结出的对于文献材料科学的使用方法(见文章前端)。对有考之说,应尽量录入并备注其出处;对无考之说,或不予录入,或备注“无考”于后,以示严谨。关于某些网站,之所以发生改变甘茂真实的姜姓身份,并误称其为姬姓,大致不会出乎本文所列举的原因。(甘茂真实的姜姓身份,可参阅笔者《甘茂究竟是姜姓还是姬姓?》这篇文章)。

作者:甘櫯   回复:0   发表时间:2011-09-05 09:21:02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从文献材料的使用方法辨析姜姬之甘被混淆的原因

好混乱

作者:甘宁静   发表时间:2015-12-22 11:05:21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