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83607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百岁诗翁”刁达钧我的搜狐

“百岁诗翁”刁达钧我的搜狐

2011年11月01日20:39 晚霞报

晚霞报
  在大巴山区的四川万源市罗文镇,有一位百岁老人叫刁达钧,他生于1906年10月4日,今年105岁,是达州市 “十大健康百岁寿星”之一。

  老人历经百年沧桑,先后从事过多种职业,可谓人生坎坷,但他都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一切。即使年过百岁,他仍然豁达开朗,笑口常开。刁老现在不仅睡眠好,吃饭香,精气神足,身子骨硬朗,而且记忆良好,有时还和家人打点小麻将,头脑一点也不糊涂。

  刁达钧老人还是位“诗翁”,酷爱写诗赋词。他曾是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著有《刁达钧诗词选》、《渔渚诗抄》及续各一卷,还在《重庆艺苑》、《展望诗刊》、《云霞诗词》等刊物发表过作品。如今老人仍诗兴不减,常提笔作诗,或写景,或写物,或抒发晚年情怀。他有诗云:“痴呆忘得失,宁静似秋潭。半生忧患事,一去扫云烟。”细品刁老的晚年诗作,字句还是那样精炼,意境还是那样豁达、深刻,耐人寻味。

  爱写诗的人,必定爱看书。在刁达钧老人的书柜里,摆放着许多书。虽然他视力不好,看书很费劲,但他仍常拿着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看。

  写诗──读书,读书──写诗,成了刁老晚年生活的一大乐趣。(陈月权)

  作者:陈月权

作者:222.184.28.*   回复:3   发表时间:2011-11-03 18:28:25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百岁诗翁”刁达钧我的搜狐

万源“百岁诗翁”刁达钧出新集
达州传媒网2007-9-5消息 (记者 王咏明 沈宏) “人生晚节如秋菊,敢傲寒霜竞秀姿。”“老来天幸犹能饭,再向南山顶上行。”很难让人相信,这些平仄韵律十分工整的诗词源于一位百岁老人之手。其实,作者刁达钧至今已是101岁高龄的老人了,这些诗词只是他近期出版的诗集《渔渚诗抄》(续集)中的几句。
刁达钧1906年生于重庆江津,1957年从原达县地区下放到万源县罗文镇渔渚坝,从此定居。刁达钧高中毕业,一生涉业仕农工商,曾是川北区人民代表,达县专署政协委员,万源市政协委员。刁老还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炎黄诗词学会会员,江津诗词学会顾问。
早在1949年,刁老就自编诗词四卷,文革时不幸遗失三卷。1995年在万源市政协工作时便编辑出版《刁达钧诗词选》、《渔渚诗抄》各一卷。其诗词楹联作品长期在《重庆文艺》、《展望诗刊》、《云霞诗词》、《江津诗词》等刊物发表,诗词楹联作品多次在全国举办的各种大赛中获奖。有几十首诗词、楹联作品被收录到《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专集》,当代优秀诗人精品典藏《当代百家律诗精华》、《新千家诗欣赏》等十几部专集里。人称“百岁诗翁”、“长寿诗人”。
近年来,刁达钧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且久居乡野,但对中华诗词的传承发扬却甚为热心,不遗余力。《渔渚诗抄》(续集)是作者继1995年出版《渔渚诗抄》后的又一本诗集,编选了刁老从九十岁至一百岁间所写的诗词共300余首。



作者:222.184.28.*   发表时间:2011-11-03 18:45:30

[回复] 回复“百岁诗翁”刁达钧我的搜狐

刁达钧3副

几卷断简残篇,销磨半生岁月;四围青山绿水,掩映三代人家。



髦矣复何求,只好抱朴怀仁,保持晚节;

时乎已不在,还须清心养性,乐享天年。



吟盛世之清风,民康物阜;建华亭于翠霭,地杰人灵。

作者:刁品安   发表时间:2011-11-03 18:47:59

[回复] 回复“百岁诗翁”刁达钧我的搜狐

题刁达钧老(代题记)
  
  万源刁老,字达钧,真隐者。居渔渚山庄,著《渔渚诗抄》。

岁一百又五,仍笔耕不辍。余读其诗,五体投地,有感而题。
  
  百岁诗翁不服寿,犹自扁舟击中流。管笔代杖吟魂健,慷慨泼墨写春秋。

  引言:他是成功的企业家,他的太平公司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纵横重庆、达县,万源一带;他是“右派”分子,被下放到万源市罗文镇改造;他是一位长寿老人,如今年百又五仍硬朗矫健。其实,他更是一位诗人,清词丽句广为传诵。
  
