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  

03-09

350210次

1人

1个

164个

5760人

417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重庆璧山福禄

http://wiki.zupulu.com/topic.php?action=resumesview&topicid=19131&pagenow=2

作者:郭昌禄   回复:37   发表时间:2012-01-25 20:01:51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重庆璧山福禄

在汾阳郭世家族繁衍生息的这片古老土地上不仅有汾阳王庙,还有汾阳王衣冠冢。位于汾阳城东北18公里处,有一爱子村,世传为汾阳王六子郭暧官邸所在。原村境内,田园地多,以郭家祠堂、郭家花园、郭家茶台、郭家粮仓等命名。明末山崩村毁,郭氏后裔多远走他乡。今之爱子村为灾后重建。
1994年10月,经由汾阳县政府、汾阳县郭氏宗亲及地方人士发起,重新立碑建墓。同年10月31日,世界郭氏宗亲代表80余人和当地郭氏宗亲等齐集子仪公衣冠冢前,举行隆重的立碑仪式,依古例祭供五牲,在古乐伴奏之下进行祭拜。世界郭氏宗亲,纷纷乐捐。族长先给族人讲述先祖令公伟业,后依辈行跪拜大礼,祭祀仪式极为隆重。民国年间,每逢清明时节,四乡八里郭氏后裔,都要回来上坟祭祖。今汾阳王衣冠冢已重立碑。汾阳郭氏后裔及海内外郭氏宗亲,每年均有来寻根,扫墓祭祖。同年,汾阳县政府还将城内关帝庙修复为气势宏伟的汾阳王纪念堂。
郭氏家族由虢叔公得姓,至今120代,子仪公正好居中。在这120代家族中,属子仪公直系的,也偏及天下。海内外郭子仪后裔还成立世界郭氏宗亲会进行联谊研究。1997年海内外郭氏宗亲回到汾阳,举行了隆重的子仪诞辰1300周年纪念活动。从此,回汾祭祖的郭氏宗亲一年比一年多。

作者:郭昌禄   发表时间:2012-01-25 21:21:14

[回复] 回复重庆璧山福禄

迁 徙
虢叔之裔被集体迁徙于汾阳虢城,避难中虢改为郭,子仪公又封为汾阳郡王,古汾州大地便成为郭氏家族集聚繁衍迁徙之乡。
由汾阳迁徙的郭氏家族,遍及海内外。《福州郭氏家谱》称:“郭氏派衍汾阳。”《宁波鄞县郭氏宗谱》称:“其贯盖汾阳。”从山西省社科院珍藏的家谱资料查明:“子仪公的子孙向全国各地迁徙,历经一千多年,遍布河南、安徽、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然后又从福建、广东等地陆续迁往海外。子仪公的后裔,不论从哪里迁去的,他们都公认汾阳是其始迁地,是他们的旗帜和堂号。”
当代文豪郭沫若也为汾阳王后裔,他自称“汾阳主人”。其先祖郭有元于清乾隆年间从福建宁化迁居四川乐山沙湾镇。郭沫若旧居门上至今还悬挂一块金匾,黑底金字,上书“汾阳世第”四个大字。1995年12月4日,郭沫若回汾阳参观,刚入汾阳县境,就对陪同前来的山西省领导说:“我这是回故乡来了。”他还兴致勃勃地讲了晋剧《打金枝》(附件二)《绑子上殿,君臣无间》,陪同人员倍感亲切。郭老在汾阳酒厂还对劝酒人说:“回到家乡,不喝家乡酒,真枉此一行。”
据山西社科院家谱研究中心珍藏的家谱资料考证,子仪公六子郭暧后裔由汾阳迁出的最多,记载中有湖南麻阳分支等。
吾郭璧山支系亦为汾阳王后裔。由因战乱,正礼公携安帮公从汾阳流落于福广鄱阳湖一带,随后又向贵州转移。1694年康熙皇帝施仁政,安帮公携光钦、照钦、元钦三子迁徙道四川省重庆府(今为直辖市)璧山、铜梁两县落业。经历三百多年繁衍生息,其子孙后代遍及重庆市、永川区、巴南区、大足县、荣昌县和四川省成都市、云南省、北京市、上海市以及广东省、深圳市等。

