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ZHAO  

03-06

71501次

7人

51个

105个

164人

29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招氏鸿迹》 ①

编辑:招煊 字体:黄志安、招东山、杨东东陈宇锋

作者:58.248.144.*   回复:20   发表时间:2012-02-18 10:51:42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前言

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此乃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子孙者,不能数典忘祖。吾招氏在中国人口比例虽然稀少,但其存在的历史悠久,可说源远流长。由于招氏的资料在报刊上少见,史籍记载也不多;加上年湮代远,谱牒流失,以致一些族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多不知本性的来历。现将已知史籍记载招氏的资料编纂成册,冀图抛砖引玉,引起重视,发掘更多有关招氏的资料,以更好地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在浩瀚的岁月长河中,招氏世代生息,流传各地,其史料是十分丰富的。惟本册所集的主要是民国以前的零碎史料,远不能反映招氏历史之万一,故谨名《招氏鸿迹》。

作者:120.85.173.*   发表时间:2012-02-18 10:52:55

[回复] 招氏溯源

一、中国姓氏情况复杂

在探索招氏来源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中国姓氏产生的概况。

据数千年来的民间传说,汉族的祖先皇帝,共有25个儿子,其中有功德者14人。这14人都被皇帝“胙之土而命之氏。”她们的后裔就是时代沿用那些“氏”为姓。这就是中国姓氏的初起。战国时代之前,姓和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姓是血缘的标志,氏是贵族身份的象征。战国末期,姓和氏的区别开始渐渐消失。姓氏之称,据明代学者顾炎武研究,到司马迁著《史记》时,才把姓氏混为一体。到汉代以后,姓与氏已不再区分,任何一个姓氏都既可以称“姓”,又可以称“氏”。中国姓氏的由来,据史书记载,有以国为氏,以郡为氏,以邑为氏,以乡为氏,以亭为氏,以地为氏,以水为氏,以字为氏,以名为氏,以族为氏,以王为氏,以官为氏,以爵为氏,以技为氏,以次序为氏,以事业为氏,以五行为氏,以天干地支为氏……及因封国、封邦、封郡、封邑而得姓,还有皇帝恩赐姓氏等等。总之,中国姓氏的产生是错综复杂的。

随着历史的进程及考证工作的深入,中国姓氏的数目逐步增加。宋代著名史学家郑樵撰著的《通志.氏族略》和宋代学者邵思撰著的《姓解》,分别收录的姓氏达2255个和2568个。明代姓名文学家陈士元撰著的《姓觿》和明代著作家王圻撰著的《续文献通考》,分别收录的姓氏增至3625个和4657个。现代人编著的《中国姓氏大全》,收录的姓氏5600多个。《中国姓氏汇编》,收录的姓氏5730个。《中国姓符》(台湾出版),收录的姓氏6363个。《姓氏辞典》,收录的姓氏更高达8000多个。由此可见,中国的姓氏在历史上是不断发展的。

作者:58.248.144.*   发表时间:2012-02-18 10:56:18

[回复] 二、招氏历史悠久

招氏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在《左传僖公十七年》。书云:“夏,晋太子圉为质于秦,秦归河东而妻之。惠公之在梁也,梁伯妻之。梁嬴孕,过期,卜招父与其子卜之。其子曰:‘将生一男一女’。招曰:‘男为人臣,女为人妾’。……”上述“卜招父”,并非姓卜,而其意为占卜之人招父。僖公十七年为公元前643年,即在2643年之前中国已经存在招氏了。

招氏族谱有谓招氏乃“晋步招之后”。这个提法,又见于宋人撰著的《通志.氏族略》,该书云:“春秋时,晋国有人名步招,其后有招氏”。晋步招的名字最早见于《左传.文公七年》,该书云:“箕郑居守。赵盾将中军,先克佐之。荀林佐上军。先蔑将下军, 先都佐之 。步招御戎,戎津为右……败秦师于令狐”。文公七年为公元前620年。