  刁达钧,1906年生于重庆江津,毕业于旧制江津中学。他教过书、从过政、经过商、办过工厂、务过农,仕农工商学,饱尝艰辛,晚年生活在万源市罗文镇渔渚山庄。




  如今105岁的刁达钧,曾经从教,任过小学校长、文督,1935年至1942年,投身政界,先后在遂宁、达县专署和通江等地任职。后来又转投商界,任过达县商会副会长,达县盐业工会会长,太平公司副总经理、达县分公司经理。
  
  达县解放前夕,与李海渠等十三人为核心成员,组成“达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对达县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
  
  全国解放后,作为民主人士和商业界代表,刁达钧先后被推选为川北行署1—2届人民代表,达县1—2届人民代表,政协万源县1—5届委员、常委,政协万源市第一届委员。
  
  此外,刁达钧还是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津诗词学会顾问。著有《刁达钧诗词选》一卷,《渔渚诗抄》及续集各一卷。
  
  刁达钧一生历经三朝(清、民国、新中国),受过“五四”洗礼,饱尝过战乱痛苦,经历了迎接新中国诞生的喜悦,“反右”的无情打击,“文革”暴风骤雨的冲击,“落实”政策后的扬眉吐气以及整个和谐家庭的温暖;他一生中经历过无数的风风雨雨,身体也前后三次开刀医治,但他吉人天相,历经数次大难而幸存,并且今年已跃过105岁。
  
  正是因为他丰富多彩的人生,成就了他的诗词,各体皆备,尤擅古风;词则集众家长处,宛约与豪放兼具。他的诗词,既是他个人一生的记录,也是旧中国到新中国百年沧桑巨变的记载。
  
  刁达钧一生爱好诗词写作,直到百岁也还是笔耕不掇,作品数以千计,在达州和重庆诗词界享有盛誉。1988年,万源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印《刁达钧诗词选》;达县政协主编的《戛云诗稿》一、二集,达川地区政协主编《龙爪诗文录》;重庆市文史馆主编的《重庆艺苑》均刊录了他的大量诗词作品。万源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1996年编印了他的《渔渚诗抄》,收录作品201首,大部分系其晚年佳作。
  
  尹祖健教授为《渔渚诗抄》作序,对其诗作作了非常高的评价——“刁老于诗,功力深厚……确已炉火纯青。刁似特喜写景,且多长篇钜制。洋洋大观,纵情挥洒,千里江山,尽从笔下徐徐流出,韵味悠长,绵绵弗绝。”
  
  刁达钧年轻时,正处于“五四”运动暴发和抗日战争,也正是这一时期,奠定了他一生的思想基础,读那个时期他所写的诗词,仿佛一个慷慨激昂、追求正义、追求光明、同仇敌忾的热血志士挺立眼前。“辽边传鼓角,烟漫沈阳城……手中剑,正鲜明,当家亡国破,恨不得血扫龙庭?青锋十万临风舞,易水三樽壮士盟,听连天烽火正声声,关不住,怒潮横。”(《倭寇入侵有感》)
  
  1957年“反右”斗争,他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下放农村劳动改造,他写道:拖儿带女入柴门,渔渚陇头又一村。锄罢夕阳无个事,清风明月不嫌贫。心胸是何等的平静开朗,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却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清风明月不嫌贫”这等人类伟大博爱精神。
  
  1960年,因采兔草被刺伤右目致残,他在《盲瞽行》中写道:“行年五十六,华盖叹时乖。宿肿才消尽,横灾又袭来。……枣荆穿瞳孔,剧痛彻心怀……有人为我惜,因公眼丧明,有人为我痛,老健已无能……我亦莞然笑,反唇且问君,残缺人人有,程度有浅深……我今双手健,只眼尚澄清。人老心犹热,力衰尚有神。养殖吾所爱,粗食菜根新。问我何所有,陶然一身轻。农村天地阔,处处有温馨。”他一生经历三次开刀,五十六岁割目,八十三岁剖腹查胃,九十岁割阑尾,一九九六年他在《三刀行》中写道:“……苍天不我弃,盎然神志清,有书仍可读,有笔仍可耕,有口能鼓舌,有足能攀登。蔬食饶滋味,蝶梦醒五更,三刀何足憾,灾免可延龄。枯木逢春至,枝叶又翻青,临风发清响,把盏闻莺鸣。沐浴晴空里,阔然莫与争。桑榆休自叹,灿烂晚霞升。”政治和身体的灾难并没有使他一蹶不振,心灰意冷。很多与他同时代受过怨屈的人抱着不幸、抱着唉叹,抱着牢骚作古去了。今天,他仍笑对人生,给力极了!
  
