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RAO  

03-07

174629次

9人

12个

204个

932人

101部


站长: 饶有武 管理员: 饶曾国 饶国平   [申请管理员]
[主楼] 侄玄孙与伯高祖岂能同年!

侄玄孙与伯高祖岂能同年!
湖北赤壁上官仁庄饶有武撰
从崇阳饶浩良先生提供的资料得知,修水饶氏白沙支宗谱中《月湾公墓志》载:“我祖鑑公,字秉明,号月湾,宋嘉定壬午(1222)年二月十八日巳时生,……七日不食而殁,实宋恭帝丙子(1276)八月二十三日巳时,……”。我谱载鑑(以下用鉴代鑑,五笔打字容易些)公与千二公的高祖镇公是亲兄弟,行一,镇公行三。千二公也是出生于1222年。就是说,侄玄孙与伯高祖生于同年,玄孙先于高祖出生。这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浩良先生发现了这一问题,说“必有一谬”。那么是谁的出生时间不对呢?
千二生于何年?
我们先来考证一下千二公的出生时间。
我家谱迁蒲第一世千二格中载:“千二,宋宁宗嘉定十五年壬午(1222)生,元世祖至元二十年癸未卒,寿62岁。葬胡家塘尾,壬山丙向。经三分子孙屡邀堪舆,登山相之,宝系戌山辰向。山图约契列后,详八修。妣李氏,生卒失考,葬胡家中叽丑塘未,兼癸丁向,同前。生子一:万一。崇祯八年乙亥嗣孙若蒙勒石墓”。“勒石”的意思是刻字于石,也指立碑。
? 四修可闲小叙中说:“我族自洪都迁蒲,从前家谱煌煌,数朝递传而下,抱奇才、登仕藉、列贤书者实繁有人,谱之待续亟矣。祖完白公居户部欲续之,发奉钦差,植鼎革(改朝换代)故未果,而只立碑数十纪之。”完白公准备续修谱牒,但正值明清改朝换代之际而没有修成,只立了几十个石碑以为纪念。鼎瑚序中说:“迄崇贞乙亥岁,十三世伯祖完白公,孝思追远,匪独(不只是)清冢勒石,拓土禁木,建享堂,置祭田,已也复手书十二世以前系次于髻山石室,年已七十六矣。”完白公清理祖坟,竖碑立传。
从这些材料来看,千二公坟墓上以前是没有碑的,是完白公在事过几百年后的崇贞乙亥年(即崇贞八年,1635年)立的。千二格中明确记载:“崇祯八年乙亥嗣孙若蒙勒石墓”。没有碑要说出其生卒时间来,是很困难的。从千二公到完白公隔了13代,就是按20年一代计算,也有240年,况且完白公当时有70多岁了,这样算来至少有300多年了。隔了这么长的时间,若要我说出千二公的年代,我是说不上来的。
? 完白公在《世系》中写道:“伯玉旧谱唯载流行支干而无帝号,惟吴孝廉所撰谱叙在永乐癸卯,因从此溯而上之如,知再一(即佐祖)府君之诞于庚辰乃在元世祖之至正二年,而千二万一两府君当在宋宁理(宋朝宁宗、理宗)时矣。”伯玉旧谱是迁蒲第七世祖伯玉公手编的谱牒,是蒲圻饶氏的首修家谱。伯玉公编的谱中只有甲子、乙丑这些东西,而没有何朝何代。支干六十年一循环,万世不休,天才知道甲子年是何年!伯玉公原来记的是糊涂帐。但幸好有这些东西,不然更说不清楚了。伯玉公编的谱中应是:千二壬午年生,癸未年卒。“宋宁宗嘉定十五年”和“元世祖至元二十年”是二修时,完白公根据吴性的序言写于“永乐癸卯”予以推算后加上去的。完白公是怎样推算的呢?----“从此溯而上之如”。完白公的推算是否正确呢?我们根据现有资料,不妨再来推算一遍,验证一下。伯玉公为蒲圻饶氏家谱首修的撰稿人,我们从他开始,先验证他的出生时间,再向上推。
? 伯玉公格中载:“献,行二,字伯玉。洪武廿三年庚午十月初十日生。宣德元年岁进士,官北直永平府抚宁卫经历。致政旋里,清理祖墓,手编七代谱牒,维起者所得凭籍,有裨于族人不少也。成化十年甲午十一月十九日卒,寿85岁,成化十九年癸卯葬望湖山前江家岭获塘上枣园仁祖之左,亥山巳向。”五修前为永乐癸卯年葬,五修时改为成化癸卯年葬。
? 因完白公说伯玉谱只有支干,而无帝号,所以我们别开帝号,只看支干。伯玉公庚午年十月初十日生,是他自己记的,是不会错的。甲午年十一月十九日卒,寿八十五岁当然是别人记的,死的年月日都说得清清楚楚。“癸卯年葬望湖山前江岭获塘上枣园仁祖之左”,死的时间与葬的时间不同,分别记得很清楚,应该是可信的。从献祖格中我们可以得到可靠信息----伯玉公生于庚午,卒于甲午,葬于癸卯,寿85岁(虚岁)。
吴性在永乐癸卯年写的一修谱序中说:“予友饶伯玉公,见示家谱,索予弁其首。”既然伯玉公与吴性是朋友,当然是同时代的人了。伯玉公寿85岁,从庚午活到甲午,中间只有一个癸卯,这年伯玉公33岁。按常理,这个年龄正当年富力强,应在忙于功名或在外为官,不会“致政旋里”(辞官返乡),没时间来清理祖墓编写谱牒,只有退休后才有时间。所以吴氏写序时的永乐“癸卯”不应是献祖在世时的癸卯,应该是在献祖去世9年后的癸卯,即献祖下葬的那一年。“见示家谱”应在献祖在世时。献祖在世时,把他编的家谱给吴氏看,要求吴氏写序,吴氏这个人可能办事有点拖拉,一直没写,等到献祖下葬时觉得再不写就对不起朋友了,才写了廖廖数语的一修谱序,空洞无物,敷衍了事。这时是永乐癸卯,即1424年,这年献祖诞辰94周年。按这个推断,献祖生于1331年,即元明宗至顺2年。可惜找不到吴性的资料,无法得知其生卒时间。若吴氏先卒于献祖,则此推算不推自翻。
? 若按第一个癸卯年算,即按献祖33岁那年算,献祖生于1390年。洪武元年为1368年,洪武23年正好为1390年。两种算法相差60年,即支干的一个轮回。两种推算方法,哪一种是对的呢?
? 再看献祖妻韩氏,谱载:“系出岳州府官井头清水河百户韩敏之女。洪武23年庚午生,天顺3年己卯卒,寿70岁。先葬石枧蚌形,后改葬中心坪新塘坡孔宅后蜘蛛形,乾山巽向。生子四。”百户为官名。元代官制,设百户为百夫之长,隶属於千户,为世袭军职。“韩敏,江宁县人,兄韩进双戊戌年归附,洪武九年充岳州卫总旗,韩敏代役。二十五年以年深处羽林右卫百户。”此资料来源于《苏州卫选簿》第48页,见 http://bjfile.focus.cn/file/34791/11.doc 。这个资料应该是可靠的。虽说没有说献祖之妻生于何时,但我们可以从韩氏庚午年生和其父的经历来加以推断。
韩氏也是庚午生,应与献祖同年,不会相差支干的一个轮回60岁。献祖的岳父韩敏洪武9年(1376丙辰年)能代兄服役,担任百户长,应该有20来岁或更大一点。虽说是世袭军职,但不比皇帝有顾命大臣辅佐,自己还是要有一定能力的,因此年龄不会太小或太大。过14年后至洪武23年应有三十多岁或四十多岁,这个年龄生儿育女是正常的。岳父比女婿大三、四十岁也是正常的。但女婿比女儿大60岁的情况是极少见的,何况韩氏是官宦之女,不会下嫁一个比自己大60岁的人,且韩氏是献祖的结发之妻,献祖总不会八十来岁才结婚吧。由此可见,献祖及其妻应于洪武23年庚午生。虽说我偏向于前一种推算,但不得不服从于《苏州卫选簿》上的记载。幸好献祖娶了名门之女,名标青史,有据可查,不然扯死几头牛恐怕也扯不清。韩敏“洪武九年”代兄充岳州卫总旗不是蒲圻人记的,《苏州卫选簿》的作者不会知道韩敏有女嫁伯玉,更不会预计几百后有人要考证伯玉的出生时间而先造假。
? 再说说“致政旋里”的问题。蒲圻县志载献祖为宣德元年(丙午,1426年)岁进士(岁进士是岁贡生的别称)。蒲圻县志可不是献祖写的。庚午年生,丙午年36岁。36岁才得到一个岁贡生,与周进、范进的命运差不多,在科举时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种现象常见,不足为奇。不过还是能看出献祖读书并不怎么样,因此记一点糊涂帐在所难免。献祖贡于宣德仕于宣德,仅凭此也可以看出他出生的大致时间大约在1400年前后。宣德之前的永乐癸卯他是一个平民百姓,难怪有时间来清理祖墓,编写谱牒。从“致政旋里,清理祖墓,手编七代谱牒”来看,是告老还乡后才清理祖墓编写谱牒的,永乐癸卯(1424年)他还没当官,无政可致,致政旋里是胡扯。是不是“官北直永平府抚宁卫经历,致政旋里。”呢?担任过北直永平府抚宁卫经历后(“经历”是官职,相当于现在的秘书),辞官返乡,是这个意思吗?说不定是我的标点符号标得不对。后来找到献祖在甲寅年写的58字的《自序》,序中说:“余自解组归○(归字后的字印刷不清,说是家上面少了一点,说是冢下面少了一点,根据前后文意思来看是回乡的意思。可能是家字),细清六世以前墓所,瞭然一一编列于后,兼承亲友吴年兄赠序”。解组是辞去官职的意思。他自己说的是辞官返乡后,细清祖墓编写谱牒。他自己没注意时间先后的顺序,后人也没推敲跟着以讹传讹。五修时世熙公发现这个问题,提出了“未仕而解组也,有是理乎?”的疑问。可能是出于续谱“以疑传疑”的原则,并没有处理。当然这并不影响献祖的出生时间。我们现在只要把句号标在“致政旋里”后就行了,但这样标的话“致政旋里”就成了蛇足,可以干脆去掉致政旋里,以免产生误解。
? 以此为基础,再来推算献祖之父庭芳公的出生时间是否正确。谱载廷芳公“元顺帝至正23年癸卯1月24日戌时生于临湘同文都街华里祝家庄”。还是只看支干,不看帝号。从庭芳公出生的癸卯到献公出生的庚午隔27年,即庭芳公生献公时27岁,这个年龄生儿子理所当然,再过一个庚午已有87岁,恐怕生不出儿子了。在明洪武23年上加27年,是元顺帝至正23年。献祖之父庭芳的出生时间是正确的。余此类推,一直推到千二公,得到千二公的出生时间为宋宁宗嘉定15年,即公元1222年。完白公的推算是正确的。
一修谱牒是献祖自己编的,他自己及妻子的出生时间应该是可靠的,再怎么错也不会把自己和家里人的资料搞错。另一修谱序是吴性于永乐癸卯年写的,有明确的标注,也是可靠的。还有就是记载在古籍上的献祖岳父的资料及蒲圻县志上的记载,都是可靠的佐证,外姓人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在几百年前就有预见来为你造假,并且佐证有两个,不是孤证。家谱上的文献可以造假,佐证是无法造假的!这种推算方法是以可靠资料为出发点,先推出伯玉公的出生时间,再逐步往上推,而得出结论。其实这种推算我觉得意义不大。因献祖身为官宦,其子以泰也为官宦,他死后不会连碑也没有一块。不知为亡者立碑始于何时,但知唐朝武则天死后立了一块无字碑,可见立碑之风最迟始于唐朝。明朝的献祖应该有一块碑。我家谱中有多处格中载有“完白勒石于墓”,但献祖格中没有这个记载,可见可能有碑。要是到碑前一看不就都清楚了,还用得着花这样大的力气来推算吗!