招氏族谱也有称招氏为“陈公子招之后”。这个提法,见于宋朝邓名世撰著的《古今姓氏辩证》(此书编入著名的<<四库全书>>),该书称:“陈候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楚人讨而执之,放之于越(今浙江一带),其后以王字为氏”。陈公子招的名字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八年》,也见于《春秋经》:“八年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夏,四月辛丑。陈侯溺卒。叔弓如晋。楚人执陈行人干征师。陈公子留出奔郑。秋,蒐与红。陈人杀其大夫公子过。大雩,冬,十月壬午,楚师灭陈。执陈公子招,放之于越”。昭公八年为公元前534年。

招氏族谱还有称招氏为“东汉大鸿胪之后”。这个提法,又见于清人张澍编纂的《姓氏寻源》。据清同治《广州府志》载:招猛于东汉安帝朝“举茂才”。又于“汉元初中(公元114年至120年)官大鸿胪”。也就是说,招猛的名字见于史籍,比招父迟760多年了。

东汉之后,经历了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等朝代,历时九百多年,还未发现有史籍记载这个时期关于招氏的资料。直至宋代,邓名世撰著的《古今姓氏辩证》和王应麟著的《玉海》,才有提及招氏;还有辽宁教育出版社近年出版的《姓氏典故》称:”招氏,最早见于南朝.宋《姓苑》。“现在所见的南海、高凉招氏族谱,其记载之始迁祖,均为南宋时期出现的。

作者:120.85.150.*   发表时间:2012-02-18 10:58:04

[回复] 三、招氏起源的三种可能性


由于年湮代远,谱牒流失,资料不全,要确切地肯定招氏的起源是十分困难的。目前只能就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几种可能性,供今后进一步研究参考。

1. 招氏招父之后,不存在“以王为氏” 、“以父为氏”。因史籍记载招父姓名时间最早,比“晋步招”早23年,比“陈公子招”早109年;且“晋步招”、“陈公子招”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姓名,而史书说的是他们之后才出现招氏。中国著名的商务印书馆于1921年出版了《中国人名大辞典》,该书内容起自太古,断于清末。依据经史,参考志乘及名家撰著名书,遍徵金石文字。凡群经重要人名,上古圣贤,历代帝王诸侯,及正史有传之人,无论奸贤,悉为甄录。古来之匈奴、渤海、回讫、吐蕃、南诏诸人,其国当时境土,皆在今中国领域之内,亦并加蒐采。其他经史所不载,或以著述书画名家,或以工商、医卜及各种艺术闻世,以至有名仙释,著名妇女,旁及傭贩屠沽,轶事流传,咸资刊载。该书所收招氏人名共四名(招父、招猛、招奇佐、招子庸),其中在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仍是招父。

2. 招氏在不同时期、地域及历史背景下分别产生,存在一个以上的招氏。即在中国历史上同时存在“招父之后”、“晋步招之后”、“陈公子招之后” 、“招猛之后”……因中国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曾经存在地方割据、诸侯纷争、战事频繁、交通讯息非常落后的局面。在错综复杂的历史条件下,分别产生一个以上的招氏并非没有可能。第一、据历史学者考证,南宋时期经南雄珠玑巷南迁的确人群中,就有不少是同姓异宗的。第二、中国历史上出版的各种介绍姓氏的著作,对招氏来源的阐述也有多种,其中同时提出两个或三个来源的就有:宋代邓名世撰的《古今姓氏辩证》、清代张澍编纂的《姓氏寻源》、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万姓溯源》、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姓氏大全》、《中国姓氏辞典》、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姓氏典故》、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姓氏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今姓氏辞典》、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等。它们对招氏来源的提法,综合起来就是“招父之后”、“晋步招之后” 、“陈公子招之后”、“招猛之后”。第三、1997年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指出:“汉、蒙、鲜、傣等多个民族皆有此(招)姓”。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万姓溯源》,称招囊猛为明代云南省孟琏(今孟琏傣族、拉祜族自治县)土官舍人。”又据吴川市招氏兄弟提供的附有八代图表的资料称,山东省青州的满族人(八旗子弟之一)也有招姓。由此可见,招氏来源多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3. 招氏乃汉大鸿胪招猛之后。此说史籍较多记载,资料较为翔实。清代张澍编撰纂的《姓氏寻源》称:“广东高凉、南海有招姓,东汉大鸿胪之后。见《招氏家谱》”。虽然目前还未找到《招氏家谱》加以证实,但此语并非引自一般书籍,其可信度当是比较高的。