  打倒“四人帮”后,他平反了。当他看到拨乱反正后一片艳阳天空,又亲眼目睹了祖国大政方针重心转移后的大好形势,他一颗按捺不住的激动之心跃然纸上,在《七旬杂诗》十首中写道:“难得今朝形势好,黄昏虽近坦途多”、“我虽无力推轮毂,喜见红旗耀五洲”、“江山不老春恒在,夕照桑榆景更明。”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政治上已是市政协常委,知名民主人士,可是,不管是平时言谈举止还是他所写的诗中,都蕴藏着一颗平和宁静的心。对曾在政治上陷害过他,精神上摧残过他,身体上折磨过他的人无怨无恨,认为那是时代造成的,并能与他们一道工作,为国家和经济的复苏献计献策。“对人尤怨,平淡与虚谦……痴呆忘得失,宁静似秋潭。半生忧患事,一去扫云烟.  
  九十岁后,刁达钧开始安享晚年,他以更加怡然自得的心境抒发着美好生活。“癫狂不识黄昏近,短笛无腔向小楼”、“梦里不知人已老,扁舟犹自击中流”、“更看期颐日,策杖醉南山”、“兴来独上云深处,唱彻阳春白雪歌”、“百岁人生亘古稀,我今何幸赋期颐”、“闲情一杖黄昏里,满目秋郊拥翠微”就这样,他一路高歌迈过了一百零五岁。
  
  刁达钧的诗与祖国前途命运同喜同忧,并寄情于山水,且多长篇钜制。洋洋大观,纵情挥洒,千里江山,尽从笔下徐徐流出,韵味悠长,绵绵不绝。如《白云寺纪游》:……白云开处一峰真,野草娇花懒避人。杖底春风生仿佛,绿阴飞渡半身云……莺花十里写长江,云自飘飘我自狂。芳草乍疑云鬓绿,烟波牵惹柳丝长……诵读中,随诗笔所指,飘飘洒洒,神飞魂弛,几疑置身仙境,乐不思凡矣!

  
  刁达钧还是一率性诗人。其妻于1988年病逝。半年后,他悼亡诗十首。其一:六十三年苦共甘,相依濡沫胆肝连。可怜渔渚风光地,留与鳏夫独自看。其十:我料风前烛影摇,神昏目眩一身飘。何时再偿来生愿,比翼双飞上九霄。悼亡佳句也尚多,如“儒冠误我长离别,一样相思两处迷”、“空有庭前花万簇,种花人去泣寒鸦”、“一夜凄风惊蝶梦,九重天上望云飞”、“独拥孤衾寻旧梦,更从何处听呻吟”,以上,皆真情至性之作也。
  
  刁达钧早年有及门弟子江津同乡曰张祥麟者,笔名奋斋,系湖北省志编辑,近代人物研究专家。张以馀事作诗,光彩照人;兼写诗评,掷地有声。近似古稀之年,评说他师。其文曰:“吾师抄示之诗词,循读再三,均觉精妙。处处有我,具见精神,必将为读者所倾倒。窃以为吾师之诗词,早年近于“豪”,近年趋于“醇”;早年以“情”胜,近年以“意”胜;早年情见于辞,近年辞隐于情;早年略显浪漫,近年转于现实;早年重辞藻,近年重意境。先后六十余年,随时均有新意,真令人有“矍铄哉是翁”之感。诸词均是上乘之作,悬之国门不能易一字也。诗更是美不胜收,《老母逝世十周年祭》更是一篇至性血泪之作,感人肺腑,愿天下儿女尽能读之,可以厚风俗而正人心。”
  
  刁达钧的诗词如是,人亦如其文也!
  
  特别鸣谢:孙昵,刁达钧老先生之外孙女,为本篇提供了大量文图资料,在此致谢!

