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控鹤林是一个分支,  

03-08

590826次

2人

2个

187个

8747人

434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林书豪:真正林氏溯源

东北人林书豪:森林之子林氏溯源(增补版)

林书豪是哪里人?有人说,他是“台湾之光”。没错,他父母生在台湾。有人说,他是“大陆之光”,没错,他祖籍大陆。
但其实林书豪是鲜卑人。因为他姓林,因为所有林姓华人都是鲜卑人的后代,林氏的最早祖先都来自黑龙江以北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古称大鲜卑山)。林书豪是鲜卑之光。也是大燕之光。因为燕国是鲜卑人建立的第一个属于自己民族的国家。或许北大的学生都知道,北京曾经是燕国的首都,而北京大学原来叫燕京大学。
公元386年,鲜卑人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拥鲜卑人拓跋珪为帝,史称道武皇帝。公元490年,后继北魏皇帝孝文帝(鲜卑名拓跋宏)首倡“和谐治国”。首创大中华国,中华民族。倡导所有中华民族包括汉族,鲜卑族都是炎黄子孙,摒弃狭隘民族偏见,极力倡导民族和谐。因为汉人人口总数远多于其他民族,故定汉语为国语。自动废除鲜卑语,不穿鲜卑服(汉人称胡服)。
其中最大的一项改革,就是让全国所有民族采用单姓制。来自黑龙江以北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一支的鲜卑人,因自称森林之子,故均以林为姓。另外有鲜卑胡人大姓胡(胡锦涛吧),穆姓(穆铁柱吧),容姓(容国团吧),宇姓,文姓等。只要翻开这些姓氏的家谱,最远能追溯到的,一定只是北魏。这就是历史学家百思不解为什么那么多小民族会代代延续,而排在中华民族前列的大鲜卑族为什么会突然一夜消失的原因。因为他们主张和谐,他们创立并真正融入了中华大民族。其实,当今的“和谐社会”观点,正是鲜卑胡氏后人胡锦涛在继续实施先帝孝文帝“和谐治国”的理念。
鲜卑林氏祖先其实多是粗犷好武之人。如统一姓氏前的森林之子,燕太子丹,荆轲等,又如统一姓氏后的森林之子林则徐。为国捐躯,虽然失败,但都尽显北方大兴安岭人“壮士一去不须还”的豪气侠胆。如林则徐诗云:“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北魏立国初期的鲜卑林氏,森林之子,更是个个都骁勇善战。是北魏鲜卑统一早期中华的主力部队,战功累累。林家子弟,从小都会受到严格武学训炼。北魏首都洛阳西南有一处有些相似于大鲜卑山原始森林的嵩山密林。锐志武功的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批准林家申请,在嵩山密林中开辟一处让森林之子的少年弟子练功教室,是名少室山。后来林氏先人向北魏孝文帝建言,征服天下的上乘功夫,佛学比武学更重要。因而建立少室山的林家寺庙,称少林寺,让林家少年弟子兼修佛学与武学。林家历来处世低调,故后人多误以为在北魏战乱时期,佛学武学兼修的少林寺是林家拓跋部落的家僧陀头(后人不知其名,只称跋陀)独资独力所建。
公元550年,北魏衰亡。奸臣高洋篡位,追杀北魏林家重臣,禁佛教,毁少林,追杀林家子弟兵。林氏一路南迁(与长征撤退路线重合?),退守在福建沿海地区,福清,莆田,泉州,漳州(林书豪第八代祖先就是漳州漳浦县人)一带。部分后来迁至台湾(与国军撤退路线重合?)。
公元557年,迁至福建的林氏在福清,莆田,泉州,漳州又建了四所少林寺,人称南少林。当今人们一直在争议,哪一个南少林寺才是正宗。其实,每一所都是正宗,都是林家寺院。当时都是让林家少年弟子兼修佛学与武学,复国立业之用。
虽然经过历代汉化,除福建与台湾,外省仍极少有姓林的。偶有几个,细问之下,大都源于福建或台湾。经过历代汉化林姓人氏平均仍较本地人(或本省人)多偏白偏高。比一比林书豪与陈水扁可以看个大致。遗憾的是,近代林家出名的帅哥靓姐如林志颖,林青霞,林凤娇都显得太文气些。粗犷之风渐失。直至林书豪,林疯狂的出现。
林书豪奇迹的出现并被称之为林疯狂的时候,全世界都在逼问林书豪 – 你到底是哪里人?
翻开林氏家谱(这些信息早年若传出,林氏会被“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人一并杀掉的),我们希望让世人知道,林书豪是森林之子,是真正的少林弟子,是清鲜谦卑的鲜卑人,是祖先来自塞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东北人,是祖辈从北魏撤退迁移到福建,然后再迁移到台湾,美国的,主张和谐的大中华民族人。



附注:
北魏时代(公元490年)以前的族谱传言基本是不靠谱的。比如有“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赐比干之子泉林姓”说。且不说造纸术是1000多年后蔡倫于公元110以后才发明,那时赐姓是需要靠朝廷官封的维持。一旦改朝换代,不改姓,命都会失去。而且那时的姓与血缘毫无关系。
北魏前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氏用来区别贵贱,贵族有氏,贫民有名无氏. 直至秦汉,姓氏依然混乱。人们随便改姓乃至多姓,家人朋友,街坊政府都不会有异议。
比如秦始皇,威名赫赫,却不知自己到底姓什么。他生于邯郸,取名构,地属当时赵国,其父在赵有些封土,所以她妈妈说他姓赵。后来又被封赏,赐姓嬴。干脆又姓赵,又姓赢。
又比如曹操是夏侯敦的堂兄,那么曹操也应该姓夏侯吧?不。曹操爷爷有个交情不错的宦官朋友,就是太监,被皇帝赏赐姓曹。那宦官朋友分了一些赏赐给曹操爷爷。从此祖孙三代全部改姓曹。夏侯家也不觉有侮,照样全族为曹家拼命。因为当时姓氏也就是拿来显摆的衔头。如果曹操同意,他堂兄夏侯敦不一定也会改姓曹。
另外看那刘备,一开口就是“中山靖王之后”。觉着光告诉人姓刘还不够全面。如果中山靖王被赐姓中山,刘备肯定改姓中山。
北魏以后,严格按族群条件区分定姓,入册登记姓氏。将来不论兴衰富贵,坐不更名,立不改姓,由此始矣。不算官封,赐姓或史书官修式记载,真正不是靠推测,而是按血缘姓氏有纸,绢,竹简记录,代代相传的私家家谱,族谱或宗谱,应该不会超越北魏时代(公元490年)。

作者:林书豪   回复:1   发表时间:2012-02-21 01:15:54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林书豪:真正林氏溯源

你这版演绎的不错,颇有乱世遗书的风范,但是说林氏大都来自鲜卑,我持保留意见。

作者:林海   发表时间:2013-09-02 16:59:04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