明代著名学者黄佐编纂的嘉靖《广东通志》;清代太子少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御史、两广总督阮元主编的嘉庆《广东通志》;清代文华殿大学士、两广总督瑞麟总裁的《广州府志》;清代康熙、同治、宣统年间的南海知县主编的《南海县志》等,均公认招猛是南海人。

历史上南海、高凉等地招氏宗祠的门联、石额所刻的文字,是体现他们尊称招猛为其始祖的有力证据。例如,横沙招氏大宗祠(穀诒堂)的“鸿胪绵世泽,刺史振家声”;招村招氏宗祠(远诒堂)的“鸿胪传世泽,荣禄振家声”;上朗招氏始祖祠(永思堂)的“容台承骏烈,朗水肇鸿基”;下朗招氏宗祠(敦本堂)的:“鸿胪传世胄,鸾凤振家声”;溶洲招氏宗祠(追远堂)的“容台故郡,南海名家” 、“容台肇绪,郡伯流芳”;吴川市覃巴镇米朗村招氏宗祠的“世泽未湮,远绍鸿胪礼教;文光正发,近承南海衣冠”;湛江市官渡镇黎田村招氏宗祠的“鸿胪世胄,太守家凤”。还有横沙村门楼石额:“循吏遗风”,溶洲井深村门楼石额“鸿胪进步”,季华村门楼石额“鸿胪大道”,贝岗村门楼石额“鸿胪世泽”等等。

对于招氏乃“招父之后”、“晋步招之后” 、“陈公子招之后”的说法,历史上早已存在分歧。横沙招氏族谱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此皆意为测度,世次俱无可考”。“惟鸿胪公发祥于东汉,迨后解祖入粤,卜居羊城,遂为南海著姓,则修谱者当断自鸿胪公始。”高凉招氏族谱《溯源表》称:“窃查周人以讳事神,恐未必以名为氏。若从姓氏书,强牵合之,依托假借,数典忘祖,则不免有崇韬号泣汾阳墓之讥矣……其所揭追至陈公子招以上者,不若断自招氏讳猛祖始之为得也。”

从目前所握资料看,虽不能称招猛为中国招氏之始,但称招猛为南粤招氏之始的证据是比较充分的。

作者:120.85.145.*   发表时间:2012-02-18 11:01:34

[回复] 二、地望分布


招氏在中国绵延二千多年,其分布理应是相当广泛的。《中国姓氏大全》称:“招.较罕见姓,分布较广。”可惜该书没有指出分布何地,而其他史籍对此记载不多。目前只发现明代吴迪知编撰的《古今万姓统谱》称:“招望出南海。”明代陈士元编撰的《姓觿》称:“招.南海族”。清代张澍编纂的《姓氏寻源》称:“广东高凉、南海有招姓。”这些陈述,与历史上广东各地招氏族谱记载基本相同,与目前招氏的分布也大体相近。

作者:120.85.150.*   发表时间:2012-02-18 11:02:58

[回复] 一、 旧谱记载简况

修于清代的南海《横溪招氏族谱》称:粤之有招自招猛始。他发祥于东汉,迨后解组入粤,卜居羊城,遂为广州南海著姓。厥后子孙蕃昌,分居三元里、沙堤乡、土垆、宝月湖、三山、黄岗村、白沙村、古灶、水潮等处。

修于清代康熙、乾隆年的原番禺《招村招氏族谱》称:招猛共九子开派,九房分居异地:长居三元里,次居沙堤乡,三居土垆,四居宝月湖,五居三山,六居黄岗村,七居白沙村,八居横溪乡,九居水潮。

修于明代乙已年的南海《朗边招永思堂族谱》称:招猛世居南雄府保昌县珠玑巷,至宋南渡时迁来省会。朗溪、招边、溶洲、西村四自之裔者,则谦所公也。

修于明代洪武十四年的南海《朗边招明礼堂家谱》称:太祖讳国栋,字起滨,号仕基,原籍粤北南雄珠玑巷,南宋末年经商广州河南等地。元兵南侵时,在避难途中经汾江河畔,构庐而居,取名朗边。