  刁达钧诗词选录
  
  贺新郎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
  
  半世伤飘泊,叹当年,满怀壮志,而今非昨!十载云窗摩激处,琴韵书声帏幕。画一幅,崭头露角。浩气凌霄窥北斗,仗风雷,戏与蚁龙搏。今已矣,壮怀弱!
  
  六年羁恨樽前落,休说那,风尘潦倒,冰山寂寞!天外浮云秋漠漠,衰草斜阳孤鹤,添多少,骚情磅礴。只有黄花偏得意,一番风雨,三分绰约,休笑我,双鬓掠。
  
  倭寇入侵有感
  
  (一九三一年九月)
  
  辽边传鼓角,烟漫沈阳城。什东瀛倭鬼,金戈铁马,地震山砰。噩耗纷惊秋叶落,腥风高卷夕阳薨,叹金汤带砺又谁凭?都付与,燕巢倾!颅中血,正奔腾;手中剑,正鲜明。当家亡国破,恨不得血扫龙庭!青锋十万临风舞,易水三樽壮士盟,听连天烽火正声声,关不住,怒潮横!
  
  浪淘沙•吊诗人李后主
  
  (一九三二年十一月)
  
  故国梦难投,此恨怎休!江山半是客中愁,寂寞秦淮依旧绿,红蓼瓜洲。
  
  血泪洗清秋,对景难酬,两行归雁楚江头,空有虏臣天上月,冷照西楼。
  
  戎马声中
  
  (一九三三年八月)
  
  戎马声喧十二楼,烽火星月望江州。
  
  中流铁笛寒霜劲,兵气关山夕照收。
  
  黑水空烦冤鬼哭,后庭犹买楚江秋。
  
  可怜浩劫残灰后,一片烟波困石头。
  
  留别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
  
  两载栖迟愧壁州,名缰利锁果何求?
  
  几根铁骨撑槐影,一片冰心带月流。
  
  岂为斗升权小住,只缘饥溺总先忧。
  
  秋风袖我飘然去,得汉城高望尽头。
  
  竹枝词•下乡落户
  
  (一九五八年五月)
  
  拖儿带女入柴门,渔渚陇头又一村。
  
  锄罢夕阳无个事,清风明月不嫌贫。
  
  七旬杂诗
  
  (一九七六年十月)
  
  丙辰十月十四日,作届七旬,抚今追昔,百感丛生,奚赋十绝,以资纪念。
  
  人生七十古来稀,一瞬年华逝若飞。
  
  阅尽沧桑无限事,流云蝶梦杳无依。#p#分页标题#e#
  
  峥嵘岁月任蹉跎,世路艰难尽坎坷。
  
  难得今朝形势好,黄昏虽近坦途多。
  
  半世笔耕半世农,飘泊南北与西东。
  
  可怜一万五千日,都在疲劳奔走中。
  
  也曾把酒论诗文,慷慨登坛四座惊。
  
  意气凌霄窥北斗,谁知今日竟沉沦。
  
  锄罢桑田信步回,炊烟暮霭两相偎。
  
  门盈绿水青山抱,绕膝堂前唤静晖。
  
  五龙春透映山花,渔渚秋深罩落霞。
  
  孤陋不知门外事,闲邀野叟话桑麻。
  
  梅岭初放满村香,寂寞寒宵分外长。
  
  那怕朔风多劲峭,老来筋骨越坚强。
  
  万马千军汇巨流,山呼谷应气横秋。
  
  我虽无力推轮毂,喜见红旗耀五洲。
  
  寄语儿曹莫等闲,改天换地战方艰。
  
  农工科技三条线,跃马挥戈永向前。
  
  枯木逢春又转晴,寒潭止水再翻腾。
  
  江山不老春恒在,夕照桑榆景更明。
  
  生日放歌
  
  (一九七八年十月十四日)
  