作者:饶有武   回复:12   发表时间:2009-03-18 00:59:43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侄玄孙与伯高祖岂能同年!

undefined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09-03-18 01:07:47

[回复] 回复侄玄孙与伯高祖岂能同年!

伯玉公所记载的千二生于壬午,万一生于癸丑等是不是可靠呢?毕竟隔了七代人,是不是有误呢?查看这七代人的记载,千二、万一只有出生的年号,而无月日时,可见生卒时间不是很清楚了(没有月日时,倒更见得真实)。但从第三世佐开始,便有年月日时,并有出生地点,应该是可靠的。若这些年月日时是胡编的,那为什么不把千二、万一的年月日时也索性胡编一通呢?即使千二万一的不准确也无关大局,因为只有两代人,再相差也差不了多少。
? 再来算一算千二公到伯玉公平均每代的间隔。千二公1222年,伯玉公1390年,(1390-1222)/6=28,即平均每代间隔28年,符合常理。二修撰稿人完白公1569~1646,为迁蒲十三世,(1569-1222)/12=29,从千二公到完白公每代间隔29年,也符合常理。在我们上官仁庄,现已传到第28世。在世的还有第23世,且年龄不大,六世同“堂”。目前有23世与26世年龄差不多的,如第23世饶楚富1958.10.17辰时生,第26世饶志华1961.7.4寅时生,分别与千二隔了22和25代。千二生于1222年,距今七百多年,若算至23世,(1958-1222)/22=33,即平均每代33岁;若算至第28世(28世生于2008),(2008-1222)/27=29,即平均每代29岁。所以从古至今,平均每代约30岁左右。
? 综上所述,千二公生于1222年基本上是可靠的。我这是站在正方的立场上予以论证的,希望有兴趣的朋友站在反方的立场上来查找漏洞或错误。想找崇阳千一公的生卒时间来参考一下,但千一公谱上没有,浩良先生也没有说。千一支首修在清乾隆32年(1767年),可能没有考证千一公的生卒时间,时间太久,当时也无法考证。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09-03-18 01:08:53

[回复] 回复侄玄孙与伯高祖岂能同年!