作者:郭昌禄   发表时间:2012-01-25 21:23:27

[回复] 回复重庆璧山福禄



郭氏起源于何地?得姓于何方?史书记载不一,后人考证各异。世界郭氏宗亲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郭时礼先生就撰文指出:“郭氏家族起源于何地,受散居世界各地及国内郭氏后裔所关心与探讨,更受到山西省汾阳县(市)、阳曲县、陕西省华县等各地理事学者、地方首长、地方人士之关心,纷纷成立研究会,撰文研究探讨。郭氏有一,希望能得到没有争议性的结论,俾能作为郭氏起源地,能成为世界各地华人考古、寻找遗迹与观光之地。”
先说起源,虢叔公为郭氏始祖,这一点别无他议。而虢叔公与虢仲公谁封东虢谁封西虢史书记载就有不同。虢叔公封在西虢,有大量记载,笔者在《汾阳郭氏郭村支谱》中业这样认定。而后读《郭氏史略》与《郭氏源流》,又有宋代乾佑年间罗泌所撰之《路史•国名记•戊卷》称:“虢•郭,仲之封,为西虢,在西岐。今凤翔县。东迁之际,自此之上阳(亦称陕州、陕县,今三门峡市),为南虢矣。其处者为小虢,秦灭之。亦俱曰虢。”“东虢•叔之封,制也。今郑之荥阳有虢亭,台冢在焉。或云仲封者,非。”“南虢•上阳是。今虢之虢,略正曰南虢。以其仲后所封,故亦号西。”“北虢•男爵。今陕(州)理西四十五里,故虢城是。是为太阳(亦称大阳、下阳或夏阳)。佑以此为仲邑,仲后也。”“夏阳•序之封,晋灭之。今陕(州)之平陆(平陆称过大阳县,曾归属陕州)。汉夏阳城又在韩城东北百三十。”以上记载东、西、南、北、小五虢分明,只是将北虢也为仲后有误。
另有《春秋公子谱》云:“虢叔之虢,谓之东虢,在荥阳为郑所并。”应劭注曰:“荥阳古虢国,今虢亭是也。”《通鉴前编》云:“武王十三年,封虢仲于西虢。”苏辙《古史》:“虢仲为西虢,晋献公所灭,虢叔为东虢,郑所灭。”
以上记载,明确了“五虢”丁未。而《史记•郑世家》,还对东虢为郑所灭的经过有详细记述:“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其母弟郑友为桓公,地在京北一带(今陕西大荔)。周幽王继位,加封郑友为司徒,为周室卿士。郑桓公见幽王无道,周室之乱将生,于是向太史伯请教避祸之计。大使伯答曰:“独洛邑之东,河、济之南可谓长久立国之地。”并分析说,其他近在郐、虢,二君贪财好利,百姓不附,恃险轻敌,不修武备。你现在位居司徒,位高权重,可向天王请求移郑国之民于虢、郐之间,天王必然答应,虢、郐之君也不敢拒绝。一旦郑国遗民于郐、虢之地,则二国早晚在郑的掌握之中,郑桓公依据而行,果然郐、虢二君迫于天王命和郑桓公权势,献出十邑作为郑国遗民食采之地。乃至周平王东迁洛邑,郑桓公因平定犬戎之乱,以身殉国。郑武公继位,因拥立护送平王之功,深为平王所倚重。在周平王支持、默许下,郑武公于平王二年(公元前769年)灭掉郐国,平王四年(公元前767年)又出兵伐虢,尽收东虢之地,虢叔(虢叔公继者)死于制邑。相传今河南荥阳虢亭附近有其坟冢遗址。历时三百余年的东虢至此灭亡,郑国迁都于荥阳,史称“新郑”。《春秋左传》中有一段“郑伯克段于鄢”的记述,郑庄公对其母后武姜的答复中,也再次印证了虢叔死于制邑的这段史实。
由于郑武公灭虢吞郐扩张势力的做法,招致诸侯各国的不满,为平息众怒,周平王寻求虢叔裔孙序,封之于夏阳。夏阳亦作下阳,其地再今陕西省平陆县濒临黄河北岸的太阳渡附近。因其与西虢东迁后于黄河南陕县新台之南虢隔河相望,故史称北虢。
这里又引出一个需要弄清的重要史实:序公封地。《郭氏史略》一书中指出:“若细加推敲,查对史籍,就会发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关于郭氏渊源的技术,多有失误。”具体指出历史年代误差较大;地域概念混淆不清;颠倒了虢仲与虢叔两个历史人物;混用古今地名,导致后人误解。《郭氏史略》指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颠倒了虢仲、郭叔的身份,对“阳曲”作为虢序初封之地未加标注,使人理解为“今之太原阳曲”。但“阳曲”之名,在汉代以前并非行政建置之专用地名。据王轩、杨笃等篆修的《山西通志•沿革谱》所载“太原府阳曲县”条目称;阳曲在汉代为狼孟,“魏武(曹操)始徙阳曲民于太原郡北四十里狼孟南境筑城居之。阳曲之名始此。”“还有《山西通志•定襄辩》:今之定襄古阳曲也。”此阳曲始置于西汉。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平定并州,遂徙阳曲县民越过系舟山,来到太原北郊狼孟在地,筑城居之,始名阳曲。《阳曲县志》也明确指出:“阳曲之得名始于汉。也就是说东周之阳曲与汉代以后之阳曲并非同一地域。