修与清代嘉庆廿年的南海《朗边招敦本堂族谱》称:太祖建文公,世居保昌县珠玑巷。宋宗南渡之后,建文公在逃难时父子不能相顾,我太伯祖孟奇公携同兄弟三人远徙羊城。迨后太伯祖季奇同迁南邑朗边乡,遂分房南北卜筑而居。

修于光绪二年,续修于民国廿五年的番禺《罗家招永裕堂族谱》称:招姓始于东汉,显太祖招猛居于南雄府保昌县珠玑巷。始祖仲奇、三奇,由南雄府迁居南海县黄鼎司朗边乡。厥后子孙昌盛,支派繁衍,如今之石湾、古灶、溶洲、招边、横沙、潘村、叠窖、西村、长湴、贝岗、罗家、新庄、从化、曲江、茂名、南沙、罗定、增城,皆其发支也。

修于康熙卅五年的《高凉招氏族谱》称:我祖世和、东山、北光、大常四公兄弟,于高凉吴川县受产立籍,卜筑黎田。再传长房伯昌公兄弟世居水埠。三世肇孚公世居石圹,入籍石城。三房肇振公半迁米朗,半迁下蒙。康熙年间,又半迁廉府合浦包子袋,半迁雷府遂溪石井尾。

修于乾隆五年的《高凉招氏族谱》称:汉有猛公者,南海人,其后载籍失记。宋南渡时,省会之里居颇著,如朗边、招边、溶洲、横沙、西村、古灶,则省会支派也。我祖世和、东山、北光、大常四公,由羊城而远迁吴阳,卜筑黎田。再传二世伯昌公由黎田而迁水埠。三传肇学公迁七窖,大抵不离吴阳。近是肇孚公由黎田而入籍石城,遂家居石圹。肇振公由黎田而迁居下蒙后,复散居雷、廉、茂名,不一其所。肇举公置业茂名,乔迁米朗。肇豪、肇华二公同居榄涌。肇达、肇善二公同居那林,与米朗同籍茂名。肇化公入籍化州。

修于清代嘉庆廿五年的《高凉招氏族谱》第四章“里域考”,
记述了当时高凉招氏的分布情况:

吴川属县治之黎田乡、水埠乡、七窑村。

茂名属县治之米朗乡、榄涌村、那林村、窄油村、那兰村、曲金村、石坑村、田头屋村、油屋涌村。

修于民国六年的《高凉招氏族谱》称:吾族当明嘉靖间,我祖招世和、招东山、招北光、招大常兄弟四人,以军田之累,由南海之横沙迁居高凉之吴川黎田。世和祖之子伯昌公兄弟复分水埠。北光祖之孙肇振、肇举二公迁居茂名之米朗。大常祖之孙肇豪、肇华二公迁居茂名之榄涌。而肇达、肇善二公又迁居茂名之那林。其由四房徙居各县及雷、罗、钦、琼崖等属,尤不乏人。

民国十八年续修《高凉招氏族谱》时,参与捐款的除了嘉庆廿五年“里域考”里的12个招氏聚居乡村外,还增加了垌口村、田集仔、三清村、大木村、云头村、坡仔村、国嘉村、田心村、建卢村、米朗迁水东的南三九眷上下村、米朗迁梅 的胡芦堂、沙新村、洪屋上下村、马嘶洋、三合窝青山村、沙坭坡、南三过路了村(原文如此)、繁水村、廉州童黄圩、包子袋、钦州、石椰埠、张屋村、马仔村、棚幻村、营仔村、赤坎村、北崖村等三十多个招氏聚居的乡村。

重编于民国卅一年的《罗定招氏族谱》称:始祖讳天麟,字孔端,号平崖,生于明嘉靖乙未年,由南海朗溪(边)村迁居罗定州西凤凰寨。

作者:120.85.173.*   发表时间:2012-02-18 11:07:53

[回复] 二、 目前招氏分布概况

从目前所知的情况看,南粤招氏存在四个宗系,还有一部分是未明宗系的,约有80多处招氏聚居村落,3万7千多人。

(略)