鉴公年代之谜

在上面我已经说明了千二公的出生时间是可靠的,但这是不够的,还必须得说明鉴公的出生时间不对。不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还是扯不清。要能说明公有理而婆无理才是完美的。下面再来寻求鉴公的年代。
? 修水饶氏1988年所修谱中载《忠臣传》:饶鉴,字秉明,号月湾,乃京公之后嗣,实次守之嫡裔。读书深于易由乡贡进士,授黄州府儒学教谕。一日,闻元逼宋入海,扰乱中华,徙居于宁,扶膺涕泪,七日不食,衣冠座于堂,呼诸子孙曰:宋既授我以官,食我以禄,今被元虏入我宋国,逼我宋君,夺我宋土,我未能尽节以报诚,臣之罪也。言讫扑地而殒。呜呼!古今之为仕者不少,受国厚恩者亦不少,如鉴闻国改祚不食而死者实又少也。予故传之,以俟观风者采焉。元泰定元年甲子(1324年)。只有撰写时间,无撰写人姓名。
? 蒲圻1948年谱载《秉明公忠臣传》全文:“饶鉴,字秉明,号月湾。乃京公之后派,实次守之的裔。读书深入易中乡贡进士,授黄州府教授。见寇扰乱中原,复居于宁。一日闻元逼宋入海,抚膺泣泪,七日不食,衣冠座于堂,呼诸子孙曰:宋既授我以官,食我以禄,今被胡虏入我大宋国,逼我大宋君,夺我大宋土地,我未能尽节命以报诚,臣子之罪也!言讫仆地而殒。呜呼!古今之为仕者不少,爱国厚恩者亦不少,如鉴之闻国改祚不食而死,实又少也。余故乐传之,以俟观风者采焉。”落款为“进士吴仙祝悠然氏撰”有撰写人,但无撰写时间。
? 虽说综合修水谱与蒲圻谱可以得到撰写人与撰写时间,但是为什么有的没有撰写时间,有的没有撰写人呢?
? 从此文的作者身上和撰写时间上能否找到鉴公出生的一些线索呢?查找吴氏的信息,得知因“祝与余重婚叠好”,所以吴氏为余氏族谱撰写过谱序,落款为:“至顺壬申秋八月望日,吴仙祝彬谨书”(此序载于余氏家谱网)。两个署名不同,我猜想吴仙祝可能字彬,号悠然。综合从饶氏宗谱和余氏族谱中的信息,可以得到:吴氏为元朝进士,元泰定元年甲子(1324年)至元朝至顺壬申(1332年)年间前后的人,因为到处写谱序谱传,在当时应该有较高的威望。
? 再细看两个落款,为余氏家谱写序的时间是元至顺壬申秋(1332年),署名只是“吴仙祝彬谨书”,没说是进士。他这时是不是进士呢?说他这时是进士吧,为什么不把进士这顶桂冠戴上呢?进士可是了不得的,多光彩呀!就是一个举人也行啊,戴上举人的桂冠也不错啊!但却什么帽子都没戴,光头一个。难道他此时只是一个童生或秀才吗?说他不是进士吧,为什么余氏会请他写序呢?没有名望的人是没人请的,我想他这时至少应该是一个秀才吧。是不是嫌秀才帽子太小,戴着也没什么意思,就干脆不戴呢?呵呵!而在写《秉明公忠臣传》时毫不客气地署上了“进士吴仙祝悠然氏撰”,他到底是不是真进士呢?何时中的进士呢?我查过,没查到,谁有兴趣再查一下看。我想他应该不会假冒的。我猜想事情可能是这样的,吴仙祝在元至顺1332年,还没有取得功名,为余氏撰写谱序,落款时小心地写上了“谨书”。后来取得了进士头衔,为饶氏家谱写了小传,这时腰杆子硬了,连谨字也省略了。但这有一个问题,他在余氏家谱序中说:“予致政归,过其门,阅其谱,......”,这时他还没有取得功名,可能最多是一个小秀才,当然无官可做了,怎么会“致政归”(辞官回乡)呢?当然这样的问题,在我蒲圻饶氏家谱中出现过。伯玉公正是出现了一个这样的错误,也是未仕而先致政(没做官就先辞官),这是他老人家的糊涂。余仙祝是不是也犯了这样的糊涂呢?伯玉能犯,他吴仙祝为什么就不能犯呢!
? 吴在余氏家谱序中说:“修江著姓莫有能出其右者”,现在的江西省修水县的一条名修水的河流,也称修江,从修水籍当代作家钟奋生诗“悠悠分宁卧龙虎, 遥遥宋朝跃山谷。人杰地灵修江碧,激浪惊涛后生出”中可以得到印证,修江在这里指代修水县。序中还说“又益以山谷之言、杭山之跋、赵常轩之作余氏之谱乘,炳然矣,予奚赘焉”。山谷道人黄庭坚(1045~1105)、杭山章鉴(1215~1294)是全国知名的鸿儒、高官,黄庭坚是世界级的,都是分宁人。请外姓人写序、跋,一般都是请的当地名流。由这些材料可以看出,这本余氏家谱应该是分宁的。三沙不正是在分宁吗,吴仙祝也应该是分宁人,吴仙祝这个修水人为修水余氏和修水三沙饶氏写了家谱文献。当时吴仙祝即使是进士,但在为余氏写过家谱文献的黄庭坚、章鉴这些大人物面前也是小巫见大巫,比较起来觉得自己级别低,不好意思或不敢在余氏家谱序言后署上小小的进士也有可能。这些都是我瞎猜的。
? 后来在修水谱上查到,吴仙祝为修水谱还写过一篇《饶氏源流旧叙》,落款为“家谱相承至九十一世谨斋曾孙裕斋先生书,元至正六年丙戌秋月日吉旦,年家眷教弟同知制诰、国史编修吴仙祝彬撰”。进一步证实了吴仙祝悠然氏与吴仙祝彬为同一人。知制诰是起草诏令、诰命的官员,同知制诰是知制诰的副职。本想从作者身上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但没有找到,说了一大篇废话。
? 回过头来再来看正文。修水谱与蒲圻谱上所载忠臣传大同小异,基本意思相同。可以肯定的是,蒲圻是从江西谱上引入的。蒲圻九修时此传又有改动。如“乃京公之后派”改为了“随唐尧之后派”。江西谱上的这篇小传是不是原作,有没有改动呢?很难说。
江西谱:宋既授我以官,食我以禄,今被元虏入我 宋国,逼我 宋君,夺我 宋土……
蒲圻谱:宋既授我以官,食我以禄,今被胡虏入我大宋国,逼我大宋君,夺我大宋土地……
崇阳谱:大宋授我以官,食我以禄,今被 虏入我大宋国,逼我大宋君,夺我大宋土地……
? 江西谱上说的是“宋”,蒲圻谱和崇阳千一公谱上说的都是“大宋”,多了一个大字则不相同了。因为可从“宋”或“大宋”上推测哪一篇是原文。历史上的朝代有大唐、大宋、大元、大明、大清之说,在朝代前加上“大”字始于元朝。元朝的国号“大元”取自于《易经》“大哉乾元”,在宋朝时是没有大宋的说法的,大宋是宋朝以后的人的说法,加上大字表示尊称。若是宋,则可能是宋朝人的口吻,当然宋朝以后不一定非要称大宋不可。若是大宋,则一定是宋以后的人的口吻,不可能是宋朝人的口吻。就是说,若是“入我宋国”,此话可能出自宋朝人之口,鉴公可能是宋朝人;若是“入我大宋国”,此话一定口出宋朝以后的人,则鉴公不是宋朝人,而是宋朝以后的人。元朝统治者们大多是一些马背上的英雄,有的连字都不识,更不懂汉文,你就是写文章骂他的娘他也不知道。所以元朝汉人可以毫无顾忌地用“大宋”、“胡虏”等词语。元朝没有文字狱。是修水谱将大宋改为了宋,还是蒲圻、崇阳谱将宋改为了大宋呢?说是修水改了吧,我想修水未必有这样的高人,知道在宋与大宋上做文章,不过也难说没有这样的高人。是不是崇阳和蒲圻改了呢?为了更加突出鉴公的尊君爱国之情,加强语气而将宋改为大宋,崇阳和蒲圻会同时都改吗?难说,崇阳千一公与蒲圻千二公是亲兄弟,后人同出一祖,修谱时相互参照谱牒,大家一齐改也有可能。单看宋与大宋难以看出哪一篇为原文或更接近原文。这段话出自鉴公之口,当然不一定是鉴公的原话,作者可以根据“哭君亡”而杜撰,虽说此传写于元朝,但作者是应该不会让鉴公口吐“大宋”的。从这一点来看,修水谱为原文或接近原文,当然这是在没有修改的前提下来判断的。不知蒲圻谱是不是修改了的,要是将宋改为了大宋,则暴露了修改者的无知。
修水谱:一日闻元逼宋入海,扰乱中华,徙居于宁,? 扶膺涕泪……呼诸子孙曰……言讫扑地而殒。(1988版)
蒲圻谱:见寇扰乱中原,复居于宁。一日闻元逼宋入海,抚膺泣泪……呼诸子孙曰……言讫扑地而殒。(1948版)
蒲圻谱:见寇扰攘中原,复归于宁。一日闻元逼宋入海,抚膺泣泪……呼诸子孙曰……言讫扑地而殒。(1994版)
崇阳千一公谱与蒲圻谱1994版一致。
? 蒲圻谱中有“见寇扰乱(或扰攘)中原,复归于宁”之句。寇的本义是入侵、侵犯,可指入侵者或盗匪。是草寇还是外来侵略者?我想鉴公可能不会被几个小毛贼吓倒,这里说的寇应该是指外来入侵者。中原原指现河南省,后广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北宋建都于汴梁,即今河南开封,属中原。1125年金兵南下进犯中原,1127年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亡。金朝在靖康之难中俘获了大量的宋朝宗室,命大的康王赵构幸免。这位漏网之鱼重建宋朝,于1138年定都临安,即现在的淅江杭州,史称南宋。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为界,直至1279年元朝灭了南宋。宁为何意呢?是安宁的意思吗?从前后文的意思来看,应该是分宁这个地方。江西分宁(今修水县)属南宋地盘。“见寇尤攘中原”,寇应该是金寇,因为攘的是中原而不是江南。中原有战事,鉴公就回到了后方分宁。那么鉴公为北宋末人。若鉴公生于1222年,1125年寇攘中原时他应该还没有出生,何来“复归于宁”呢?“见寇扰乱中原,复归于宁”之句,道出了矛盾。“扰乱中华”与“扰乱中原”一字之差,却是大不相同的。如果蒲圻谱将中华改为中原,则再一次暴露了修改者的无知。顺便大呼一声:“改谱者戒!”
? 两地谱上都记有“闻元逼宋入海”,“扶膺涕泪……呼诸子孙曰……言讫扑地而殒。”鉴公哭君而亡的原因是“闻元逼宋入海”,这一点在两地谱上是完全一致的。元在什么时候“逼宋入海”呢?南宋高宗(1127~1163年在位)在蒙元金兀术挥军南下时逃至杭州,并乘船出海避难,这是宋的一次入海。而修水谱上说鉴公殒于恭帝丙子1276年,高宗入海的具体时间不清楚,不管是哪一年入海,至鉴公去世的1276年有113~149年,与鉴公的年龄不符,是不对的。另无论是哪一年入海,即使是1163年入海,鉴公这时还没有出生,这就更不对了。还有没有蒙元逼宋入海的事件呢?还有一次就是在1279年3月19日,崖山海战失败,陆秀夫背负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赵昺从战船上跳海而死,南宋彻底灭亡。这时鉴公已死3年了,这也是不对的。那么哭的是哪一个君呢?鉴公墓志上说鉴公殁于1276年,这年正好是元军兵临临安,五岁的小皇帝恭帝赵显投降的一年。原来哭的是恭帝赵显,但赵显投降了。宋恭帝投降以后,被元朝封为瀛国公。到了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突然赏给19岁的赵显许多钱财,叫他去西藏当僧人,后来成为一代高僧。鉴公所哭的赵显并没有入海,这还是不对的。
? 身为同知制诰、国史编修的吴仙祝应该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历史专家,不应该犯史实错误。历史学者对历史事件会认真考证时、地、人、事的,绝不会信口开河。他会犯这样的错误吗?
? 这段文字在蒲圻谱上因为“中原”一词,矛盾更大些,那么修水谱上所载的这段文字除了“入海”说有矛盾,其他是不是就很完美而无懈可击呢?否!听说元逼宋入海,就搬迁到分宁,然后扶膺涕泪,向子孙们表白忠君之情,进而扑地而殒。为什么是在“闻元逼宋入海”,通过长途跋涉“徙居于宁”后才哭君而亡,而不是在“闻元逼宋入海”后就哭君而亡呢?蒲圻谱虽说矛盾要大些,但时间先后顺序更合理,语气更连贯。
? 这篇小传是不是同知制诰、国史编修吴仙祝所作呢?后人有没有修改呢?是不是吴仙祝所写我们不知道,但修改了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当然不可能见到此文的手稿,或早期的谱牒,只能从文章的内容来分析推敲。此文经不起推敲,不足为凭。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09-03-18 01:09:35

[回复] 回复侄玄孙与伯高祖岂能同年!


