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80024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既是新菜农 又是经纪人——记槐泗肖胡村大学生村官刁守雨

扬州时报2011年5月23日


  通讯员 张启东 本报记者 高宝亮

  “我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好在槐泗镇党委政府帮我筹措资金,协调村里的土地,给了我施展的舞台。”槐泗镇肖胡村大学生村官、党员刁守雨面对记者,回顾他的创业历程,依然心绪难平。

  政府撑腰,蔬菜基地应运而生

  今年31岁的他,脸色黝黑,但体格却很健壮。由于长时间在菜里劳作,加上要接待各种类型的客户,他早已脱掉了当初的大学生的青涩之气,磨练出几分沉稳与干练。作为一个毕业于扬大农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学生党员,他不习惯安于现状,于是选择了当大学生村官。

  身为村党总支副书记,村民之间的事务要协调,兴办村公益事业、举办农民文化活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每天要过问的事情多如牛毛,要腾出手来搞蔬菜基地,其难度可想而知。关键时刻,镇党委政府给他撑腰,“小刁,你大胆干吧,没有启动资金我们帮助筹集,失败了找出问题再干,成功了你可就为我们镇大学生村官创业找准了路子啦。”槐泗镇党书记吴立林给他打气。

  在镇党委的努力下,很快筹集到了9.5万元的启动资金,他从村里调出来的4亩土地上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经过一番筹备,去年12月,4幢钢架大棚拔地而起。毕竟是农学院出来的,种菜他最拿手。他选购了优质蔬菜种子,种了一季青菜、萝卜,每天浇水、通风、生物农药灭虫累得骨头都像要散架。眼看着一季蔬菜就上了市。

  初涉市场,大学生卖菜一枝独秀

  基地初创,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他一个人推着一车菜来到集镇菜场。第一天卖菜,他把菜往柜台上一放,人就躲到一边去了。不是不懂做生意,实在是怕遇见熟人难为情,怕别人的挖苦。有人上来问价,一看是他,刚要说话,他就满脸通红。初试牛刀,他一天只卖了几十斤菜,不过他倒是坦然了,再大的老板都是从打工开始的,卖菜凭本事吃饭,不偷不抢,为什么不能理直气壮点呢?

  打那以后,他再见熟人再也不慌张了,而是滔滔不绝地给人家介绍他的蔬菜的特点。人家一听,不得了,农学院的大学生村官种的菜,那个质量还会差吗?结果,人们一传十十传百,渐渐的,每天上市的蔬菜居然都不够卖了。他还与镇上一家超市结盟,让基地产的蔬菜直接进入超市销售。

  进入4月,事先一点征兆也没有,他的蔬菜一下子销量就小了下去。他向人打听,上网查看新闻,得知一轮波及全国的卖菜难正席卷而来。怎么办?他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四处联系客户,一个个接订单。镇政府领导出面,帮助联系当地规模企业的职工食堂,这样到了目前,在别的菜贩为卖菜而发愁的时候,他的菜没有不仅没有出现积压,反而销势看好。

  产销结盟,他要网上推介蔬菜品牌

  春夏之交到了,他的一季蔬菜也进入了尾声,3000多斤青菜、7000斤萝卜一销而空。“以前对创业艰难只有抽象的认识,现在才有了切身的感受。但当了老板,把那一堆堆蔬菜变成一把花花绿绿的钞票,那种喜悦也让他增强了自信。以前只希望能有个地方打工挣钱,谁能想到自己不光当了老板,而且还能反过来给打工者发工资呀。”

  采访中,他不停地向镇政府工作人员打听,通村公交线路何时开通。他有自己的“小九九”,据说有条公交线就经过他的蔬菜基地,将来一通公交,来卖菜的人就更多了,同时,交通运输优势也将带来发展的潜能。现在,他盘算着把村里另外的17亩空置地吃下来,再上5000平米的大棚,种上樱桃、黄瓜、蕃茄等反季节蔬菜,这批蔬菜将看准伏缺档期上市,抢占市场。在他的努力下,槐泗政大蔬菜专业合作社终于应运而生,他还要开设自己的网站,网上介绍自己的产品,网上推荐自己的项目,网上接订单,把生意再做大点。


作者:222.184.28.*   回复:0   发表时间:2011-11-28 08:28:39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