  我今七十三,生气犹盎然。
  
  面癯颧骨立,身瘦两腿坚。
  
  满头鬓发白,一额皱纹缠。
  
  眼昏长借镜,耳聋听颇艰。
  
  龄摇殊健饭,做活常争先。
  
  惟嫌双手钝,动作多迟延。
  
  口涩难为语,心宽意自恬。
  
  终年无一病,上榻即成眠。
  
  轻快精神爽,难偷半日闲。
  
  儿女多在外,快马各加鞭。
  
  老幺非驽骀,时乖独靠边。
  
  荆妻老作伴,内助颇称贤。
  
  有孙堪玩弄,绕膝费周旋。
  
  诸婿皆俊秀,乘龙欲上天。
  
  老幼两三辈,融合起一团。
  
  亲朋虽远处,息息心相连。
  
  故旧多为鬼,我幸得残全。
  
  不愿亲权贵,形秽恐招嫌。
  
  桑田四伙伴,相对默无言。
  
  埋头整树干,只听剪声喧。
  
  晨曦荷锄出,鸟宿始归田。
  
  进出无空手,背篼悬两肩。
  
  借书聊解闷,新旧都喜欢。
  
  百读不厌倦,挑灯到夜阑。
  
  挥豪抒逸兴,积久渐连篇。
  
  推敲恒至再,适意始安眠。
  
  无事门前坐,游目山水间。
  
  天地何寥廓,气象瞬万千。
  
  蔬食当珍珠,鹑衣可御寒。
  
  蜗居不厌陋,全家共苦甘。
  
  对人无尤怨,平淡与虚谦。
  
  痴呆忘得失,宁静似秋潭。
  
  我今逢盛世,神州景色妍。
  
  半生忧患事,一去扫云烟。
  
  不为名利累,不为衣食煎。
  
  年迈心犹炽,夕阳景更鲜。
  
  高歌聊一笑,花好月常圆。
  
  渔渚行
  
  (一九八0年五月)
  
  我平反后,心情舒畅,乐家居之清闲,喜晚景之明丽,倘能终老此间,愿亦足矣!
  
  我本流放人,卜居在渔渚。
  
  结庐两三间,白鹤当门户。
  
  一水绕绿漪,遥山列画谱。
  
  鹤黍连阡陌,瓜豆蔓园圃。
  
  嘉果垒枝头,美竹临风舞。
  
  桑叶大如桐,葵花向日吐。
  
  绿荫浸苔阶,清光照碧宇。
  
  平沙净无尘,卵石如珠组。
  
  沧浪新人浴,清爽顿忘暑。
  
  朝夕弦歌声,芳邻近学府。
  
  处处足风光,居然一别墅。
  
  何图劫后灰,遗我干净土!
  
  时而挥银锄,汗濡不知苦;
  
  时而豢鸡豚,精心勤爱抚。
  
  时而躬炊事,劈薪燃鼎釜;
  
  忙里且偷闲,半江风月主。
  
  桃源随处是,何必问渔父!
  
  八十自寿
  
  (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七日)
  
  八十谁言寿,人生等蜉蝣。
  
  来朝殊渺渺,去日苦悠悠。
  
  得失休缱绻,桑榆尚可收。
  
  满园花正好,生意溢神州。
  
  身逢乱盛世,苦乐两消磨。
  
  稚齿伤贫贱,中年历坎坷。
  
  途穷惊末日,春至浴清波。
  
  明镜休揽照,皤然白发多!
  
  荆妻携白首,形影倍相亲。
  
  绕膝问寒暖,围炉话古今。
  
  门庭盈孝友,兰桂吐芬芳。
  
  身外无余物,岁寒一颗心。
  
  何堪老骥伏,千里梦魂飞。
  
  驿道连芳草,斜阳映紫晖。
  
  休赢心尚热,蹄奋箭如飞。
  
  羡彼南山柏,终冬永不萎。
  
  七绝十二首
  
  戊辰七月,偕王君永清沿江东下,畅游两京,缀杂咏十二绝
  
  一、 三峡观光
  
  朝镦相伴出州,浩淼烟波漱激流。
  
  无限风光无限意,瞿塘滟掠飞舟。
  
  二、 葛洲揽胜
  
  葛洲伟绩夺天工,江水中分卧白虹。#p#分页标题#e#
  
  万里狂澜归一闸,浮沉人在静观中。
  
  三、 长江海阔
  
  一舟飞箭过宜昌,顿失波惊与浪狂。
  
  四顾苍茫天水外,几疑身置海中央。
  
  四、 钟山揭陵
  
  庄严陵寝紫光摇,玉树琼花向我招。
  
  拜倒云梯三百级,钟山更比泰山高。
  
  五、 南京掠影
  
  金陵形胜帝王都,烟雨门朝今渺无。
  
  天堑一桥连朔海,机声帆影接天浮。
  
  六、天安纵目
  
  八方荟萃拥天安,车水人流一大观。
  
  华表千寻撑宇宙,重楼百仞耸云端。
  
  七、 故宫寄慨
  
  金玉琉璃色色鲜,九重宫阙日光寒。
  
  当年权势倾天下,岁月无情葬暮烟。
  
  八、 颐和怀古
  
  凤阁龙楼花木深,慈禧欲壑总难平。
  
  汪洋十里昆明水,尽是生灵血灌成。
  
  九、 景山凭吊
  
  晴空一塔俯环城,古树临风发啸声。
  
  翠柳繁花娇欲滴,景山何事缢崇祯?
  