汉代以前的正确理解,应以东汉应劭解释较 为贴切,即:‘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曰阳曲。’“据此,周平王封郭序于阳曲之地理位置,在汉代以前应理解为‘黄河千里一曲,地当其阳’的地域泛称,而非某以专设行政位置。”从平陆大阳镇所处之地理位置特点来看,它濒临黄河北岸,位于秦晋豫三省交汇之处。黄河千里迢迢,沿秦晋二省交界处吕梁山脉穿行而下,地当其阳”,堪称名实相符的阳曲。至今平陆县境内尚存大阳古城遗址,并有郭垣、郭堡等与虢序受封相关的地名和传说。”何况《路史•国名记》中就明确记载:“夏阳,序之封,晋灭之。今陕(州)之平陆。”《郭氏史略》这样结论:“虢序初封之地当以《春秋左传》、《史记》、《国语》、《路史》等记载的“夏阳”为宜。”虢序受封夏阳之后,因国小力微,终于在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被晋献公以“屈产之乘(良马)”、“垂棘之璧(美玉)”,借道于虞,一举吞灭。
弄清东、西、南、北、小五虢国之位置与存亡,明确虢仲、虢叔之封地,再考对序封阳曲所指与背景,自然而然就会认定《左传》、《史记•晋世家》记载之可信:虢改为郭,只能在晋灭虞、虢,毁其宗庙,迁其族人,将虢氏、虞氏举族迁徙至汾阳虢城、虞城是公元前658年之后;虢叔裔族在流放之地,流放之时为避祸而不得已才改姓。山西汾阳就是郭氏得姓之地、郭氏之源。而且,还有《太平环宇记》“汾州虞、虢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民于此,筑城以居之。”《汾阳县志》、《孝义县志》“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置瓜衍县。”汾阳虢城老人文孟华也见证村中曾有“晋献公假途灭虢迁其人于此,治瓜衍县治此,取名虢城”的碑文等相同记载。当然,“举族迁徙”,只能是其首要人物,绝大多数,不可能一个不漏,这就出现了史书所载流落他乡的虢叔后裔,而虢叔后裔不论流落何方,都为同祖。他们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不应该也不可能都是郭氏之源。
这里需要重提一下阳曲郭氏,《山西通志•沿革谱》与《阳曲县志》已表明,阳曲县得名,并非于周,而在汉代;序封阳曲也非今之阳曲,而在平陆一带。因此,阳曲郭氏,同样也是汾阳郭氏的一个支流,同样也是汾阳郭氏的一个支流。说到阳曲,引出太原。太原郭氏原也是汾阳郭氏,只是缘于太原是省府,汾阳置于管辖之下,以致好些文史记载就将汾阳郭氏称至为太原郭氏;汾阳、汾州郭氏名人以太原冠名,如郭氏家族中与子仪公齐名的林宗公,本为汾州介休人,又居州所在地汾阳城,闭门讲学,弟子数千,至今汾阳城内有其宅址。而史书记载却称其位“太原介休人”。由此而论,唐颜真卿为子仪公父敬之公撰修碑文所称“代为太原著姓”,也即汾阳著姓。再者,阳曲地名的误解,序公封地的错位,也是将汾阳郭氏称做太原郭氏的一个原因。今将阳曲地名、序公封地考清,历史疑团也就随之而破。
对于汾阳郭氏,还须破解一个疑团,因为有汾阳始名于明代万历23年的误传。其实,从春秋开始,汾阳就叫汾阳。《史记•晋世家》与《国语》中,都有春秋时晋国公子夷吾欲复辟,曾对答复里克允诺:“诚得立,封子汾阳田百万”的表述。为避祸里克后改姓相里,汾阳至今有里克后裔及大、小相(里)村,还有《相里金神道碑》。清•乾隆《汾州府志》载:“宋初……汾州兼西河郡军事,后又改汾阳军事。”“胥鼎,贞佑二年五月,宣宗将南度,留为汾阳军节度使”。“乌本伦德升……集庆军节度使改为汾阳军节度使”。明•万历《汾州府志》载:“介休县靖康(宋,公元1126年)后没入于金,置汾阳郡管介休”。孝义县“金天会4年(公元1139年),娄室入汾州,后定汾阳军节度孝义县”。现存汾阳市博物馆的三块唐代墓志铭,一块金代墓志铭,两块元代碑,还有民国初年两度出任汾阳县长王育昌所编《汾阳县金石类编》中,从宋代到明代万历23年前的17块碑文,都明确刻记汾阳在当时就叫汾阳,而且与郭子仪同时期的岑参及杜牧等在古诗中也有提及汾阳称谓的诸多佐证。
郭氏起源、郭氏得姓还有他说,这里不再一一列举。笔者只引《环球郭氏宗谱》中《郭氏源流说》一段文字作结论:“经魏晋南北朝崇重门第之后,多以古代皇帝之胄裔相羽饰,万历世久远,屡经兴亡,播迁转折,转徙流离,故老不存,谱传失散,而欲更有详以稽考,亦已难矣。要之既占为郭氏,则众流同源,固不碍其有同姓之亲也。”此一论述,早已成为古往今来海内外国氏之共识。郭氏家族同根共祖,无论史书记载,还是各地郭氏家谱、碑文,或者口头相传,绝大多数郭氏后人都认定来自汾阳,并以汾阳做堂号、刻门额、制香盒,以“汾阳郭氏”自居,称汾阳为郭氏家族根之所在。据不完全统计,海外郭氏宗亲会名称中冠“汾阳”二字的就有14个之多,就连旅居日本的郭氏后人,起名也冠以“汾阳”二字。