蒲圻谱上《漆公求相国题表族谱叙》中说:“漆亡父鉴,号月湾,博极群书,领乡荐官于湖广之黄州府,不幸大宋天命有改,干戈扰攘,倾覆流离。亡父存日,想家谱残于兵燹,略葺其概,而世次多缺,临终嘱曰,忽持谱牒谒于相府,丐其题表……月湾我大宋忠臣也,族谱我大宋故物也,我何让而不书乎?……”从这段文字来看,鉴公为宋末人。是北宋还是南宋呢?从谱序中看不出来。柒公为鉴公的长子仕清,他求相国为谱写叙,则写序的时间与鉴公出生时间应相差不多。这是一条非常有用的信息,可惜这篇叙没有落款,既看不出为何人所书,也看不出何时所写。后来在修水谱上查到此序落款为:宋景炎二年(1277)己卯冬月吉旦,右承相兼枢密使杭山章鉴题。
? 章鉴(1215~1294),字公秉,号杭山,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进士。南宋咸淳十年(1274),章鉴升迁为右丞相,并兼枢密使。第二年,这位当朝宰相面对元兵的逼进,感到南宋势不能敌,于是,寻了个借口,临阵脱逃。1275年章鉴被被罢去右丞相官职。后又因为有人诬陷他庇护有逆谋之嫌的殿帅韩震,被削官放归田里,定居在故里杭山脚下,从此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1294年正月去世。1277年章鉴罢官闲居在家,正好有时间为别人写序。虽说罢了官,但名气却在那里,这时也没有什么架子了,为他人写序是很合理的。从修水谱上的落款来看,撰写时间与鉴公出生的时间是吻合的。这篇序中用到了“大宋”,在修水谱中为“宋”,修水谱用词比较合理,蒲圻谱可能是修改过的。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献在蒲圻谱和崇阳千一公谱上都没有撰写时间,按常理这是不正常的。而在修水谱上有撰写时间。是不是后人有意隐去了撰写时间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漆公求相国题表族谱叙》中说:“一日,饶漆谒于庭下”,《秉明公忠臣传》中说:“一日闻元逼宋”。本来应该有具体时间的地方,用“一日”代替,使时间概念变得模糊不清。本来就是这样,还是有人特意修改过呢?是谁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当然这些疑点不足以推翻鉴公亡于宋末的事实。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09-03-18 01:10:24

[回复] 回复侄玄孙与伯高祖岂能同年!


