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83605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花季少年,岂可将生命视若儿戏?——谈少年儿童安全教育问题/刁俊红



■ 刁俊红

我国有近三亿青少年,这是一支最活跃,最富有希望的生力军。然而青少年的安全教育问题却一直令人忧虑,意外伤害事故频频发生。卫生部曾做的流行抽样调查指出,意外伤害已成我国少年儿童总死亡率的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其中人为因素占了90%以上,多数是由于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够,孩子自救自护能力极差,社会隐患增加等原因造成的。
今年9月26日,湖北大冶市年仅11岁的黄某和同班3名同学私自到距离学校 200米远的鱼塘内游泳。先行上岸的3名同学突然回头发现仍在水中的黄某因体力不支开始拼命挣扎,奋力扑着水面。其中两个9岁的孩子急欲向路人呼救,当时不远处就有住户和行人。然而另一名11岁的同伴却制止他俩说:“不能喊,如果现在喊人,老师会知道我们私自出来游泳,会罚我们的。”因为害怕老师和父母的责备,这3名少年竟置同伴黄某的性命不顾,眼睁睁看着他沉入水底。事后,他们还将黄某的衣服藏在了距离鱼塘300米的一块南瓜地里,以防黄某的家人发现。
一个鲜活的生命就在自己同伴的无知和麻木中被湖水吞噬,着实令人痛心。试想,岸上这三个孩子中只要有一个具备稍强一点安全意识、生命至上的意识,上面的悲剧是完全可能避免的。面对花朵般生命的凋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安全教育”怎么啦?或许黄某等同学曾经接受过学校的所谓“安全教育”,他们知道“不该这样”、“不准那样”等等硬性的条文规定,他们知道如果“这样”、“那样”会受到老师、家长的责备甚至惩罚,却不知道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生命高于一切的道理。
“别让我们的孩子孤零零地哭/别让慈祥的母亲黯然流泪/在红橙黄绿世界里要学会捍卫生命的丰碑。”这是2001年3·15特别节目主题歌《写给生命》中唱到的。关注生命和安全的主题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哪个层面的人都会关心,都必须正视这个话题。因为生命权利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如果这个权利都难保证的话,别的一切都将无从谈起。然而,正是对生命的忽视和漠然,加上对安全知识的缺乏,对老师、家人责备的畏惧,终于导致黄某的同伴们,在千钧一发之际放弃了对生命的救助,丧失了宝贵的时机。11岁,正是如花的季节,人生之路才刚刚起步,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却在一个阳光最温暖、明媚的日子顷刻间化为乌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从此失去了欢笑。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家长、社会,真的应当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了!如果在日常的教育中,我们能更多地强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强调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生命的执着与渴慕,有了生,才会有希望。在危急时刻,人要紧紧抓住获生的每一个机会,每一个瞬间。因为,从拥有生命的那一刻开始,我们便背负着一种使命。生命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她盈满了祖辈、父辈的热望,承载着国家、社会的重托,世界上没有什么比鲜活的生命更宝贵、更有价值了。如果在日常的教育中,我们能强调安全意识,加强督促和管理,循序渐进地告诉孩子一些紧急自救互救的方法,包括使其了解溺水的预防知识,掌握急救措施,让他们了解溺水导致死亡的进展虽然迅速,但其中也可分为呼吸暂停、呕吐挣扎等几个时期,全程至少要6-7分钟,即便同伴真的遇险,也不会茫然无措地选择放弃。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多一些实用价值,少一些空洞的条文,防患于未然,我们将会避免多少黄某这样的悲剧发生。
令人忧虑的是,在多数中小学教育中,有关青少年关注生命、安全的教育至今仍是空白,有些教育者自己往往都存有侥幸心理,缺乏系统的安全知识,更何以育人?因此,呼吁安全教育的宣传刻不容缓。很多专家认为:关注生命的教育是教育的元基点,安全教育、培养自防自救能力的教育应成为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褚平认为:“青少年安全知识并非高深的学问,关健是把这方面知识从专家手中解放出来 ,变成广大青少年自防自救的武器运用到生活中,在他们遇到危险时,可以自救互救而非茫然无措。”是该敲响警钟的时候了。我想,拯救花季少年的生命,无论付出怎样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令人稍感安慰的是,国家在这方面也一直给予极大的关注,刚刚出台的一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法》,对一直争议不断的中小学生伤害案责任归属问题作了界定。据悉,黄某的家人也向另3名同学的监护人以及安全教育不到位的校方提起诉讼并得到了法律的支持,获得了一定的补偿。然而痛失爱子的阴影会一直笼罩在黄家人的心头。在此,真想告诉所有的少年朋友:珍爱生命吧,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新安全》 (2002年第四期)

作者:222.184.28.*   回复:1   发表时间:2011-10-28 08:31:18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花季少年,岂可将生命视若儿戏?——谈少年儿童安全教育问题/刁俊红

你受过防“恶”教育吗?