作者:郭昌禄   发表时间:2012-01-25 21:24:50

[回复] 回复重庆璧山福禄

世 系 谱

由黄帝至虢叔(计二十七世)

谨 按:公谱世系表,由黄帝至虢叔,有两种不同记载:其一为传十九世;其二为传二十七世,未知孰是,惟以双方距离时间计算,则似以后者记载较为合理,盖由黄帝传至虢叔,起码相隔一千三百余年,而每一世则平均不可能超逾五十年也。故本谱特采纳记载二十七世者为依据。
一世黄帝:世嗣少典氏,母曰附宝,视大电绕北斗,感而有孕,二十四个月,生帝於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长於姬水,故又以姬为姓。元妃西陵氏之女曰螺祖,生昌意、玄嚣、龙苗;二妃方累氏名白节,生体及清;三妃彤鱼氏,生挥及夷彭;四妃早嫫母,貌恶德充,生苍林、万阳。其众妾之子十六人而已。八月既望,崩於娇山,在为百年,传子玄嚣。
二世玄嚣:名挚,黄帝次子,母曰螺祖,感大星如虹,下临华清之祥而生帝。黄帝之世,降居江水,邑於穷桑,故号穷桑氏,国於青阳,因号青阳氏,以金德王天下,遂号金天氏,能修大昊之法,故称少昊。在位八十四年崩,寿百岁,葬於云阳,故后世又曰云阳氏。生子娇极,传为於兄昌意之子高阳,是为颛顼。
三世娇极:玄嚣子,未即位,生子俊,是为帝喾。
四世帝喾:娇极子,名俊,生而祥灵,年十五,颛顼帝受封於辛。年三十,以水德代高阳为天子,以其肇於辛,故号高辛氏,都於毫。帝共有四妃,元妃有邵氏之女,曰姜嫄,与帝礼祀上帝二生稷;二妃陈锋氏女,曰庆都,有赤龙之祥,孕十四月而生尧於丹陵;三妃有娥氏女,曰简狄,祈於高襟,有飞燕之祥而生契;四妃娵訾氏,曰常仪,生子挚。帝在位七十年,寿一百零五岁崩,葬於顿丘,子挚嗣立。
五世后稷:名弃,母姜嫄,为帝喾元妃,出野见巨人迹,心欣悦而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届期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不践,徙置平林,适会山林多人迁之,又弃之渠中冰上,飞鸟以翼覆之,姜嫄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因初欲弃之未果,故名曰弃。弃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麻菽,其长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尧闻之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於邵,号曰后稷,别姓姬氏,生姿楘玺。
六世楘玺:后稷子,生子叔望。
七世叔望:楘玺子,生子不屈。
八世不屈:叔望子,当夏大康政衰失国,不屈不务稼穑,遂失其世袭之官,逃窜西北戎狄间,生字鞠陶。
九世鞠陶:不屈子,生子公刘。
十世公刘:鞠陶子,虽在戎狄间,复修后稷之业,善货殖,积资甚富,受邻封猃狁所觊觎,为安全计,迁国於陕西之豳邑,百姓多从之,卒后子庆节立。
十一世庆节:公刘子,国於豳卒后子皇朴立。
十二世黄朴:庆节子,嗣位豳国,卒后子弗差立。
十三世弗差:黄朴子,卒后传位於其子毁隃。
十四世毁隃:弗差子,生子曰公非。
十五世公非:隅隃子,卒后传子辟方。
十六世辟方:卒后传子高圉。
十七世高圉:卒后传子侯侔。
十八世侯侔:卒后传子亚圉。
十九世亚圉:卒后传子云都。
二十世云都:卒后传子太公。
二十一世太公:卒后传子组绀。
二十二世组绀:卒后传子请zhou(音周)。
二十三世请zhou(音周):卒后传子公叔祖类。
二十四世公叔祖类:卒后传位於古公dan(音但)父。
二十五世古公dan(音但)父:公叔祖类子,后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因受熏鬻、戎狄攻扰、遂去豳渡漆沮、逾梁山,止於岐山之下,定国号为周。有子三人:长太伯、次虞仲、三季历。长子太伯、次子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为嗣,二人乃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古公卒,季历立,是为王季。
二十六世季历:又名王季,古公三子,修古公遗道,笃于仁义,诸侯顺之。生三子:长姬昌、次虢仲、三虢叔。王季卒,子姬昌立,是为文王。

——录自郭世科主编《汾阳郭氏郭村支谱》

附件三:由黄帝至虢叔公(二十七世)授姓世系源流示意图


附件三:由黄帝至虢叔公(二十七世)
授姓世系源流示意图

黄帝——玄嚣——娇极——帝喾——后稷——楘玺——叔望——不屈——鞠陶——公刘——庆节——皇朴——弗差——毁隃——公非——辟方——高圉——侯侔——亚圉——云都——太公——组绀——请周——公叔祖类——古公但父——季历——姬昌、虢仲、虢叔(郭姓始祖)
入渝第十一世裔孙 鸿林 撰