罗伦生于明宣德六年(1431),卒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明成化二年(1466)丙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他于明朝成化年间1468年为江西饶氏家谱写了序言,还写了一篇《双峰别墅记•赠漆》,漆是谁呢?该不会是鉴公长子仕清吧,若是的话,则问题更严重了。全文如下:
成化己丑请告归,欲拜六一公于泷冈,访文氏遗迹于空坑,东西就食未暇。又庚寅自广昌归,谒牧庵先生画像,又六年甲午,伦友人陈公甫门人容彦昭、易元德、陈秉常三人者来相与,览郡邑山水之乐,探奇猎胜,把袂相赏。因而与之同历分宁,阅黄龙名山,陟白沙之地,乃吴楚周道道旁。有居民,问其姓,曰双峰之饶,询其人,则迪功郎讳漆所居也。入而访焉,坐而四顾江山,宏丽天城,蟠回三百里许。亭之前黄龙秀拔,亭之后宝峰映垣,亭之左南楼雄镇吴楚,亭之右金华垒障,平宁四峰同峥三峡外锢,俨若太极图像也。时熙景明,瑞日晴霄,风和条鬯,珍离奏响,灵巴献奇。倚亭四睇,四峰之上万物妩媚,胸次悠然。主人肃客酌于亭下,酣饮竟日,浩歌激烈,林木响答,行云低回,各相与赋诗。伦退而语友人曰:吾庚寅历广昌之饶而有云峰焉,览山水之奇乐而不能去,甲午过白沙之饶而曰双峰焉,览形胜之最亦乐而不能去,何姓一也,而峰各有异焉,墅别也,而景不殊焉,世家也。吾甚奇之而各叙以记之。漆览泪下,稽颡拜而谢曰:吾与广昌原甘竹分枝也,何幸而获先生之叙者二请书于谱以永世。
翰林院修撰罗伦一峰氏撰(没有注明撰写时间)
? 文中说:“陟白沙之地,乃吴楚周道道旁,有居民,问其姓,曰双峰之饶,询其人,则迪功郎讳漆所居也。”这里说到白沙迪功郎漆。我谱载:“第卅八世 鉴长子 仕清 行贞十二,字柒。…应贤良诏,官于潜县,仕至迪功郎。”宦林录上载:“饶柒,字仕清,为应贤良诏,擢于潜县簿,赠迪功郎”。我谱上这两处记载有不同的地方,名与字颠倒了,但“应贤良诏,官于潜县,迪功郎”完全相同,饶柒与饶仕清应该是同一个人。《漆公求相国题表族谱叙》语:“流传至漆亡父鉴,号月湾,博极群书,领乡庶官于湖广之黄州府。”(蒲圻1994版)中可以看出,漆即为鉴公之长子仕清。《汉典》上解释漆:漆可通柒,作数词。《康熙字典》上解释柒:俗漆字。所以饶漆即饶柒。查溯源考及宦林录,没有第二个名或字为漆的迪功郎,《别墅记》中所说的漆就是鉴公长子仕清,难道还能找出第二个漆或柒来吗?
? 赠漆也好,漆之所居也好,都没有什么问题,再看后面的文字就有问题了。看到《别墅记》后“漆览泪下,稽颡拜而谢曰:吾与广昌原甘竹分枝也,何幸而获先生之叙者二请书于谱以永世。”漆看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并跪拜致谢,且与罗伦对话。那么漆与罗伦为同时代的人了,即为明朝成化前后人,则其父鉴公无论如何也不会越过元朝跑到宋朝去。
? 道川序中说:“大宋建炎三年,侍讲学士饶次守,奉敕谕,奏明修谱六十八世。有元亮孙曰希明,合诸族之谱而修之,冢孙太守秉鉴甫,易甘竹为广昌之云峰,属一峰罗先生叙之,并寄《傲轩记》、《别墅记》。兑及迁宁一世始祖鉴公,字秉明,号月湾先生,接修十六世自是”。秉鉴(1413~1486)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人,比罗伦大18岁,与罗伦是同时代的人。《广昌冠裳饶氏族谱》两次出现“秉鉴为希明长子”的记载,可能是罗伦搞错了,说成了希明冢孙。其父希明应为元末明初人,有可能跨了元、明两个朝代。道川公说的修谱顺序是:饶次守(宋建炎三年1129年)------饶希明(元末明初)------饶鉴,照这样看来,鉴公为明朝人。这与罗伦《别墅记》中的叙述相一致,二文完全吻合!道川序中还有一个疑点,“有元亮孙曰希明,合诸族之谱而修之,冢孙太守秉鉴甫,易甘竹为广昌之云峰,属一峰罗先生叙之”,这没有问题,罗伦序中的确写了这些事。道川公接着说:“并寄《傲轩记》、《别墅记》”。《别墅记》中说:“吾庚寅历广昌之饶而有云峰焉,览山水之奇乐而不能去,甲午过白沙之饶而曰双峰焉,览形胜之最亦乐而不能去,何姓一也,而峰各有异焉,墅别也,而景不殊焉,世家也。吾甚奇之而各叙以记之。”可以看出,《傲轩记》写的是广昌云峰,《别墅记》写的是修水白沙双峰。从文中内容来看,云峰、双峰应该是山名(云峰可能是雯峰,广昌有雯峰)。但道川公是说,《傲轩记》、《别墅记》是为秉鉴而写。但从《别墅记》中“与之同历分宁,阅黄龙名山,陟白沙之地”、“问其姓,曰双峰之饶,询其人,则迪功郎讳漆所居也”来看,《别墅记》应该是为修水白沙漆公而写,不然漆公为什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跪拜而谢呢?道川公只字不提漆公,他既然知道《傲轩记》与《别墅记》,他难道没有看出《别墅记》是为分宁白沙漆公而写吗?这是不可能的。那么他为什么不提这一事实,而统而述之“并寄《傲轩记》、《别墅记》”呢?道理很简单,不能说,说了就不能自圆其说。或是道川公提及了漆公,但道川序被修改了。只能作这样的推断。
? 后来进贤介冈的景明公发现了这一个漏洞,就将修谱顺序改为:饶次守(宋建炎三年1129年)------饶鉴------饶希明(元末明初),这样就把鉴公送到了宋末,补上了这一个漏洞。但《别墅记》的内容没有改,可能是忽略了。这一忽略留下了漏洞。其实要改还是可以改的,把“询其人,则迪功郎讳漆所居也”改为:“询其人,则迪功郎讳漆故居也”,“漆览泪下”改为:“漆裔览毕泪下”,则可移花接木瞒天过海了。
? 文中所说的漆是不是非三沙系的漆呢?这时白沙有非三沙的饶氏居住吗?在白沙居住的非三沙饶氏中有名或字为漆的人吗?这些都不得而知,有待于进一步考证。要是这个漆非三沙系的,则《别墅记》与三沙无关了,那么道川公为什么要在他写的序中提及此文,并将此文编入三沙家谱中呢?
? 漆公说:“吾与广昌原甘竹分枝也”,这句话能否说明漆公为元亮系的呢?广昌甘竹现为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是罗伦序中提到的地名,的确有元亮系居住。不知何时分出元亮与三沙两个支派,现在有人提出三沙系是元亮系的分支,但拿不出确凿的证据。从元亮系与三沙系的世系图来看,有很多共有的人物。如介冈始祖饶竦是元亮系,但三沙系中也有此人,所记载的事迹“以诗诋王荆公”完全相同。饶威“鲁阴太守,有惠政”两系中记载完全相同。人虽然相同,但上、下辈却不同。还有饶鲁“字伯与,号双峰,著《五经讲义》”的记载也是完全一样,还有饶廷植、饶子仪等人在二系中记载的事迹完全相同,等等。现在所说的元亮系与三沙系长期在江西居住,原来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元亮、三沙之分,只是在明朝修谱时各立山头,各山头将前辈中名气大的选为主帅,立为始祖,再将拉得拢来的就拉来,纳入自己的大旗之下。没谱的或谱在战乱中残失,而又无能力续谱的家族,有如无娘之儿,纷纷投向有谱的家族。看各姓家谱,各姓都将黄帝立为始祖,中华儿女人人都是黄帝的子孙,难道当初的世界黄帝只是孤身一人吗?就没有别的人也生下了后代流传至今吗?大家随着南迁的人流,一窝蜂涌到江西定居,这时来到江西的难道只有元亮和宾公两人吗?应该是来到江西后通过长时间的重新组合,再整合,山头越来越少,最后形成今天的元亮与三沙两大支派。谁还能说清谁是谁的真正分支吗?现在只知道江西有元亮与三沙之分,但是否还有其他支派目前还不清楚,不可断言江西饶氏只有三沙、元亮两大支系。
? 江西临川饶早祥先生到过介冈看过介冈家谱,据他说在介冈只看到过元亮系的家谱,而没有看到过三沙系的家谱。从进贤文港王安标先生拍的介冈家谱照片来看,介冈的确为元亮系。是不是饶早祥先生和王安标先生在介冈没有找到三沙系的家谱呢?我想介冈这小小的弹丸之地,三百多人的村庄,可能不会既有三沙,又有元亮。《江武咸崇四县合修宗谱序》中说:“吾族一支,本锜公之孙玉英公由宁州高沙迁进贤界港居住,传及兴二公出宰湖北崇阳,卒于官”,分宁高沙有人迁介冈居住。五七公世系中说:“五七公原系江西南昌府进贤县港界籍”。修水高沙谱中说:“宾,世居临川,今进贤介冈,闻宋末世乱公子三人同迁于宁”,宾世居介冈,不是一代两代。修水白沙谱中说:玉宁“四子仲仁公访族于进贤界港”,既然访族于介冈,则介冈有同族居住。《道川序》中说:“按旧谱原共今之进邑介冈,迄今科甲数十,监庠近百,缘年深地僻,未及会修。”旧谱上记载白沙与介冈是共同的祖先,这次只是因为年代久远,路途遥远而没有在一起修谱。景耀“谓其弟曰:宁西饶氏是吾宗也”,这一句说得更明白。后来介冈的景明公修改过《道川序》,要是没有同族的关系,介冈的景明会修改白沙的谱序吗?景耀、景明兄弟就是居住在介冈的三沙人,或当初根本就不分什么三沙、元亮。还有,蒲圻饶氏宗谱八修载有《介冈分宦林录》,肯定是从江西老旧上引进的。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了有三沙先祖在介冈居住。那么介冈现在为什么就没有三沙的后人了呢?可能当初三沙与元亮混居,后来三沙变成了元亮,投入了他人阵营,因为当初根本就没有什么元亮与三沙之分,没有这个概念,大家都姓饶,修谱时合在一起无所谓,也无所谓出卖祖宗,因为本来就不知道祖宗是谁。或者介冈饶氏在后来修谱时选择了元亮的山头,变成了元亮系。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原在介冈居住的三沙人全都搬迁走了或绝后了。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这些材料只是说明南迁的饶氏在江西长期居住,相互融合,早期时支派的概念是模糊的,不象现在这样清晰,现在的元亮与三沙也未必是一脉相承。两系上有名字、事迹完全相同的人物,但上、下辈却不同,说明是拉郎配,胡编乱造的,这样的世系的可信度有多高?谁是谁的支系可靠吗?道川序中说:“希明合诸族谱而修之”,这说明在明初的希明时代是一个大联合的时代。道川公将罗伦序编入家谱中,进一步说明了明末的道川时代根本就不分什么元亮、三沙。元亮、三沙之分最早形成于道川之后,有可能是清朝。
四川仪陇饶姓(广东乳源客家人)辈份顺序:子宣舜亮亭,大圣定明宇,克成云祖德,勋世振家声(以上为一世祖明达、明远公从广东乳源带来的字辈)。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饶卿台于道光29年重修字辈:平阳起籍帝室胄,临川仙源论因由,三沙分支留古迹,闽粤迁来安韶州,以后蜀中立基业,诗书礼义复先酬,代传久远遗泽在,合谋荟萃谱重修。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群乐乡岳家沟饶氏字派与此派诗基本相同,只有一个地名不同,“白干仙源论因由”。这一派诗写得很好,道出了饶氏的源头以及四川仪陇等地饶氏的迁徙路线。这里说到的临川的仙源也好,鄱阳的白干也好,都是现在所说的元亮系的聚居地,三沙当然是三沙系的聚居地。我没搞清楚这是什么支系的派诗,管他是什么支系的,其中既说到了元亮系的聚居地,又说到了三沙系的聚居地,你说这是什么系的派诗?是三沙的吗?三沙的会把元亮系的聚居地写进来吗?同样元亮系的也不会把三沙系的聚居地写进自己的派诗。这说明此时没有元亮、三沙之分。“临川仙源论因由,三沙分支留古迹”是什么意思呢?修水谱《月湾公墓志》中说:“我祖鉴公…原藉金华,后迁抚州之临川焉。”《源流旧序》中说:“廷生珌,号金山居隐先生,五代时迁临川”,所以这句话应该理解为仙源(及白干)有三沙的先祖,后来有人分居于三沙,也就是说三沙是临川仙源(或鄱阳白干)的分支。这派诗写于清朝中后期的嘉庆十八年(1813),明中期的漆公所说的“吾与广昌原甘竹分枝也”很难准确地说明什么问题。从罗伦序中所说的“饶本尧后,避秦迁番”来看,自秦至今两千多年来,饶氏在江西是怎么繁衍发展、迁徙变化的,目前没人能说得清楚。所以说仅凭“吾与广昌原甘竹分枝也”就断定漆公为元亮系理由不充足。
注意,蒲圻及崇阳千一公谱上的这篇《别墅记》同样都没有撰写时间。文中“成化己丑请告归,欲拜六一公于泷冈,……庚寅自广昌归,……又六年甲午,……”,时间上有一点错误,成化己丑为成化五年,庚寅为成化六年,甲午为成化十年而不是六年。可以推算此文撰写时间为明成化十年甲午1474年。蒲圻谱从江西修水谱中引入了此文献。蒲圻及崇阳的三沙之后的谱牒上的这个文献,只能是来自修水饶氏宗谱,不可能向元亮系饶氏去要这篇文献,也没见过其他江西饶氏的家谱传到蒲圻的记载。我谱上只有《别墅记》没有《傲轩记》。我估计是不是因为《傲轩记》写的是广昌元亮系的事,道川公就没有编入修水三沙系的谱中。我蒲圻谱所转载的修水老谱上的文献应该是较为原始的文献,将罗伦序与广西容县对照,容县有删改,将道川序与现在修水谱对照,修水有删改。原始文献应能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的情况。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关键性的文献全部没有撰写时间呢?!值得一提的是,修水谱上干脆把《别墅记》删掉了,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后来“漆”引起了争议,没有人能说明漆是非三沙的人,或者是搞清了漆并非三沙的人因此而删除此文。难道居白沙,名漆,在于潜县做官,仕至迪功郎的人有两个,有这样巧吗!两个人有这么多的相同点吗?此文疑点最大!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09-03-18 01:11:15

[回复] 回复侄玄孙与伯高祖岂能同年!