■刁俊红
泱泱华夏民族素来人心向善,即便是对孩童的教育也一定只是要求他们品行端正,温顺善良,严于律己,绝不欺辱别人。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殊不知,目前对青少年的防“恶”教育,增强安全意识、防范能力的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的一个百万富翁对孙子说:“你从桌上蹦下来吧,我接着你。”孙子果真蹦了,但爷爷没接,孙子摔了个鼻青脸肿。孙子埋怨爷爷。爷爷教导说:“你不能相信任何人,你只能相信你自己。”我们不能断言爷爷的做法就一定正确,但它最起码形象地告诉了孙子,这个世界上有“恶”存在,人与人之间会有风险,社会会有阴暗面。这个故事也会启发我们去思考教育孩子的一些看法和标准。我们在教育孩子学会公正对待他人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强化安全意识,防止和抵制他人的侵害,这就是所谓防“恶”的教育。
今天的青少年,生活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即一个“和平、安全”与“风险、危机”并存的有些自相矛盾的时代。一方面,今天的中国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最安全、最和平、最繁荣的中国,没有战争,没有内乱,而且,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而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形式的犯罪也日益加剧。每个青少年,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或层面,常常会面临着各种暴力或非暴力的侵害。这些事件的发生,给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很大伤害,也使不少家庭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近年来,各级政法机关在维护治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的社会治安状况仍然令人不安,罪恶之手不断伸向未成年人。据报载,江苏省某市一名姓曹的犯罪分子,竟然在大白天窜入该市七所中小学,以找钥匙或有事为借口,先后骗出好几个女学生进行奸淫。在这里学校治安管理漏洞固然是主要原因,但学生缺少起码的安全意识,对陌生人缺乏应有的警惕性也是遭受侵害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个案例警示我们:长期以来,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正面的,给孩子看的课本、报刊、杂志上很少有真实反映社会阴暗面以及如何识别骗术和遇到坏人如何脱身等方面的内容,以致孩子们根本不知做人之险,一旦面对突然降临的灾祸往往不知所措,或只知哭喊,有的在歹徒的恫吓下连哭喊都不敢,只能做任人宰割的羔羊。严峻的治安现实提醒我们:该给孩子们补上安全教育这一课了!
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在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下,在安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安全防范知识在师生中尤其是在城市中小学师生中得到了较好的普及。一天中午放学,天津南开区某小学二年级学生张丰达(男)正和姐姐张丰敏等一同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歹徒将张丰达劫持到一辆面的上,然后向西青区李家园方向逃窜。正在黄河道上等车回家的该校四年级学生李悦(男),发现从身边急驶而过的一辆面的上张丰达正在一男子怀里拼命地挣扎,而这男子却用手死死捂住他的嘴,李悦马上意识到张丰达遇见坏人了。于是他同张丰敏赶紧来到张家报信,不料张的母亲听后竟然昏倒在地。此时李悦同学果断地抓起电话迅速拨通了 “110”。由于李悦同学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措施得当,报案及时、详细、具体,因此案发后不到20分钟,歹徒乘坐的面的就被公安机关截获。
小李悦所表现出的敏锐、勇敢和机智值得赞扬,也值得今天的青少年朋友们仿效学习。而也有更多的孩子面对侵犯,往往应对的方式令人痛心,下面这个案例便是另一个极端:不久前《江淮晨报》报道了刚刚发生在安徽巢湖的一起中学生捅死中学生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事情发生在当地一所乡村中学,2002年10月15日晚自习后,一名学生离开校园在回去的路上遭到4名学生的围打,随后这名学生拿出刀子向那4名学生一顿乱砍,导致其中两人死亡,一人被砍伤。经了解,行凶的学生此前曾多次遭到他们殴打,并被勒索要钱、要烟等,他本可以采取正当手段来保护自己,使侵犯自己的人受到法律的制裁。可是他没有,为了逞一时之快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像他这样的青少年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这方面的训练,缺乏抵制他人侵害的方式的教育,加之法律意识淡薄,导致一些青少年在被欺负时,不是向家长和老师或者公安部门反映寻求解决,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而是以暴制暴,以致接连发生校园内外的惨案,酿成一幕幕悲剧。这一幕幕悲剧也为我们敲响了安全教育的警钟。事发之后,巢湖当地教育界人士就此呼吁:应尽快建立一个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安全防护机制和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保卫制度,学生思想动态定期分析制度,定期联系家长制度,活动场所及设施安全检查维护制度,紧急事件处置预案等,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技能的训练,以减少悲剧的发生。
青少年安全教育应警钟长鸣!

作者:222.184.28.*   发表时间:2011-10-28 08:39:06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