注:黄帝(《辞海》《历史分册》)载:“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炎帝扰乱各部落,他得到各部落的拥戴,在阪泉(今河北逐鹿东南)打败炎帝。后蚩尤扰乱,他又率领各部落在逐鹿击杀蚩尤。从此他由部落首领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构成华夏名族的主干部分,炎黄子孙之说源于此。”
——摘自《辞海》

由虢叔公至子仪公(计六十世)

一世虢叔:季历三子,周武王即位,因功受封于西虢,其他在陕西省宝鸡县境。当时以国名定姓,后因虢、郭音近等因,转音为郭,故又尊虢公为郭公,成为郭姓之鼻祖。
二世序公:虢叔之子,生一子名全。
三世全公:序公之子,生一子名蕴。
四世蕴公:全公之子,生一子名准。
五世准公:蕴公之子,生一子名育。
六世育公:准公之子,生一子名处范。
七世处范公:育公之子,生一子名待举。
八世待举公:处范公子,生三子:长虢公如、次泰方、三泰初。
九世虢公如:待举公子,生一子名虢公谓。
十世虢公谓:虢如公子,生一子名虢公丹。
十一世虢公丹:虢公谓子,生一子名虢公全。
十二世虢公全:虢公丹子,生二子:长虢公伯皇、次虢公仲备。
十三世虢公仲备:虢公全次子,生一子名虢公代。
十四世虢公代:虢公仲备子,生三子:长虢公彰、次虢公族、三虢公桓。
十五世虢公桓:虢公代三子,生一子名虢公意。
十六世虢公意:虢公桓子,生三子:长虢公穆、次直理仲、三不曲季。
十七世直理仲:虢公意次子,生一子名待清。
十八世待清公:直理仲子,生一子名虢公望。
十九世虢公望:待清公子,生二子:长虢公永、次隋介。
二十世隋介公:虢公望次子,生一子名秦复。
二十一世秦复公:隋介公子,生二子:长虢公宴、次宾礼。
二十二世宾礼公:秦复公次子,生一子名虢公明。
二十三世虢公明:宾礼公子,生二子:长虢公启、次虢公望。
二十四世虢公启:虢公明长子,生二子:长孟兆、次仲安。
二十五世孟兆公:虢公启长子,生一子虢公林父。
二十六世虢公林父:孟兆公子,生二子:长虢公俊伯、次虢公叔。
二十七世虢公叔:虢公林父次子,生一子名东郭书。
二十八世东郭书公:虢公叔子,生一子名东郭贤。
二十九世东郭贤公:东郭书公子,生一子名东郭姜。
三十世东郭姜公:东郭贤公子,生一子名隗。
三十一世隗公:东郭姜公子,战国时为燕昭王大夫,昭王欲得贤士,以报齐仇,问计于隗,隗曰:王欲得贤士,请自尊礼隗始,於是昭王筑台师事之,乐毅、剧辛、邹衍果闻风而至。生一子名淇。
三十二世淇公:隗公子,生一子名停,大文学家。
三十三世停公:淇公子,生一子名蒙,汉朝阿陵侯。
三十四世蒙公:停公子,生一子名忠,东汉东武侯。
三十五世忠公:蒙公子,生一子名赐。
三十六世赐公:忠公子,生一子名休。
三十七世休公:赐公子,生一子名徵。
三十八世徵公:休公子,生一子名春贵。
三十九世春贵公:徵公子,生一子名宏伟。
四十世宏伟公:春贵公子,生二子:长名实、次名原。
四十一世原公:宏伟次子,生二子:长名仓、次名茂。
四十二世茂公:原公次子,生一子名惠。
四十三世惠公:茂公子、生三子:长合昌、次合盛、三合兴。
四十四世合昌公:惠公长子,生一子名积善。
四十五世积善公:合昌公子,生一子名逢甲。
四十六世逢甲公:积善公子,生一子名追仁。
四十七世追仁公:逢甲公子,生一子名天申。
四十八世天申公:追仁公子,生一子名任。
四十九世任公:天申公子,生一子名泰。
五十世态公:字林宗,博通坟典,居家教授,弟子数千人。尝举有道不就,善品题海内人士,然不为危言核论,故党锢祸起而能身免。及卒蔡邕为碑曰:吾为碑铭多矣,惟郭有道无愧色,其受人推重,由此可知也。生二子:长名善爱、次名康。
五十一世康公:泰公次子,生一子名莊。
五十二世莊公:康公子,生一子名冉。
五十三世冉公:莊公子,生一子名进。
五十四世进公:冉公子,生一子名慧。
五十五世慧公:进公子,生一子名履球。
五十六世履球公:慧公子,任隋朝金州司仓,生一子名昶。
五十七世昶公:字宏畅,履球公子,任唐初凉州司法参军,生一子名通。
五十八世通公:讳通美,字德政,昶公子,历任京光尹、美源县主薄等职,卒后追赠兵部尚书。生二子:长名恭之、次名敬之。
五十九世敬之公:通公次子,历任绥、渭、桂、寿、泗五洲刺史,累加中大夫,策勋上柱国。赠太保,卒后追封祈国公。生十一子:长子琇、次子仪、三子云、四子日胃、五子瑛、六子珪、七幼贤、八幼儒、九幼明、十幼冲、十一幼谦。
六十世子仪公:唐华州人,敬之公次子,玄宗时,任朔方节度使,平安史之乱,收复两京,再造唐室,以身击天下安危垂二十年,累官太尉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亦称郭令公,尊尚父,卒谥忠武,配享太庙。生八子:长曜、次旰、三晞、四昢、五晤、六暧、七曙、八映,孙多不能尽识,问安惟点颔而已,寿至八十五始卒,富贵寿考,亘古无俦,朱子纲目,誉之为千载一人云云。