修水饶氏白沙支宗谱《饶氏源流旧序》载:“时咸淳十年甲戌(1274年)秋七月,度宗晏驾。元伯颜师渡江,兵势大震。十一月己丑时,宁(现修水县)太清有冷应征字公定者,知广州,主管广南东路经略安抚司公事,马步军都总管,经转运。统兵往援襄阳,未至。十二月丁巳,襄阳陷。德佑二年(1276年)丙子,征复募兵以图恢复宋祚,卜日将行,群臣遁,三官入海,会元诏下。应征事浸,月湾偕弟同征来宁。出门见凫翳在沙,甚得其所。因誓曰:‘兄弟此去,当逢沙即止,遇沙即住。’至宁,鉴居西平乡白沙,錡居太平乡南岭平头高沙,镇居仁义乡大桥黄沙。鉴因宋失国祚,七日不食,痛哭而殒……”此文为国史编修吴仙祝所撰。
? 我谱八修时载有此文。五修时世熙公加注曰:“此叙满纸赘语,略无文法,本可删去,奈旧刻苦甚宝之,只得强为编列凡谱中”,五修时虽说觉得“本可删去”,但毕竟手下留情,没有删除,而九修时到底还是删了,这是极不负责任的作法!修谱时主编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或为了显示自己有知识,自作聪明地随意修改、删除老谱上的文献,这是极不应该的。你的理解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你认为是错误的就一定是错误的吗?有可能你的理解是错误的,你认为是错误的原本就是正确的,只是你没有搞清楚而已。后代人研究家族史主要依赖谱牒,修改后的文献失去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为后人的研究设置了障碍,或将后人导入歧途,使一些本可以搞清楚的问题变得扑朔迷离。如在前面所说的“宋”与“大宋”,“中华”与“中原”就是这样。主编者尽可以将自己不同的理解或疑点加注说明,让后人去判断,万不可修改、删除文献。还有修谱时杜撰文献的情况也是常见的,为了使家族见得显赫,把扯得上的扯不上的名人都扯上来,或杜撰高官、名人的序言以壮声势。有人说美国总统里根原本是姓李的,他的祖先迁到美国后改姓里了。有一本家谱上有刘伯温赠的序,落款时间为“大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岁次甲子呜啁月朔二日”,但刘伯温在1375年就已经去世了。观各地各姓的家谱,大家总是要把自己的始祖塑造成名声显赫的巨人。你不吹别人吹,别人不会因你不吹而不吹,你不吹就要落后,落后就会被动,被动就会被人瞧不起,所以大家一齐比着吹。因为过去的家谱秘不示人,吹了牛也没人知道,正好躲在家里自我陶醉一番,因此造假之风盛行。所有中国人都出自名门旺族,坏人都“断子绝孙”了。当然蒲圻例外,千二公是一个草根布衣,四处乱窜的流浪汉。可见献祖是比较老实的,吹功不行。这是题外之话。
从网上查到:“冷应澂,字公定,号觉斋,南宋时隆兴府分宁县(今修水县)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十月。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冷应澂荣登进士榜,步入仕途。……《宋史》和《续资治通鉴》中,均有关于冷应澂事迹的记载。……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冷应澂奉朝廷之命沿江督办粮饷。……冷应澂得以升任广南道提举常平兼转运使……度宗再度下诏,升冷用澂为宝章阁学士,并知广州,主管广南东路经略安抚司公事、马步军都总管,并继续统领从水路向朝廷输送粮食事务。……冷应澂身负大任,果然不负朝廷厚望,得到朝廷倚重和嘉勉。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度宗为冷应澂颁发诰敕,……冷应澂告老回乡后,于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寿终正寝,享年88岁。安葬在与故里泰清相去不远的湖南省平江龙门。冷应澂有子三个,依次为冷方叔、冷和叔、冷正叔。”全文见九江新闻网 http://www.jjxw.cn/1081/2007/10/12/361@324753.htm 。
《宋史》卷416,列传第157载:“冷应澄,字公定,隆兴分宁人。宝庆元年进士……五司丛剧,应澄即分时理务,不扰不倦,常曰:‘治官事当如家事,惜官物当如己物。方今国计内虚,边声外震,吾等受上厚恩,安得清谈自高以误世。陶士行、卞望之吾师也。’自闻襄、樊受围,日缮器械,裕财粟,以备仓卒,后卒赖其用。屡平大寇,未尝轻杀,笞杖以降,亦加审慎,至其临事辄断,虽势要不为挠夺。……”全文见《宋史》http://www.tl5000.com/24shi/sosi/ss417.htm。
澂与征的繁体字仅有偏旁不同,澂可通澄,可能是修水谱有错。名、字相同,官职相同,籍贯相同,事迹相同,冷应征与冷应澂或冷应澄应该是同一个人。冷于1275年已寿终正寝,不会1276年复募兵以图恢复宋祚。不过这也不算大错误。家谱文献作者一般不是史学家,出现一些史实上的错误是难免的。当年既没有报纸,更没有电台电视,新闻只是道听途说,时间对不上号是难怪的,我们不能对作者有太高的要求。但作为国史编修出现这样的错误是不能原谅的。还有“统兵往援襄阳”、“募兵以图恢复宋祚”未能找到佐证,不知是否是实。当然序中所述冷应澂的事迹真假与否无关紧要,因为这些事迹对于说明三沙的来历或鉴公的年代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月湾偕弟同征来宁”中的“征”在原文中是冷应澂还是征战的征呢?我猜想可能是澂,因为没听说鉴公兄弟当过兵,修水当时也没打过仗。除白沙外,高沙、崇阳、蒲圻谱上都有“避兵于宁”的说法,是为了躲避兵乱才去分宁的。文中说:“出门见凫翳在沙,甚得其所。因誓曰:‘兄弟此去,当逢沙即止,遇沙即住。’”可见不是去分宁打仗的,打仗能遇见沙就不打了吗?所以不应该是征战的征,而是指的冷应澂。冷为修水泰清人,他回家时鉴公兄弟同他一起来到了修水。但这不对呀,因为冷1275年已去世,这一点也忽略不计。我们可以理解为冷告老还乡时与鉴公兄弟同来分宁。
我想作者写源流序这段文字的目的在于说明三沙的来历和鉴公的年代,三沙的来历说得比较好,“见凫翳在沙,甚得其所”,兄弟出门逃难当然想找到一个好的安身之所,受到凫的启发,似乎有神灵的指引,所以确定逢沙即止,遇沙即往,令人信服。但说明鉴公的年代说得不怎么样。作者与冷应澂同为修水人,且澂为修水的大名人,作者当然知道他这位大名人,把冷写入家谱以壮声威,与冷同行以提高鉴公的地位,可以理解。但目的并不在于此,作者大写冷应澂是企图借冷来说明鉴公与冷是同时代的人,从而证明鉴公为宋末人,但这段文字前后基本上是脱节的,前面除了介绍冷应澂外,与后面的叙述没有必然的联系,删去有关冷应澂的叙述完全没有影响。鉴公与澂是何关系,他为什么同澂来宁,从何地来宁,这些至关重要的细节都没有作任何交待,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说冷应澂。如电报文字一样,家谱文献是惜字如金的,作者的这种写法有悖常规。这段文字似乎有点虚张声势,拉大旗作虎皮,用以转移读者的注意力,因此令人难以信服。通读这篇源流旧序,前后文字都很精炼简洁,几乎不能删除一字,并不象熙公所说“满纸赘语”(熙公指的是文章内容),唯独此处冗余啰嗦,有如健康的肌体上长出了一个肿瘤,文风很不一致。这段文字是吴仙祝写的还是后人加上去的呢?这段错误百出、不伦不类、画蛇添足的文字是身为同知制诰、国史编修所为吗?冷应澂确有其人,且生卒时间确定,若鉴公真与冷为同时代的人,则可确定鉴公的年代,但这段文字没有什么说服力,想找一些鉴公与冷相交的佐证,可惜没有找到,找不到!
《源流旧序》中还有一段文字说:“…珌生洪,中陈亮(修水谱中亮为“尧”)叟榜,任太和县令,廉能闻于朝野,升凤阳府太守。洪生竦,宋熙宁中进士弟,以诗投王荆公(王安石封荆国公,世人称王荆公)。生节,字德操,授翰林学士,封夷侯,工诗宗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与陈无已等二十五人为法嗣,吕居仁作《江西传依诗派图》…”。
陈尧叟(961~1017)阆州阆中人,字唐夫。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己丑科状元。56岁终。陈亮(1143~1194),字同甫,原名汝能。婺州永康人。光宗绍熙四年(1193)策进士,擢为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到任而卒,寿51岁。
洪生竦,竦生节。不知洪与竦的年代,只知饶节1065~1129。自古至今约30年一代人,饶节的祖父洪应生于1005年前后。比陈亮大了140来岁,他可能中比他孙子都要小80来岁的陈亮之榜吗?即使算20年、10年一代人也不行。洪能否中陈尧叟的榜呢?若按30年一代算,洪约生于1005年,则必须12岁前金榜题名,否则就赶不上陈尧叟的榜了。若按20年一代算,洪约生于1025年,这时陈尧叟已经去世了,更赶不上了。洪是否生于961年前后呢?就是说在陈尧叟前后出生,有可能,因为陈尧叟28岁就中了状元,有时命运不济的考生的年龄比少年得志的主考官的年龄要大得多。如果是这样的话,从洪到节必须平均每代52岁左右,显然不合常规。我真怀疑洪、竦父子有没有这么长的阳寿。更主要的是没有查到陈尧叟曾担过主考官的记载。
疑点太多,完全有理由怀疑此文是杜撰的。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09-03-18 01:12:10

[回复] 回复侄玄孙与伯高祖岂能同年!


