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YAN  

03-06

81265次

5人

8个

45个

590人

51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阎氏名人(下)

阎氏名人
两宋时期:
阎守恭,乾州刺史,以治军严明著称。
阎文显,北宋医官,医术高超,曾受宋真宗奖赏。
阎 询,河东转运使,右谏议大夫,邠、同二州知州。
阎 进,奉使金朝,不屈而死。事见《宋史 忠义传》。
阎日新,昭州团练使,单州知州。历任军职,多有建树。
阎士良,以擅长画龙出名。
阎次平,画院祗侯,南宋名画家,善画山水、人物,尤工画牛,颇为生动。评者谓其"仿佛李唐,而迹不逮意"。存世作品有《牧牛图》等。其父阎仲,亦为画院待诏。其兄阎次安、阎次于,皆为南宋画家。
阎延昭,右奉直大夫,以轻财尚义著称。其子阎晃、阎昴、阎晟均为官。其孙阎一德官奉州知州,撰《古今政事录》。
阎承翰: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宋时名臣,曾凿渠引唐河水百余里,既通航运输,又灌溉农田,利国利民。
金元时期:
阎公贞,大理寺卿,翰林侍读学士,金人称其为“法家之祖”。
阎 显,龙虎卫将军,沁南节度使。其弟阎甫,官至怀远大将军招抚使。
阎 复,翰林学士,集贤学士,正议大夫,正奉大夫。寿七十七岁,谥曰“文康”。
明代:
阎生斗,保安知州,带领吏民抗清,城破被杀,追赠太仆寺少卿。
阎禹锡,昌黎训导,累擢至监察御史。
阎仲宇,临清按察副使,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为官清正,善于识别人才,有“清平裁士”之誉。其兄阎仲寔,官河南参政,以公允正直闻名。时人称二人为“二阎”。
阎鸣泰,兵部尚书,太子太师。
阎应元,著名民族英雄,曾任江阴典史,一六四五年被推为抗清义军首领,守江阴八十一日,城破巷战,投水被执,不屈而死。
阎 察,任御史,处事公允,受到明太祖朱元璋器重,官至左布政使。
阎 鼐,初官监察御史,后改诸城知县,爱民养士,捐俸修建沧浪书院。
阎士选,万历八年进士,莱州知府,山东按察使,编有《东坡守胶西集》四卷行世。
阎士选,济源人,崇祯十六年任巩、偃二县训导,七月闯王军围巩县,八月城破被执,不屈而死,妻李氏自缢。济源士民公举入乡贤祠。
阎太妃,明皇族朱厚烷之母。
阎贵人,明世宗之妃,被封为丽妃,生皇子朱载基。
阎 闳,翰林庶吉士,浙江副使,贵州提学。
阎尔梅,明末清初诗人,江苏沛县人,民族英雄,明亡后积极参加抗清复明活动。与顾炎武结岁寒之盟,工诗词,其诗多感怀时事,格调苍凉,有《白耷山人集》传世。
清朝:
昌乐阎氏五世七进士,是指山东省昌乐县从清朝康熙到嘉庆年间,连续五代直系血亲考中的七名进士。他们分别是阎世绳、阎愉、阎廷佶、阎循琦、阎循观、阎学淳、阎学海。阎世绳一家,除考取七名进士外,还考取举人22名,北京国子监的太学生、贡生51名,以及秀才以上学子近200名。
阎循琦,历任广东道御史,工部尚书,赠太子太保。
阎循观,吏部主事。著有《困勉斋私记》、《西涧文集》、《尚书春秋论》。
阎廷谟,孟津人,工部主事官,编有《北河续记》八卷。
阎敬铭,陕西人,进士,历任按察使、布政使、山东巡抚、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因反对修圆明园被革职。以善理财著称。
阎尧熙,历任晋州知州、嘉兴知府、湖北按察使、四川布政使。
阎若璩:山西太原人,清代著名的学者、考据家,他曾参加《大清一统志》的编写,长于考据,确证了东晋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为伪书。有《日知补正录》等。
阎敬铭:陕西人,清代名臣,曾历任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要职。因反对修建圆明园而被革职,以善理财著称。
阎书勤:农民出身,习“红拳”,精刀术,为“十八魁”之一,后拜赵三多为师,聚众达三千人,反对洋教,攻打教堂,仇杀教士,1900年8月,于犁园屯战役中被俘,在临清被清政府处死。
民国:
阎锡山(百川):山西五台(今属定襄)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辛亥革命后任山西都督,盘踞山西近四十年,国民党逃到台湾后,曾任“国防部长”,1960年在台北病故,终年77岁。
烽火连天卅八年,总督长官行政院,工交立业三晋地,遥忆百川在河边。
阎国华:(1885~1947),字拂尘。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05年,阎国华考取保定讲武堂第二炮科班。辛亥革命爆发后,加入国民革命军,袁世凯复辟后,向山东督办请求讨袁事宜,并率部举行起义,通电全省诸军,拥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反对帝制,拥护共和。在其影响下,各军发表讨袁声明。  
袁世凯死去后,北洋军阀,到处捕杀革命者,阎国华亦遭通缉,他被迫回到昌乐。在家乡,他积极宣传西方科学,举办了由四十多处学校参加的首次学生运动会,使学习新文化的热潮高涨起来。   
不久,阎国华应邀担任张学良公署中校参谋,历任第十军参谋长、京汉铁路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京分会组长。   
“七七事变”爆发后,阎国华调南京国防部任职,授中将衔。大片国土失陷后,目睹民国政府对外投降,对内围剿共产党、八路军等抗日组织,他愤然辞职,出家做了和尚。   
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阎国华被任命为接受大员,派往东北接收失地。不久,又去接管北京,1947年在北京病逝。
阎海文:(公元1916~1937年),辽宁北镇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少尉,抗日英烈。
阎应禧: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七集团军参谋长。
阎俊贤: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三十三军暂编第四十六师师长。
阎中原: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三军总医院副院长。
新中国:
阎红彦上将 阎红彦(1909-1967),陕西省安定(今子长)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清涧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第一支队支队长,红军陕甘游击队大队长、总指挥。1934年赴苏联学习军事。回国后,任沿河游击队司令员,红30军军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三团团长,警备第一旅政治委员兼关中军分区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三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东人民行政公署主任兼川东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兼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副书记兼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昆明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云南省政协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于1967年1月8日在昆明不幸逝世,终年58岁。 附录:阎红彦之死 1967年1月4日,云南省造反派头目黄兆麒准备在昆明检阅台广场召开批判省委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勒令阎红彦到会接受批斗为了保护阎红彦,昆明军区司令员秦基伟在当天下午5时,把阎红彦和夫人王腾波秘密送往昆明市郊一个军事要地——小麦峪。小麦峪离昆明大约20里,那里山势险峻,是一个秘密的军事重地。云南造反派找不到阎红彦,急急上告“中央文革”。 1月8日凌晨1时,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响起北京长途电话。接电话的是中共云南省委副秘书长王甸,一听电话,啊,来头不小:“中央文革”组长陈伯达要找阎红彦!王甸当然知道阎红彦的秘密行踪,便给小麦峪挂电话。 阎红彦的秘书曹贤桢听说陈伯达来长途电话,不敢怠慢,叫醒了阎红彦,问他接不接电话?“把电话接过来!”阎红彦翻身下床,拿起了电话耳机。不一会儿,电话耳机里响起了难懂的福建话。阎红彦实在听不懂。汪东兴正在陈伯达那里,临时由汪东兴充任“翻译”。 陈伯达的话非常刻薄:“你不要像老鼠一样躲在洞里,去见见革命群众嘛!你的命就那么值钱?你没有了命我负责赔你一条命!我可以给立个字据,你不要胆小,不要养尊处优,当老爷当惯了,见不得风雨。斗个一次两次就怕了?十次、八次也不怕!这就是中央的意见!” 阎红彦一听,肺都气炸了,激动地大声道:“我就不承认你是代表中央讲话!‘文化大革命’这样搞,谁高兴?你们坐在北京,只知道乱发号令,了解不了解下面的情况?你们对云南的经济建设怎么看?对边疆怎么看?你们究竟想什么?把地方领导机关搞成这个样子,怎么领导?你们这样干下去,是要出乱子的!” 陈伯达大骂阎红彦“顽固”,他说:“中央‘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写得明明白白的嘛,你还怕出乱子?要依靠群众自己解放自己,靠毛泽东思想领导。你这么害怕群众,难道要毛主席出来为你保命……”陈伯达说罢,挂断了电话。 陈伯达一席恶语,伤透了阎红彦的心。阎红彦无法再入眠,到隔壁房间里,对云南省长周兴诉说了刚才陈伯达打来的电话。“我要进城,去见那些造反派!”阎红彦气呼呼地对周兴说。“到天亮再说吧。”周兴劝慰他。“杀我者,陈伯达、江青也!”阎红彦恨恨地说出了这句话。当时,周兴未听出他话中的特殊含义。 清晨4点多,小麦峪响起汽车轰鸣声。一大批造反派得知阎红彦在小麦峪,从昆明赶来捉拿。秘书曹贤桢风风火火跑去报告阎红彦。阎红彦大约太累了,秘书大声喊他,没有应声。秘书开灯一看,大吃一惊:阎红彦自杀身亡!阎红彦在临死前,写下了一张字条:“我是被陈伯达、江青逼死的。” 事后才查明,阎红彦是吞服了几十片“眠尔通”而死的。阎红彦之死,本来要登在当时给政治局常委看的内部刊物《要事简报》上,陈伯达把消息删去了,说用不着登,算不上是“要事”! 直到漫漫长夜过去,阎红彦的冤案才得以平反。1978年1月24日,阎红彦的骨灰被迎放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邓小平、胡耀邦参加了阎红彦骨灰安放仪式……(摘自《纪实文学大全》)阎揆要中将 阎揆要(1904-),陕西省佳县人。1924年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国民第三军骑兵团营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陕北清涧起义。曾在西北军杨虎城部队任警卫团副团长、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科长、参谋处处长、军政处处长,冀鲁豫军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委一局局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西北野战军参谋长,第一野战军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军事科学院秘书长、副院长、顾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阎捷三少将 阎捷三(1905-——),山西省泽州(晋城市辖)县南村镇东常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第10师连长,江西军区教导营副营长,独立6师参谋长,独立6团团长,彭(湃)杨(殷)步兵学校军事教员,干部团二营教员,工农红军学校主任教员,红军大学教导师2团副团长。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教育处处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1分校训练部副教育长、教育长,山东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第7师参谋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18师师长,第四野战军第43军129师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副军长,第25步兵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训练部部长、副教育长、教育长、副院长、政治委员。