作者:郭昌禄   发表时间:2012-01-25 21:27:02

[回复] 回复重庆璧山福禄

世系源流示意图

虢叔:季历三子,郭氏鼻祖——序——全——蕴——准——育——处范——待举——如——谓——丹——全——仲备——代——桓——公意——直理仲——待清——望——隋介——秦复——宾礼——明——启——孟兆——林父——叔——东郭书——东郭贤——东郭姜——隗——淇——亭——蒙——忠——赐——休——徵——春贵——宏伟——原——茂——惠——合昌——积善——逢甲——追仁——天申——任——泰——康——莊——冉——进——慧——履球——昶——通——敬之——子琇、子仪、子云、子日胃、子瑛、子珪、幼贤、幼儒、幼明、幼冲、幼谦。

作者:郭昌禄   发表时间:2012-01-25 21:27:50

[回复] 回复重庆璧山福禄

世系源流示意图解

自子仪公第一世至正礼公第三十三世世系源流示意图,以下简称《世系源流图》。据吉水董洙《郭氏族谱》即“江西老谱”和湖南桂东贝溪汾阳以及重庆江津支系《郭氏家谱》载:郭氏初出唐汾阳王郭子仪为第一世。生八子:长子曜、次子旰、三子晞、四子昢、五子晤、六子暧、七子曙、八子映为第二世。六子暧,尚升平公主(唐代宗李豫之女)。暧生四子:长子铸、次子钊、三子 钅从 、四子镕为第三世。钊生七子:长子仲文、次子仲恭、三子仲词、四子仲谦、五子中诩、六子仲宣、七子仲武为第四世。仲恭生四子:长子翟为第五世。翟,字符明,爵国子祭酒(犹今国立大学校长),艮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将军。于贞二年不禄(死),葬于乌石岗覆船官路口。生四子:长子延勃、次子延嵩、三子延暹、四子延升,为第六世。延嵩,字智远,仕吴,历任枢密使,由江西吉安太和龙泉乡十善镇隐仪岗徙符竹。葬于方唐尾,合兆,尝植槐于墓。生五子:长子洪霸、次子鹏、三子祚、四子召兴、五子洪奎为第七世。洪霸仕吴为司空,与夫人朱氏合葬于胡麻坊召明屋后,即今高田新居屋边。生十子:长子文暹、次子文皎、三子文肇、四子文政、五子文向、六子文蔚、七子文弼、八子文恪、九子文魁、十子文明为第八世。文暹,讳甲,宋处士,配王氏,合葬于泰邑合溪口金鳅落湖形,即今周陂。生七子:长子整、次子迥、三子约、四子照、五子观、六子郜、七子逴戮为第九世。整,字历山,宋景佑进士,历官副使,由符竹徙冠朝,配陈氏,合葬于小湖塘符坑虎形。生二子:长子二十郎、次子十二郎为第十世。二十郎生二子:长子尧、次子端为第十一世。二十郎、尧字仲堪,天佑二年(北宋仁宗,公元1024年),与宋效(著名诗人),官至太尉,检校平章事、枢密使、同榜进士。尧生二子:长子仅、次子宾为十二世。仅生三子:长子之美、次子之懿、三子之辅为第十三世。仅与之美,克承先志,筑台溪湄读书。景佑二年(宋仁宗,公元1034年)赴试房,为明堂(帝王宣政之处)赋(积善成德、论和气致祥)。其问皇上嘉之,改仅名佺,官祠部员外郎,之美官屯田员外郎。父子由科第(科举考试)膺宠权加如此,可谓显矣!之美生三子:长子尽善、次子积善、三子德善为十四世。依次下去直到元鸿为二十七世。元鸿生三子:长子子享、次子子京、三子子雍为第二十八世。子雍后第二十九世至第三十二十断四世。原因:一是在明末清初战乱中,吾璧山支系从山西太原流落到福广,后再迁徙道贵州,老谱遗失;二是各支系在续谱时,由于时间久远,故对吾璧山支系无法记叙。根据现有资料,这四代人的下落无资料可查,无史料考证,这只能留给后代子孙在今后续谱中加以解决。这样,正礼就为第三十三世。
从《世系源流图》中说明:从子仪第一世至正礼第三十三世,除断四世外,其余世系源流清晰,昭穆不乱;吾璧山支系郭氏家族系子仪公第六子暧公后裔;由于战乱,暧公后裔曾在江西、南京、符竹等地居住过,亦为郭氏谱牒残缺不全而感遗憾!