修水谱上的《月湾公墓志》全文:我祖鉴公,字秉明,号月湾。宋嘉定壬午年二月十八日巳时建生。原籍金华,后迁抚州之临川焉。宋皇例赠文林郎,太祖宾公之冢子也。兄弟有三,祖齿居长,宋理宗时荣膺乡荐,赐进士出身,授任湖北黄州府教谕。郡芭鸿儒,头彦咸钦,为文学之宗。因宋恭宗被元执北归,遂解组归里,偕弟迁宁,始于西平乡白沙而居焉;二叔祖锜,则居太乡南岭下之高沙;三叔祖镇,则居仁义乡之大桥黄沙是也。德配周孺人,生子四,长仕清生于宋淳佑壬子正月十五日辰时,元成宗贤良诏,授迪功郎,任浙江杭州于潜县尹。娶沈氏,生子政、子坚。政生玉山,山生以诚、以周。诚之后世居西乡白沙。周之后半迁州城,半迁平江。坚生玉圭,圭生以荣,荣之后世居安乡黄沙。次仕安生于宋宝佑甲寅二月初九日卯时,兄弟获金相让,里人称为双义高风,娶匡氏,生子仲、子高。仲生玉珩,珩生以寿、以泰,后裔世守周岭。三仕亨生于宋宝佑戊午三月初六日卯时,元成宗授任兴国州税课司,娶傅氏,生子英、子奇。英迁新吴,奇迁平江。四仕宁生于宋景定庚申八月十六日卯时,娶周氏,生子林、子敬,林迁长垄,敬迁鹿角庄。自宋迄清,居地不一,子孙蕃衍,如此其盛也何,莫非我祖德之所绵延者乎?当其时,耻食元粟,衣冠端坐,七日不食而殁,实宋恭宗丙子八月二十三巳时。由斯言之忠何而也。宋右承相兼枢密使章鉴赠以“贤良师济”四字。外壬丙兼子午向,历有四朝,兹爰选择。? 钦命广东提督学院前詹事府左右春访中允赞善 乙卯戊午两科云南江南主考 丙午乙酉两科顺天乡试同试官加四级记录四次----年姻眷弟万承风拜题(印)。 ------ 摘自修水白沙1988年版《饶氏宗谱》。
? 没有撰写时间,但从文中语:“自宋迄清”、“历有四朝”可以看出此文写于清朝。作者万承风,字卜东,一字和圃,清乾隆十七年(1752)出生,宁州安乡汤桥(今修水县黄沙镇汤桥)人。三十岁中进士。担任后来成为宣宗道光皇帝的旻宁的老师、侍读长达二十余年。嘉庆十七年(1812)秋,万承风因患风痹引疾还乡,不久逝世,享年六十一岁。查《白沙支历次修谱记》,道川修为二修,此序写于道川修后的三修或四修。
文中所述鉴公等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由你不信。但五百年后的人来说五百前的事,可信度有多高?为什么没有注明撰写时间,是不是怕大家不相信五百后的人来说事而隐去了撰写时间?这篇墓志除了鉴公等人的出生时间外,没有什么其他新的资料,都是前面所说过的老文献上的内容。修水谱上除了这个文献把鉴公出生时间说得清楚明白外,没有第二个文献上说了鉴公的生卒时间。查五七公、千一公、千二公宗谱,世系考上都没有鉴公年代的任何信息,白沙、高沙谱上才有“宋理宗”三字能反映鉴公的年代。而五七、千一、千二诸公宗谱上有关鉴公的信息,均来自修水道川公于万历廿八年庚子(1601年)所编的谱牒,是“白沙道川公按旧谱迹葺而续之,以给诸族”而得到的,修水与蒲圻的联系只有这些信息,谱上的老文献,如《忠臣传》等,是不是这一次一起引入的,这点至关重要!但各地谱牒均无记载,我们无从知道。
我四修鼎瑚序中说:“凡世系之在仁(仁祖)分者已刻大半,在礼(礼祖)分者亦刻十分之一,而豫章旧谱序则悉刻诸梓矣。以岁歉费艰(收成不好,经费困难)暂停”,只说了豫章旧谱序悉刻诸梓,没说《忠臣传》等文献。
道川公在万历28年(1601)续修时没有与介冈会修。据修水谱记载,道川前修是子坚(1346),子坚是一修,道川是二修,子坚与道川隔了255年。就是把罗伦(1474年)的那一次算上,也隔了127年。就是说,这127年间介冈的信息在道川谱上应该是没有的。但我谱上载有《介冈分宦林录》,上面的官宦名流大都是明万历年间的。 饶廷锡?江西进贤?明万历二年三甲一百六十一名, 饶 位 江西进贤?明万历八年三甲七十七名, 饶 伸 江西进贤?明万历十一年二甲十七 名, 饶景曜?江西进贤?明万历二十年二甲三十七名, 饶景晖?江西进贤?明万历十七年二甲四十六名,等等。这些人与道川公是同时代的人,道川公只说设宴招待景耀,并没有提及与介冈一起修谱的事。那么介冈的这些官宦名流的信息是怎么通过修水谱转载到蒲圻谱上来的呢?只能解释为,在道川后,修水有人再修过谱,弥补了道川公未能与介冈会修的遗憾,并将介冈的这些信息刊载其上,然后传到蒲圻。道川谱虽说修在万历28年(1601年),蒲圻却在“乾隆三年(1738)又获豫章旧谱”,方才得知千二公以上的信息,可见蒲圻第一次看到江西谱是在1738年,与道川公修谱的时间隔了137年。修水谱记载的三修在乾隆26年(1761),是不是这一次增加了介冈的信息后,再一次传到了蒲圻,在我五修时插入的呢?谱牒上没有记载,古人的时间概念太差了!从网上得到一条信息:“(明)饶若蒙序,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蒲圻是在四修前得到豫章旧谱的,根据这本旧谱在乾隆16年(1751年)进行了四修。四修前只有手抄本,没有印刷本。所以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的有可能是四修本。四修完成后才传到江西而被收藏。这说明四修后仍与江西有联系,不然若蒙序到不了江西。是不是四修前若蒙序的手抄本传到江西,被江西刊在他们的谱上后被收藏呢?这是不会的,若蒙序是为蒲圻谱所写,地域性非常明显,江西谱不可能刊载。所以蒲圻与江西至少有两次来往。那么《忠臣传》、《别墅记》等非谱序文献是第一次传入的还是第二次传入的呢?这一点非常重要,但仅根据“豫章旧谱序则悉刻诸梓”就判断《忠臣传》等文献第一次没有传入,证据是不充分的,这要看了我四修谱才能知道是何时传入的。所以只能作同时引入了迁蒲以前的世系及《忠臣传》等文献的假设。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09-03-18 01:13:40

[回复] 回复侄玄孙与伯高祖岂能同年!

undefined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09-03-18 01:15:34

[回复] 回复侄玄孙与伯高祖岂能同年!

修水三沙与崇阳、蒲圻等三沙后代的谱牒本应该是同一版本,是完全一样的,但有关鉴、锜、镇的记载却各有差异,说明各地在续修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均有修改。是修水谱为了强调鉴公的年代而增加了“宋理宗”,还是崇阳、蒲圻根据《忠臣传》、《相国序》等引入文献,发现鉴公与五七、千一、千二的年代有矛盾,为了保住自己的祖宗,而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地删除了“宋理宗”,同时隐去了重要文献的撰写时间呢?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我谱从江西谱上引进的有关鉴公的文献为什么都没有撰写时间,这个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原来答案在这里。显然是有人发现千二公与鉴公同年代这个问题后才去掉了撰写时间的。但为什么没有人加注呢?就连最有研究能力、最喜欢提问的熙公也没有发问,这不是熙公的性格。有可能熙公发过“有是事乎?”之类的疑问,但被后人删除了,干脆偷偷地把掩耳盗铃之事进行到底!
? 不管万承风与饶氏有何亲戚关系,但称鉴公为“我祖”,似乎有点不妥。五百年前万的祖宗与饶氏是否有婚姻关系,可能无从查起,五百年后饶氏与万氏有婚姻关系,鉴祖也不是万承风的祖宗。这篇文献是三沙人自己写的,假错万承风的口说出来的。当然我这是吹毛求疵。
? 县志上能否查到鉴公的资料呢?既然鉴公在宋理宗时“领乡荐”(乡试中举),那么在临川县或进贤县、修水县的县志上是应该有记载的。要是在县志上查到了这一资料,则鉴公为宋末人就是铁板上钉钉了!要找其他的佐证看来是找不到了,查县志是唯一的希望。希望修水白沙有人来考证一下鉴公的年代,这是一个很具挑战性的课题。
? 总之,鉴公的年代疑点很多,但都不足以推翻鉴公亡于宋末的结论,但肯定的结论难以得出,因为只有已经被修改过的谱牒,找不到其他任何佐证。修水与蒲圻是在四修时才有联系的,若蒙公的序可能是在四修后交流到江西而被收藏于江西省图书馆的。木刻活字印本,应该是早期的谱牒,如果是蒲圻的四修谱,则价值更大。谁有机会去江西省图书馆查一下,看一看这本谱上有没有《忠臣传》等有关鉴公的文献,好多不解之谜就会真相大白。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09-03-18 01:16:33

[回复] 回复侄玄孙与伯高祖岂能同年!