总后勤部顾问,后勤学院副院长。1982年离职休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街。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阎同茂中将 阎同茂(1922-——),河北省深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连政治指导员、营长、华北军区团参谋长、副团长。参加了冀中五一反“扫荡”和石家庄、平津、太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团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师长兼参谋长。196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基本系。后任师长、副军长、军长、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是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阎宝航,中国杰出的战略情报专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事业立下过不朽的功勋。1918年夏,阎宝航从奉天两极师范学堂毕业,受聘于奉天基督教青年会,任学生部干事。1946年6月23日被推举为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成员,赴南京呼吁和平。同年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辽北省人民政府(今吉林双辽)主席。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条约委员会主任委员。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阎明复:(1931~):辽宁省海城县人,系中共情报专家阎宝航之子。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会名誉会长 ,著有 《美国慈善一瞥》 一书。
阎沛霖:(1911年3月28日~):教育家,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建者之一。
阎振兴:学者,曾任国立台湾大学校长。
阎鸿中:历史学家,国立台湾大学教授,专长为中国先秦两汉学术思想史。
阎惠昌:中国音乐家,香港民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
阎迦勒:绥远省托克托县(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人,1934年毕业于山西省基督教神道学院,任绥远省萨拉齐耶稣堂牧师。1943年阎迦勒脱离耶稣堂,创办自立教会。1945年,阎迦勒转入地方教会,成为地方教会的重要同工传道人,帮助绥远省和西北地区各地地方教会。后来去北京,担任该地地方教会负主要责任的长老。1980年代中国基督教新教三自爱国教会恢复活动后,阎迦勒又担任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一届(1980)、第二届(1986)副会长。
阎学通:(1952~):天津人。现为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国际关系学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CSCAP)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会理事、中国亚太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理事,中美友好协会理事,国防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研究员,《世界经济与政治》和《当代世界》编委, (韩国)《韩国国防分析》、(美国)《中国政治学刊》和(中国)《东南亚研究》的学术顾问。
阎维文:(1957年8月26日~):山西省平遥县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一级演员,副军级待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全国青联常委,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阎妮:(1971年3月10日~):空军电视艺术中心演员。
阎崇年:(1934年4月24日~):山东蓬莱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历史学者北京市政府授予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阎肃:(1930~):原名阎志扬,河北保定人。著名剧作家、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音协委员。
闫学晶:(1971~):生于吉林省东辽县云顶镇双城村,毕业于吉林省戏曲学校,曾在吉林市戏曲剧团工作,国家一级演员,现工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副师级。
阎韦伶:(英文名:Olivia,1984年11月8日~):台湾女歌手、女演员。2007年11月发行第一张国语专辑“傻孩子”,以黑马之姿入围第十九届金曲奖最具潜力新人奖,最终以高票落选金曲新人奖。
阎奕格:(1990年~):香港歌手。曾获香港新力(Sony)BMG、华纳、通利歌唱大赛三料冠军。

作者:阎皓轩   回复:1   发表时间:2012-04-11 21:09:41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阎氏名人(下)

作者:阎景志   发表时间:2013-03-03 21:35:59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