作者:郭昌禄   发表时间:2012-01-25 21:28:33

[回复] 回复重庆璧山福禄

正礼:山西省太原市生。据历史考究,公元一六四四年明朝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农民起义闯王李自成,驻北京城八十天下野。太原郭氏有根之家也只好随明王朝的残兵败将向南转移,我支派郭正礼落脚于湖广鄱阳湖一代,后因清兵强大,我支派又被迫向贵州转移,落脚于遵义府桐梓县通平里一甲郭家寨屋基,生郭安帮,命配杨氏。正礼生殁於原地。
安帮、杨氏生三子,长子光钦命配黄氏;次子照钦命配赵氏;三子元钦命配(未查证)。他们均出生于遵义府通平里七甲郭家寨屋基。
康熙四十四年,康熙皇帝施仁政,鼓励农民开荒种地,我支派光钦、照钦、元钦来到四川东道重庆府。光钦、照钦到璧山后,光钦落脚于福里二甲沙帽山砍下水井湾屋基。照钦落脚于七甲消水洞坎上河面屋基。元钦落脚于铜梁县永嘉石。
光钦命配黄氏,生五子:长子奇章命配姜氏;次子永章命配刘氏;三子成章命配刘氏;四子彦章命配张氏;五子天章命配田氏。
照钦命配赵氏,生五子:长子世章命配何氏;次子元章命配徐氏;三子夭折;四子明章命配罗氏;五子夭折。
元钦落脚铜梁永嘉,均未记载。
光钦、黄氏:均葬在璧山县福禄镇青龙村四社郭家湾,有碑为记。
照钦、赵氏:死后合茔,葬在璧山县福禄镇梨树村鹅蛋坡郭家老