作者:120.85.145.*   发表时间:2012-02-18 11:09:24

[回复] 旧谱中七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现存的招氏族谱是世代相传下来的,应该肯定,它有相当的可信性。但是,由于这些族谱是各村招氏根据各自所知资料分别修订而成,并非招氏全族集中统一修订;加上修订时间相距很长,一些资料是后人凭记忆阐述,因此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出现了一些同一宗系的族谱,对本族的远祖及开族时间的描述各不一样的现象,使得其宗系的代与代之间不能自圆其说,产生这样那样的误传。这里就几个较突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并请教于高明贤达。

作者:120.85.173.*   发表时间:2012-02-18 11:10:26

[回复] 一、 招猛世居何地

横沙族谱称招猛“解组入粤,卜居羊城”。朗边谱称招猛“世居南雄府保昌县珠玑巷,至宋南渡后迁来会省。”其根据是谱中一篇《珠玑巷来历事迹》。该文最后称:“此等禀词及叙事,系始祖留存。及至后世作谱者检出笔迹,始信为实,在南雄府保昌县牛田坊珠玑巷而来无谬矣。”

《珠玑巷来历事迹》全文没有提及招氏世居珠玑巷及招氏南迁的内容。仅凭笔迹,能否确定招猛“世居珠玑巷”及从此南迁呢?这是值得探讨的。

根据历史学家考证,《珠玑巷来历事迹》中提及的罗贵等结队南迁是有史可查的,包括罗贵等九十七人的禀词,吏部书吏黄茂英的办文、知县李丛芳的批词,官府发出的文引,罗贵等九十七人到达目的地后向官府提交的供结,珠玑村三十三姓九十七人的“流徙铭”,以及这些南迁人后来各自修撰的家谱、族谱等等。但是,上述史料存在许多明显的矛盾,例如:

1. 时间差异很大。东莞英村罗氏族谱记载,罗贵“赴始兴县告案迁徙词”(中山小榄麦氏族谱作“赴保昌县禀”)末题“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正月初五日词上”。番禺市桥谢氏族谱作“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正月初五日”。而中山小榄麦氏族谱作“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正月初五日”。其余各姓族谱所载南迁时间也很不一致。虽然同队南迁,而时间前后相距142年。

2. 与正史记载不同。胡妃出宫,确有其事。《宋史.贾似道传》述胡妃事如下:咸淳八年,明堂礼成,祀景灵宫。天大雨。似道期帝雨止升辂。胡贵嫔之父显祖为带御器械,请如开禧故事,却辂乘逍遥辇还宫。......帝遂归。似道大怒曰:“臣为大礼使,陛下举动不得预闻,乞罢政。”即日出嘉会门。帝留之不得,乃罢显祖,涕泣出贵嫔为尼。

这是咸淳八年(公元1272年)的事,却被扯回到绍兴元年(1131年),而且演变成潜逃出宫为游妇,随黄貯万归南雄,再构成南雄居民因此事而被逼南迁的故事。

3. 情节存在虚构。南迁氏族族谱阐述南迁经过时均称:“南雄保昌县牛田坊珠玑巷”。查宋代只称南雄州,不称南雄府。地方亦无“省”之称。又所谓南雄富民黄貯万“备船运粮上京”,或谓“买舟入京回至关津湾泊。”历史上这样一条水路是没有的。从南雄称“府”一语,可以说明这个传说从口传到笔传,已经到了明代,是明朝人的记载了。

4. 至今未发现招氏南迁的实据。罗贵结队南迁,历史资料中留下了“珠玑村三十三姓九十七人流徙铭”。解放前,学者黄慈博先生曾作考证;同时,黄先生还对其他从南雄南迁的人的姓氏作了考证,合共考出73个不同的姓氏(略)。但这73个姓氏中没有姓招的。