问题何在?
《漆公求相国题表族谱叙》中说:“亡父存日,想家谱残于兵燹,略葺其概,而世次多缺。”世次多缺,中间断了线,只能是一个大概,搞不清楚的可能只有胡编乱造,以求得支分派别,犁然不紊,世系昭穆,上下贯通的效果,否则这本谱牒就没有权威性了。是谁填空补缺,胡编乱造的呢?
从道川序中看,修谱顺序是:饶次守(宋建炎1129年)------饶希明(元末明初)------饶鉴------饶道川(明万历1601年,明后期)。按介冈景明书的道川序修谱顺序是:饶次守(宋建炎1129年)------饶鉴------饶希明(元末明初)------饶道川(明万历1601年,明后期)。后来从修水谱上得知,鉴公之孙子坚接着修过一次谱。“亡父存日,想家谱残于兵燹,略葺其概,而世次多缺”,鉴公在世时,因家谱残于战火,就修了一个大概。漆公继承父志,完成父业,继续家谱的续修,求相国写序。“漆览泪下,稽颡拜而谢曰:吾与广昌原甘竹分枝也,何幸而获先生之叙者二请书于谱以永世”,罗伦正好为饶氏谱写了《饶氏族谱序》和《别墅记》两篇文献,从这里可以看出,漆公父子所修的就是罗伦写序的那一次。道川序中说:“且远谱肇自尧帝,至今百余世,中间世系昭穆,衣冠云仍,犁然而备,上不失之索会,下不失之遗缺,皆先哲葺修之功也”,到道川公时已经上不失之索会,下不失之遗缺,看来已经很完备了,那么填空补缺的是鉴公父子,或是鉴公之孙子坚。鉴公祖孙明知自己是明朝人,却把自己写成宋末人和元朝人,这说得通吗?连我自己也不相信。即使有人造假也不会是鉴公祖孙。在道川公之前子坚之后,还有没有其他人修过谱呢?子坚公与道川公隔了二百五十多年,没有大修,是否有过小修呢,修水谱上没有记载。鉴公父子时还是“世次多缺”,隔了二百五十多年后,怎么就成了“中间世系昭穆,上不失之索会,下不失之遗缺”了呢?这位“先哲”是谁呢?
? 蒲圻派诗前20派为完白公祖父饶相所撰,但在饶相时并没有修谱的记载;四修距三修百余年,几次都没有修成,可闲公在家里自己编写家谱,四修时将他写的一篇文字冠之以“小叙”刊在家谱上(见蒲圻饶氏家谱四修序)。这说明在大修之外,会有一些关心家谱之人在编写家谱。修水饶氏是否也有这种情况呢?道川序中说:“至万历戊戌(1598年)夏,有映垣讳景曜者,之重庆太守,道经路口……余遂集族宴,宿斯时也,翕如同堂迂如旦暮。明日过楚遇庠弟讳景明者……”,景耀公经过路口时,道川公设宴招待他,可见景耀公与道川公是同时代的人,其弟景明公与道川公也应该是同时代的人,就是景明公小一些,也差不了多少。修水1937版宗谱中《道川序》的落款中有“白沙裔孙一灏道川氏撰,进贤介冈族庠景明书”,景明公修改过《道川序》。何时修改的呢?没说。道川修时与介冈“未及会修”,那么应该是道川修之后修改的。修水谱载,修水一修于元至正6年(1346年),道川为二修,时值1600年,与一修隔了250年,三修在清乾隆26年(1761年),与二修隔了160年,景明公不可能在三修时修改《道川序》,景明公活不了这么久。应该是道川修后不久,介冈与路口白沙会修过一次,在这次会修时景明公修改了《道川序》。但这次会修在修水谱中没有记载。但介冈与路口在道川修后曾会修过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是因为景耀曾“谓其弟曰:宁西饶氏是吾宗也,昨送甚隆,兹正修谱第,吾族繁人众,难以悉备(齐备)”,其弟景明才受哥哥的委托,
查看修水白沙、高沙,崇阳五七、千一,蒲圻千二等五处谱牒,白沙支谱全无叔祯、五七、千一、千二、千三的记载;高沙支和五七支均有,且高沙支谱记载最为详细;千一、千二支谱无五七的记载,有可能因为是旁系而未记载。白沙支谱上为什么没有呢?是不是后来删除了?为什么要删除呢?看高沙谱就知道了:“叔祯,因宋乱,迁黄江嘴”。五七、千一谱上有同样的记载。这应该是较为原始的记载。据修水谱载,鉴公生于1222年,镇公生于1227年,南宋灭亡于1279年,就算叔祯公在南宋的最后一年1279年迁黄江嘴,1279-1227=52,只有52年。从镇公到叔祯有四代人,平均每代间隔17年,这很难说得过去。但才生下来是不能外迁的,叔祯公既然能外迁了,应该有十七、八岁了。所以平均每代不到13岁。这就更说不过去了。高沙谱自身就有矛盾!因此白沙谱干脆删除叔祯及以下的资料,使我们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悲!蒲圻谱上叔祯公的记载是:“由江西进贤迁蒲圻”。为了使蒲圻饶氏有根有源,去掉了“宋”,免得别人钻空子,不失为高招!
? 整理一下思路,这个问题牵涉到四个元素:1、鉴公出生时间;2、千二出生时间;3、千二为鉴之侄玄孙(鉴、锜、镇为三兄弟)。4、千二是镇公的玄孙。这四者必有一假,或有二者为假,或有三者为假。若3为假,则鉴公与千二同年有可能。孝感饶氏字派为:钦明文思,允恭克中,平章亲睦,至道光昭,同乐时雍,尊崇天德。现有人口中,最长为恭字辈,最晚为乐字辈,有十三代人。在这13代人中,隔五、六代同年甚至后辈年龄大于前辈的肯定有人在。说鉴、锜、镇不是嫡亲三兄弟吧,他们的名全是金字旁,很象是嫡亲三兄弟。若蒙公在《世系》中写道:“吾宗自千二府君由江右婺州受廛于蒲,其居址年月皆不可考矣,唯传有三昆季分避兵燹,相订望沙投止”,这话是在未见到江西谱之前的1635年说的,不会受江西谱的左右,“三昆季分避兵燹,相订望沙投止”的说法应该是可靠的。说千二公不是镇公的玄孙吧,蒲圻饶氏真成了无本之木。于情来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 先把鉴公的年代放下来,换一个思路,再来看一下老谱的资料。迁蒲前四十世没有一个注明了生卒时间,能在网上查到,迁蒲以前各世祖中具有确切生卒时间的有:
15世:饶娥(749—762年)
25世:饶竦,因“初与王安石友善”,后“以诗诋王荆公”,可见竦公与王安石是同时代的人。王安石(1021-1086)与竦生卒时间应相差不多。因不具体,不算。
26世:饶节(1065-1129)
? 从15世饶娥,到26世饶节,隔三百余年,平均每代间隔约28岁,是正常的。
? 假设37世饶鉴生于1222年,从26世饶节,到37世饶鉴,隔11代,只有157年,平均每代14.2岁。虽说古代人结婚生育较早,但平均隔14岁一代人是不可能的。从26世饶节到41世千二,隔15代人,千二生于1222年,平均每代只有10.4岁,更是不可能。
? 还有从饶次守到鉴公的年代也有问题。28世饶次守1229年进谱表,这时算他50岁,37世鉴公生于1222年,9代人约140年,平均每代只有16岁。这应该是不可能的。
? 顺便说一下,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赵构正式即位重建宋王朝南宋,是为宋高宗。高宗即位的第二年(1128年),金国又继续大举南侵。高宗才走上领导岗位,脚根都没有站稳,战乱不断,建炎三年1129年他有时间和精力来搞什么文武群臣进谱考谱吗?
? 我相信我所考证的千二生于1222年是可靠的,因为是从一修撰稿人出发进行推算的,还有两个可靠的佐证资料。家谱文献可以造假,佐证是造不了假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以前说过,老谱上的资料可信度不高,我现在说,老谱上有些资料不可信!问题出在老谱的世系上。黄帝、尧、京等可能是无稽之谈,自我安慰,干脆不谈。从荧到叔祯这四十世是拼凑起来的,上面有大量的证据说明这一推断。拼凑世系不足为奇,元亮系将宋朝的饶迁直、饶子仪、饶鲁分别记为33、35、38世,而唐朝的饶元亮却是41世,宋朝的人成了唐朝人的祖宗,错误更明显,笑话更大。胡编乱造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沙”是一个美丽而古老的传说,修水饶氏修谱时合三为一,组成三沙系,壮大阵营。世系多缺,只好填空补缺,强凑硬拼。“哭君亡”可能确有其事,但是何人、何时、哭何君可能不是很清楚了。古代的封建正统思想,视改朝换代者为逆贼,哭的不一定是被外族而灭之君,移花接木之事可能有之。就是鉴公哭君亡,其详细的生卒时间也有可能是后来杜撰出来的,因为其他三沙系来自道川时代的文献上没有具体的时间。间隔上百年或几百年修一次谱,出现这种情况是难怪的。正确的世系是怎样的呢?我们能穿越时空的隧道,前去800年前的分宁窥探一个究竟吗?当时、当地的人都没能搞清楚的问题,我们现在就更难搞清楚了。若想继续考证这个问题,可能是徒劳的,这可能是一个千古不解之谜。《蒲圻饶氏宗谱》迁蒲以后的资料是可靠的,迁蒲以前的是靠不住的,仅作参考,作为自我安慰的材料,我们好歹有一个祖宗。目前我只能作出这样的推断。几百年来捧若神明的家谱,竟是假的,可能好多人都不能接受,好多人可能都不愿意接受。
????????????????????饶有武撰于2008.11~.2009.2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09-03-18 01:17:24

1 [2] 最后一页 跳到 页/共2页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