作者:郭昌禄   发表时间:2012-01-25 21:29:27

[回复] 回复重庆璧山福禄

沛祖:生于一八九一年一月九日 。婚配荣氏,生于一八九二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九子:永东、永乾、永光、永清、永财、永木、永明、永久、永正。
永东:生于宣统二年冬月初七日卯时。殁于一九六○年三月,葬何家屋基堰塘湾坎上。婚配吴清碧,生于一九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辰时。地名铜梁小坨村。殁于一九九三年一月三日,葬何家湾屋基堰塘湾坎上。生子鸿荣;生女鸿书、鸿碧、鸿素、鸿芳。
鸿荣:生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戌时,殁于一九八九年三月十四日,葬何家湾屋基堰塘湾坎上。婚配余光辉:生于一九三二年八月四日戌时。生子:昌禄、昌水;生女:昌容、昌碧、昌会、昌玉。
昌禄:生于一九五六年六月十二日亥时,大学文化。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三年曾任来龙乡乡长、五里乡副书记、福禄乡副书记。婚配徐志玉:生于一九五八年七月初四日辰时。生子:郭军。
郭军:生于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日辰时。婚配王露:生于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辰时。生子郭思淼
郭思淼婚配
昌水:生于一九六五年八月十九日子时。婚配王光兰:生于一九六五年六月十二日申时。生子:世川。
世川婚配
昌容:生于一九五四年十月十一日未时,许配刘永生。
昌碧:生于一九五八年十月三日辰时,许配廖洪煜。
昌会:生于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一日子时,许配柯大友。
昌玉:生于一九六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子时,许配汪建国。
鸿书:生于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五日亥时,许配杨茂祥。故于二○○五年。
鸿碧:生于一九三九年八月十七日未时,许配谭功禄。故于二○○一年。
鸿素:生于一九五○年七月十日,许配晏治成。
鸿芳:生于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日丑时,许配张理海。故于二0一一年七月十一日
永乾生于一九一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夭折。
永光:生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十二日卯时,殁于一九六九年四月,葬郭家坟山。婚配陆大明:生于一九一五年六月二日午时,地名大足县。殁于一九八○年三月,葬郭家坟山。生女鸿秀;生子鸿贵、鸿志、鸿禄。
鸿秀:生于一九五二年五月七日,许配张明全。
鸿贵:生于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五日戌时,殁于一九九五年九月,葬何家湾侧。婚配胡廷真(转房)。生子:昌林。
昌林婚配
鸿志:生于一九四七年三月二十一日,殁于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葬坛子山。婚配何文素:生于一九四七年九月二十七日卯时,生地大足县。生女:昌群、昌兰、昌秀;生子:郭春。
昌群:生于一九六九年六月三日子时,许配赵军。
昌兰:生于一九七二年二月十日亥时,许配陈天国。
昌秀:生于一九七五年三月二十日卯时,许配姜云。
郭春:生于一九八六年二月八日未时。婚配余立加:生于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郭鸿禄:生于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六日戌时。婚配姚朝芳:生于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二日子时。生女:昌芬、昌琴。
昌芬:生于一九八二年三月七日子时,许配周成义。
昌琴:生于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子时,许配许福志。
永清:生于一九二一年三月十三日辰时,殁於一九九七年十月一日,葬郭家坟山。婚配陈国碧:生於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一日,殁於一九九二年四月六日,葬郭家坟山。生子:鸿明;生女:鸿贤。
鸿明:生于一九五五年二月十六日子时。婚配余立群:生于一九五七年二月四日戌时。生女:昌平;生子昌伟。
昌平:生于一九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子时,许配王奎。
昌伟:生于一九八三年三月十五日丑时。婚配杨仁梅:生于一九八六年一月八日辰时。生:世梅。
世梅:生于二○○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卯时,婚配
鸿贤:生于一九六六年二月四日亥时,许配陈天林。
永木生于一九二五年十月六日酉时。婚配余世辉:生于一九二八年九月三日寅时。殁于一九九一年,葬大坪坡侧。生子:鸿水;生女:鸿菊。
鸿水:生于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日。婚配张兴兰:生于一九五五年七月十四日午时。生女:郭英;生子:昌福。
郭英:生于一九七六年三月八日晚上八点,许配周平。
昌福:生于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三日卯时。婚配张茂廷:生于一九八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卯时。生:郭思语。
思语:生于二○○九年七月二十八日未时,婚配
鸿菊:生于一九六三年二月九日,许配胡先中。
永明:生于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六日酉时,殁於一九八九年二月,葬郭家院侧。一九六三年至一九七三年曾任重庆肉联厂武装部长。婚配王复容。生女:鸿英;生子:鸿清、鸿庆。
鸿英许配石光建。
鸿清婚配宋长会:生郭祥英。
郭祥英许配
鸿清婚配胡之静:生郭静。
郭静许配
永久:生于一九三○年九月五日戌时,殁于一九九八年八月,葬郭家坟山。婚配毛文碧:生于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三日。生子:鸿兴、鸿亮;生女鸿梅。
鸿兴:生于一九六三年五月十六日申时,殁于一九九八年八月,葬郭家坟山。婚配谭贤容:生於一九六四年一月一日巳时。生:郭静、郭雷。
郭静:生于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九日卯时,许配林科。
郭雷:生于一九九六年二月八日亥时,婚配
鸿梅:生于一九六七年九月二十五日,许配汪德义。
鸿亮:生于一九七一年八月三十日亥时。婚配赵明群:生于一九七一年十月五日亥时。生:郭晓荣、郭秋宏。
郭晓荣:生于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二日申时,婚配
郭秋宏:生于二○○八年十一月十六日辰时,婚配
永正:抱去张家,名张兴正。

作者:郭昌禄   发表时间:2012-01-25 21:32:11

[回复] 回复重庆璧山福禄

璧山郭氏入川辈=光钦-彦章-荣义-宗宝-应红-大寿-发昌-继荣-沛祖-永东-鸿荣-昌禄-军-思泽.

作者:郭昌禄   发表时间:2012-02-05 10:40:55

[回复] 回复重庆璧山福禄

正礼:山西省太原市生。据历史考究,公元一六四四年明朝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农民起义闯王李自成,驻北京城八十天下野。太原郭氏有根之家也只好随明王朝的残兵败将向南转移,我支派郭正礼落脚于湖广鄱阳湖一代,后因清兵强大,我支派又被迫向贵州转移,落脚于遵义府桐梓县通平里一甲郭家寨屋基,生郭安帮,命配杨氏。正礼生殁於原地。
安帮、杨氏生三子,长子光钦命配黄氏;次子照钦命配赵氏;三子元钦命配(未查证)。他们均出生于遵义府通平里七甲郭家寨屋基。
康熙四十四年,康熙皇帝施仁政,鼓励农民开荒种地,我支派光钦、照钦、元钦来到四川东道重庆府。光钦、照钦到璧山后,光钦落脚于福里二甲沙帽山砍下水井湾屋基。照钦落脚于七甲消水洞坎上河面屋基。元钦落脚于铜梁县永嘉石。
光钦命配黄氏,生五子:长子奇章命配姜氏;次子永章命配刘氏;三子成章命配刘氏;四子彦章命配张氏;五子天章命配田氏。
照钦命配赵氏,生五子:长子世章命配何氏;次子元章命配徐氏;三子夭折;四子明章命配罗氏;五子夭折。
元钦落脚铜梁永嘉,均未记载。
光钦、黄氏:均葬在璧山县福禄镇青龙村四社郭家湾,有碑为记。
照钦、赵氏:死后合茔,葬在璧山县福禄镇梨树村鹅蛋坡郭家老祠堂屋后,有碑为记。

作者:郭昌禄   发表时间:2012-03-02 10:51:51

1 [2] [3] [4] 最后一页 跳到 页/共4页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