  十、北海观钓
  
  茫茫北海满荷风,游艇穿梭碧浪中。
  
  闲检柳阴苔绿处,权观渔子钓花红。
  
  十一、长城远眺
  
  一上长城意气豪,蜿蜒岭表斗天高。
  
  中华血肉丰碑在,洒向河山万代骄。
  
  十二、车站告别
  
  首都车站似迷宫,人还横流各适从。
  
  长笛一声惊客梦,铁龙飞逝任西东。
  
  哭尹祖健教授
  
  1995年12月15日尹教授猝然逝世恸悼五首。
  
  一
  
  呕心泣血翠屏边,润物无声四十年。
  
  尽瘁一生谁藉慰,争芳桃李满蹊山。
  
  二
  
  识荆恨晚两惊秋,亦友亦师亦导游。
  
  指点《戛云》花灿烂,忘年扶我强登楼。
  
  三
  
  家藏万卷苦钻研,才气纵横溢大千。
  
  箫鼓匆匆乘鹤去,有谁诗话续通川。
  
  四
  
  三千珠玉序《诗抄》,更抉瑕庇四十条。
  
  一片真情悬皓月,清光遥仰泰山高。
  
  五
  
  噩耗惊雷恸断魂,碎琴聊以谢知音。
  
  蓬莱远隔千山外,老泪阑干洒暮云。
  
  客至
  
  丁丑重阳前夕故人台北陈金福荣昌江赴吟江津罗厚彬夫妇四君寅夜来访小住三日不胜依恋。
  
  一
  
  义薄云天远道来,柴门有幸为君开。
  
  不辞一路秋容瘦,夜半车声到小斋。
  
  二
  
  遁迹巴山四十年,杜门守拙度清寒。
  
  何期天外春风起,一片温馨陋室前。
  
  三
  
  曾记当初伴读时,童颜稚齿笑相依。
  
  沧桑一别天涯恨,剪烛今朝叹墓迟。
  
  四
  
  莫把离愁对酒卮,老来相聚几多时。
  
  人生晚节如秋菊,敢傲寒霜竞秀姿。
  
  “九七”回归喜赋
  
  九七秋高别有天,中华喜讯五洲传。
  
  南京一约人神泪,香港百年日月寒。
  
  举国卧薪戈枕旦,群黎怒发气排山。
  
  明珠莫怨回归晚,公理依然仗铁拳。
  
  庆澳门回归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四百年来苦难深,濠江儿女泪珠淋。
  
  一门铁锁沉洋底,三岛胡风卷海滨。
  
  香烛空燃妈祖庙,河山永驻中华魂。
  
  熊熊高举回归火,照耀穹苍化彩云。
  
  壬午元宵有感
  
  (二00二年三月一日)
  
  寒窗孤枕伴青灯,雾锁元宵月不明。
  
  歌舞银屏声细细,江山薄暮影层层。
  
  十年浩劫千行泪,半世豪情百丈冰。
  
  且喜春风潜入户,芳庭高卧听流莺。
  
  次韵敬酬景鹏先生赐玉
  
  (二00六年十月)
  
  一夜春风叩梓棂幽香浮动溢闲庭
  
  文光射斗仪心远玉笛飞声洗耳聆
  
  人老巴山甘淡薄情深渔渚自温馨
  
  感君义重劳相问碌碌偷身愧白龄
  
  期颐感赋
  
  百岁人生亘古稀,我今何幸赋期颐。
  
  青山绿水留鸿影,紫陌红尘印马蹄。
  
  多难焉能摧铁骨,临溪好自杵征衣。
  
  闲情一杖黄昏里,满目秋郊拥翠徽。
  
  (记者 文仲)

作者:222.184.28.*   发表时间:2011-11-03 19:09:02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