1991年,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得到广州中山图书馆、暨南大学历史研究所、广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以及中山、东莞、南海、番禺、顺德等市县有关部门鼎力协助,并由中山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珠玑巷丛书》之一、之二、之三,对珠玑巷南迁的各种情况作了介绍。但在这30万字的资料中,也未发现南迁中有招姓。

2000年6月2日,笔者与下朗、横沙、招村兄弟一行八人同往南雄珠玑巷考查,到南雄市政府内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办公室查找招氏的资料。尽管接待我们的潘云(女)同志一再查找,仍是一无所获。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于1995年11月正式成立。1996年8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南雄市委、市政府办公室等单位编写的《可爱的南雄》一书。该书刊载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曾昭璇从各地族谱、地名志、方志中搜集得来的珠玑巷后裔143个姓氏;还刊载了南雄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1986年对全市2300个村落调查所得的142个姓氏,但均未发现有招氏在内。

现在,珠玑巷记载南迁143个姓氏的石碑中刻有招姓,未知其根据何在。传闻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在筹备过程中,代表南海市参加会议的一位招姓负责人,提出南雄珠玑巷后裔中有招姓,之后才加上招姓的。未知传闻是否确实。

5. 招猛在世时还没有珠玑巷。珠玑巷之得名始于唐代张昌,昌之先人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朝闻其孝义,赐兴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谥,因改所居为珠玑巷。

招猛为东汉元初(公元114年至120年)大鸿胪,后解祖入粤,经历七百多年后才出现珠玑巷,怎么能说他世居此地呢?!一个当时位列九卿的大鸿胪,如果真的世居南雄珠玑巷,当时志书是不可能没有记载的。经查明、清两代的《广东通志》及清代《南雄府志》、《保昌县志》均没有记载。《南雄府志》及《保昌县志》不仅没有提及招猛,甚至没有提及招猛的人和事。

根据上述情况判断,旧谱称招猛“世居南雄府保昌县珠玑巷”,目前是缺乏证据的。

虽然《珠玑巷来历事迹》存许多矛盾,但为什么众多族谱都说他们的祖先来自珠玑巷?因为南雄珠玑巷是古代由陆路入粤的咽喉,是中原氏族南迁珠江三角洲的中转站。南宋末年,由于元军的大举入侵,特别是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元将吕师夔攻陷南雄、韶州,守将曾逢龙、熊飞先后战死。在这战乱期间,为了躲元初兵燹,逃天灾地劫,南雄居民、尤其是那些中原以及江南南渡入岭暂住南雄的人,不得不纷纷更往南迁,他们在艰难中一批一批地结伴同行,也是很自然的。据郭隆钰撰写的《南雄珠玑巷史话》称:查证各地史料,自北宋中后期至元代初期的二百年间,由南雄珠玑巷陆续南迁的有一百三十多次,其中不少是朝廷官吏。至于非官吏的老百姓为数当然比官吏更多。这些人不可能原来都是珠玑巷人。且珠玑巷全长一千五百多公尺,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多姓氏的许许多多人。他们把“珠玑”一名作为中原和江南的象征,代表南迁人的故乡,因而众族谱都说他们的祖先来自珠玑巷。它的意义不限于纪念南雄珠玑巷,而且纪念广泛的中原和江南的故乡了。这种源自珠玑巷的传说,遍及诸族,它是具有维护同宗、同族以至同乡团结互助作用的。

(见《珠玑巷丛书》之一)

作者:120.85.150.*   发表时间:2012-02-18 11:15:27

[回复] 2. 招猛是否晋步招之第八代子孙

招边招氏族谱称:“晋公子步招出奔于楚,以名为氏,招氏由此而始。公子招,招光明也,以应公子步于光明之意。公子第八孙汉大鸿胪招猛,字隐斋,号济菴......”查晋步招之名见于《左传.文公七年》,时在公元前620年。而招猛人大鸿胪于在东汉元初,时在公元114年至120年,两者相距730年。如把招猛作第八(个)孙,在每代人相距300多年;如把招猛称作第八(传)孙,则每代相距90多年。有此可能吗?

作者:120.85.145.*   发表时间:2012-02-20 09:56:41

1 [2] 最后一页 跳到 页/共2页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